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值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段明 陶俊 +4 位作者 方申文 施鹏 李珂怡 宋先雨 陶滔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53-1857,共5页
研究了pH值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胶质和沥青质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和铺张情况,不同pH值下油水界面张力以及胶质和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并且完成了不同pH值下的乳状液化学破乳以及电场破乳实验。沥青质相对胶质更易... 研究了pH值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胶质和沥青质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和铺张情况,不同pH值下油水界面张力以及胶质和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并且完成了不同pH值下的乳状液化学破乳以及电场破乳实验。沥青质相对胶质更易在界面上聚集和铺展,形成高黏弹性的界面膜。pH值为酸性或碱性时都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使其化学破乳脱水困难,而破乳实验也验证了这一观点。随着pH值从2增加到10,胶质模拟乳状液和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变化大,变化趋势则刚好相反,胶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增加,油水分离速度减慢;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减弱,体系电导率0.21-1.8μS/cm。因此pH〈7时,沥青质稳定能力强,而胶质稳定能力弱,电脱水过程中电脱装置正常工作;pH〉7时,结果相反,表明电脱装置短路现象与沥青质、胶质稳定能力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水 原油乳状液 短路 PH值
下载PDF
胜利原油脱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娄世松 周伟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胜利原油脱水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最佳工艺条件,最终确定了使用该破乳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溶性破乳剂BP4019加入量80μg/g,脱水温度80℃,电场800 V/cm,停留时间55分钟。在同样条件下,超声波可以降低脱水电流50%以上... 通过正交试验,对胜利原油脱水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最佳工艺条件,最终确定了使用该破乳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溶性破乳剂BP4019加入量80μg/g,脱水温度80℃,电场800 V/cm,停留时间55分钟。在同样条件下,超声波可以降低脱水电流50%以上,脱后含水明显降低。胜利原油的脱水问题可以采用声场和电场结合的办法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原油 电脱水 超声波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稠油电脱水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孟庆萍 《石油工程建设》 2008年第2期38-40,共3页
分析了稠油难脱水的根本原因,阐述了传统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及其应用于稠油脱水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国外在稠油电脱水方面的最新技术,即双频/双电压电脱水技术。该技术是根据具体原油的基本物性参数和原油电脱水的基本原理,对脱水电场进... 分析了稠油难脱水的根本原因,阐述了传统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及其应用于稠油脱水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国外在稠油电脱水方面的最新技术,即双频/双电压电脱水技术。该技术是根据具体原油的基本物性参数和原油电脱水的基本原理,对脱水电场进行优化,通过使用双频/双电压电源控制技术实现对优化电场的控制。与传统的电脱水技术相比,该技术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突破:(1)具有稳定的电力供给;(2)提高了电源的可利用效率;(3)可以选择最优电源输出信号。双频/双电压电脱水技术对我国的稠油脱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电脱水 双频/双电压电脱水技术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煤焦油电脱盐工艺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楼伟 李冬 +2 位作者 李稳宏 高新 杨小彦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8-263,268,共7页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优化了煤焦油电脱盐、脱水工艺。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为:电脱温度110.97℃,电场强度983.06V/cm,破乳剂注入量9.65μg/g。水注入量9.11%,脱金属剂注入量30μg/g,电脱...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优化了煤焦油电脱盐、脱水工艺。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为:电脱温度110.97℃,电场强度983.06V/cm,破乳剂注入量9.65μg/g。水注入量9.11%,脱金属剂注入量30μg/g,电脱总时间8mln。电脱后煤焦油中的金属含量为24-28μg/g,水份小于300μg/g,固体杂质小于400μg/g,符合加氢原料油的进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脱杂 电脱盐 电脱水
下载PDF
