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装置中填充泡沫金属的传热强化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涛 余建祖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7,共5页
通过对泡沫金属结构的分析,将泡沫金属结构简化为二维的循环扩展六边形网格形式,且传热单元被分为九个导热层。在此基础上以热阻分析推导出了在泡沫金属作为填充材料时其整体有效导热系数keff与泡沫金属空隙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别以... 通过对泡沫金属结构的分析,将泡沫金属结构简化为二维的循环扩展六边形网格形式,且传热单元被分为九个导热层。在此基础上以热阻分析推导出了在泡沫金属作为填充材料时其整体有效导热系数keff与泡沫金属空隙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别以泡沫铜、泡沫铝填充石蜡为例与用铜、铝翅片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填充石蜡时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对比,从计算结果可以明显看出采用泡沫金属作为填充材料,其整体效果要优于翅片,可显著改善相变储能装置的传热性能及储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储能技术 泡沫金属 有效导热系数 空隙率 相变储能
下载PDF
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传热计算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何雅玲 谢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63,共27页
对新型气凝胶纳米多孔隔热材料等效热导率计算模型在近年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总结,介绍了(1)纳米尺度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气相/固相/辐射等不同传热模式的传热特点;(2)气凝胶纳米尺度多孔网络中的气相传热、固相传热以及辐射传热的理论计... 对新型气凝胶纳米多孔隔热材料等效热导率计算模型在近年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总结,介绍了(1)纳米尺度下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气相/固相/辐射等不同传热模式的传热特点;(2)气凝胶纳米尺度多孔网络中的气相传热、固相传热以及辐射传热的理论计算、数值预测以及经验关联等不同计算模型的特点及建立方法;(3)气凝胶纳米多孔隔热材料以及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的整体等效热导率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4)以前期开展的研究工作为例,具体说明了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从纳米尺度到微米尺度的传热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整体等效热导率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5)对分子动力学方法在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中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最后指出,对于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其纳米尺度下的气固接触界面等特殊区域的耦合传热机理研究还不完善,复杂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固相热导率以及整体热导率计算模型也不够准确.因而采取适用于纳米尺度下的传热计算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更细致深入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阐明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内部的热量传递机理,建立更准确的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传热计算模型,探索不同影响因素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开展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的性能预测及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 等效热导率 气相传热 固相传热 辐射传热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降水对土壤含水量和导热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贾东于 文军 +1 位作者 张堂堂 席家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2-720,共9页
基于局地降水是引起黄土高原塬区土壤含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利用黄土高原白庙塬区20052010年观测的土壤含水量和降水资料以及2012年夏季观测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导热率与降水的相关关系,重点分析了10.0,20.0和40.... 基于局地降水是引起黄土高原塬区土壤含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利用黄土高原白庙塬区20052010年观测的土壤含水量和降水资料以及2012年夏季观测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导热率与降水的相关关系,重点分析了10.0,20.0和40.0 cm土壤含水量的蓄积以及20.0 cm土壤含水量与前期总有效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月变化比较一致,其中降水对5.0 cm土壤含水量的正强迫作用最为显著;(2)10.0 cm和40.0 cm土壤含水量年变化存在两个峰值,分别在3 5月和8 10月;(3)土壤含水量和前期总有效降水的拟合效果在夏季最好,二者在20.0 cm土壤层的相关系数达到0.84,高于其他观测层;(4)在试验前期,土壤含水量迅速增加使得土壤导热率明显升高。持续观测发现虽然土壤导热率会随着降水出现波动,但整体的相关性并不高,没有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总有效降水 黄土高原 土壤导热率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充 汪荣顺 +1 位作者 鲁雪生 顾安忠 《真空与低温》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代表性文献,着重从原理及影响因素方面对高真空多层绝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真空 多层绝热 当量热导率 绝热效果 低温
下载PDF
准稳态法测量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热物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乐平 王补宣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37-1039,共3页
通过添加亲水性分散剂,经超声振动制备了粒径为50 nm CuO纳米颗粒悬浮液。理论和实验分析了运用准稳态法测量纳米颗粒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等热物性的可行性。加热密度为100~500 W/m^2时,热物性测量结果的合理性和重复性都较好;... 通过添加亲水性分散剂,经超声振动制备了粒径为50 nm CuO纳米颗粒悬浮液。理论和实验分析了运用准稳态法测量纳米颗粒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等热物性的可行性。加热密度为100~500 W/m^2时,热物性测量结果的合理性和重复性都较好;而加热密度较小时离散性较大。实验表明,常温下2^(wt)%的CuO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有效导热系数约为纯水的1.08倍,比热容约为纯水的1.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悬浮液 有效导热系数 比热容
