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热阻理论模型的简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龚钊 杨春信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0-852,共3页
本文分析了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曲线形貌参数的统计特征。基于单点接触热导理论模型和弹性形变理论模型,建立了总的接触热阻与总的压力之间的一般关系,简化了接触热导的计算模型,并与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简化模型... 本文分析了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曲线形貌参数的统计特征。基于单点接触热导理论模型和弹性形变理论模型,建立了总的接触热阻与总的压力之间的一般关系,简化了接触热导的计算模型,并与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简化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热阻 弹性形变 粗糙度曲线
下载PDF
考虑表面微观粗糙度的轮轨接触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江晓禹 金学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8-590,共3页
采用接触单元方法 ,结合初应力法 ,采用测量获得的表面微观粗糙度 ,对轮轨弹塑性接触问题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轮轨的表面接触压力分布等结果。结果表明 ,轮轨表面微观粗糙度使得接触区的峰值接触压力大大高于平整接触表面的接触压力 ,会... 采用接触单元方法 ,结合初应力法 ,采用测量获得的表面微观粗糙度 ,对轮轨弹塑性接触问题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轮轨的表面接触压力分布等结果。结果表明 ,轮轨表面微观粗糙度使得接触区的峰值接触压力大大高于平整接触表面的接触压力 ,会造成轮轨表面出现塑性变形。对含表面粗糙度的轮轨接触问题 ,进行弹塑性分析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粗糙度 轮轨接触 接触压力 弹塑性分析 塑性变形 接触单元方法 初应力法
下载PDF
内燃机主轴承EHD模拟计算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汪森 沈颖刚 +2 位作者 舒歌群 王刚志 卫海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在充分考虑轴承座、瓦背、减摩合金层的弹性变形及轴颈、轴瓦表面粗糙度因素的影响基础上,对某4100QB柴油机主轴承进行了综合的EHD模拟计算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对轴承的油膜压力、油膜厚度、弹性变形、表面粗糙度进行... 在充分考虑轴承座、瓦背、减摩合金层的弹性变形及轴颈、轴瓦表面粗糙度因素的影响基础上,对某4100QB柴油机主轴承进行了综合的EHD模拟计算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对轴承的油膜压力、油膜厚度、弹性变形、表面粗糙度进行了耦合分析,并将EHD耦合算法结果与刚性分析结果及仅考虑轴瓦弹性变形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轴承座、瓦背、减摩合金层弹性变形及轴颈、轴瓦表面粗糙度因素影响的弹流润滑研究更符合实际工况,其油膜厚度增大,油膜压力减小,油膜承载区扩大,且在轴承载荷峰值处表现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主轴承 弹流润滑 弹性变形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弹性预加载下板料激光喷丸成形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兴权 张永康 +2 位作者 周建忠 顾永玉 王正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95-1100,共6页
分析了弹性预加载下激光喷丸成形的机制,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板料在弹性预加载下激光喷丸成形的特性。试验用的激光脉冲参数为:波长1.06μm,脉宽23ns,光斑直径φ4mm,功率密度10^9W/cm^2量级;试样的材料为LY12CZ硬铝合金。试验结果... 分析了弹性预加载下激光喷丸成形的机制,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板料在弹性预加载下激光喷丸成形的特性。试验用的激光脉冲参数为:波长1.06μm,脉宽23ns,光斑直径φ4mm,功率密度10^9W/cm^2量级;试样的材料为LY12CZ硬铝合金。试验结果表明,在弹性预加载下,板料在弹性预弯方向获得的弯矩要比与弹性预弯垂直方向上的弯矩大得多,弹性预加载下激光喷丸成形可以有效地克服自由状态下激光喷丸件呈球形现象,激光喷丸件的曲率是自由状态下激光喷丸成形曲率的2~3倍;在相同曲率下,弹性预加载下激光喷丸成形件的表面粗糙度比自由状态下激光喷丸成形件的表面粗糙度要低1~2等级,因此弹性预加载下激光喷丸成形要优于自由状态下的激光喷丸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喷丸 板料 预加载 弹性变形 曲率 粗糙度
原文传递
一种检测塑性变形的新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丁 冯娟 续伯钦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与仅仅承受弹性变形时不同,当金属试件承受塑性变形或发生疲劳损伤时,内部微观晶粒滑移位错等会导致表面粗糙化。此时其镜面反射能力减弱,漫反射能力增强。据此提出了一种检测试件弹塑性边界和塑性变形程度的新方法。承受均匀拉伸的金... 与仅仅承受弹性变形时不同,当金属试件承受塑性变形或发生疲劳损伤时,内部微观晶粒滑移位错等会导致表面粗糙化。此时其镜面反射能力减弱,漫反射能力增强。据此提出了一种检测试件弹塑性边界和塑性变形程度的新方法。承受均匀拉伸的金属试件被普通光源沿斜向照明,载荷按预定方式逐渐增加。用CCD摄像机沿试件法线方向记录板材试件表面的亮度变化,这些亮度分布摄像机可按一定频率采集以实时图像形式记录下来。我们提出了下述简单直观的方法来分析图像数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一个阈值,定义图像中灰度高于阈值的点为亮点,取参数BI为亮点个数的倒数。试验发现在弹性段参数BI基本维持定值;在试件发生屈服时由于表面粗糙化以致漫反射能力增强,图像的亮点数会显著增多,BI参数发生陡然下降的变化,在整个塑性段参数呈单调下降趋势。所以参数BI可以作为描述这一过程的特性参数。由BI的变化可以判断试件塑性变形的发生,也可以作为塑性变形程度的度量。典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所得结果与用相关搜索方法得到的结果相比较,吻合得相当好。由于这种方法使用白光照明,对环境要求不高,操作过程简单,有望在工程实际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还讨论了影响判别精度的阈值选取问题,通过对于所得数据的分析得出阈值选取可以按照误差理论中置信区间的方法来设置,并且置信区间较小时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表面粗糙度 散斑
