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电力系统分区方法确定无功源最佳配置地点 被引量:48
1
作者 胡彩娥 杨仁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无功功率不能远距离传输 ,电压 /无功是一个局部问题。结合电力系统分区与电压稳定灵敏度分析确定无功电源最佳配置地点的方法 ,将电力系统分区的思想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配置 ,利用“电气距离”把电力系统分成几个耦合强的小区。该方法... 无功功率不能远距离传输 ,电压 /无功是一个局部问题。结合电力系统分区与电压稳定灵敏度分析确定无功电源最佳配置地点的方法 ,将电力系统分区的思想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配置 ,利用“电气距离”把电力系统分成几个耦合强的小区。该方法使无功电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无功补偿分区域平衡。经过仿真计算比较 ,该方法可找到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最佳配置地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分区 电气距离 无功配置 电压稳定
下载PDF
STATCOM对双馈入直流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郭春义 张岩坡 +2 位作者 赵成勇 倪俊强 张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99-106,16,共8页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具有对无功功率进行独立快速控制和提高电压稳定性的特点。将STATCOM接入双馈入直流系统某一逆变站交流母线,建立含STATCOM的双馈入直流系统模型,推导了整个系统稳态功率传输的...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具有对无功功率进行独立快速控制和提高电压稳定性的特点。将STATCOM接入双馈入直流系统某一逆变站交流母线,建立含STATCOM的双馈入直流系统模型,推导了整个系统稳态功率传输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PSCAD/EMTDC仿真,详细研究短路比、直流落点间的电气距离等因素对双馈入直流系统运行指标的影响。并提出利用最大传输有功功率增加量来分析STATCOM对不同短路比时最大传输有功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STATCOM的接入可以等效的增大直流子系统所馈入交流系统的强度,增大直流子系统的稳定运行区域,改善其换相失败免疫能力,抑制暂态过电压,从而有效改善双馈入直流系统的稳态和暂态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入直流系统 静止同步补偿器 电气距离 换相失败免疫性指标 暂态过电压
下载PDF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短路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3
作者 林伟芳 汤涌 郭小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68,共5页
随着我国电网的发展,我国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出现了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多馈入短路比能够同时反映交流系统的强弱以及直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是构建多馈入直流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影响多馈入短路比变化的因素,分... 随着我国电网的发展,我国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出现了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多馈入短路比能够同时反映交流系统的强弱以及直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是构建多馈入直流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影响多馈入短路比变化的因素,分析了直流落点间的电气距离(互阻抗)、网络结构,包括网络拓扑、线路阻抗、电源分布等对多馈入短路比的影响,给出了多馈入短路比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两馈入直流系统验证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短路比 电气距离 网络结构
下载PDF
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 被引量:44
4
作者 赵晋泉 刘傅成 +3 位作者 邓勇 李可文 方朝雄 黄文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39,56,共5页
在应用传统聚类算法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时,存在可伸缩性不强的缺点,且分区结果难以保证被控节点与对它控制最灵敏的无功源节点属于同一个分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首先在电气距离的基础上通过凝... 在应用传统聚类算法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时,存在可伸缩性不强的缺点,且分区结果难以保证被控节点与对它控制最灵敏的无功源节点属于同一个分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首先在电气距离的基础上通过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得出最优分区数和无功源节点所在的分区号,然后通过映射分区算法确定被控节点的分区。该方法不依赖于状态估计结果,而仅基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应用所述方法分别对IEEE 39节点、IEEE 118节点系统和福建电网进行了分析计算,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被控节点与对它控制最灵敏的无功源节点属于同一个分区,计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分区 灵敏度 电气距离 映射分区 二级电压控制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电网无功分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5