下载PDF
泡沫金属基复合相变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伟强 袁修干 李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9-1332,1337,共5页
为了更有效地预测泡沫金属基复合相变材料(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CPCM)的导热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CPCM相分布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带有空穴子模型的简化传热模型,并利用等效热阻法推导得到泡沫金属基CPCM有效导热系数的通... 为了更有效地预测泡沫金属基复合相变材料(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CPCM)的导热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CPCM相分布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带有空穴子模型的简化传热模型,并利用等效热阻法推导得到泡沫金属基CPCM有效导热系数的通用计算式。传热模型考虑了相变过程中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的体积变化和空穴分布的影响,使得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属基复合相变材料 有效导热系数 空穴
下载PDF
超级绝热材料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与有效导热系数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高升 张欣欣 于帆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根据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特点,采用由小球体构成的立方阵列单元体结构,建立了描述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气凝胶的气固耦合导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和固体颗粒纳米尺寸效应以及高的比表面积值是导致材料具有极低导热系数的... 根据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特点,采用由小球体构成的立方阵列单元体结构,建立了描述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气凝胶的气固耦合导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和固体颗粒纳米尺寸效应以及高的比表面积值是导致材料具有极低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气凝胶存在具有最低导热系数的最佳密度。在高温下辐射传热是气凝胶传热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材料 气凝胶 有效导热系数 孔结构 超级 纳米尺寸效应 单元体结构 结构特点 导热模型 比表面积 固体颗粒 计算结果 最佳密度 辐射传热 遮光处理 纳米孔 高温 立方 气固
下载PDF
多孔材料等效导热系数与分形维数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守巨 刘迎曦 于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65-1470,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孔隙率和分形维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有限元模型中的固体骨架和孔隙根据孔隙率的大小随机生成,模型中的材料参数和单元属性用ANSYS中的APDL参数化语言赋值。根据有限元随机模拟断面的热流密度...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孔隙率和分形维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有限元模型中的固体骨架和孔隙根据孔隙率的大小随机生成,模型中的材料参数和单元属性用ANSYS中的APDL参数化语言赋值。根据有限元随机模拟断面的热流密度分布和稳态热传导傅立叶定律,计算在不同孔隙率条件下的等效导热系数。研究表明,多孔材料模型等效导热系数随着孔隙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在孔隙率为常数的条件下,模型等效导热系数随着模型比例因子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等效导热系数随着孔隙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固体颗粒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等效导热系数 分形维数 随机数值模拟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分形多孔介质导热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唯威 淮秀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5-837,共3页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构造了不同类型的分形结构来模拟多孔介质,采用有限容积法对其导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详细分析了基质导热系数、孔隙流体导热系数、孔隙率等因素对其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有效导热系数与基质导热系数...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构造了不同类型的分形结构来模拟多孔介质,采用有限容积法对其导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详细分析了基质导热系数、孔隙流体导热系数、孔隙率等因素对其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有效导热系数与基质导热系数、孔隙流体导热系数大致分别成幂函数关系,有效导热系数与孔隙率大致成指数函数关系。并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文献中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其提供了数值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有效导热系数 分形
下载PDF
纳米流体有效热导率预测 被引量:18
10
作者 彭小飞 俞小莉 +1 位作者 夏立峰 余凤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纳米流体热导率实验表明了纳米流体具有不同于常规流体的导热特性。从颗粒小尺寸效应、布朗运动引起的微对流、固液吸附微界面和颗粒聚集结构上分析了纳米流体导热机理,并推导了适合纳米流体的热导率预测公式。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该预... 纳米流体热导率实验表明了纳米流体具有不同于常规流体的导热特性。从颗粒小尺寸效应、布朗运动引起的微对流、固液吸附微界面和颗粒聚集结构上分析了纳米流体导热机理,并推导了适合纳米流体的热导率预测公式。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该预测公式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对预测纳米流体的热导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导热机理 有效热导率 预测
下载PDF
开孔金属泡沫的传热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闫长海 孟松鹤 +2 位作者 陈贵清 杜善义 刘国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92-1294,1302,共4页
