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列方式及电极距对高密度电法异常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向阳 李玉冰 +2 位作者 易利 王腾飞 王晨龙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1年第4期426-432,共7页
高密度电法能通过研究地下介质体的电阻率差异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其成像效果和工作效率受到具体的布设方法的影响。本文通过正演数值模型和实际探测资料,针对管道高阻目标体,探究了横纵向上不同排列方式的异常响应。由于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法能通过研究地下介质体的电阻率差异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其成像效果和工作效率受到具体的布设方法的影响。本文通过正演数值模型和实际探测资料,针对管道高阻目标体,探究了横纵向上不同排列方式的异常响应。由于高密度电法在纵向上的异常会对下方产生影响,因此高密度电法的横向分辨率一般高于纵向分辨率,而偶极排列在横向异常的分辨上又优于温纳排列。在此基础上,电极距的缩小明显提高了分辨率,故在时间资源比较匮乏的案例下,应优先进行尽可能小的电极距的偶极排列数据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温纳排列 偶极排列 电极距
下载PDF
不同深度岩溶管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特征 被引量:32
2
作者 郑智杰 甘伏平 曾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2-297,共6页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岩溶山区岩溶管道深度各异,为了探寻岩溶管道深度变化下高密度电阻率的响应规律,本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为基础,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型,模拟均匀介质下不同深度岩溶...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岩溶山区岩溶管道深度各异,为了探寻岩溶管道深度变化下高密度电阻率的响应规律,本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为基础,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型,模拟均匀介质下不同深度岩溶管道的高密度电阻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当岩溶管道深度大于15倍电极距时,矩形 AMN 装置和滚动 MNB 装置未能探测到该深度的岩溶管道;当岩溶管道深度小于10-11倍电极距时,矩形 AMN 和滚动 MNB 装置联合能较精准地定位岩溶管道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岩溶管道反演异常的横向宽度始终大于真实异常横向宽度,反演异常顶部埋深小于或等于真实异常顶部埋深,且岩溶管道深度越浅,反演异常体的形态、大小、埋深越接近真实异常;随岩溶管道深度的增加,岩溶管道的矩形 AMN 装置和滚动 MNB 装置异常反演形态由椭圆向半椭圆、弓形变化,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 电极距 岩溶管道深度 物理模拟试验
下载PDF
电极距对水平电渗排水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宁伟 矫军 +1 位作者 修彦吉 张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7-181,共5页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电极距对黏土的水平电渗排水规律的影响,从电渗排水量、排水速率、有效电势、能量消耗、阳(阴)极接触电阻方面等对黏土电渗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减小电极距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加快电渗排水速率,可以降...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电极距对黏土的水平电渗排水规律的影响,从电渗排水量、排水速率、有效电势、能量消耗、阳(阴)极接触电阻方面等对黏土电渗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减小电极距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加快电渗排水速率,可以降低阳(阴)极接触电阻,减小电势损失;电渗排水速率与有效电势成正比,而单位耗能量与有效电势成反比。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黏性土水平电渗排水的规律,为解决富含水的黏性土边坡排水问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距 水平电渗 有效电势 接触电阻 电极腐蚀
下载PDF
等电势梯度下电极间距对电渗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瑛 龚晓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5,共7页
