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电压下SBR处理苯胺废水及同步脱氮的研究
1
作者 鲁一帆 张倩 +1 位作者 吴正阳 刘金涛 《山西建筑》 2023年第7期20-24,共5页
为提高对高浓度苯胺废水的处理效率,构建电强化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Electro-enhanc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E-SBR),探究其对苯胺的去除效率及同步脱氮的效果。通过梯度驯化,获得对600 mg/L苯胺有较高耐受力的活性污泥。将污泥接... 为提高对高浓度苯胺废水的处理效率,构建电强化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Electro-enhanc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E-SBR),探究其对苯胺的去除效率及同步脱氮的效果。通过梯度驯化,获得对600 mg/L苯胺有较高耐受力的活性污泥。将污泥接种至E-SBR中,对比不同电压的体系的苯胺去除效果及脱氮性能。相比对照系统,E-SBR的苯胺降解能力、硝化及反硝化性能有所提升,出水氮素浓度维持低水平,说明电流刺激增强了微生物对高浓度苯胺的耐受力,提升了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E-SBR体系中,电压为2 V的体系苯胺降解完全,总氮去除率高于80%,说明在2 V下体系的苯胺降解能力及脱氮性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电强化 同步脱氮 苯胺废水
下载PDF
基于碳材料电增强吸附全氟化合物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坤坤 邢加建 陈硕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6-13,172,共9页
新污染物以其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在环境中积累和迁移,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风险。电增强吸附可以通过控制外部施加不同电压有效吸附去除水体中的新污染物,并且再生简单、无二次污染,因此在去除新污染物等领域,电增强吸附技... 新污染物以其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在环境中积累和迁移,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风险。电增强吸附可以通过控制外部施加不同电压有效吸附去除水体中的新污染物,并且再生简单、无二次污染,因此在去除新污染物等领域,电增强吸附技术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良好的电增强吸附电极材料。文章综述了近些年碳电极在电增强吸附部分重要新污染物(全氟化合物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水环境条件对电增强吸附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增强吸附 新污染物 全氟化合物 抗生素 碳材料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泡沫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3种磺胺类的残留
3
作者 孙瑞雪 方禹文 +2 位作者 陈冬妍 陈全胜 陈晓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5-274,共10页
为提高鱼肉中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残留的富集效果,建立了基于氮掺杂三维石墨烯泡沫功能化整体柱(monolith@nitrogen-dope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foam,M@NGF)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electroenhanced solid phase microext... 为提高鱼肉中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残留的富集效果,建立了基于氮掺杂三维石墨烯泡沫功能化整体柱(monolith@nitrogen-dope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foam,M@NGF)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electroenhanced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EE-SPME)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快速、灵敏地测定鱼肉中SAs残留。本研究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离子液体为功能单体,NGF为导电增强剂,在不锈钢丝表面制备多孔M@NGF,建立EE-SPME方法,从鱼肉中萃取磺胺噻唑(sulfathiazole,ST)、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_(2))和磺胺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ypyrimidine,SMM)。对吸附时间、搅拌速度、吸附电压、离子强度、样品溶液p H值、解吸时间、解吸电压和解吸液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基于M@NGF的EE-SPME法对ST、SM_(2)和SMM的富集倍数分别为74、58和64,吸附平衡时间缩短至35 min。在5~5000μg/kg线性范围内,本方法对ST、SM_(2)和SMM的检出限分别为1.78、3.16μg/kg和1.84μg/kg,定量限均为5μg/kg,线性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0,加标回收率为79.2%~110.1%,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4%~9.8%(n=5)。本方法解决了鱼肉中SAs残留萃取效率低、基质干扰严重的问题,实现了鱼肉中SAs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泡沫 电增强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磺胺类残留 鱼肉
下载PDF
电增强载铝活性炭纤维吸附氟离子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欣琪 宋永会 +3 位作者 张旭 刘瑞霞 曾萍 贾建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147-4152,共6页