作者 于琳 孙莹 +1 位作者 徐然 李可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5,128,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电网无功分区,以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为基础,建立以电气距离为权重的电力系统加权网络模型,以模块度为标准量化地评价无功分区的划分质量。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了新的粒子编码方式与位置更... 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电网无功分区,以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为基础,建立以电气距离为权重的电力系统加权网络模型,以模块度为标准量化地评价无功分区的划分质量。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了新的粒子编码方式与位置更新方式,提高了以模块度为目标函数的启发式算法的收敛速度并减少了存储空间。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的无功网络具有较强的区域解耦特性,分区内部电气联系紧密,区域之间联系稀疏,无功分区结构合理。该算法在IEEE 39节点系统、IEEE 118节点系统及大型电网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无功分区 电气距离 粒子群优化算法 社团结构
下载PDF
用于无功优化控制分区的两层搜索方法 被引量:35
6
作者 胡泽春 王锡凡 +1 位作者 王秀丽 陈皓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7-41,共5页
电网分区可用于状态估计、分区控制和并行计算等领域。针对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控制分区,文章给出了一种两层搜索的方法,上层由遗传算法负责搜索各分区的第一个节点;下层根据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和连通关系搜索其它节点,最终将电网划分为内... 电网分区可用于状态估计、分区控制和并行计算等领域。针对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控制分区,文章给出了一种两层搜索的方法,上层由遗传算法负责搜索各分区的第一个节点;下层根据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和连通关系搜索其它节点,最终将电网划分为内部节点联系紧密的若干个子区域。由于遗传算法只搜索各分区的第一个节点,因此搜索空间大大缩小;下层搜索可自动保证子区域的连通性。分区时考虑各区域规模的平衡和无功控制设备的均衡分布。对多个IEEE系统的分区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分区 电气距离 遗传算法 无功优化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三阶段二级电压控制分区方法 被引量:32
7
作者 鲍威 朱涛 +2 位作者 赵川 吴涛 郭瑞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7-132,共6页
合理的电压控制分区是三级或"软"三级电压控制模式应用的基础,好的分区结果应保证每个分区中都含有无功源,且分区内保持连通性。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及电气距离的电压控制分区方法:首先根据网络结构将由辐射状支路连接... 合理的电压控制分区是三级或"软"三级电压控制模式应用的基础,好的分区结果应保证每个分区中都含有无功源,且分区内保持连通性。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及电气距离的电压控制分区方法:首先根据网络结构将由辐射状支路连接在一起的无功源并入同一个分区;其次对受控点进行分类处理,在保证分区连通性的基础上将受控点并入电气距离最近的无功源所属分区;最后基于WARD距离对初始分区进行聚类分析,最终确定分区方案。分区聚类仅在有支路连接的相邻分区之间进行,保证了分区结果的连通性,并大大减小了分区聚类的计算量。所述分区方法仅与电网结构及参数有关,与电网的潮流分布无关,能够较好地满足二级电压控制的需要。对IEEE 39节点测试系统及实际电力系统的分区划分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合理性及效率,对实际电力系统二级电压控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源 聚类分析 电气距离 二级电压控制 分区
下载PDF
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及复杂网络理论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文通 舒勤 +1 位作者 钟俊 李欣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9-27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局部电压稳定指标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首先根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定义了新的电气距离,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分区负荷内层;再以基于边介数的社区发现方法对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的无功传输网络拓扑图进行... 提出了一种局部电压稳定指标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首先根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定义了新的电气距离,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分区负荷内层;再以基于边介数的社区发现方法对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的无功传输网络拓扑图进行分区,构建分区外层;最后,以相应的划分原则进行图层叠加,实现电网分区。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分区 局部电压稳定指标 电气距离 凝聚算法 复杂网络理论
下载PDF
考虑降低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风险的动态无功补偿配置方法 被引量:28
9
作者 周仕豪 唐飞 +3 位作者 刘涤尘 张谦 王少辉 殷巧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58-3265,共8页