通过室内1:5的模型试验进行了等电势梯度下2 m×1 m和1 m×0.5 m两种工程常见矩形布置电极间距下的软黏土电渗性状的研究。利用监测排水量、排水速率、电流、电势、含水率和pH值等指标,对不同电极间距试样的电渗处理效果、能量... 通过室内1:5的模型试验进行了等电势梯度下2 m×1 m和1 m×0.5 m两种工程常见矩形布置电极间距下的软黏土电渗性状的研究。利用监测排水量、排水速率、电流、电势、含水率和pH值等指标,对不同电极间距试样的电渗处理效果、能量效率和电极腐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电势梯度不变而减半电极间距能够加快电渗排水,降低土体含水率,减小能量消耗和电极界面电阻,但也会导致土体pH值变化和阳极腐蚀量的增大。此外,采用较小的电极间距可使损失在电极和土接触面上的电势降减小,但损失的电势降占电源电压的比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间距 矩形布置 电势梯度 电渗效率 电极腐蚀
下载PDF
指形电极结构设计及其对快脉冲真空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玉 成永红 +3 位作者 孙颖 韶蕾 阴玮 吴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1-765,共5页
为了更好的研究快脉冲真空闪络,宜选用指形电极结构。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研究指形电极结构对快脉冲下真空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仿真计算了相同电极间距d不同电极曲率半径r时指形电极系统的最大电场强度Emax;相同r不同d时指形电... 为了更好的研究快脉冲真空闪络,宜选用指形电极结构。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研究指形电极结构对快脉冲下真空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仿真计算了相同电极间距d不同电极曲率半径r时指形电极系统的最大电场强度Emax;相同r不同d时指形电极系统的Emax;不同d、r时指形电极系统的场增强因子f。仿真结果表明:d一定时,电极曲率半径r〈8mm时,电极顶端的最大电场强度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而迅速减小,r为8-20mm时,电极前端的最大电场强度变化幅度不大;r一定时,d为1-8mm时,随着d增大,最大场强下降到原来的23%,d〉8mm时,电极前端的最大场强下降趋势有所减慢;电极间距d取值越小,电极曲率半径r越大,场增强因子则越小,对应的电场分布越均匀;对于实验研究用指形电极结构,宜采用r〈8mm,d〉8mm的设计参数。基于18/500ns、峰值输出电压为75kV的快脉冲源以及r=10mm的不锈钢指形电极,研究了纯环氧试样在不同d时的闪络特性。实验结果表明:d为5-15mm时,沿面闪络电压值随d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d为20-45mm时沿面闪络电压增长缓慢,这与真空间距击穿的关系不同。并结合65/600ns脉冲电压和直流电压下平板电极和指形电极的沿面闪络实验数据,研究了r=10mm,d=10mm时指形电极结构的f,实验得出脉冲电压下f=1.73,直流电压下f=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闪络 电极结构 指形电极 曲率半径 电极间距 场增强因子
下载PDF
基于EH4电磁成像系统的煤矿采空区探测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光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0-112,116,共4页
为了对未知采空区进行勘察,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在介绍EH4电磁成像系统原理、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简述了EH4系统探测采空区的施工方法、技术及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煤矿采空区探测实例表明,EH4电磁成像系统对采空区有较好的反映,探测效果显... 为了对未知采空区进行勘察,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在介绍EH4电磁成像系统原理、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简述了EH4系统探测采空区的施工方法、技术及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煤矿采空区探测实例表明,EH4电磁成像系统对采空区有较好的反映,探测效果显著,这也为以后的采空区探测提供了一种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 采空区 电阻率 布极方式 极距
下载PDF
电势梯度与电极间距变化的滨海软土电渗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谢新宇 郑凌逶 +2 位作者 谢康和 臧俊超 许纯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4,121,共8页
电势梯度和电极间距是电渗处理中的常见控制因素。为研究电势梯度和电极间距对滨海软土电渗效率的影响,进行等电极间距变电势梯度和等电势梯度变电极间距两种工况下的电渗模型试验。获取电渗过程中的排水量、通电电流和能耗系数等试验结... 电势梯度和电极间距是电渗处理中的常见控制因素。为研究电势梯度和电极间距对滨海软土电渗效率的影响,进行等电极间距变电势梯度和等电势梯度变电极间距两种工况下的电渗模型试验。获取电渗过程中的排水量、通电电流和能耗系数等试验结果,进一步研究能耗系数与电势梯度、电极间距的关系。在Helmholtz-Smoluchowski(H-S)电渗流方程的基础上,引入界面电阻和起始电势梯度概念进行电渗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在等电极间距工况下,考虑起始电势梯度的电渗流方程能够较切实地反映电渗能耗系数随电势梯度变化的非线性趋势,宁海滩涂淤泥存在起始电势梯度和相应的经济电势梯度;在等电势梯度工况下,界面电阻和起始电势梯度不影响能耗系数的线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法 电势梯度 电极间距 起始电势梯度 能耗系数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金属丝段电爆过程中的沉积比能量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爱华 陈长东 +1 位作者 毕学松 朱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12-2516,共5页