以载铝活性炭纤维毡为电极,在电场作用条件下对模拟含氟水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载铝活性炭纤维毡正极化可以强化吸附除氟效果,吸附动力学数据很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速率方程,加电场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4.50 g/(mg·h);... 以载铝活性炭纤维毡为电极,在电场作用条件下对模拟含氟水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载铝活性炭纤维毡正极化可以强化吸附除氟效果,吸附动力学数据很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速率方程,加电场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4.50 g/(mg·h);其对高浓度含氟饮用水也有较高去除率,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平衡数据。加电场情况下,该载铝炭毡对氟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6.584 mg/g,去除氟离子的最佳pH范围是5.5~8.9。共存阴离子Cl-、SO2-4和NO-3对炭毡吸附除氟没有抑制作用,但CO2-3的存在会导致除氟吸附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 电增强吸附 载铝活性炭纤维毡
原文传递
纳米片修饰铜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电芬顿降解苯酚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咏玄 于洪涛 董应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7,共8页
通过湿法纺丝-气氛烧结技术制备了中空纤维金属铜膜,使用电化学氧化法构筑了氧化铜垂直纳米片结构,并研究了其电芬顿降解苯酚的性能.重点探究了纺丝参数(外凝固浴乙醇含量和氮气压力)和烧结温度对铜中空纤维膜结构、孔径、机械强度等的... 通过湿法纺丝-气氛烧结技术制备了中空纤维金属铜膜,使用电化学氧化法构筑了氧化铜垂直纳米片结构,并研究了其电芬顿降解苯酚的性能.重点探究了纺丝参数(外凝固浴乙醇含量和氮气压力)和烧结温度对铜中空纤维膜结构、孔径、机械强度等的影响.探究了阳极氧化时间和表面活性剂含量对氧化铜纳米片结构形貌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即阳极氧化时间为60 s、电流密度为15 A/cm^(2)、电解液中添加少量的0.5 g/L聚乙二醇时,获得了形态明显、致密和规则的氧化铜纳米片结构.在处理苯酚废水(20 mg/L)过程中,与未改性的铜膜相比,纳米片结构的构筑使矿化效率从5%增加到60%,电流效率从3%增加到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金属铜膜 电增强膜过程 污染物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气泡内外的速度场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凤 宋耀祖 陈民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在蠕动流假设的基础上计算了电场作用下气泡内外的速度场分布,并与无电场作用但有来流时气泡内外的速度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电场作用时,来流速度只能使气泡内部形成两个球涡,而作用电场后即使无来流,气泡内部的流体运动仍然加剧,... 在蠕动流假设的基础上计算了电场作用下气泡内外的速度场分布,并与无电场作用但有来流时气泡内外的速度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电场作用时,来流速度只能使气泡内部形成两个球涡,而作用电场后即使无来流,气泡内部的流体运动仍然加剧,可以形成四个球涡。这表明外电场作用也有利于加剧气泡内部流体的运动,从而有助于核态沸腾换热过程中气泡底部微液层液体的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电场强化 气泡运动 速度场
下载PDF
高压电场强化空气对流传热实验及其数值模拟
7
作者 罗小平 高贵良 方振鑫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5,共4页
以空气为实验介质,对水平光管、横纹管、缩放管和螺旋槽管的强制对流传热进行了高压电场强化实验,研究了高压电场强化传热的一些基本规律。实验验证了当外加高压大于15 kV后,对强制对流传热有较好的综合传热效果,最大强化率达2.8,而阻... 以空气为实验介质,对水平光管、横纹管、缩放管和螺旋槽管的强制对流传热进行了高压电场强化实验,研究了高压电场强化传热的一些基本规律。实验验证了当外加高压大于15 kV后,对强制对流传热有较好的综合传热效果,最大强化率达2.8,而阻力系数的增大倍数在1.5—1.9。并对横纹管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场协同的角度研究了速度场与温度场夹角对传热膜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温度梯度的大小,及两者夹角的余弦值均会影响传热效果,在三者的值都是最大的位置,其传热膜系数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场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场协同
下载PDF
电子建筑声学 被引量:2
8
作者 Steve BARBAR 赵伟 《电声技术》 2013年第9期32-36,共5页
介绍了当一个电子声学增强系统集成安装在一个围闭空间的建筑表面上时,在该场所整体中所体验到的声学状态,是由该系统与建筑表面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描述了在配置建筑元素,以及构建电子声学增强系统以满足用户和观众的期望上,每个场地... 介绍了当一个电子声学增强系统集成安装在一个围闭空间的建筑表面上时,在该场所整体中所体验到的声学状态,是由该系统与建筑表面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描述了在配置建筑元素,以及构建电子声学增强系统以满足用户和观众的期望上,每个场地都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以及与获得成功的结果密不可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感知 电子建声 电子声学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