下载PDF
铝合金弹性预应力超声喷丸成形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圳 鲁世红 +2 位作者 张涛 关艳英 姜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9,共9页
超声喷丸作为一种新型的板料成形技术,具有易操作,能耗少及优良成形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板料成形中。但自由状态下,超声喷丸成形也易发生球面变形,因而提出了弹性预应力超声喷丸成形方法,以2024-T351铝合金壁板为研究对象,分析预弯力... 超声喷丸作为一种新型的板料成形技术,具有易操作,能耗少及优良成形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板料成形中。但自由状态下,超声喷丸成形也易发生球面变形,因而提出了弹性预应力超声喷丸成形方法,以2024-T351铝合金壁板为研究对象,分析预弯力矩大小、成形轨迹和壁板厚度对成形曲率半径及成形性能的影响。试验中通过控制壁板展向的弯曲曲率来实现弹性预弯。结果表明:预应力超声喷丸能够大幅度减小壁板展向的成形曲率半径,同时增大弦向成形曲率半径,且随着预弯曲率半径的减小,这种减小和增大的效应随之逐渐增大。此外,与自由状态相比,预应力超声喷丸能够产生幅度和深度更大的残余压应力场,且表面粗糙度并未随着预弯曲率的增大而增加。分析认为,弹性预应力超声波喷丸能够进一步提高受喷材料的成形曲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球面变形趋势,对大变形大厚度的单曲率零件成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喷丸 弹性预应力 成形曲率 残余应力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Polishing of Titanium Alloy Blade Root with Elastic Magnetic Toolic Tool
7
作者 Xu Chengyu Ji Dongfeng +1 位作者 Zhang Yun Zhu Yongwei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13-2419,共7页
Removal of milling marks at the root fillet of titanium alloy blade is a tough work because of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olishing tool and the workpiece.A polishing method based on elastic magnetic tool was propos... Removal of milling marks at the root fillet of titanium alloy blade is a tough work because of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olishing tool and the workpiece.A polishing method based on elastic magnetic tool was proposed.The software ANSYS Maxwel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ole orientation arrangements on the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A comparison of polishing effect was made between elastic and inelastic magnetic pole carriers.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the elastic magnetic tool polishing for the blade root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Taguchi)method.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nelastic magnetic polishing tool,the elastic magnetic polishing tool with polyurethane as the pole carri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polished workpiece.Under the opti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rotational speed=900 r/min,feeding rate=6 mm/min,machining gap=1.5 mm and abrasive size=10‒14μm),the original milling marks at the blade root are effectively removed and the average surface roughness Ra is dropped from 0.95μm to 0.12μm,which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lastic magnetic polishing tool in the surface finishing of the titanium alloy blade r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alloy blade root fillet elastic magnetic polishing tool processing parameters surface roughness