金属丝在高压电场中通过丝端部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电流,完成电热爆,沉积在丝段上的比能量对电爆制粉和喷涂有着重要影响。为系统认识金属丝段电爆过程中初始充电电压、丝长和直径与沉积比能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含气隙的丝段爆... 金属丝在高压电场中通过丝端部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电流,完成电热爆,沉积在丝段上的比能量对电爆制粉和喷涂有着重要影响。为系统认识金属丝段电爆过程中初始充电电压、丝长和直径与沉积比能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含气隙的丝段爆炸过程的电路模型,进行一系列电热爆数值模拟,得到了适合实际电热爆过程的最佳气隙长度。在电极间距不变的条件下,对于不同初始充电电压、不同长度和直径的金属丝进行电热爆数值模拟和实际电热爆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充电电压越高,沉积在丝上的比能量越高;减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可提高金属丝上沉积的比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段电爆 电路模拟 电极间距 比能量 气隙 等离子弧
下载PDF
丝段式电热爆过程中的气隙击穿特性 被引量:7
9
作者 毕学松 朱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4-1268,共5页
金属丝段落入高压电场中发生电热爆,只能靠两端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大电流完成。为系统认识气体放电过程中充电电压、电极间距与击穿气隙之间关系,改变初始充电电压和丝段初始长度,进行系列电热爆试验,同时,测量不同气隙时的放电... 金属丝段落入高压电场中发生电热爆,只能靠两端与电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导入大电流完成。为系统认识气体放电过程中充电电压、电极间距与击穿气隙之间关系,改变初始充电电压和丝段初始长度,进行系列电热爆试验,同时,测量不同气隙时的放电电流。结果表明,金属丝段进入高压电场中后,存在单气隙放电和双气隙放电两种模式的气体放电。发生单气隙放电时气隙的击穿电压要比双气隙放电时气隙的击穿电压小。电极间距增大后,气隙的击穿电压增大。能够发生双气隙放电时对应丝段的最小长度,为适合电热爆发生的丝段最佳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段电爆 电极间距 电爆喷涂 气体放电 击穿电压 电场强度
下载PDF
极间距可调的ECT系统差分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敏 王春波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7-347,共11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相邻电极间耦合电容引起的测量噪声及传统传感器需根据被检测管道的外径变化而需重新制作安装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电极对于管道轴心距离(极间距)可调节的差分电极传感器。通过控制模块调节极间距,使单一传...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相邻电极间耦合电容引起的测量噪声及传统传感器需根据被检测管道的外径变化而需重新制作安装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电极对于管道轴心距离(极间距)可调节的差分电极传感器。通过控制模块调节极间距,使单一传感器能够适用于外径在60~100 mm动态范围内变化的管道测量。采用差分电极结构,解决了传感器无法固定合适长度的径向电极的问题,消除了传感器内部分寄生器件引起的测量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新型传感器可实现多种不同外径的管道的检测,差分电极的使用提高了多相流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电容层析成像 极间距 差分电极
原文传递
地电阻率观测中信噪比与观测精度
11
作者 张宇 王兰炜 +2 位作者 张世中 张兴国 胡哲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5-971,共17页
地电阻率观测方法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要求测量系统误差小且观测精度高,在测量系统性能指标满足测量最大允许误差的前提下,观测精度就取决于测量过程的信噪比,即观测场地的干扰情况。文中从理论... 地电阻率观测方法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要求测量系统误差小且观测精度高,在测量系统性能指标满足测量最大允许误差的前提下,观测精度就取决于测量过程的信噪比,即观测场地的干扰情况。文中从理论上研究了地电阻率观测中信噪比和观测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地表和井下不同观测装置条件下信噪比的变化情况。当供电电流不变且主要受到均匀场的干扰影响时,减小极距可有效提高测量的信噪比。当地表装置的测量极距缩小为原来的1/3,或井下装置的测量极距缩小为原来的1/4时,信噪比可提高约20dB。以江宁台不同深度、极距观测结果为例,讨论了江宁台井下装置设计的合理性。文中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地电阻率观测装置的设计和观测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信噪比 观测精度 极距