主要从开孔金属泡沫微观组织的基本结构出发对开孔金属泡沫内的固体热传导、气体热传导和热辐射进行了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利用能量方程和两热流法建立了开孔金属泡沫的传热模型,并利用试验对泡沫镍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泡沫镍的... 主要从开孔金属泡沫微观组织的基本结构出发对开孔金属泡沫内的固体热传导、气体热传导和热辐射进行了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利用能量方程和两热流法建立了开孔金属泡沫的传热模型,并利用试验对泡沫镍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泡沫镍的有效导热系数实验值验证了开孔金属泡沫传热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金属泡沫 传热 有效导热系数 热辐射
下载PDF
层状热障涂层孔隙微结构对其隔热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凌锡祥 王玉璋 +1 位作者 王星 李佳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8-414,共7页
基于四参数随机生长方法开发涂层微结构构造软件,构造层状涂层各向异性孔隙微结构,基于热阻网络方法开发涂层隔热性能分析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孔隙大小、厚度和方向下层状涂层内部传热过程,得到层状涂层有效导热系数和稳态导... 基于四参数随机生长方法开发涂层微结构构造软件,构造层状涂层各向异性孔隙微结构,基于热阻网络方法开发涂层隔热性能分析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孔隙大小、厚度和方向下层状涂层内部传热过程,得到层状涂层有效导热系数和稳态导热温度场。结果表明:提高涂层的孔隙率能有效地增强涂层隔热性能;孔隙率一定时,层状孔隙细小化会减弱涂层的隔热性能,但有利于稳态导热温度场的均匀分布,有利于涂层结构稳定;孔隙率一定时,层状孔隙细长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涂层的隔热性能;孔隙率一定时,在0°~90°内,随着孔隙水平夹角的增大,涂层的隔热性能会有所减弱。且孔隙率越大,这种减弱趋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层状微结构 孔隙率 有效导热系数 隔热性能
下载PDF
岩石有效热导率精准测量及表征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郭平业 卜墨华 +1 位作者 李清波 何满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83-2013,共31页
温度场是影响深部岩体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岩石有效热导率作为控制工程岩体温度场分布的关键参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岩石有效热导率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表征模型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分析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 温度场是影响深部岩体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岩石有效热导率作为控制工程岩体温度场分布的关键参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岩石有效热导率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表征模型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分析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岩石有效热导率稳态测量法主要有分棒法、保护热板法等,非稳态测量方法主要有光学扫描法、线热源法和平面热源法等,非稳态法具有耗时短、重复性高等优点而应用较多,但目前岩石三维热导率精准测量仍然是瓶颈之一。岩石有效热导率影响因素包括矿物组份、孔隙结构等岩石自身因素和温度、压力等外部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通过改变岩石结构和孔隙流体而影响热导率,温-压耦合下岩石损伤过程中热导率的演化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岩石有效热导率表征模型包括Winner模型、H-S模型、几何平均模型、有效介质模型等,通过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开展模型验证,几何平均模型与实验数据最接近,目前仍缺乏有效且物理意义明确的表征模型。复杂环境下岩石热导率精准测量方法、岩石有效热导率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及现场工程岩体有效热导率确定方法等是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有效热导率 实验方法 影响因素 计算模型
原文传递
含湿孔隙岩石有效热导率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善琪 李永兵 +3 位作者 田会全 刘旭耀 朱伯靖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39-4248,共10页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含湿孔隙岩石的有效热导率,即随机划分网格并指定材料性质,建立三维含湿孔隙岩石的有限元模型,模型的上下表面施加不同的温度,侧面绝热,计算出总热流,然后结合上下表面的温度梯度计算出岩石的有效热导率.考虑到...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含湿孔隙岩石的有效热导率,即随机划分网格并指定材料性质,建立三维含湿孔隙岩石的有限元模型,模型的上下表面施加不同的温度,侧面绝热,计算出总热流,然后结合上下表面的温度梯度计算出岩石的有效热导率.考虑到单个随机模型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对给定的孔隙率和饱和度均生成了200种矿物、水、空气随机分布的岩石模型,进行Monte Carlo实验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与前人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岩石的有效热导率与岩石的孔隙率、饱和度、固体矿物组分及孔隙的分布情况有关,数值计算的误差随着网格数目的增加而减小.此有限元方法可以用来估算岩石的有效热导率,在已知组分性质的多矿物岩石物性计算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多孔介质 孔隙岩石 有效热导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18
15
作者 史玉凤 刘红 孙文策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8-203,共6页
应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将分形理论与孔道网络模型相结合的分形孔道网络模型用于研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为太阳池储热、地源热泵传热、食品干燥等方面打下了基础。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应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将分形理论与孔道网络模型相结合的分形孔道网络模型用于研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为太阳池储热、地源热泵传热、食品干燥等方面打下了基础。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分形孔道网络模型适用于计算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研究了孔喉比、配位数、垂直热流方向喉道比例、喉道长度、孔隙率、固体骨架导热系数(Ks)及流体导热系数(Kf)等多方面对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热流方向喉道会增大多孔介质的热阻,降低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当Ks大于Kf时,随着孔喉比的增大以及喉道长度的减小,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越大。当平行热流方向喉道数目相等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随着配位数的减小而增大;当垂直热流方向喉道数目相等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随着配位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有效导热系数 分形孔道网络模型