为了减少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多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发生,提出了考虑降低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风险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布点和容量进行优化。该方法首先计算了系统的节点阻抗矩阵,以直流距离耦合度指标来识别无功... 为了减少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多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发生,提出了考虑降低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风险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布点和容量进行优化。该方法首先计算了系统的节点阻抗矩阵,以直流距离耦合度指标来识别无功补偿的薄弱区域和关键故障集合;然后通过时域仿真求解换相失败风险降低效果指标和灵敏度指标确定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安装节点;建立降低直流换相失败风险的动态无功配置优化模型,并通过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求其Pareto最优解集;最后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方案的贴近度,确定各方案的相对优劣,为决策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实际电网的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同时优化多个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布点和容量,能更好地降低多馈入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以为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动态无功补偿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换相失败 动态无功优化 电气距离 熵权法
下载PDF
基于无功/电压控制的电网优化分区方法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磊 黄彦全 +2 位作者 董家读 高凤华 王斌晓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8-92,共5页
电网合适的区域划分有利于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和控制节点电压,因此需对电网进行分区。基于区域无功与电压关系,以无功电源节点为初始节点,应用最大-最小电气距离法合并相邻节点形成初始分区。根据得到的初始分区,再次应用最大-最小电气... 电网合适的区域划分有利于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和控制节点电压,因此需对电网进行分区。基于区域无功与电压关系,以无功电源节点为初始节点,应用最大-最小电气距离法合并相邻节点形成初始分区。根据得到的初始分区,再次应用最大-最小电气距离法合并或解裂各初始分区以致最终得到合理分区。应用所提分区方法进行分区,可保证各区域内无功电源节点对负荷节点有较强的电压控制能力,以及无功电源节点与由其进行补偿的负荷节点之间均有较强的电气耦合性,这符合无功功率宜就地平衡的原则。通过IEEE 30节点系统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分区 电气距离 无功控制 电压控制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交互作用因子在换相失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吴冲 李兴源 何朝荣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6-31,共6页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的常见故障之一,单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机理和控制策略已比较明确。但对于多馈入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哪些故障可能引起多个换流站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甚至导致直流闭锁,是否会引起暂态失稳,还缺乏有效的研究手...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的常见故障之一,单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机理和控制策略已比较明确。但对于多馈入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哪些故障可能引起多个换流站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甚至导致直流闭锁,是否会引起暂态失稳,还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介绍了CIGRE工作组提出的多馈入直流系统交互作用评价指标——多馈入交互影响因子;探讨了该指标与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联系:给出了MIIF与换相失败工程判据-最小电压降落法的联系;通过仿真分析了该指标对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评估的有效性以及与逆变站间电气距离、直流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系统 多馈入交互影响因子 电气距离 电压耦合系数
下载PDF
基于负荷受电路径电气剖分信息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郝文波 于继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42-48,共7页
大规模配网重构问题的非线性组合优化特点对计算方法的效率造成了极大困难。该文应用交流支路电气剖分方法,由负荷受电剖分路径电气距离指标构造一种新的物理寻优方法。该方法在合环操作形成的闭环中根据电气距离为负荷分配供电路径,从... 大规模配网重构问题的非线性组合优化特点对计算方法的效率造成了极大困难。该文应用交流支路电气剖分方法,由负荷受电剖分路径电气距离指标构造一种新的物理寻优方法。该方法在合环操作形成的闭环中根据电气距离为负荷分配供电路径,从而确定应断开的支路,使损耗降到最低。同时,根据定义的单位功耗以及物理规则确定需计算电气距离的负荷节点以减少运算量,并通过优化待处理分段开关的顺序以保证能寻找到更优良的解。由于算法属于物理寻优方式,避免了不收敛或者难收敛的情况。IEEE69系统分析表明,算法具有快速求得优良解的特性,能够应用到大型配电网络重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配电网络重构 电气剖分 电气距离
下载PDF
