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钛板负载Pd-Cu阴极电催化还原饮用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范经华 范彬 +2 位作者 鹿道强 曲丹 栾兆坤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7-1122,共6页
研究了以多孔钛板负载钯-铜(4∶1)合金作为阴极,通过电催化还原脱除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试验表明,电催化反硝化的主要产物为氮气,钯-铜合金的电催化活性可达到16.69 mg/(g.h)、选择性可达96.9%.在低硝酸盐氮浓度下,... 研究了以多孔钛板负载钯-铜(4∶1)合金作为阴极,通过电催化还原脱除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试验表明,电催化反硝化的主要产物为氮气,钯-铜合金的电催化活性可达到16.69 mg/(g.h)、选择性可达96.9%.在低硝酸盐氮浓度下,电催化反硝化反应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高浓度时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当槽压低于1.5V或电流强度小于5mA时,阴极几乎不会发生硝酸盐氮的还原反应;而当槽压大于4.2V时或电流强度大于30mA时,阴极生成氨氮的副反应显著增加.中性条件下电催化反硝化的活性和选择性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酸性条件下反应活性增加但选择性降低.溶液中的传质对反硝化没有显著影响.溶液中存在的其它阴离子对反硝化不利,不同阴离子对反硝化反应的影响次序为ClO4-<HCO3-<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钛 钯铜合金 电催化脱硝 饮用水
下载PDF
Nitrogen-doped iron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to dinitrogen 被引量:9
2
作者 Jing Wang Lan Ling +1 位作者 Zilong Deng⇑ Wei-xian Zh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926-933,M0004,共9页
Nitrat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eutrophication worldwide and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pollutants for restoration of polluted surface waters such as lakes, rivers and reservoirs. We report herein a new architectu... Nitrat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eutrophication worldwide and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pollutants for restoration of polluted surface waters such as lakes, rivers and reservoirs. We report herein a new architecture of iron nanoparticles for high-efficiency denitrification by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itrate (NO3-) to dinitrogen (N2). The iron nanoparticles are doped with nitrogen (FeN) and encapsulated within a thin layer of nitride-carbon (NC). The nanoparticles have high pyrrolic N content (17.4 at.%) and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2040 m2/g). Laboratory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high N2selectivity (91%) and nitrate removal capacity (6004 mg N/g Fe) for treatment of nitrate-containing water. This iron-based nanomaterial overcomes shortcomings of conventional catalysts by eliminating the use of precious and toxic heavy metals (e.g., Pd, Pt, Cu, Ni) and minimizing the generation of undesirable byproducts (e.g., ammonia) from the reactions with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n ZVI). The multiple electron transfers process from NO3- to N2can be fine-tuned by adjusting the NC shell thickness. Superior electrocatalytic perfor- mance, low cost and minim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iron-derived nanocatalyst offer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waste treat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doped iron(FeN) Core-shell structure electrocatalytic denitrification N2 selectivity NZVI
原文传递
电催化同步降解水中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范经华 范彬 +3 位作者 陈朝阳 张忠国 李燕中 鹿道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8-691,共4页
