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电加热反应器温度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邹志云 赵丹丹 +3 位作者 郭宁 刘建友 于德弘 桂新军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8-1012,共5页
小型电加热反应器系统具有较大的纯滞后、惯性滞后、非线性和时变特性,参数固定不变的普通PID控制器难以进行精确温控。通过把操作人员积累的PID参数整定经验知识总结成模糊规则,利用模糊逻辑推理进行在线实时整定,设计了电加热反应器... 小型电加热反应器系统具有较大的纯滞后、惯性滞后、非线性和时变特性,参数固定不变的普通PID控制器难以进行精确温控。通过把操作人员积累的PID参数整定经验知识总结成模糊规则,利用模糊逻辑推理进行在线实时整定,设计了电加热反应器温度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算法。通过Matlab与组态软件"组态王"KINGVIEW的动态数据交换,在Matlab上编程实现了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算法。进行了一般情况下和具有较强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情况下温度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取得了比普通PID更好的控制结果,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对过程非线性和时变特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PID自整定 电加热反应器 MATLAB 组态王 动态数据交换
原文传递
小型电加热反应器温度的自整定PID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邹志云 刘燕军 +2 位作者 于蒙 孟磊 郭宁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69,共5页
针对化工合成实验常用的小型电加热反应器,设计了以西门子S7-200 PLC为基础控制器,经调压板驱动可控硅调节加热电压,用工业PC上位机进行组态监控的反应温度控制系统。由于电加热系统具有较大的纯滞后、非线性和惯性滞后,而且化学反应过... 针对化工合成实验常用的小型电加热反应器,设计了以西门子S7-200 PLC为基础控制器,经调压板驱动可控硅调节加热电压,用工业PC上位机进行组态监控的反应温度控制系统。由于电加热系统具有较大的纯滞后、非线性和惯性滞后,而且化学反应过程特性复杂,具有时变、非线性等难控特性,常规的人工整定PID控制难以满足电加热反应控制要求。基于Bang-Bang继电反馈自整定原理和Ziegler-Nichols PID整定经验公式,给出了Bang-Bang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用STEP7 MicroWin32开发了S7-200 PLC控制软件,用KINGVIEW(组态王)开发了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选定快速、中速、慢速和极慢速4种自整定动态响应类型,进行了电加热反应器温度PID控制参数的自整定实验,应用自整定获得的PID控制参数进行了电加热反应器温度的自整定PID控制,获得了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反应器 自整定 PID PLC 温度控制
原文传递
西门子反应器中硅棒的热传递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聂陟枫 谢刚 +3 位作者 侯彦青 崔焱 李荣兴 俞小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7-502,共6页
考虑西门子反应器中对流、辐射以及化学反应热三种热传递形式,建立了硅棒的二维轴对称热传递模型。相比于对流和化学反应热,辐射是最主要的传热方式。基于此模型分析了12对棒西门子反应器中硅棒辐射位置和反应器壁发射率对硅棒内部径向... 考虑西门子反应器中对流、辐射以及化学反应热三种热传递形式,建立了硅棒的二维轴对称热传递模型。相比于对流和化学反应热,辐射是最主要的传热方式。基于此模型分析了12对棒西门子反应器中硅棒辐射位置和反应器壁发射率对硅棒内部径向温度分布以及电流密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流电加热时,硅棒内部径向方向上形成了明显的温度梯度,且外环硅棒内部温度梯度要大于内环硅棒温度梯度;降低反应器壁发射率,外环硅棒温度梯度减小,电流密度分布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传递 硅棒 电加热 西门子反应器
下载PDF
低温水浴电加热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4
作者 裴海军 王艳敏 《自动化应用》 2012年第10期41-44,共4页
针对常规PID调节无法满足低温水浴电加热反应器控制要求的问题,提出采用PID参数优化、限制输出等方法,最终完成反应器的调试,满足工艺生产要求。
关键词 低温水浴 电加热反应器 PID参数优化 减小限幅 内外温比对
下载PDF
小型加热炉炉温微机控制系统
5
作者 陈永庆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6-218,共3页
针对小型试验反应器的特点,介绍了PID自整定、串级控制、采样调节、程序适应控制、程序升降温等多种控制策略在该种反应器温度控制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温稳态温度控制精度高,升降温曲线能很好地跟踪开停工工艺条件,开停工简单方... 针对小型试验反应器的特点,介绍了PID自整定、串级控制、采样调节、程序适应控制、程序升降温等多种控制策略在该种反应器温度控制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温稳态温度控制精度高,升降温曲线能很好地跟踪开停工工艺条件,开停工简单方便,参数整定方便,适应性强,控制方式灵活,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炉 电加热反应器 温度控制 自整定
下载PDF
加热方式对甲醇蒸汽重整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强 任衍伦 +1 位作者 况晓刚 张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重整器的热效率和启动特性,设计了一种紧凑型内部加热管式反应器用于甲醇蒸汽重整现场制氢。对比研究了内外2种加热方式对反应器启动性能、床层温度分布、甲醇转化率和反应器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外部加热相比,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升重整器的热效率和启动特性,设计了一种紧凑型内部加热管式反应器用于甲醇蒸汽重整现场制氢。对比研究了内外2种加热方式对反应器启动性能、床层温度分布、甲醇转化率和反应器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外部加热相比,内部加热仅需8%的加热功率即可达到反应温度,且启动时间减少了46.2%。内部加热时由反应导致的温差,以及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床层温度分布的影响均小于外部加热,甲醇转化率优于外部加热。反应器热效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大略微减小,但随着空速的增大而增大。当空速为4000 mL/(g·h)时,采用内部加热的反应器热效率为75.4%,为外部加热的2.2倍,甲醇转化率比外部加热时提升7.2%。该内部加热反应器可用于调节电网负荷的分布式制氢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电加热 甲醇水蒸气重整 快速启动 热效率 温度分布 管式反应器
下载PDF
目前核能发展的趋向
7
作者 徐及明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2年第4期54-57,共4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世界和我国核能发展的趋向和特点,说明核能发展虽因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重大事故而受到严重挫折,但仍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沿着更安全、更经济和综合利用的路途,在向新一代中、小型堆和未来快中子增殖堆、...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世界和我国核能发展的趋向和特点,说明核能发展虽因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重大事故而受到严重挫折,但仍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沿着更安全、更经济和综合利用的路途,在向新一代中、小型堆和未来快中子增殖堆、聚变堆的方向发展,核能将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世界主要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FBR型堆 聚变堆 发展
原文传递
核供热反应堆热电联产实验研究
8
作者 吴少融 苏庆善 +4 位作者 董铎 张达芳 张亚军 李怀萱 陈华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8-82,共5页
核供热反应堆热电联产研究是低温堆综合利用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探索商用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产、扩大低温堆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年运行因子改善供热堆的经济性,利用5MW核供热堆(NHR-5)为热源,通过其二回路上特殊设计... 核供热反应堆热电联产研究是低温堆综合利用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探索商用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产、扩大低温堆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年运行因子改善供热堆的经济性,利用5MW核供热堆(NHR-5)为热源,通过其二回路上特殊设计的低压蒸发器和低压两相透平发电机实现核热-电力转换。用冷凝器二次侧的循环冷却水向热网用户供热,实现核供热反应堆的热电联产。结果表明,一体化自然循环式供热堆用于热电联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整套系统表现出极好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热电联产 综合利用 供热堆 低温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