下载PDF
电极间距对防原子氧聚硅氧烷薄膜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李毅 何延春 +5 位作者 王虎 王兰喜 曹生珠 袁璐 王江伟 李中华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与传统制备防护薄膜的方法相比,等离子体聚合法是一种更高效、干燥和简易的制备方法,可以在各种基底上制备数百纳米厚的致密薄膜涂层。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大面积柔性聚酰亚胺Kapton基底上制备了聚硅氧烷防原子氧薄... 与传统制备防护薄膜的方法相比,等离子体聚合法是一种更高效、干燥和简易的制备方法,可以在各种基底上制备数百纳米厚的致密薄膜涂层。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大面积柔性聚酰亚胺Kapton基底上制备了聚硅氧烷防原子氧薄膜。用SEM、AFM、FTIR和XPS等表征分析了电极间距对聚硅氧烷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电极间距加速了单体的解离和碳基成分的氧化。随着电极距离的减小,薄膜的沉积速度增大,薄膜从有机无机聚硅氧烷薄膜(SiO_(x)C_(y)H_(z))向无机薄膜(SiO_(2))转化。薄膜中高解离能Si-O键的增多,降低了原子氧的侵蚀率。研究结果为用PECVD方法制备其他有机硅功能薄膜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六甲基二硅氧烷 电极间距 薄膜 原子氧
下载PDF
电化学抛光工艺参数对医用NiTi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3
作者 陈明阳 苏娟 +2 位作者 苏应龙 郭昊天 冯海全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了获得优质表面质量的医用NiTi合金,探究了电流密度,抛光温度,极间距以及抛光时间对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较小时试样表面残存较深的划痕,适当增大电流密度,表面粗糙度明显下降。电流密度过大时,发生过度腐蚀。... 为了获得优质表面质量的医用NiTi合金,探究了电流密度,抛光温度,极间距以及抛光时间对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较小时试样表面残存较深的划痕,适当增大电流密度,表面粗糙度明显下降。电流密度过大时,发生过度腐蚀。随着抛光温度的升高,合金表面质量先降低后升高。极间距较小,使抛光液温度上升,出现过腐蚀坑,极间距离过大时,电流密度降低,抛光效果变差。抛光时间较短时,合金表面存在未完全抛光的划痕,当适当延长抛光时间,获得了光洁的表面,继续增加抛光时间合金表面出现过腐蚀坑,表面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抛光 电流密度 粗糙度 极间距 NITI合金
下载PDF
分段电极介质阻挡放电CO_(2)重整CH4过程放电特性与反应性能研究
14
作者 孙闵杰 付军辉 +2 位作者 刘泓麟 梅丹华 方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972-3983,共12页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CO_(2)重整CH4反应,对环境保护和能源供应具有双重意义。介质阻挡放电(DBD)是进行该反应最常用的放电等离子体形式之一,但其工艺过程和反应性能受到反应器结构的显著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分段电极DB...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CO_(2)重整CH4反应,对环境保护和能源供应具有双重意义。介质阻挡放电(DBD)是进行该反应最常用的放电等离子体形式之一,但其工艺过程和反应性能受到反应器结构的显著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分段电极DBD可以调节CO_(2)重整CH4反应过程的反应物转化率、产物分布及能量效率,但是分段电极数量和相邻电极间距对上述性能参数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因此,该文设计了具有不同电极数量和不同相邻电极间距的分段电极DBD反应器,并用于CO_(2)重整CH4反应,从电学特性和温度特性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放电特性,比较分析了对应条件下的CO_(2)重整CH4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分段电极的引入可以增加放电边缘数量以增强边缘效应,且增加分段电极数量和增加相邻电极间距均可延长反应物的有效停留时间,上述因素均有助于提高等离子体CO_(2)重整CH4的反应性能。在施加电压11.0 kV条件下采用4段外电极时可获得最高的CO_(2)转化率(17.7%)和CH4转化率(29.5%),以及最大的CO选择性(36.0%)。而在2段电极结构中,当相邻电极间距为3 cm时,可获得最高的总反应物转化能量效率(0.334 mmol/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电极介质阻挡放电 CO_(2)重整CH4 电极数量 相邻电极间距
下载PDF
