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致失效力学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卫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8-352,共15页
电致失效力学研究单调或交变电场载荷下由应力引起的失效行为,它包含了电致断裂、电致疲劳、电致迁移与电致损伤等新研究课题.本文概述了电致失效力学的领域与课题,并深入讨论了电致应变诱导断裂疲劳的机理及电迁移损伤的力电耦合过... 电致失效力学研究单调或交变电场载荷下由应力引起的失效行为,它包含了电致断裂、电致疲劳、电致迁移与电致损伤等新研究课题.本文概述了电致失效力学的领域与课题,并深入讨论了电致应变诱导断裂疲劳的机理及电迁移损伤的力电耦合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电致失效力学可提供铁电陶瓷致动器和集成电路的若干关键设计参数.对铁电陶瓷多层共烧致动器,该分析提供其层厚、外加电场强度和交变电场循环周数.对集成电路内导线,该分析提供其允许电流密度和临界线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力学 电致断裂 电致疲劳 电致迁移
下载PDF
中药强力生注射液对电刺激大鼠在体腓肠肌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姜文凯 倪正 +1 位作者 华兴邦 吕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 :采用以大果油麻藤的藤茎提取物为主的复方中药制剂强力生注射液 ,观察其对大鼠在体腓肠肌疲劳的影响。方法 :用固定频率、固定负荷的电刺激等张收缩 ,观察对照组与强力生组在体腓肠肌收缩时间、收缩振幅以及作功情况。结果 :强力... 目的 :采用以大果油麻藤的藤茎提取物为主的复方中药制剂强力生注射液 ,观察其对大鼠在体腓肠肌疲劳的影响。方法 :用固定频率、固定负荷的电刺激等张收缩 ,观察对照组与强力生组在体腓肠肌收缩时间、收缩振幅以及作功情况。结果 :强力生注射液能够延长大鼠在体腓肠肌收缩时间以及作功时间 ,但对肌肉收缩振幅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生 电刺激 腓肠肌 肌肉疲劳 运动医学 中药治疗 疲劳恢复
下载PDF
电极对PZT铁电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杜文娟 陆维 +1 位作者 郑萍 孟中岩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分别在Pt/Ti/SiO2/Si和LNO/Si电极上制备Pb(Zr0.53Ti0.47(PZT)铁电薄膜。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对PZT铁电薄膜的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100)择优取的PZT/LNO薄膜的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较(111)/(100)取向的PZT/P...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分别在Pt/Ti/SiO2/Si和LNO/Si电极上制备Pb(Zr0.53Ti0.47(PZT)铁电薄膜。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对PZT铁电薄膜的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100)择优取的PZT/LNO薄膜的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较(111)/(100)取向的PZT/Pt薄膜略有下降,但在抗疲劳特性和漏电流特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PZT/LNO薄膜1010次极化反转后剩余极化几乎保持未变,直至1012次反转后,剩余极化仅下降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 铁电薄膜 微观结构 电性能 电极 疲劳 锆钛酸铅
原文传递
2024铝合金的一种新时效制度 被引量:8
4
作者 田秀云 杜洪增 +1 位作者 王毅 冯冬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11,共6页
通过对 2 0 2 4铝合金在不同时效制度下硬度和导电率的测试及统计分析 ,提出了用于替代室温下自然时效的一种新时效制度 .对两种时效制度下的 2 0 2 4铝合金进行了拉伸、疲劳、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扩展寿命的对比试验及统计分析 ,... 通过对 2 0 2 4铝合金在不同时效制度下硬度和导电率的测试及统计分析 ,提出了用于替代室温下自然时效的一种新时效制度 .对两种时效制度下的 2 0 2 4铝合金进行了拉伸、疲劳、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扩展寿命的对比试验及统计分析 ,证明两种时效下的材料机械性能无显著差异 ,新时效制度的 2 0 2 4铝合金完全满足适航要求 .这种新时效制度可大大缩短飞机结构停场修理时间 ,给飞机维修公司和航空公司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制度 导电率 硬度 2024铝合金
下载PDF
原位XRD法研究电疲劳过程中铁电陶瓷PLZT的畴变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颖 陈志武 +1 位作者 程璇 张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99-1304,共6页
利用SEM观察了未疲劳和疲劳铁电陶瓷极化试样的断口形貌.利用原位XRD观测了电疲劳过程中极化试样表面铁电电畴的变化,并记录了相应的剩余极化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疲劳试样的主要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随疲劳次数的增加,每次疲劳后试样表面I... 利用SEM观察了未疲劳和疲劳铁电陶瓷极化试样的断口形貌.利用原位XRD观测了电疲劳过程中极化试样表面铁电电畴的变化,并记录了相应的剩余极化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疲劳试样的主要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随疲劳次数的增加,每次疲劳后试样表面I(002)减小,I(200)增加;每次疲劳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试样表面I(002)增加幅度和I(200)减小幅度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这些现象说明:可翻转电畴的减少是剩余极化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非协调高畴变应变形成大量沿晶微裂纹并导致疲劳试样主要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沿晶微裂纹的形成和伸长主要发生在电疲劳的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ZT铁电陶瓷 电疲劳 90°畴变 应变 微裂纹