原文传递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for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blade considering coexistence of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varying curvature 被引量:3
8
作者 XU XiaoHu YE SongTao +3 位作者 YANG ZeYuan YAN SiJie ZHU DaHu DING H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957-970,共14页
Precision prediction of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is challenging facing the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blade,since this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elastic deformation.The resulting poor prediction ac... Precision prediction of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is challenging facing the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blade,since this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elastic deformation.The resulting poor prediction accuracy,to a great extent,is attributed to the existing prediction model which less considers the dynamics.In this paper,an improved scallop height model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and assess the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varying curvature of blade,then robotic belt grinding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rface roughness.Finall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callop height are analyzed,and the suitable empirical equ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is proposed to assess and predict the surface quality from the aspect of blade concave and convex surface by adopting the constant scallop height mach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belt grinding scallop height elastic deformation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原文传递
IMPACT OF APPLYING BCTMP TO WOOD-FREE LWC ON ITS PERFORMANCE 被引量:2
9
作者 KaitangHu YonghaoNi +1 位作者 XuejunZou YajunZhou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A01期23-29,共7页
Substituting bleached CTMP (BCTMP) for chemical pulps, such as bleached hardwood kraft pulp in many paper grades is in rising demand for reducing cost and improving product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 Substituting bleached CTMP (BCTMP) for chemical pulps, such as bleached hardwood kraft pulp in many paper grades is in rising demand for reducing cost and improving product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ubstituting aspen BCTMP for hardwood kraft pulp (varying from 10% to 30%) on product performance of light weight coated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nsile index increases and other strength properties are essentially unchanged as the substitution leve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d BCTMP substitution level,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base sheets increases slightly, while coating coverage of base sheets is not affected significantly. The increased BCTMP substitution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porosity of the base sheets, but does not change the average pore diameter. Increasing BCTMP substitution level leads to a slight decrease in gloss and an increase in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coated paper, however the latter can be compensated by a higher nip load calend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TMP 白杨木 表面光洁度 亮度 弹性模数 不透明度 有孔性 涂层被覆性 软压光 HYP
