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该技术也被尝试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与能量在自由空间传播相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的电磁环境有很大不同,而电磁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基于上述问题,首先分...近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该技术也被尝试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与能量在自由空间传播相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的电磁环境有很大不同,而电磁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基于上述问题,首先分析了该领域的安全限制与标准问题;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参数变化、电磁环境以及对人体的影响;最后通过电动汽车试验来验证仿真结果,系统实现了约为3.5 k W的能量传输。该研究可为无线充电电动汽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设计了一个强谐振超材料吸波体,它由电谐环振器(Electric ring resonator)和短导线组合而成。采用数值仿真法,在8~12GHz波段提取了这种超材料的s参数,并计算了其吸波率。单层超材料吸波体在10.2GHz处达到吸收峰,吸波率达91.3%。多层组...设计了一个强谐振超材料吸波体,它由电谐环振器(Electric ring resonator)和短导线组合而成。采用数值仿真法,在8~12GHz波段提取了这种超材料的s参数,并计算了其吸波率。单层超材料吸波体在10.2GHz处达到吸收峰,吸波率达91.3%。多层组合吸波体在9.72GHz处峰值吸波率接近100%。与传统吸波材料不同的是,该超材料吸波体完全由金属结构组成,通过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灵活调节,经优化设计即可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高吸收。另外,通过尺寸变化的多层组合结构,利用不同吸波频段的叠加效应,实现了对吸波频带的拓宽。展开更多
文摘近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该技术也被尝试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与能量在自由空间传播相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的电磁环境有很大不同,而电磁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基于上述问题,首先分析了该领域的安全限制与标准问题;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参数变化、电磁环境以及对人体的影响;最后通过电动汽车试验来验证仿真结果,系统实现了约为3.5 k W的能量传输。该研究可为无线充电电动汽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文摘设计了一个强谐振超材料吸波体,它由电谐环振器(Electric ring resonator)和短导线组合而成。采用数值仿真法,在8~12GHz波段提取了这种超材料的s参数,并计算了其吸波率。单层超材料吸波体在10.2GHz处达到吸收峰,吸波率达91.3%。多层组合吸波体在9.72GHz处峰值吸波率接近100%。与传统吸波材料不同的是,该超材料吸波体完全由金属结构组成,通过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灵活调节,经优化设计即可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高吸收。另外,通过尺寸变化的多层组合结构,利用不同吸波频段的叠加效应,实现了对吸波频带的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