油包水乳状液电导率与电破乳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黎明 何利民 +2 位作者 吕宇玲 宋岩伟 何兆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通过水滴在电场中所受偶极力的表达式,讨论了W/O乳状液的电破乳机理及介电常数、电导率。借助乳化剂Span80,由50号白油、52号基础油、胜利孤岛原油和蒸馏水制备了含水10%、20%、30%的W/O乳状液,测定了乳状液30℃时的介电常数和... 通过水滴在电场中所受偶极力的表达式,讨论了W/O乳状液的电破乳机理及介电常数、电导率。借助乳化剂Span80,由50号白油、52号基础油、胜利孤岛原油和蒸馏水制备了含水10%、20%、30%的W/O乳状液,测定了乳状液30℃时的介电常数和黏度。在板电极长宽(cm)8×15、板间距2cm的电破乳实验装置上,测定了实验W/O乳状液的油水分离效率与板间电N(2-9kV)、电场作用时间(30、60、120s)、沉降时间(5-20s,30℃)的关系,结果如下。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含水10%的白油、基础油、孤岛原油乳状液的黏度、电导率和油水分离效率均依次增大;含水30%的白油乳状液在电场中被击穿;白油、基础油乳状液的分离效率随含水率增大而下降,随板间电压增大而上升;含水率20%的基础油乳状液的分离效率随电场作用时间和沉降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讨论了所得结果。图5表1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破乳 油包水乳状液 原油乳状液 电导率 电脱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下电场参数对动态脉冲电脱水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治谦 金有海 +1 位作者 王振波 胡佳宁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全面考察不同含水率下各电场参数对动态脉冲电脱水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动态高压高频脉冲电脱水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含水率较高时,分散相水滴粒径较大、间距较低,所需静电极化作用力大大降低,低电压下也能保证较高的水处... 为全面考察不同含水率下各电场参数对动态脉冲电脱水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动态高压高频脉冲电脱水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含水率较高时,分散相水滴粒径较大、间距较低,所需静电极化作用力大大降低,低电压下也能保证较高的水处理效率。电场频率为4 kHz时,动态电脱水器的性能较优,动态电脱水过程中的剪切弥散效应,增加了水滴间的碰撞聚结,高频条件下高含水率的乳状液破乳所需电场能减小,脱水功率降低。脉宽比为0.5时,动态电脱水器的脱水性能最优,而当含水率较高、脉宽比较大时,脱水电流过大导致垮电场,严重影响脱水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上述成果为高效紧凑静电脱水设备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脉冲 电脱水 含水率 破乳
下载PDF
高强电场中液滴静电运动特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黎明 张凯 +2 位作者 李晓帆 Mojtaba Ghadiri Ali Hassanpour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4-528,共5页
针对油田生产中含表面活性剂原油电脱水极为困难,缺乏理论指导的现状,采用动态微观实验的方法,研究含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系统中液滴在电场力作用下聚并排液的情况,计算液滴的聚结时间,并观测液滴发生形变直至破裂时各个阶段的现象。结果表... 针对油田生产中含表面活性剂原油电脱水极为困难,缺乏理论指导的现状,采用动态微观实验的方法,研究含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系统中液滴在电场力作用下聚并排液的情况,计算液滴的聚结时间,并观测液滴发生形变直至破裂时各个阶段的现象。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引起液滴界面排斥力上升,聚并过程中液面出现形变,降低液滴聚结速度。此外,液滴表面所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会加剧液滴形变率,降低液滴破裂所需临界场强,并改变液滴破裂机制,增加了次级微小液滴的产生。须严格控制电场强度,以避免液滴变形破裂,提高聚结效率,确保电脱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聚结 界面张力 液滴破裂 排液速率 变形率 电脱水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任满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22,共7页
分析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的脱盐/脱水机理。以10 L/h的两级动态原油脉冲电脱盐装置,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原油脉冲电脱盐效果的7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油处理量提高60%的情况下,采用优选的工艺条件,二级电脱盐后原油的盐质量浓... 分析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的脱盐/脱水机理。以10 L/h的两级动态原油脉冲电脱盐装置,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原油脉冲电脱盐效果的7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油处理量提高60%的情况下,采用优选的工艺条件,二级电脱盐后原油的盐质量浓度小于3.0 mg/L,水质量分数小于0.3%,切水含油浓度小于100 mg/L,达到了深度脱盐的技术要求;与普通交流电脱盐相比,脉冲电脱盐节电率可达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电脱盐 电脱水 脉冲 机理
下载PDF