下载PDF
不同类型义齿清洁剂对热凝基托树脂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桃 袁明月 +2 位作者 李欢欢 李银玲 张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义齿清洁剂对热凝基托树脂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同样规格的热凝基托树脂试件,按使用说明分别浸泡在Polident清洁片或Steradent清洁片或0.5%次氯酸钠溶液和蒸馏水中60 h,处理后的试件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表面粗...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义齿清洁剂对热凝基托树脂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同样规格的热凝基托树脂试件,按使用说明分别浸泡在Polident清洁片或Steradent清洁片或0.5%次氯酸钠溶液和蒸馏水中60 h,处理后的试件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表面粗糙度测试仪上分别测其弯曲强度、弹性模量(n=10)和表面粗糙度(n=10)。结果:Polident、Steradent对热凝基托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与蒸馏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次氯酸钠组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小于其他组(P<0.05);热凝基托树脂粗糙度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lident、Steradent均不影响热凝基托树脂的物理机械性能,0.5%次氯酸钠对热凝基托树脂的粗糙度无影响,而使其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清洁剂 热凝基托树脂 弯曲强度 弹性模量 粗糙度
下载PDF
QFN器件框架基岛面的分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阳芳芳 李文石 胡立栋 《中国集成电路》 2015年第7期64-70,共7页
针对QFN器件框架基岛面的分层问题,从设计角度选择15组试验设计样本,通过超声C-scan层扫和T-scan透扫,还有SEM电镜综合成像分析,发现有效改善甚至完全消除局域分层的关键技术分别是:1)使用弹性模量大的焊接材料,2)减小框架半蚀刻面积,3... 针对QFN器件框架基岛面的分层问题,从设计角度选择15组试验设计样本,通过超声C-scan层扫和T-scan透扫,还有SEM电镜综合成像分析,发现有效改善甚至完全消除局域分层的关键技术分别是:1)使用弹性模量大的焊接材料,2)减小框架半蚀刻面积,3)增加基岛表面粗糙度。运用此三项技术,能在新品导入阶段将QFN基岛面分层问题解决,避免后期量产造成巨大人力和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FN 框架基岛 分层 弹性模量 蚀刻面积 粗糙度
下载PDF
GCr15轴套纵扭超声磨削表面形貌预测及试验研究
12
作者 楚帅震 牛赢 +1 位作者 王壮飞 焦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4-305,339,共13页
目的构建纵扭超声磨削(LTUG)表面形貌预测模型,分析工艺条件和参数对表面粗糙度Ra值的影响,揭示GCr15轴套LTUG内圆表面形成机理。方法基于弹性变形对LTUG单颗磨粒运动轨迹的影响,根据切削厚度概率密度函数和相邻磨粒轨迹重叠效应,建立... 目的构建纵扭超声磨削(LTUG)表面形貌预测模型,分析工艺条件和参数对表面粗糙度Ra值的影响,揭示GCr15轴套LTUG内圆表面形成机理。方法基于弹性变形对LTUG单颗磨粒运动轨迹的影响,根据切削厚度概率密度函数和相邻磨粒轨迹重叠效应,建立了多磨粒超声振动作用下的最大未变形切削厚度模型,利用表面残余材料高度公式建立了GCr15轴套内圆磨削形貌预测模型,以LTUG和普通磨削(OG)方式对GCr15轴套内圆进行试验,采用正交试验验证表面形貌模型的准确性,观察并分析LTUG和OG作用后的GCr15轴套内圆表面形貌,最后利用所建立的表面形貌模型,研究磨削参数和超声振幅对表面Ra值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基于所建立的表面形貌模型计算而得的表面Ra值与试验结果间的误差在13.2%以内,与OG相比,LTUG作用下的表面沟槽磨痕更均匀;LTUG作用下的表面轮廓呈现规律的周期性波动,且随振幅的增大,表面轮廓顶峰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LTUG作用下的表面Ra值均低于OG,表面Ra值的降低幅度最大达到20%,随振动幅值的增大,表面Ra值逐渐减小,当振幅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表面Ra值呈现增大趋势。结论建立的LTUG形貌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LTUG可明显降低表面Ra值,与OG相比,在相同时间内,LTUG作用下的磨粒运动轨迹长度更长,且LTUG区域的弹性变形对磨粒运动轨迹和最大未变形切削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套 弹性变形 纵扭超声磨削 表面形貌模型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关于低噪声圆锥滚子轴承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明利 《哈尔滨轴承》 2008年第3期14-15,共2页
通过对圆锥滚子轴承振动与噪声成因的分析,在实际生产中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圆锥轴承 噪声 弹性变形 频率 粗糙度
下载PDF
弹性磨具磨抛SKD11钢磨损抑制与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晓君 舒骁 +3 位作者 周天择 贾慧波 李彦磊 童鑫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60-1266,共7页
