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OD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立维 高树强 +1 位作者 李平 路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87-90,共4页
目的评价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OD水平影响研究。方法 6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宫颈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1%~3%的七氟烷吸入进行麻醉维... 目的评价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OD水平影响研究。方法 6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宫颈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1%~3%的七氟烷吸入进行麻醉维持;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泊酚3.0 mg/(kg·h)靶控输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清SOD水平较高,MDA水平较低(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S100β水平较低,MMSE评分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能够防止血清SOD水平下降,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老年腹腔镜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宫颈癌 腹腔镜宫颈癌切除术 七氟烷 丙泊酚 术后认知功能 SOD
下载PDF
老年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朱静芳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1期1822-1824,1837,共4页
目的观察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比2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 2组手术时间与淋巴结切除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盆腔引流量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3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FACT-G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别(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FACT-G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老年宫颈癌患者,手术效果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较快,患者生存质量较传统开腹手术显著提高,有望成为治疗老年宫颈癌患者标准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宫颈癌 腹腔镜 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IVIM-DWI、DCE-MRI参数诊断老年宫颈癌病理分型分级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毛晓铧 葛玉杰 +1 位作者 徐力君 喻志斌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9期2219-222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核磁共振检查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鉴别肿瘤病理分型以及鳞癌分化程度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体检发现的老年宫颈癌患者86例,采用磁共振T...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核磁共振检查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鉴别肿瘤病理分型以及鳞癌分化程度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体检发现的老年宫颈癌患者86例,采用磁共振T1WI、T2WI和IVIM-DWI和DCE-MRI序列进行检查,分别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容积运转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和容积分数(Ve)等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参数鉴别诊断宫颈癌病理分型和分级价值。结果:患者鳞癌ADC和D低于非鳞癌,D^(*)、f、K^(trans)和K_(ep)高于非鳞癌,低分化鳞癌ADC和D低于中高分化鳞癌,D^(*)、K^(trans)、K_(ep)和Ve高于中高分化鳞癌(P<0.05);ADC、D、D^(*)、f、K^(trans)和K_(ep)鉴别诊断老年宫颈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8、0.856、0.770、0.592、0.771和0.805,各参数联合诊断的AUC为0.948,敏感度95.5%,特异度94.4%;ADC、D、D^(*)、K^(trans)、K_(ep)和Ve鉴别诊断老年宫颈鳞癌中低分化癌的AUC分别为0.696、0.716、0.586、0.642、0.704和0.746,各参数联合诊断AUC为0.900,敏感度97.6%/特异度75.0%。结论:老年宫颈癌不同病理分级和鳞癌分化程度患者IVIM-DWI和DCE-MRI参数均存在差异,各参数联合检测可为鉴别宫颈癌病理性质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宫颈癌 病理分型 病理分级 核磁共振检查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治疗老年子宫颈癌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杜艳玲 侯萌 +2 位作者 朱艳 刘夏星 刘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4期4755-4758,478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下行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治疗老年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接受开放性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B组患者在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下行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治疗老年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接受开放性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B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的生活质量。结果:B组患者手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明显比A组多(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术中大出血以及术后尿潴留、淋巴囊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I-QOL以及FACT-G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老年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老年子宫颈癌 临床疗效 淋巴清扫术
原文传递
外周血S100A9水平和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智平 陈妍 +1 位作者 王兰兰 王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4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促炎蛋白S100钙离子结合蛋白A9(S100A9)水平与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术的8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相关资料... 目的探讨外周血促炎蛋白S100钙离子结合蛋白A9(S100A9)水平与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术的8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相关资料。采集全部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7 d时外周静脉血并测定S100A9和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CD将其分为POCD组与非POCD组,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外周血S100A9及IL-6水平。结果80例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共19例(POCD组),未发生POCD者共61例(非POCD组),两组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S100A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7 d时非POCD组患者外周血S100A9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OCD组患者术后1 d、术后7 d时S100A9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及非PO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POCD组术后各时相IL-6水平明显高于非PO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全麻根治术后POCD的发生和外周血S100A9水平的升高很可能密切相关,临床可据此对POCD开展针对性预防与管理措施,降低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POCD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S100A9 老年宫颈癌 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不同放疗方式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彬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367-1368,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方式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135)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采用近距离照...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方式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135)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采用近距离照射结合体外照射,对照组单纯体外照射。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距离照射结合体外照射治疗方法比较于体外放疗结合近距离放疗对老年宫颈癌的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老年宫颈癌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老年宫颈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史玉龙 张英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087-1093,共7页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及对心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并经宫颈组织活检病理确诊的老年宫颈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手术时对照...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及对心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并经宫颈组织活检病理确诊的老年宫颈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手术时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事件;术前、术中及术后清醒时心功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排血量(CO)和心脏指数(CI)];术前及术后1d、3d、5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然杀伤细胞(NK)]、氧化应激指标[血红素加氧酶-1(HO-1)、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紧张素(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差异(P>0.05),气管拔管后1~60min,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SBP、DBP、HR降低,CO和CI增高术后清醒时两组心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恢复到术前水平,但观察组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d外周血CD3^(+)、CD4^(+)、CD4^(+)/CD8^(+)、NK、HO-1、SOD均降低,MDA、AngⅡ、NE、IL-6、TNF-α及CRP均增高,术后3d和5d外周血CD3^(+)、CD4^(+)、CD4^(+)/CD8^(+)、NK、HO-1、SOD均不同程度升高,MDA、AngⅡ、NE、IL-6、TNF-α及CRP均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围术期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宫颈癌手术,麻醉效果提高,对患者心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宫颈癌手术 全麻 硬膜外阻滞麻醉 心功能 免疫功能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