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AIDS)高发地区新发现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行为特征和感染来源,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招募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新报告的...目的了解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AIDS)高发地区新发现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行为特征和感染来源,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招募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新报告的≥60岁的HIV/AIDS病例,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行为学、性伴特征、感染途径和感染来源等信息。采用Epi Data 3.1和SPSS 20.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例≥60岁的HIV/AIDS病例,男性占76.19%,60~69岁占66.67%,已婚有配偶占77.78%,文盲占42.06%,本市户籍占98.41%,30.95%独居。男性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占93.75%,女性异性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的占68.18%。男性发生异性商业性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女性(χ^2=87.976,P<0.001)。有85.56%男性通过自己主动寻找商业性伴,交易价格<100元/次占76.66%。女性发生异性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01)。有64.29%病例确证前1年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59%。配偶阳性比例为42.22%,女性配偶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χ^2=15.043,P<0.001)。确诊前均未主动做过HIV抗体检测,95.24%病例不知晓艾滋病预防措施。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占29.03%,女性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的比例高于男性(χ^2=3.928,P=0.047);本地感染占87.70%。结论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60岁病例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低,主动检测意识弱,以本地感染为主,需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蔓延。展开更多
社会适应性源于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进化理论学说(Theory of Evolution)"适者生存"一词,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等。以福利院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需求和再社会化理论,选取5名大龄孤残儿童开展8...社会适应性源于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进化理论学说(Theory of Evolution)"适者生存"一词,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等。以福利院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需求和再社会化理论,选取5名大龄孤残儿童开展8节次团体活动,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探讨团体工作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作用与成效。结果显示,团体工作对孤残儿童提升自我、增强社交与生活能力、发掘自身优势、加深社会环境认识、自我保护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AIDS)高发地区新发现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行为特征和感染来源,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招募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新报告的≥60岁的HIV/AIDS病例,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行为学、性伴特征、感染途径和感染来源等信息。采用Epi Data 3.1和SPSS 20.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例≥60岁的HIV/AIDS病例,男性占76.19%,60~69岁占66.67%,已婚有配偶占77.78%,文盲占42.06%,本市户籍占98.41%,30.95%独居。男性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占93.75%,女性异性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的占68.18%。男性发生异性商业性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女性(χ^2=87.976,P<0.001)。有85.56%男性通过自己主动寻找商业性伴,交易价格<100元/次占76.66%。女性发生异性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01)。有64.29%病例确证前1年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59%。配偶阳性比例为42.22%,女性配偶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χ^2=15.043,P<0.001)。确诊前均未主动做过HIV抗体检测,95.24%病例不知晓艾滋病预防措施。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占29.03%,女性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的比例高于男性(χ^2=3.928,P=0.047);本地感染占87.70%。结论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60岁病例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低,主动检测意识弱,以本地感染为主,需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蔓延。
文摘社会适应性源于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进化理论学说(Theory of Evolution)"适者生存"一词,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等。以福利院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需求和再社会化理论,选取5名大龄孤残儿童开展8节次团体活动,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探讨团体工作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作用与成效。结果显示,团体工作对孤残儿童提升自我、增强社交与生活能力、发掘自身优势、加深社会环境认识、自我保护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