SKD11钢是一种用于军工设备导弹架关键零件的特殊难加工材料,其服役表面需达到镜面级粗糙度,该材料淬火后高硬度特性使传统磨抛方式费时费力。为实现工件表面高效磨抛加工,采用弹性磨具进行曲面磨抛加工实验,建立弹性磨具曲面磨抛模型,... SKD11钢是一种用于军工设备导弹架关键零件的特殊难加工材料,其服役表面需达到镜面级粗糙度,该材料淬火后高硬度特性使传统磨抛方式费时费力。为实现工件表面高效磨抛加工,采用弹性磨具进行曲面磨抛加工实验,建立弹性磨具曲面磨抛模型,研究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和磨具磨损的影响规律,利用田口法和灰色关联分析实现材料去除率、磨耗比和表面粗糙度的多目标参数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优化参数可靠性。结果表明:设定切深和磨具转速是材料去除率和磨具磨损的主要影响参数,在保证磨具寿命前提下设定切深应小于0.3 mm,磨具转速低于9 000 r/min;优化参数组合为粒度#320,磨具转速3 000 r/min,设定切深0.3 mm,进给速度2 mm/min,优化后工件平均表面粗糙度Ra降至0.056μm,材料去除率提高2.6倍,磨具磨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磨具 曲面磨抛 材料去除率 磨耗比 表面粗糙度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市域高架铁路不同轨道结构的特征频率及弹性不平顺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运国 苟长飞 +2 位作者 史吏 陈致远 姜建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3-639,669,共8页
针对双块式无砟普通道床、橡胶垫减振道床和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3种城市高架轨道结构,建立了3层叠合梁轨道结构模型,并引入Hertz线性接触实现了列车轮对和轨道结构的动力耦合,分析了3种轨道结构的特征频率,并特别提供了3种轨道结构的弹... 针对双块式无砟普通道床、橡胶垫减振道床和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3种城市高架轨道结构,建立了3层叠合梁轨道结构模型,并引入Hertz线性接触实现了列车轮对和轨道结构的动力耦合,分析了3种轨道结构的特征频率,并特别提供了3种轨道结构的弹性高低不平顺谱。结果表明:橡胶垫减振道床和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能有效滤去高于轨道板与板下弹性层(橡胶垫或钢弹簧)共振频率的振动分量;虽然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隔振效果最优,但其弹性不平顺幅值最高,约为其余2种道床的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普通轨道 橡胶垫减振道床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特征频率 弹性不平顺
下载PDF
止推气浮轴承工作表面的研磨抛光工艺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志伟 屠喜 +2 位作者 周珂仪 刘波 张君安 《轴承》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19,共4页
介绍了设计的止推气浮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该轴承的工作表面要求达到镜面效果的难题,设计了止推气浮轴承工作表面的研磨与抛光工艺,对研抛过程中的研磨盘转速、研抛压力、磨料种类及粒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到了一... 介绍了设计的止推气浮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该轴承的工作表面要求达到镜面效果的难题,设计了止推气浮轴承工作表面的研磨与抛光工艺,对研抛过程中的研磨盘转速、研抛压力、磨料种类及粒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到了一组适合止推气浮轴承工作表面研磨抛光的优化组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推气浮轴承 弹性薄板 研磨 抛光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节能型盘状凸轮机构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
17
作者 韩泽光 白云鹏 +2 位作者 郝瑞琴 孙哲 韩煜 《机械》 2015年第5期6-9,69,共5页
为确保从动件输出端的准确运动规律、减少高速运动时的冲击,建立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系统模型和相应方程,导出从动件输出端的运动规律下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规律,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凸轮轮廓曲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凸轮工作过程中变... 为确保从动件输出端的准确运动规律、减少高速运动时的冲击,建立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系统模型和相应方程,导出从动件输出端的运动规律下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规律,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凸轮轮廓曲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凸轮工作过程中变形,建立了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接触变形的计算模型,提出将接触变形融入凸轮轮廓精度的设计思想,实现了凸轮轮廓表面粗糙度的合理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思想获得的凸轮轮廓的精度等级较原有设计要低1~2级,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达到节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机构 动力学模型 弹性变形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空心阴极制备a-CN_x:H薄膜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倪静 陈志梅 +2 位作者 吴卫东 杨向东 唐永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60-1463,共4页