组合电极小型燃烧器的电学及雾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甘云华 李海鸽 +1 位作者 张夏 杨泽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19-2327,共9页
组合电极对小型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小型燃烧器的效率和稳定性上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在荷电雾化燃烧中,燃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雾化程度,而充电电场是决定静电雾化的关键因素。对毛细管喷嘴–环形电极–收集网格组合电极的电场进行了理... 组合电极对小型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小型燃烧器的效率和稳定性上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在荷电雾化燃烧中,燃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雾化程度,而充电电场是决定静电雾化的关键因素。对毛细管喷嘴–环形电极–收集网格组合电极的电场进行了理论计算,利用静电场叠加原理,通过单喷嘴电极和单环形电极电场分布导出了不同环形电极位置的组合电极电场分布。通过实验采集了不同电极距下的雾化图像、测量了雾化产生的电流、雾化液滴速度和粒径。结果表明:组合电极轴向电场强度在喷嘴出口处最大,并且沿着z轴方向,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环形电极位置从上向下移动,组合电极喷嘴出口处轴向电场强度大小逐渐增加,实验测得的乙醇荷质比相应增加。由此推论,在本研究范围内电场强度是影响荷质比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不同电极距对液滴粒径和速度的影响,认为当极距L_1=3.6mm或L_1=2.5mm时能实现较好的雾化及燃烧效果。研究结果对于合理设计小型燃烧器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燃烧器 荷电雾化 电极距 轴向电场分布 荷质比 液滴粒径 液滴速度
下载PDF
电极间距对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金凤 徐龙君 徐艳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87-2694,共8页
以体积分数为60%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为单室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底物,考察电极间距分别为1、2、3、4、5 cm时电池产电性能及底物中物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间距为2 cm时输出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最大,间距为4 cm时输出电压和最... 以体积分数为60%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为单室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底物,考察电极间距分别为1、2、3、4、5 cm时电池产电性能及底物中物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间距为2 cm时输出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最大,间距为4 cm时输出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最小;电极间距为1~3 cm时电池内阻随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而电极间距大于3 cm时电池内阻随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电极间距为2 cm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去除率最高;5个电池的库伦效率分别为35.6%、27.6%、35.4%、14.9%和14.9%,单室无膜空气阴极MFC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极间距 老龄垃圾渗滤液 产电性能 污染物去除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反演分辨率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凡松 张刚 +2 位作者 赵卫东 陈梦君 李怀良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462-468,共7页
高密度电法在反演过程中,电极距相比电性异常体横向长度过大时,电性异常体在反演中无法得到约束;某电极距下,当电性异常体埋藏深度增加大到一定深度时,在反演中电性异常体也无法得到约束。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利用res2dmod正演软件建立模... 高密度电法在反演过程中,电极距相比电性异常体横向长度过大时,电性异常体在反演中无法得到约束;某电极距下,当电性异常体埋藏深度增加大到一定深度时,在反演中电性异常体也无法得到约束。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利用res2dmod正演软件建立模型,再利用res2dinv反演软件对模型进行反演,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纳、偶极和微分三种装置分两种情况:如果电极距小于20m模拟条件下,对于埋藏深度为5m且剖面面积不同的电性异常高阻体(异常体电阻率=100Ω·m,围岩电阻率=10Ω·m),横向反演分辨率,温纳装置大于微分和偶极装置;电极距小于12.75m时,微分装置大于偶极装置,电极距大于12.75m时,偶极装置大于微分装置。如果电极距在2m^8m范围内,对于剖面面积为4×4(m2)的电性异常高阻体(异常体电阻率=100Ω·m,围岩电阻率=10Ω·m),其最大约束深度随电极距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相同电极距下,偶极装置的最大约束深度>微分装置的最大约束深度>温纳装置的最大约束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分辨率 约束深度 电极距