双进油双电场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及装备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祖虎 孙云 蒋长胜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电脱盐、脱水是油田和炼油厂的重要环节,电脱装备是原油炼制的重要装备之一。从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电脱盐、脱水效果的主要因素,指出原油在电场中的上升速度是影响电脱盐罐设计的关键。介绍了适应原油处理量大... 电脱盐、脱水是油田和炼油厂的重要环节,电脱装备是原油炼制的重要装备之一。从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电脱盐、脱水效果的主要因素,指出原油在电场中的上升速度是影响电脱盐罐设计的关键。介绍了适应原油处理量大型化、油品重质化,基于双进油双电场理念的电脱技术和成套装备,详述了该装备的结构、运行原理及应用,介绍了双进油双电场电脱技术的优点。双进油双电场电脱装备兼具特殊设计的上部电场单元和传统的下部电场,2个电场在同一个电脱罐内相对独立运行,在提高原油处理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对原油品质的适应性,适用于处理量大和油品重质化的电脱盐、脱水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 电脱水 重油 双进油 双电场 装备
下载PDF
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控制技术与装置研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宝森 王新宇 +2 位作者 陈庆国 魏新劳 王永红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8-12,共5页
针对传统电脱水器对原油三次采出液处理困难的难题,提出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利用该方法进行原油脱水的优点.结合现场脱水工艺的要求,给出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的实现方案,并开发出以三相全桥可控整流、IGB... 针对传统电脱水器对原油三次采出液处理困难的难题,提出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利用该方法进行原油脱水的优点.结合现场脱水工艺的要求,给出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的实现方案,并开发出以三相全桥可控整流、IGBT全桥逆变为核心的新型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针对原油电脱水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高压短路现象,提出了长时间范围内的恒流与恒压和短时间范围内过流与过压的双重保护方案.经现场试验验证,该装置具有运行稳定、脱水效率高和节能等优点,实现了设计要求,并满足了油田现场原油电脱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电脱水 高频脉冲
下载PDF
交流和直流电场作用下的乳化液电脱水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庆国 梁雯 +3 位作者 宋春辉 刘增 赵忠山 魏新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62-2172,共11页
电场类型及电场强度对原油电脱水效率及脱水电场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为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原油乳化液在电脱水时宜采用的脱水电场类型及电场强度,在实验室试验研究了原油乳化液在交流电场和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电脱水效果;并从理论上分析... 电场类型及电场强度对原油电脱水效率及脱水电场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为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原油乳化液在电脱水时宜采用的脱水电场类型及电场强度,在实验室试验研究了原油乳化液在交流电场和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电脱水效果;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交流电场和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原油乳化液电脱水机理,建立了交流电场和直流电场作用下的水滴运动模型,得到了水滴电分散电场强度和水滴电泳速度的表达式。结果表明:乳化液电脱水存在最佳临界电场强度,当电场强度超过临界电场强度时将引起水滴电分散,导致脱水率下降;交流电场对高含水率乳化液的脱水速度高于直流电场下的脱水速度,且脱水电场稳定;直流电场对低含水率乳化液有深度净化作用,可提高乳化液的脱水率;所建立的电脱水理论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不同电压下的电脱水试验现象,并为确定最佳脱水电场强度和选择不同含水率乳化液的脱水电场类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 电泳 聚结 界面张力 电脱水 电分散
下载PDF
直流叠加高频交流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庆国 张宇琦 +3 位作者 宋春辉 王新宇 刘增 赵忠山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4,共7页
为了提高原油乳化液破乳效果和电脱水效率,提出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进行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开展了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分析该方法下乳化液中水滴的聚并机理,并借助于高速相机观察了乳化液中水... 为了提高原油乳化液破乳效果和电脱水效率,提出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进行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开展了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分析该方法下乳化液中水滴的聚并机理,并借助于高速相机观察了乳化液中水滴的运动及水链的消散过程。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可充分发挥直流和方波电场下的各自脱水优点,使水链易于消散,保证脱水电场的稳定,提高乳化液的电脱水速度和脱水率,且叠加高频交流方波含量在10%~20%范围内,脱水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原油生产现场的脱水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叠加高频方波 电脱水 脱水效率 水滴聚并 原油