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多目标无功分区及主导节点选择方法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建芳 张璐 +2 位作者 宋晓辉 孟晓丽 唐巍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64-1671,共8页
风力、光伏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G)的大规模接入给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带来新的挑战。不恰当的无功控制可能增加线路中无功功率的流动,导致网络损耗增大,而合理的无功分区以及主导节点选择能够帮助实现网络中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和分布式... 风力、光伏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G)的大规模接入给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带来新的挑战。不恰当的无功控制可能增加线路中无功功率的流动,导致网络损耗增大,而合理的无功分区以及主导节点选择能够帮助实现网络中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和分布式控制。文章基于区域无功平衡、区域内强耦合、区域间弱耦合及无功储备四项指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有源配电网的多目标无功分区优化方法,实现了无功资源的合理分配。针对配电网量测不足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可控性和可观性提出了区域内主导节点的选取方法。算例采用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通过分布式控制策略验证了所提出分区方法和主导节点选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同时对分区结果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分区 有源配电网 电气距离 主导节点 多目标
下载PDF
基于最短电气距离的运行方式组合方法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运坤 吕飞鹏 +2 位作者 蒋科 陈新 胡亚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4-27,37,共5页
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将大型电力系统用带权网络模型来描述,基于此模型下的节点最短电气距离提出了一种运行方式组合方法。该方法利用节点最短电气距离表征节点间电气联系强弱的特点,给出了故障电流计算和分支系数计算的最短电气距离判据,... 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将大型电力系统用带权网络模型来描述,基于此模型下的节点最短电气距离提出了一种运行方式组合方法。该方法利用节点最短电气距离表征节点间电气联系强弱的特点,给出了故障电流计算和分支系数计算的最短电气距离判据,据此找到系统内对故障电流和分支系数影响大于某一阈值的厂站,将其纳入进行方式组合,以达到优化运行方式组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整定计算 方式组合 电气距离 复杂网络
下载PDF
基于集群划分的高渗透率分布式系统无功优化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倩 丁津津 +2 位作者 张道农 王群京 马金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的渗透率不断增长,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带来新的挑战。在考虑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进行集群划分和无功优化研究。首先引入改进的电气距离的概念,以此作为聚类算法的距...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的渗透率不断增长,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带来新的挑战。在考虑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进行集群划分和无功优化研究。首先引入改进的电气距离的概念,以此作为聚类算法的距离量度,应用谱聚类方法,将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划分为若干亚群落,并确定各集群内关键节点。再以网损和电压波动最小为优化目标,调节关键节点处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达到减小网损和稳定电压输出的目的。为求解所建立的双目标无功优化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智能调压策略,对多个亚群落进行无功优化。将集群划分方法和无功优化策略应用于IEEE 33节点标准系统,提高了节点电压稳定性,降低了网损。针对大规模分布式能源系统,进一步提出快速智能调压策略,应用于安徽省金寨县某台区实际系统,得到良好控制效果,且在调节时间、运行成本、投入成本方面均有大幅削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集群划分 电气距离 无功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电源分区与短路阻抗距离的电压无功分区方法 被引量:20
16
作者 颜伟 王芳 +3 位作者 唐文左 赵霞 余娟 高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115,共7页
基于先电源节点分区后负荷节点映射分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源分区与短路阻抗距离的电压无功分区方法。首先以无功/电压灵敏度来定义电气距离,采用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直接对电源节点进行分区。然后定义了多无功源节点对单个负荷节... 基于先电源节点分区后负荷节点映射分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源分区与短路阻抗距离的电压无功分区方法。首先以无功/电压灵敏度来定义电气距离,采用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直接对电源节点进行分区。然后定义了多无功源节点对单个负荷节点的短路阻抗距离,并以短路阻抗距离最短原则来实现负荷节点的映射分区。该方法不仅能保证电气距离近的无功源被分在同一个区域,而且还能保证负荷节点与对其控制能力强的多个无功电源节点被分在同一个区域。另外,该方法还具有分区结果与潮流状态无关的优点。IEEE39节点系统和重庆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分区 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 灵敏度 电气距离 短路阻抗距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电力系统负荷节点分区策略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厚合 运奕竹 +1 位作者 邢文洋 胡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53,共7页