下载PDF
分层抗衰的双极射频电极阵列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张宁涛 杨紫涵 +3 位作者 郭振宇 张梅 卢继珍 张榆锋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3年第4期377-383,共7页
为实现双极射频美容仪对皮下不同深度真皮组织均匀分层加热,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分时三选通模式的点阵射频电极阵列。首先,以双极电极间距与加热深度之间的关系为核心进行点阵设计,实现在不同选通模式下,射频电路中不同间距双极性电极对组... 为实现双极射频美容仪对皮下不同深度真皮组织均匀分层加热,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分时三选通模式的点阵射频电极阵列。首先,以双极电极间距与加热深度之间的关系为核心进行点阵设计,实现在不同选通模式下,射频电路中不同间距双极性电极对组合工作,使射频能量达到预定加热靶点位置;之后,将已剥离脂肪的新鲜猪皮固定后,使用自研的分时三选通点阵射频美容仪进行加热实验,三种点阵电极间距分别为2.00、3.84和5.57 mm。结果表明,作用于不同皮下深度组织的三种间距电极阵列,有效加热面积依次扩大,分时全选通状态下均匀加热面积可达642 mm^(2),能实现对皮下不同深度真皮组织均匀分层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射频 电极间距 电极阵列设计 皮肤抗衰抗皱 均匀分层加热
下载PDF
电除尘器结构对除尘效率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建华 李海燕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得到电除尘器结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基于Fluent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除尘效率随不同电极线数、不同极板间距、不同极线间距和不同极线偏离距离的变化情况,得到,电极线越多,除尘效率越高,电压越高,电极线对效率的影响越明显;电极线间... 为了得到电除尘器结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基于Fluent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除尘效率随不同电极线数、不同极板间距、不同极线间距和不同极线偏离距离的变化情况,得到,电极线越多,除尘效率越高,电压越高,电极线对效率的影响越明显;电极线间距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除尘效率最高;极板间距增大,使得颗粒沉降需要更长时间,不利于除尘;低速时(0.3 m/s),离子风有利于颗粒沉降,电极线的偏置使离子风的双螺旋变成单螺旋结构,更多的颗粒从线板距大的一侧流过,当电极线下移7.5 mm时,平均场强最大,除尘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电极线数 极板间距 极线间距 电极线偏置
下载PDF
电极距对软岩边坡电化学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侯伟 綦婷婷 +2 位作者 宫博识 韩猛 李金典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34-37,共4页
依托白音华三号矿软岩边坡加固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电极距对电化学加固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电极距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电流变化、能量消耗与加固效果间的关系;开展了加固试验后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 依托白音华三号矿软岩边坡加固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电极距对电化学加固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电极距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电流变化、能量消耗与加固效果间的关系;开展了加固试验后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极距与加固过程中最大电流呈反比,与电阻及加固完成所需时间成正比,与累计能耗与电极距呈正比;加固后,T1区块岩土体力学强度大于T2、T3区块,说明减小电极距能够有效提高岩土体强度;但同时T1区块的能量消耗也最高;综合考虑加固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选取4 m电极距为白音华三号矿软岩边坡电化学加固试验的最优电极距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边坡 电化学 电极距 能耗 加固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