下载PDF
基于EKG电动脱水去除稻田土壤重金属Cd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艳平 王振华 +2 位作者 汤显强 李青云 胡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27,共5页
为研究基于EKG电动脱水去除稻田土壤重金属镉(Cd)的效果,进行了土壤淋洗-电动脱水室内模拟试验,重点考察了FeCl_3淋洗后在不同电压梯度(1,2,3,4,5 V/cm)和不同电极间距(20, 30, 40, 50 cm)下,土壤各截面pH值的变化特点和电动脱水去除土... 为研究基于EKG电动脱水去除稻田土壤重金属镉(Cd)的效果,进行了土壤淋洗-电动脱水室内模拟试验,重点考察了FeCl_3淋洗后在不同电压梯度(1,2,3,4,5 V/cm)和不同电极间距(20, 30, 40, 50 cm)下,土壤各截面pH值的变化特点和电动脱水去除土壤Cd的效果。结果表明:电动脱水前后土壤各截面pH值均在2.2~2.5之间波动;土壤Cd的电动脱除率随电压梯度增大而增大,随电极间距增大而减小,脱除率最大可达47%;单位电动脱除率的能耗均与电压梯度和电极间距的大小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说明以EKG为电极材料进行电动脱水,能有效地控制土壤各截面pH值,促进土壤孔隙水中可移动态Cd的高效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重金属CD 电动土工布(EKG) 土壤淋洗 电动脱水 去除率 pH值
下载PDF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璐璐 蒋国贤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22年第2期16-19,I0001,共5页
实现油、水、气三相有效分离是油田油水分离和油气集输处理的关键技术,而三相分离器的型式和内部结构是油田油水分离和油气集输处理的关键。介绍了重力式分离、电脱水分离和气浮分离的工作原理和典型设备的主要结构,并阐述了这些设备在... 实现油、水、气三相有效分离是油田油水分离和油气集输处理的关键技术,而三相分离器的型式和内部结构是油田油水分离和油气集输处理的关键。介绍了重力式分离、电脱水分离和气浮分离的工作原理和典型设备的主要结构,并阐述了这些设备在沙特油田项目中的组合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分离器 重力式 电脱水 气浮 应用
下载PDF
非均匀电场下原油乳化液脱水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庆国 宋春辉 +3 位作者 梁雯 刘增 赵忠山 魏新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5-1602,共8页
为了提高陆上及海上原油平台的脱水效率,利用同轴圆柱电极结构开展了乳化液在非均匀电场下的脱水特性研究;通过分析水滴在非均匀电场中的极化特性,建立了水滴极化及受力模型,分别对水滴运动、聚结和破裂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 为了提高陆上及海上原油平台的脱水效率,利用同轴圆柱电极结构开展了乳化液在非均匀电场下的脱水特性研究;通过分析水滴在非均匀电场中的极化特性,建立了水滴极化及受力模型,分别对水滴运动、聚结和破裂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非均匀系数的升高,乳化液脱水速度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电场非均匀系数有利于乳化液最终含水率的降低,但电场非均匀系数过高容易造成电分散。在非均匀电场中,水滴受到的介电泳力和水滴之间的偶极聚结力与电场场强、水滴半径、电场的非均匀系数成正比,与水滴距电极中心的距离和水滴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水滴电分散场强与水滴电荷面密度、水滴粒径、表面张力有关,当水滴发生荷电后,其电分散场强减小。所建立的非均匀电场脱水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电脱水试验现象,可为高效电脱水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电场 介电泳 乳化液 电分散 极化 电脱水
下载PDF
吉7稠油电脱密闭处理解决方案与应用
16
作者 冯小刚 王涛 +3 位作者 李兵 戢慧 贾玉庭 于东来 《石油石化节能》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吉7井区为新疆油田公司第一个稠油冷采示范区,原油处理采用“两段热化学大罐沉降”工艺,存在处理工艺不密闭、处理流程长,油气损耗大的问题。吉祥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额定功率10000 kW,油气损耗率达0.02%,年耗损油气约900 t。为优化简化... 吉7井区为新疆油田公司第一个稠油冷采示范区,原油处理采用“两段热化学大罐沉降”工艺,存在处理工艺不密闭、处理流程长,油气损耗大的问题。吉祥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额定功率10000 kW,油气损耗率达0.02%,年耗损油气约900 t。为优化简化原油处理工艺,减小油气损耗,实现密闭处理和在线动态交油,进行了联合站原油电脱密闭处理现场试验。油水界面调节技术和竖挂极板组合电场脱水技术的成功应用,确定了吉7稠油电脱处理最佳时间为1.6 h,电脱水处理可将脱水温度由85℃降低到75℃,破乳剂投加量由240 mg/L优化到160 mg/L,年节约药剂成本46万元。电脱橇处理后原油含水率可稳定控制在2%以内。吉7电脱处理工艺为同类型稠油短流程密闭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降低稠油脱水处理能耗和成本,减小VOCs排放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密闭处理 电脱水 降本增效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基于电中和方法治理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脱水电场失稳 被引量:4
17