下载PDF
铁电陶瓷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疲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志武 程璇 张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73-678,共6页
通过对铁电陶瓷疲劳失效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概述了国内外在电疲劳和电致疲劳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实验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别对各类电疲劳机理和各种电致疲劳模型进行讨论,比较了各种理论和模型之间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为掌握铁... 通过对铁电陶瓷疲劳失效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概述了国内外在电疲劳和电致疲劳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实验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别对各类电疲劳机理和各种电致疲劳模型进行讨论,比较了各种理论和模型之间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为掌握铁电陶瓷疲劳失效机理尚需解决和澄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陶瓷 电疲劳 电致疲劳
下载PDF
铁电陶瓷的电疲劳机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白辰阳 桂治轮 李龙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5-517,523,共4页
研究了PMN—PNN-PZ-PT和PLZT铁电陶瓷的电疲劳特性及其疲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疲劳与所加的疲劳电压大小有很大关系。当电压较小时,疲劳不明显;当电压较大时,疲劳加剧。疲劳机理主要是空间电行在畴壁的钉扎;陶瓷体和电极之间的... 研究了PMN—PNN-PZ-PT和PLZT铁电陶瓷的电疲劳特性及其疲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疲劳与所加的疲劳电压大小有很大关系。当电压较小时,疲劳不明显;当电压较大时,疲劳加剧。疲劳机理主要是空间电行在畴壁的钉扎;陶瓷体和电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缺陷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和Ag离子在较高电场作用下在陶瓷体内的迁移。显微结构观察证明了这些机制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N-PNN-PZ-PT PLZT 铁电陶瓷 电疲劳
下载PDF
车体疲劳强度设计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欧阳黎健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9年第3期42-45,共4页
文章介绍了车体疲劳强度设计方法,以及运用载荷谱的车体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深入研究了基于AAR标准的疲劳分析方法和基于IIW标准的疲劳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具体案列分析与验证。
关键词 电力机车 车体 疲劳强度 疲劳寿命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轴承疲劳失效与电腐蚀故障的辨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星 许峰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1年第5期152-155,共4页
风电机组在线振动监测系统可有效诊断发电机滚动轴承的疲劳失效、电腐蚀故障,通过对振动数据的分析比较,以及对这两类故障机理的区分,找出滚动轴承疲劳失效和电腐蚀故障之间的差异,并针对不同的故障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 风电机组在线振动监测系统可有效诊断发电机滚动轴承的疲劳失效、电腐蚀故障,通过对振动数据的分析比较,以及对这两类故障机理的区分,找出滚动轴承疲劳失效和电腐蚀故障之间的差异,并针对不同的故障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这两类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轴承 电腐蚀 疲劳失效 故障诊断
下载PDF
铁电薄膜电疲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志武 程璇 张颖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0-504,共5页
 铁电薄膜在交变电场下发生电疲劳现象是影响其商业应用的主要障碍,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铁电薄膜电疲劳的影响因素、疲劳机理和消除疲劳的措施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铁电薄膜电疲劳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铁电薄膜 电疲劳 交变电场 畸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电机轴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翠华 廖海平 《机电设备》 2005年第2期44-47,共4页