针对传统分区方法无法给出区域内关键负荷节点的缺点,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提出一种新的负荷节点分区及关键负荷节点确定的新方法。依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灵敏度的物理意义,将系统中负荷节点映射到多维负荷空间中,将多维负荷空间中负荷... 针对传统分区方法无法给出区域内关键负荷节点的缺点,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提出一种新的负荷节点分区及关键负荷节点确定的新方法。依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灵敏度的物理意义,将系统中负荷节点映射到多维负荷空间中,将多维负荷空间中负荷节点间的空间距离定义为负荷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建立起与负荷节点空间相对应负荷子图模型。引入谱聚类算法,对负荷节点进行分区,层次递推的给出负荷节点的合理分区,将分区结果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灵敏度矩阵相结合,确定各分区中的关键负荷节点。将该方法应用到IEEE-14节点系统与IEEE-118节点系统进行分析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分区 局部电压稳定指标 灵敏度 电气距离 谱聚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被引量:20
18
作者 卢志刚 秦四娟 +1 位作者 常磊 马丽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10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首先根据电气距离计算基本概率分配的分区支持度和模糊样本相似度的分区支持度;再对这2种支持度进行D-S融合,提高分类可靠性,形成客观分区证据。如果某节点客观分区证据不充分,还...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首先根据电气距离计算基本概率分配的分区支持度和模糊样本相似度的分区支持度;再对这2种支持度进行D-S融合,提高分类可靠性,形成客观分区证据。如果某节点客观分区证据不充分,还可以考虑专家群的意见综合评判,融合主客观综合证据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分区结果。IEEE-118节点系统的分区测试,证明了所提分区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D—S证据融合 主客观 电气距离 专家意见
下载PDF
基于功率平衡控制原理的双馈风电机组辅助调频方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黄伟 陈炜 +4 位作者 吴军 刘涤尘 吴琛 程旻 陈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2,共7页
高比例的风电并网给电网的功率平衡与频率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变速风电机组的有功备用潜力,研究风电场快速可控的调频控制方法成为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关键问题。提出适用于全风速工况的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改进型有功控... 高比例的风电并网给电网的功率平衡与频率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变速风电机组的有功备用潜力,研究风电场快速可控的调频控制方法成为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关键问题。提出适用于全风速工况的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改进型有功控制策略,有效地实现了风电场响应电网功率调度指令减载运行并提供旋转备用。考虑风电场分散接入场景,针对机组跳机和负荷脱网等可监测的、大容量的单一扰动/故障事件,基于功率平衡控制原理提出风电场的辅助调频协调控制新方法,在电网功率发生突变时,根据风电场与扰动节点的最短电气距离,合理启动和分配不同风电场的紧急功率控制容量。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风电场有功-频率控制方案能从降低暂态频率偏差幅值及减小频率恢复时间两方面,有效地提升系统发生扰动后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 功率平衡控制 紧急功率控制 电气距离 有功-频率控制 调频
下载PDF
基于电气距离的低频振荡关联区域和模式类型识别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伟 夏小琴 +1 位作者 赵静波 鲍颜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0,共7页
对于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得到的若干个振荡模式,调度运行人员需要掌握典型振荡模式的阻尼水平,在紧急状态下根据振荡模式的类型和关联区域采取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运行分区间电气距离的关联区域和模式类型识别方法,自动识别参与... 对于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得到的若干个振荡模式,调度运行人员需要掌握典型振荡模式的阻尼水平,在紧急状态下根据振荡模式的类型和关联区域采取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运行分区间电气距离的关联区域和模式类型识别方法,自动识别参与振荡两群机组的关联区域,区分局部振荡模式和区域间振荡模式。通过拓扑分析确定电网的运行分区,选取电压等级最高的母线作为每个运行分区的代表母线。将振荡模式两群关联机组所属的运行分区作为各群的关联运行分区,通过多端口网络等值计算各运行分区代表母线间的电气距离。将同一群中电气距离较近的运行分区进行聚合得到振荡模式两群的关联区域,根据两群关联区域间的电气距离区分局部振荡模式和区域间振荡模式。通过对实际电网在线数据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振荡模式 运行分区 电气距离 关联区域 局部振荡 区域间振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