在利用电化学反应器单独脱硝脱卤的电催化实验基础上,对电化学催化方法同步脱硝脱卤进行研究.试验采用化学沉积法负载钯-铜合金(4∶1)的多孔钛板作为电解反应器阴极,电解硝酸盐氮(NO-3-N)和五氯酚(PCP)的混合溶液.结果表明:PCP的脱卤效... 在利用电化学反应器单独脱硝脱卤的电催化实验基础上,对电化学催化方法同步脱硝脱卤进行研究.试验采用化学沉积法负载钯-铜合金(4∶1)的多孔钛板作为电解反应器阴极,电解硝酸盐氮(NO-3-N)和五氯酚(PCP)的混合溶液.结果表明:PCP的脱卤效果与单独脱卤时相似,但PCP的存在对NO-3-N的还原脱除有明显影响.PCP在钯原子上的竞争性吸附抑制了NO3--N还原反应的中间产物NO2--N继续还原,导致在反应初期出现NO2--N的积累;随着PCP的充分还原,前期积累的副产物NO-2-N可以逐渐被降解.分批试验和推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多孔钛板负载的钯-铜二元合金电极,选择合适的反应参数,可有效地脱除水中的硝酸盐氮和卤代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钛 钯铜合金 电催化加氢 同步脱硝脱卤
下载PDF
制膜行业DMF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5
4
作者 乐晨 张其盛 +1 位作者 张林 钮成超 《现代机械》 2020年第2期85-88,共4页
采用混凝沉淀+电催化氧化+UASB+两级硝化反硝化+MBR+芬顿氧化组合工艺,对某反渗透膜生产企业的DMF废水进行处理。首先采用电催化氧化工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利用UASB厌氧工艺降低废水的COD,采用两级硝化反硝化结合MBR进行深度脱氮... 采用混凝沉淀+电催化氧化+UASB+两级硝化反硝化+MBR+芬顿氧化组合工艺,对某反渗透膜生产企业的DMF废水进行处理。首先采用电催化氧化工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利用UASB厌氧工艺降低废水的COD,采用两级硝化反硝化结合MBR进行深度脱氮,最后采用芬顿氧化进行深度处理。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较为合理,具有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芬顿氧化出水水质满足企业所在工业园区再生水厂的纳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F 废水 电催化氧化 硝化反硝化 芬顿氧化
下载PDF
适度氧化的三维铜电极高效电催化反硝化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勇立 王文文 +3 位作者 孙君 王金龙 赵涵 汪启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4-90,共7页
利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泡沫铜基底上生长出纳米线,再进行退火氧化处理,使其具备高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三维铜电极的比表面积高、传质效果好;用适度氧化后的电极以15 m A/cm^(2)的电流密度,在120 min内基本上可将pH=7... 利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泡沫铜基底上生长出纳米线,再进行退火氧化处理,使其具备高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三维铜电极的比表面积高、传质效果好;用适度氧化后的电极以15 m A/cm^(2)的电流密度,在120 min内基本上可将pH=7的水体中存在的30 mg N/L硝酸盐去除(去除率为99%);为了将生成的氨氮副产物去除,加入NaCl还原120 min,硝酸盐的去除率达91%,氮气选择性高于95%。5次循环实验后硝酸盐的去除率保持在91%~95%,氮气选择性为93%~95%。该材料与工艺的结合解决了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问题,为实际水体污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铜纳米线 适度氧化 电催化反硝化 高氮气选择性
下载PDF
Cu-Pd双金属电催化还原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伟 孙新阳 +5 位作者 朱向伟 程璐 周成瑞 周启立 谢陈鑫 钱光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8-1383,共6页
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导致地表水中硝酸盐污染加剧,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人体过量摄入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产生健康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污(废)水中的硝酸盐进行去除。电催化还原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硝酸盐去除技... 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导致地表水中硝酸盐污染加剧,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人体过量摄入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产生健康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污(废)水中的硝酸盐进行去除。电催化还原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硝酸盐去除技术,其中电极材料是影响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效果的重要因素。Cu-Pd双金属是当前最有潜力的电催化还原硝酸盐的阴极材料之一。阐述了Cu-Pd双金属电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机理,并从材料合成方法、载体优化及活性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了Cu-Pd双金属电极材料性能优化途径评述,总结了电催化还原硝酸盐过程中Cu-Pd双金属电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旨在为后续Cu-Pd双金属电催化还原硝酸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d双金属催化剂 电催化还原 硝酸盐 脱氮