下载PDF
木材横纹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模型 被引量:16
16
作者 俞自涛 胡亚才 +1 位作者 田甜 范利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1-355,共5页
提出了一个二维的分形模型来计算木材横纹有效导热系数.通过分析木材试样的扫描电镜照片,研究了木材横纹剖面的多孔结构特征,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其分形维数.通过分析单一木材细胞的导热过程,采用热阻模拟方法分别推导了弦向和径向有效... 提出了一个二维的分形模型来计算木材横纹有效导热系数.通过分析木材试样的扫描电镜照片,研究了木材横纹剖面的多孔结构特征,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其分形维数.通过分析单一木材细胞的导热过程,采用热阻模拟方法分别推导了弦向和径向有效导热系数的表达式.实验得到各种木材的纤维多孔结构的分形维数约为1.4,由木材纤维孔隙率与分形维数的关系得到了有效导热系数随分形维数变化的表达式.利用分形模型对木材径向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测量结果和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分形模型可以对各种木材的横纹有效导热系数进行有效的预测,而且可以推广到不同含水率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有效导热系数 分形模型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岩土材料导热系数与孔隙率关系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守巨 范永思 +1 位作者 张德岗 刘迎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44-248,共5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岩土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孔隙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有限元模型中的固体骨架和孔隙根据孔隙率的大小随机生成,模型中的材料参数和单元属性用ANSYS中的APDL参数化语言赋值。根据有限元随机模拟断面的热流密度分布... 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岩土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孔隙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有限元模型中的固体骨架和孔隙根据孔隙率的大小随机生成,模型中的材料参数和单元属性用ANSYS中的APDL参数化语言赋值。根据有限元随机模拟断面的热流密度分布和稳态热传导傅立叶定律,计算在不同孔隙率条件下的等效导热系数。研究表明,岩土材料模型等效导热系数随着孔隙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当孔隙率大于逾渗值后,等效导热系数的减小梯度明显降低;含孔隙岩土材料的热传导特性与渗流一样具有逾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导热系数 孔隙率 岩土材料 APDL参数化语言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小管径重力热管启动特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鑫煜 辛公明 +1 位作者 田富中 程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4-98,共5页
实验研究了小管径重力热管启动过程特性,分析了加热功率、倾角、冷却水流量对热管启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用热管为铜水重力热管,外径8mm,壁厚1mm,总长1500mm。结果表明,随加热功率增大,热管启动时间缩短,当量热导率到达稳定的时间缩短。... 实验研究了小管径重力热管启动过程特性,分析了加热功率、倾角、冷却水流量对热管启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用热管为铜水重力热管,外径8mm,壁厚1mm,总长1500mm。结果表明,随加热功率增大,热管启动时间缩短,当量热导率到达稳定的时间缩短。在倾角为60°时热管启动特性要优于在30°和90°时的情况,90°时启动温差最大、启动时间最长。冷却水流量在10L.h-1时,热管启动温差最大,启动时间最长,当量热导率稳定得最慢,而在其他流量下时,热管的启动温差和启动时间大小关系均为10L.h-1>40L.h-1>20L.h-1>30L.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热管 启动特性 传输因素 当量热导率
下载PDF
含孔隙及界面热阻的复合材料有效导热系数 被引量:16
19
作者 庞旭明 周剑秋 +1 位作者 杨晶歆 廖铭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68-1674,共7页
以最小热阻力法则及比等效导热系数法,通过修正串-并联模型,建立含界面热阻的固-固相复合材料等效导热模型,将固-固相复合材料转换为导热系数为等效热导率的单相固体材料,再利用含孔隙的单相材料导热系数模型推导含孔隙和界面热阻的复... 以最小热阻力法则及比等效导热系数法,通过修正串-并联模型,建立含界面热阻的固-固相复合材料等效导热模型,将固-固相复合材料转换为导热系数为等效热导率的单相固体材料,再利用含孔隙的单相材料导热系数模型推导含孔隙和界面热阻的复合材料有效导热系数。计算含孔隙及界面热阻的复合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并讨论气孔、分散相的含量及颗粒尺寸对其有效热导率的影响。将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值与相关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证明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效导热系数 界面热阻 孔隙
下载PDF
基于平板热管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丹聃 连红奎 +5 位作者 张扬军 姚程宁 王悦齐 任伟宁 诸葛伟林 钱煜平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3-1030,共8页
温度是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平板热管作为电池热管理的传热部件,实验研究了平板热管在不同电池产热功率条件下的传热性能和均温性,理论计算了平板热管扩散热阻及导热系数.研究表明,在25 W产热条件下,平板热管扩散... 温度是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平板热管作为电池热管理的传热部件,实验研究了平板热管在不同电池产热功率条件下的传热性能和均温性,理论计算了平板热管扩散热阻及导热系数.研究表明,在25 W产热条件下,平板热管扩散热阻为0.044℃W-1,等效导热系数650 W K-1,随着电池产热功率的增大,平板热管的扩散热阻降低,等效导热系数显著增大.在多热源条件下,平板热管表面最大温差低于4℃,表明其较好的均温性,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热管理 平板热管 均温性 等效导热系数 多热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