作者 白玉焜 李青 +1 位作者 王志华 毛国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8-514,共7页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稳定程度高,影响原油电脱水系统的平稳运行和脱水分离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以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电中和调节剂,利用电中和方法治理脱水电场的失稳。实验结果表明,以PAC作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稳定程度高,影响原油电脱水系统的平稳运行和脱水分离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以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电中和调节剂,利用电中和方法治理脱水电场的失稳。实验结果表明,以PAC作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调节剂,可降低体系电负性、减小脱水峰值电流、缩短脱水峰值电流持续时间、提高电场的响应性能和采出液脱水率。加入PAC后,采出液脱水率从PAC加入前的95%以下增至平均97.5%以上,且以PAC加量为180~240 mg/L时的电场脱水响应与作用机制发挥最为显著,脱水电流小、维持时间短且变化平稳,脱水后原油含水率控制在0.30%以内、60℃下的污水含油量控制在100 mg/L以内。随着脱水温度的升高,治理效果进一步提升。PAC充分发挥电中和作用机制和静电吸附作用机制,降低体系电负性、削弱油水界面膜强度、提高电场脱水性能,可用于改善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脱水电场失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液 电场脱水 电中和 弱碱三元复合驱
下载PDF
酸化返排液电脱水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广胜 李世宁 +3 位作者 马骁 李泽 杨晓雨 何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针对油井酸化后返排液乳化现象严重,无法进入电脱流程的问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从温度、pH、含水率、返排液油相、返排液水相、油中泥质、含铁化合物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发现当乳化不严重时返排液水相和含水率对电脱影响不大,温度升高有利... 针对油井酸化后返排液乳化现象严重,无法进入电脱流程的问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从温度、pH、含水率、返排液油相、返排液水相、油中泥质、含铁化合物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发现当乳化不严重时返排液水相和含水率对电脱影响不大,温度升高有利于返排液破乳,pH处于中性时最适合返排液破乳,而氢氧化铁胶体包裹着原油、油中污泥和游离水,形成了处于油水两相之间的电导率极高的中间层,是导致返排液过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返排液 电脱水 氢氧化铁
下载PDF
阳极腐蚀对电脱水污泥中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德刚 赵娴 柯忱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94-97,共4页
电渗透脱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液分离技术,对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深度脱水是非常有效的,但存在严重的阳极腐蚀问题。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惰性阳极以及5种金属阳极下的污泥电脱水技术对污泥中重金属(Cr、Ni、Zn、Cu、Pb)含量的... 电渗透脱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液分离技术,对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深度脱水是非常有效的,但存在严重的阳极腐蚀问题。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惰性阳极以及5种金属阳极下的污泥电脱水技术对污泥中重金属(Cr、Ni、Zn、Cu、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使用惰性材料时,电渗透脱水技术能有效去除一部分重金属,且电压越大越有利于重金属的去除。在金属阳极下,电渗透脱水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阳极腐蚀问题,且阳极腐蚀质量与试验次数呈线性相关;阳极使用金属材料时,污泥中的Cr、Ni、Cu含量大幅度增加,Zn、Pb含量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电脱水 阳极腐蚀 重金属
原文传递
停留时间对动态脉冲电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治谦 金有海 +1 位作者 王振波 胡佳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87,共4页
基于动态脉冲电脱水试验,考察停留时间对高压高频脉冲动态电脱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停留时间的增加,动态电脱水器的水处理效率和油处理效率显著增大,脱水功率小幅增加。高电压、长停留时间条件下,电脱水器的有效容积利用率小... 基于动态脉冲电脱水试验,考察停留时间对高压高频脉冲动态电脱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停留时间的增加,动态电脱水器的水处理效率和油处理效率显著增大,脱水功率小幅增加。高电压、长停留时间条件下,电脱水器的有效容积利用率小幅下降,脱水能耗随电压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有所减缓。当停留时间较长时,高频下乳状液吸收的电场能过高,大大增加了过度极化和电分散现象发生的趋势,动态电脱水性能下降。高含水率、高电压和高脉宽比条件下,应采用较低的停留时间,以避免极板击穿、垮电场等事故的发生。该项研究成果为高效紧凑静电脱水设备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脉冲 动态 电脱水 停留时间 破乳 脉宽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