下载PDF
泡沫铜电催化还原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浩强 张光旭 +2 位作者 刘士豪 严小妹 胡紫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7-224,共8页
氮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其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络合脱硝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脱硝方法,但其还原再生仍是一个难点.选取泡沫铜电极作为阴极,构建了一套电催化还原体系对Fe(Ⅱ)EDTA-NO溶液进行还原再生.扫描电镜(SEM)、X射... 氮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其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络合脱硝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脱硝方法,但其还原再生仍是一个难点.选取泡沫铜电极作为阴极,构建了一套电催化还原体系对Fe(Ⅱ)EDTA-NO溶液进行还原再生.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重复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铜电极在电催化还原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反应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发现,其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通过探究阴极电位、络合液初始pH对电催化还原过程中反应速率、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条件为:阴极电位为-1.2 V(vs. MSE),初始pH为2.0.在最优条件下,络合液中NO的还原率可达76.6%,氨选择性为36.5%,法拉第效率为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还原 泡沫铜 脱硝 络合液 Fe(Ⅱ)EDTA-NO
原文传递
Cu_(2)O/CF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还原硝酸盐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峰 谢陈鑫 +3 位作者 韩恩山 张程蕾 赵慧 滕厚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41-6351,共11页
对比了原位生长法和电沉积法在泡沫铜(CF)上制备的s-Cu_(2)O/CF和e-Cu_(2)O/CF电极应用于电化学还原NO_(3)的性能.在0.05mol/L Cl-和100mg/L NO_(3)-N的初始条件下,s-Cu_(2)O/CF电极对NO_(3)的去除率为92.1%,N2选择性为81.1%.循环伏安法... 对比了原位生长法和电沉积法在泡沫铜(CF)上制备的s-Cu_(2)O/CF和e-Cu_(2)O/CF电极应用于电化学还原NO_(3)的性能.在0.05mol/L Cl-和100mg/L NO_(3)-N的初始条件下,s-Cu_(2)O/CF电极对NO_(3)的去除率为92.1%,N2选择性为81.1%.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表明,电化学还原NO_(3)是通过NO_(3)和源自CF的Cu^(0)之间的电子转移实现的.原位生长的Cu_(2)O作为双功能催化剂、电子中介或桥梁,不仅可以促进NO_(3)还原还可以产生还原性氢(H*),进一步促进NO_(2)向NH_(4)^(+)和N_(2)转化.同时,经过8次循环实验,s-Cu_(2)O/CF仍保持其电催化活性.最后,为了评估s-Cu_(2)O/CF阴极的实际应用潜力,采用Ir-Ru/Ti阳极预氧化、s-Cu_(2)O/CF阴极后还原两阶段处理策略,对实际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去除率达到了93.6%和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_(2)O/CF电极 氧化亚铜 电催化反硝化 硝酸盐
下载PDF
铜钯电催化反硝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鹏 楚英豪 《四川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水体中的硝酸根富集会造成氮循环失衡,影响水体质量和人体健康。电催化的清洁性和稳定性在反硝化方面具有优势。铜钯催化剂是当前最有吸引力的电催化反硝化阴极之一,本文从铜钯性能的优化和电催化反硝化的机理方面进行了梳理,针对目前... 水体中的硝酸根富集会造成氮循环失衡,影响水体质量和人体健康。电催化的清洁性和稳定性在反硝化方面具有优势。铜钯催化剂是当前最有吸引力的电催化反硝化阴极之一,本文从铜钯性能的优化和电催化反硝化的机理方面进行了梳理,针对目前铜钯阴极的研究进展,评述了铜钯催化剂在电催化反硝化过程中的优化及其机理,旨在为需要用铜钯材料进行电催化反硝化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钯催化剂 电催化反硝化 反硝化机理
下载PDF
电催化反硝化处理水中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丹 梁吉艳 +2 位作者 崔丽 黄开拓 高陆璐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6年第12期33-37,共5页