对Y系列三相异步电机的电机轴疲劳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选用了两种材料两种热处理方案估算电机轴的疲劳应力,并用ANSYS软件模拟疲劳应力,从而对电机轴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电机轴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 电机轴 结构优化设计 三相异步电机 疲劳应力 ANSYS 断裂原因 处理方案 软件模拟 疲劳寿命 Y系列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某柴油机连杆疲劳强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明贺 张翼 岳文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通过建立连杆的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连杆进行疲劳强度分析,采用接触非线性的方法,将复杂的连杆载荷分解为预紧工况、爆压工况和惯性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并采用电测法对连杆爆压工况和惯性工况时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测量,计算结果... 通过建立连杆的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连杆进行疲劳强度分析,采用接触非线性的方法,将复杂的连杆载荷分解为预紧工况、爆压工况和惯性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并采用电测法对连杆爆压工况和惯性工况时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测量,计算结果和电测结果吻合较好。最后采用基于计算结果的疲劳分析方法获得连杆的疲劳安全系数,评价其疲劳特性,以此来有效的指导连杆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ABAQUS 电测 疲劳
下载PDF
120km/h电力机车车体疲劳强度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贝 肖守讷 阳光武 《机械》 2013年第11期6-9,共4页
针对机车车体结构的特征,引进了一种可以对机车车体结构的疲劳强度进行评估的新方法——抗结构疲劳储备系数计算法,该方法以有限元计算的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为基础,考虑了疲劳缺口系数和平均应力影响系数对计算的影响。最后以120 km/h电... 针对机车车体结构的特征,引进了一种可以对机车车体结构的疲劳强度进行评估的新方法——抗结构疲劳储备系数计算法,该方法以有限元计算的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为基础,考虑了疲劳缺口系数和平均应力影响系数对计算的影响。最后以120 km/h电力机车车体为工程应用实例,应用投影法将车体结构的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利用修正Goodman曲线评估法验证了抗结构疲劳储备系数计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 疲劳强度 修正Goodman疲劳曲线 抗结构疲劳储备系数
下载PDF
电疲劳对掺镧锆钛酸铅陶瓷电致畴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凤娟 程璇 张颖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2-299,共8页
在不同电疲劳周次下,对未极化掺镧锆钛酸铅铁电陶瓷在不同直流电场加载下得到的原位X射线衍射(XRD)谱和撤掉不同直流电场后得到的非原位XRD谱的(002)与(200)晶面衍射峰强与电场强度(EA)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计算90°畴变体积分数发... 在不同电疲劳周次下,对未极化掺镧锆钛酸铅铁电陶瓷在不同直流电场加载下得到的原位X射线衍射(XRD)谱和撤掉不同直流电场后得到的非原位XRD谱的(002)与(200)晶面衍射峰强与电场强度(EA)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计算90°畴变体积分数发现,在电疲劳过程中,电场撤掉前后的90°畴变体积分数均随EA呈蝶形曲线变化。在低电场作用下,铁电畴更趋向于沿平行试样表面方向,而在EA=2 000 V/mm作用下,当电疲劳至106时,材料中有约5%的铁电畴被钉扎,有约6%的铁电畴在电场撤掉瞬间转回平行试样表面方向。电场撤掉后的90°畴变体积分数能直接反映铁电材料剩余极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镧锆钛酸铅 原位X射线衍射 电疲劳 畴变 电场加载 撤掉电场
原文传递
SS1型电力机车转向架模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枫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16,共5页
较系统地讨论了对SS1型机车转向架构架进行模态分析所涉及的模态理论和模态试验,研究了构架的模型化方法和模态特征,得出加肥型转向架构架结构固有特性数据。
关键词 电力机车 转向架 模态分析 SS1型
下载PDF
高速电主轴轴承接触特性仿真研究
16
作者 罗良传 郭伟科 +3 位作者 张华伟 黄栋 昝孝杰 司卫征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215-219,共5页
轴承是高速电主轴核心的回转部件,准确地进行接触特性分析计算和预测高速电主轴轴承的寿命,是保证高速电主轴可靠、稳定运行的关键。为此,研究了高速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特性并进行仿真分析,考虑电主轴的高速及超高速运行工况因素... 轴承是高速电主轴核心的回转部件,准确地进行接触特性分析计算和预测高速电主轴轴承的寿命,是保证高速电主轴可靠、稳定运行的关键。为此,研究了高速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特性并进行仿真分析,考虑电主轴的高速及超高速运行工况因素,建立了高速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的三维几何模型、力学模型、受力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角接触球轴承在载荷与约束下的等效应力、接触应力和径向变形等静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说明内圈与滚动球体接触部位的总体变形量较小,轴承内圈的接触应力均大于外圈的接触应力,外圈的总体寿命稍高于内圈,滚动球体与内外圈非接触部位寿命高于其接触部位,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并且得到角接触球轴承接触特性规律,对进一步研究角接触球轴承疲劳寿命延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轴承 接触应力 疲劳寿命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振动疲劳测试方法开发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婉 杨凯贺 潘琼瑶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4-158,164,共6页
