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SQW区块天然气储层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穆艳芳 杜新江 +3 位作者 余若愚 孙海川 李雪梅 王铎 《天然气与石油》 2011年第3期38-41,86,共4页
地震储层预测评价技术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技术,但在评价薄的砂岩储层时仍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以苏里格气田SQW区块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储层为研究对象,对纵向上厚度薄,横向上不连续分布特点进行了地震储层评价研究... 地震储层预测评价技术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技术,但在评价薄的砂岩储层时仍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以苏里格气田SQW区块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储层为研究对象,对纵向上厚度薄,横向上不连续分布特点进行了地震储层评价研究。SQW区块由于目的层段地震数据主频较低,储层的地震响应隐含于薄互层复合响应中,地震属性参数不能表征储层含气特征。采用高分辨率拓频处理技术和基于小波边缘分析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对SQW区块地震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改善,结合测井统计分析,重新构建了有效砂岩判别模式,预测了天然气储层的分布。提出的地震处理和储层评价方法为解决河流相沉积的薄互储层分布问题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实例,研究结果为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预测提供了一种解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频处理 波阻抗反演 高分辨率 有效砂岩 储层预测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6加密井区有效储层地质建模 被引量:11
2
作者 石石 高立祥 +2 位作者 刘莉莉 谷江锐 毕明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50,共7页
苏里格地区上古气藏有效储层以透镜状为主,空间展布复杂,非均质性强,地质建模难度大。以投产时间较长、地质认识程度较高的苏6加密井区为例,探索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苏里格气田的动、静态双重约束的有效储层建模方法。首先,以精细沉积相研... 苏里格地区上古气藏有效储层以透镜状为主,空间展布复杂,非均质性强,地质建模难度大。以投产时间较长、地质认识程度较高的苏6加密井区为例,探索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苏里格气田的动、静态双重约束的有效储层建模方法。首先,以精细沉积相研究为基础,采用确定+随机的沉积相建模思路,建立更能体现储层内部非均质性的沉积相模型,主要用于约束其展布范围及走向;其次,对加密区单井进行生产动态分析,根据单井泄流长度、宽度等分层设置有效储层展布范围,并对其在空间展布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在沉积相模型的控制下对有效储层进行随机模拟,从而实现对有效储层建模的动、静态双重约束。综合分析认为,该方法所建有效储层模型符合地质认识,并与动态分析的井间连通关系吻合,与常规有效储层建模方法相比,所建模型生产历史拟合的一次拟合成功率提高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地质建模 沉积相 动态约束 苏里格气田 不确定性评价 生产历史拟合
下载PDF
辫状河储层构型单元解剖及有效砂体分布规律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吉 马志欣 +2 位作者 王文胜 孙艳辉 付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苏里格气田盒_8下亚段(H_8x)辫状河储层砂体连续性和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气田开发,应用储层构型理论,以试验区苏××井为例,开展地下辫状河辫状水道、心滩识别及内部结构精细解剖,明确有效砂体分布规律。研究... 苏里格气田盒_8下亚段(H_8x)辫状河储层砂体连续性和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气田开发,应用储层构型理论,以试验区苏××井为例,开展地下辫状河辫状水道、心滩识别及内部结构精细解剖,明确有效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心滩含气性明显好于辫状水道,辫状水道和心滩内部结构、局部岩性、物性差异共同控制有效砂体分布;辫状水道有效砂体主要位于下部粗粒沉积内;心滩迎流面除夹层外,均为有效砂体,心滩核部整体以有效砂体为主,非有效砂体局部分布,心滩背流面整体含气性最差,有效砂体主要分布在粒度较粗的中下部。心滩迎流面、核部及辫状水道下部应作为苏里格气田下一步精细开发的主要目的砂体。研究成果为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优化设计和气田高效开发提供精细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有效砂体 地下辫状河储层 盒8下亚段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