地下水等水体中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电催化反硝化可将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氮气返回到大气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生物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方法。综述了电催化反硝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电催化阴极材料... 地下水等水体中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电催化反硝化可将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氮气返回到大气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生物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方法。综述了电催化反硝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电催化阴极材料和电催化反硝化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电催化反硝化技术在实现大规模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展望了今后电催化反硝化技术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反硝化 阴极材料 硝酸盐
下载PDF
元素掺杂材料在电催化反硝化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焦明硕 徐斌成 +2 位作者 罗泽溪 程琛 王颖 《能源环境保护》 2023年第5期25-35,共11页
电催化反硝化是处理硝酸盐废水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电催化反硝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电催化反硝化直接电子转移和原子氢(H)介导间接还原两种反应机理,总结了电催化反硝化的决速步是将NO-3还原为NO-2以及决定产物选择性的关键中间体... 电催化反硝化是处理硝酸盐废水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电催化反硝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电催化反硝化直接电子转移和原子氢(H)介导间接还原两种反应机理,总结了电催化反硝化的决速步是将NO-3还原为NO-2以及决定产物选择性的关键中间体是NO。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元素掺杂方法及其对电极材料催化活性中心和电催化反硝化反应路径的调控效应,提出了元素掺杂是提高电极材料催化活性、产物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此外,还讨论了其他因素如水质特征、运行参数等对电催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明确了水中共存卤素离子如Cl-和Br-等可显著提高N 2选择性以及大多数电极材料在中性条件下还原效果最佳。面向日益增长的硝酸盐废水处理需求,指出了电能消耗高和实际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导致副反应多是限制电催化反硝化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瓶颈。由此,展望了电催化反硝化技术研究未来需要针对多种实际废水的理化性质开展长期中试试验,除了提高还原速率和产物选择性外,还要重点关注电能消耗并对处理尾水的安全性进行监测,以促进电催化反硝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反硝化 硝酸盐废水 元素掺杂 选择性还原 电能消耗
下载PDF
水体电催化脱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12
作者 余备 范建伟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第22期73-78,共6页
水体电催化脱氮研究的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迄今为止,电催化脱氮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就现有材料看,系统性地对电催化脱氮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综述类文章还比较少。本文对电催化脱氮研究从早期... 水体电催化脱氮研究的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迄今为止,电催化脱氮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就现有材料看,系统性地对电催化脱氮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综述类文章还比较少。本文对电催化脱氮研究从早期探索到最近的研究前沿期间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旨在为电催化脱氮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硝酸盐污染 水处理 电催化脱氮 硝酸根还原
下载PDF
以泡沫镍为基底的Fe、Cu双金属复合电极对亚铁络合脱硝液的还原性能探究
13
作者 梁越 丁静 童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5-1405,共11页
以EDTA为螯合剂的亚铁络合脱硝液能够快速吸收NO,但其面临着还原再生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吸收产物Fe(Ⅱ)EDTA-NO(F-NO)和Fe(Ⅲ)EDTA的阴极催化电化学还原制备了一种以泡沫镍为基底的Fe、Cu双金属复合电极,通过SEM、XPS、XRD等材料表征... 以EDTA为螯合剂的亚铁络合脱硝液能够快速吸收NO,但其面临着还原再生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吸收产物Fe(Ⅱ)EDTA-NO(F-NO)和Fe(Ⅲ)EDTA的阴极催化电化学还原制备了一种以泡沫镍为基底的Fe、Cu双金属复合电极,通过SEM、XPS、XRD等材料表征分析验证了此电极制备方法的可行性。电化学催化活性测试表明,还原FNO时设定阴极电位为-0.5 V(vs.SCE),pH为3~4之间,可以实现72.6%的F-NO还原率和83.19%的NH_(4)^(+)选择性;还原Fe3+时选定阴极电位为-1.2 V(vs.SCE),pH=2~3,此时还原产生Fe^(2+)的法拉第效率最高可以达到76.14%。此外,还考察了此电极连续工作10 h的还原效果,结果证明了其在实际运行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还原 复合型电极 亚铁络合脱硝液 Fe(Ⅱ)EDTA-NO Fe(Ⅲ)EDT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