动力电池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零件,其性能,安全,可靠与耐久性直接影响整个车辆安全耐久性能,而电池系统的抗振动冲击特性是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重要指标。文中着重阐述动力电池振动疲劳的测试验证策略与具体实施指导,为... 动力电池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零件,其性能,安全,可靠与耐久性直接影响整个车辆安全耐久性能,而电池系统的抗振动冲击特性是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重要指标。文中着重阐述动力电池振动疲劳的测试验证策略与具体实施指导,为电池系统研发和测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振动疲劳 测试方法 控制方法
原文传递
WK-35电铲中央枢轴断裂修复工艺
18
作者 孙起 陈晓勇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WK-35电铲中央枢轴修复效率,以近年来各大露天煤矿WK-35电铲中央枢轴不同断裂情况为着眼点,结合WK-35电铲中央枢轴发生过的不同断裂故障及典型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创新自主维修工艺、提升自主维修能力,研究出WK-35电铲中... 为进一步提升WK-35电铲中央枢轴修复效率,以近年来各大露天煤矿WK-35电铲中央枢轴不同断裂情况为着眼点,结合WK-35电铲中央枢轴发生过的不同断裂故障及典型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创新自主维修工艺、提升自主维修能力,研究出WK-35电铲中央枢轴断裂修复工艺,该工艺提升了WK-35电铲核心总成件自主维修效率,保障了设备的高效出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铲 中央枢轴 回转机构 修复工艺 疲劳性断裂 检修周期
下载PDF
电-热耦合对航空复合材料拉伸及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蔺越国 Macro GIGLIOTTI +1 位作者 Marie Christine LAFARIE-FRENOT Jinbo BAI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15-3323,共9页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的导电性能和电-热耦合效应及其对拉伸和疲劳性能的影响,主要针对2种不同铺层的试件(单向层合板(UD)[0]8和准各向异性层合板(QI)[45/90/-45/0]s)进行导电及电-热耦合实验和通电状态...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的导电性能和电-热耦合效应及其对拉伸和疲劳性能的影响,主要针对2种不同铺层的试件(单向层合板(UD)[0]8和准各向异性层合板(QI)[45/90/-45/0]s)进行导电及电-热耦合实验和通电状态下的拉伸及疲劳实验.在电-热耦合实验中分别对试件通以1~8 A的直流电和交流电,测量其温度场的分布及最高温度,以确定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依据实验现象建立了简化后的电-热耦合分析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很好.简化后的电-热耦合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试件在达到稳态平衡时的最高温度值.在通电情况下对不同初始状态时的QI试件进行拉伸和疲劳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在疲劳加载过程中无论是通以直流电、交流电或者是改变电流强度和电流频率,对试件的疲劳寿命影响不大,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但在实验过程中试件表面的温度会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在监测试件沿着纤维方向的电阻变化时发现,在一定的疲劳载荷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的电阻会不断增加,这表明试件内部出现了损伤,累积后直至试件断裂.依据实验现象分别建立了电阻模型-1和电阻模型-2,分析计算后发现模型-1能够较好地模拟试件变形的线性阶段(εxx≤0.4%),而模型-2能较好地模拟非线性阶段直至试件断裂(εxx>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身蒙皮 复合材料 电热 电阻 疲劳
原文传递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电动车车架疲劳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天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570-574,共5页
为优化电动车车架设计及后续改进,通过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电动自行车车架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从而获得有限元模型。根据车架实际试验要求,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获得车架各部分应力应变情况,随后分别进... 为优化电动车车架设计及后续改进,通过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电动自行车车架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从而获得有限元模型。根据车架实际试验要求,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获得车架各部分应力应变情况,随后分别进行恒定载荷疲劳分析和随机载荷疲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车架在不同工况环境下的寿命进行分析评估,探讨不同工况下寿命随载荷的变化情况,找出应力集中部位和容易产生失效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车架 疲劳分析 ANSYS WORKBENCH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