以CH4和N2为反应气体,采用空心阴极放电激发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片上制备出了氢化非晶碳氮(a-CNx∶H)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的表面光洁度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测量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红外... 以CH4和N2为反应气体,采用空心阴极放电激发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片上制备出了氢化非晶碳氮(a-CNx∶H)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的表面光洁度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测量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红外吸收谱(FTIR)和纳米压入(nano-indentation)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薄膜的成分、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薄膜的表面光滑、致密,表面光洁度<1nm。薄膜的最大N含量达到了26.39%(原子分数),对应的N/C为0.41。XPS和FTIR分析表明:薄膜中的C、N原子是通过C—N、C N、C≡N结合的,同时存在一定量的—CHx和—NHx基团。另外,我们发现薄膜的硬度及弹性模量随N2/CH4比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主要受微观结构(C—N/C≡N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CNx:H 空心阴极 纳米压入 硬度 模量
下载PDF
考虑热弹性变形和表面粗糙度的圆柱滚子轴承热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路遵友 吕延军 +4 位作者 李莎 张伟 党超 余娜 杨婕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9-169,共11页
运用线接触热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考虑了润滑油膜温升变化引起的圆柱滚子轴承中滚子和内圈接触表面的径向热弹性变形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入热弹性变形和粗糙度影响的圆柱滚子轴承线接触热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分析方法。该方... 运用线接触热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考虑了润滑油膜温升变化引起的圆柱滚子轴承中滚子和内圈接触表面的径向热弹性变形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入热弹性变形和粗糙度影响的圆柱滚子轴承线接触热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热弹性变形进行热力转换,得到了滚子和内圈接触表面的材料线热膨胀系数,计算修正了滚子和轴承内圈因油膜温度场变化引起的径向热弹性变形,求得了计入热弹性变形和表面粗糙度后的油膜压力、油膜厚度、油膜温升以及径向热弹性变形量等主要润滑特性,研究了载荷、卷吸速度和滑滚比的变化对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和最大油膜温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弹性变形量与最小油膜厚度处在同一量级,热弹性变形和粗糙度会对润滑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流 热弹性变形 表面粗糙度 圆柱滚子轴承
原文传递
二维随机介质模型正演模拟及其波场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殷学鑫 刘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2-872,1012+830,共11页
本文通过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了地震波在二维弹性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得到了球面波传播的单炮记录和波场快照以及平面波自激自收记录。为了考察二维弹性随机介质的波场特征,将平面波自激自收记录分成直达波区、散射波区... 本文通过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了地震波在二维弹性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得到了球面波传播的单炮记录和波场快照以及平面波自激自收记录。为了考察二维弹性随机介质的波场特征,将平面波自激自收记录分成直达波区、散射波区、反射波区三个区域,并在三个区域中分别计算了能量相对值、主频、有效频带宽度三个特征量。通过研究这三个特征量与随机介质模型的自相关长度、粗糙度因子、扰动标准差等因素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直达波、散射波、反射波的能量相对值随随机介质模型自相关长度、粗糙度因子、扰动标准差以及震源主频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直达波的主频和频带宽度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很小;散射波的主频主要受自相关长度的影响,散射波的有效频带宽度很窄,受各因素影响也很小;反射波的主频随自相关长度、粗糙度因子、扰动标准差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而反射波的频带宽度主要受扰动标准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模型 弹性波正演 波场特征 自相关长度 粗糙度因子 扰动标准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