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
17
1
作者
赵旭
刘杰
冯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7-1172,共16页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了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基于点源的震源机制解揭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342°/倾角83°/滑动角-34°,表现为一次...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了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基于点源的震源机制解揭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342°/倾角83°/滑动角-34°,表现为一次左旋走滑型为主兼有少量正断倾滑分量的事件.质心在水平方向位于震中(103.354°E,27.109°N)东南约5.4km,最佳波形拟合的质心深度约4.4km,平均总标量地震矩M0为2.1×1018N·m,矩震级MW约6.1.破裂过程图像显示:此地震为一次不对称双侧破裂事件,破裂半径约10km,整个破裂面积为227.6km2,平均滑动量约0.16m.破裂在6s内释放了大多数能量,震后0~2s,破裂以孕震点为中心向NW和SE两侧同时扩展,2s后,破裂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主要向SE(沿走向342°相反方向)扩展,故导致SE向多数台站视破裂持续时间总体偏小,最小值为2s.约6s后破裂基本趋于停止.推断鲁甸地震破裂在上地壳浅层集中释放了大多数能量是导致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鲁甸地震
eikonal
震源模型
震源机制解
破裂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芦山M_s7.0级强烈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
13
2
作者
赵旭
黄志斌
+3 位作者
房立华
李强
赵博
苗春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9-429,共11页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了2013年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的震源运动学特征.基于点源的震源机制解揭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214°/倾角47°/...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了2013年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的震源运动学特征.基于点源的震源机制解揭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214°/倾角47°/滑动角96°,表现为一次高倾角的逆冲型事件.矩心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震中(30.303°N/102.988°E)西南向约4.5km,矩心深度约17km.平均总标量地震矩M0为1.16×1019 N·m,矩震级Mw约6.6.进一步模拟高达0.5Hz高频波形,获得了芦山地震破裂过程图像,结果显示:此地震为一次不对称双侧破裂事件.破裂半径约15km,整个破裂面积为706.7km2,平均滑动量约0.231m.破裂在8s内释放了大多数能量.震后0~3s内,破裂以孕震点为中心向四周同时扩展,3s后,破裂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主要向北北东扩展,导致位于震中北东向多数台站视破裂持续时间总体偏小,最小值为4s.破裂约8s后基本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0四川芦山地震
eikonal
震源模型
震源机制解
破裂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芦山M_s7.0地震震源机制解
3
作者
赵旭
黄志斌
+3 位作者
房立华
陈宏峰
赵博
苗春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3期15-24,共10页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和远震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四川芦山M_S 7.0地震基于点源模型的震源机制解和有限断层模型。考虑到使用不同波形资料类型、盆地效应及简化的一维速度模型等给反演震源参数带来的影...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和远震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四川芦山M_S 7.0地震基于点源模型的震源机制解和有限断层模型。考虑到使用不同波形资料类型、盆地效应及简化的一维速度模型等给反演震源参数带来的影响,经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区域波形和本区域简化一维速度模型,波形拟合误差最小。此次地震表现为高倾角纯逆冲型事件矩心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震中偏南西向约4.5 km,最佳波形拟合矩心深度约17 km,矩震级M_W约6.6。推断此地震大多数能量主要在震源偏南西约4.5 km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S7.0地震
eikonal
震源模型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
17
1
作者
赵旭
刘杰
冯蔚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7-1172,共16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行业科研专项(201405026)
中国地震局"云南鲁甸6.5级地震专题研究"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了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基于点源的震源机制解揭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342°/倾角83°/滑动角-34°,表现为一次左旋走滑型为主兼有少量正断倾滑分量的事件.质心在水平方向位于震中(103.354°E,27.109°N)东南约5.4km,最佳波形拟合的质心深度约4.4km,平均总标量地震矩M0为2.1×1018N·m,矩震级MW约6.1.破裂过程图像显示:此地震为一次不对称双侧破裂事件,破裂半径约10km,整个破裂面积为227.6km2,平均滑动量约0.16m.破裂在6s内释放了大多数能量,震后0~2s,破裂以孕震点为中心向NW和SE两侧同时扩展,2s后,破裂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主要向SE(沿走向342°相反方向)扩展,故导致SE向多数台站视破裂持续时间总体偏小,最小值为2s.约6s后破裂基本趋于停止.推断鲁甸地震破裂在上地壳浅层集中释放了大多数能量是导致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云南鲁甸地震
eikonal
震源模型
震源机制解
破裂过程
Keywords
the
Ludian
Yunnan
earthquake
eikonal
source
model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rupture
history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芦山M_s7.0级强烈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
13
2
作者
赵旭
黄志斌
房立华
李强
赵博
苗春兰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9-429,共11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60Y)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208003)
海洋局行业科研专项(201405026)共同资助
文摘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了2013年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的震源运动学特征.基于点源的震源机制解揭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214°/倾角47°/滑动角96°,表现为一次高倾角的逆冲型事件.矩心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震中(30.303°N/102.988°E)西南向约4.5km,矩心深度约17km.平均总标量地震矩M0为1.16×1019 N·m,矩震级Mw约6.6.进一步模拟高达0.5Hz高频波形,获得了芦山地震破裂过程图像,结果显示:此地震为一次不对称双侧破裂事件.破裂半径约15km,整个破裂面积为706.7km2,平均滑动量约0.231m.破裂在8s内释放了大多数能量.震后0~3s内,破裂以孕震点为中心向四周同时扩展,3s后,破裂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主要向北北东扩展,导致位于震中北东向多数台站视破裂持续时间总体偏小,最小值为4s.破裂约8s后基本停止.
关键词
4·20四川芦山地震
eikonal
震源模型
震源机制解
破裂过程
Keywords
April
20
2013Lushan
Sichuan
earthquake
eikonal
source
model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Rupture
history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芦山M_s7.0地震震源机制解
3
作者
赵旭
黄志斌
房立华
陈宏峰
赵博
苗春兰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3期15-24,共10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60Y)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208003)
海洋局行业科研专项(201405026)共同资助
文摘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和远震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四川芦山M_S 7.0地震基于点源模型的震源机制解和有限断层模型。考虑到使用不同波形资料类型、盆地效应及简化的一维速度模型等给反演震源参数带来的影响,经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区域波形和本区域简化一维速度模型,波形拟合误差最小。此次地震表现为高倾角纯逆冲型事件矩心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震中偏南西向约4.5 km,最佳波形拟合矩心深度约17 km,矩震级M_W约6.6。推断此地震大多数能量主要在震源偏南西约4.5 km处释放。
关键词
芦山MS7.0地震
eikonal
震源模型
震源机制解
Keywords
Lushan
MS
7.0
earthquake
eikonal
source
model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
赵旭
刘杰
冯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芦山M_s7.0级强烈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
赵旭
黄志斌
房立华
李强
赵博
苗春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川芦山M_s7.0地震震源机制解
赵旭
黄志斌
房立华
陈宏峰
赵博
苗春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