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卡马西平 被引量:4
1
作者 孙继成 吴志超 +2 位作者 王志伟 郑君健 王巧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201,共9页
研究了外加电压、初始浓度对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卡马西平(CBZ)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BZ初始浓度为100μg/L的条件下,随着电压的升高,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对CBZ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在外加电压为2V,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对CBZ的去除率达... 研究了外加电压、初始浓度对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卡马西平(CBZ)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BZ初始浓度为100μg/L的条件下,随着电压的升高,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对CBZ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在外加电压为2V,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对CBZ的去除率达到88.0%;外加电压为2.0V的条件下,CBZ初始浓度为50~500μg/L时,电化学耦合膜对CBZ的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而与粉末活性炭/微滤膜(PAC/MF)工艺的比较可知,电化学耦合膜工艺的去除效果更为稳定,运行成本也更低.考察了水中的离子强度和腐殖酸对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去除CBZ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对系统中·OH的竞争作用,离子强度的增大及腐殖酸浓度的提高将抑制CBZ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耦合膜 粉末活性炭/微滤膜工艺 饮用水 卡马西平 腐殖酸
下载PDF
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及电化学处理染料废水
2
作者 李程程 苏醒 +4 位作者 陈安琪 朱媛 赵格格 蔡再生 赵亚萍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提高分离膜处理染料时的防污性能,利用碳纳米管铁钴催化剂(CFC)和乙炔黑对聚偏氟乙烯膜(PVDF)掺杂改性,制备导电复合膜。对制备的复合膜进行表征,评价了复合膜在电化学耦合膜分离技术中对甲基蓝染料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CFC的加入提... 为提高分离膜处理染料时的防污性能,利用碳纳米管铁钴催化剂(CFC)和乙炔黑对聚偏氟乙烯膜(PVDF)掺杂改性,制备导电复合膜。对制备的复合膜进行表征,评价了复合膜在电化学耦合膜分离技术中对甲基蓝染料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CFC的加入提高了复合膜的导电性和亲水性,相对于纯PVDF膜,复合膜的接触角下降了10.80°。且复合膜采用电化学耦合膜分离技术对甲基蓝染液的分离效率在90.27%,循环5次后分离效率仍保持在88.86%以上,纯水通量只下降1.01 L/(m^(2)·h)。相比于简单膜分离技术,分离效率提高19.00%,5次循环后的分离效率提高53.17%,循环通量提高87.09 L/(m^(2)·h)。说明外加电压的使用可以提高复合膜的分离效率和防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铁钴催化剂 导电复合膜 电化学耦合膜分离 染料分离
下载PDF
电化学耦合反渗透膜系统中铵氧化行为对氨氮去除效率提升的机制探讨
3
作者 袁珂鑫 谢雨洁 +3 位作者 罗蓓阳 吴清莲 鲍现 马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1-2499,共9页
为提高反渗透膜系统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电化学耦合反渗透膜系统。与传统反渗透系统相比,该系统通过创新性地将进料隔网和渗透载体进行导电化处理,并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和正极,施加电压以增强反渗透膜系统对... 为提高反渗透膜系统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电化学耦合反渗透膜系统。与传统反渗透系统相比,该系统通过创新性地将进料隔网和渗透载体进行导电化处理,并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和正极,施加电压以增强反渗透膜系统对氨氮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在4 V外加电压下,反渗透膜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从未施加电压下的94.51%提升到99.91%。这种增强的氨氮去除率不仅得益于反向电场力对铵根离子的拖曳作用,还得益于高电压条件下的铵氧化作用。通过循环伏安曲线、系列电解实验、电子自旋共振以及自由基猝灭实验,证明了该电化学耦合膜系统中的渗透载体RuO_(2)-IrO_(2)阳极在高电压条件下铵氧化反应的发生,其机制为氯介导的间接铵氧化反应,反应路径为断点氯化。同时,在氯介导的间接铵氧化反应过程中,证实了其活性物种为活性氯而非氯自由基。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铵氧化行为对电化学耦合膜系统中氨氮去除升高的关键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未来的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此外,该系统设计简单,易扩展,维护成本低,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耦合反渗透膜系统 氨氮去除率 RuO_(2)-IrO_(2)渗透载体阳极 铵氧化作用 污水资源化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