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叶茂林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8-421,共4页
使用表示攻击和被攻击相互作用的动词为实验材料 ,随机抽取 6 0名初一学生 ,采用 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未成年人攻击性的某些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结果表明 :(1)验证了先前有关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的研究 ;(2 ... 使用表示攻击和被攻击相互作用的动词为实验材料 ,随机抽取 6 0名初一学生 ,采用 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未成年人攻击性的某些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结果表明 :(1)验证了先前有关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的研究 ;(2 )汉字材料也能产生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效应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性 内隐社会认知 未成年人 实验材料 初一学生 特征 测验 启动效应 存在 形式
下载PDF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孙宗凤 董增川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分析层次结构,构造了判断矩阵,建立了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分析模型,并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水利工程生态效应正负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提出改变水利工程生态效应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进...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分析层次结构,构造了判断矩阵,建立了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分析模型,并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水利工程生态效应正负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提出改变水利工程生态效应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进行了河道生态效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生态效应 分析模型 综合评判
下载PDF
另案处理结果对本案民事执行的效力及处置原则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卫平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7,共12页
另案处理结果包括法院的另案裁判、调解协议和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等,这种另案处理结果可能会涉及到正在进行的本案执行的执行标的之权属问题,因此,主张执行标的错误的案外人往往以另案处理结果为依据提起执行异议或案外人异议之诉... 另案处理结果包括法院的另案裁判、调解协议和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等,这种另案处理结果可能会涉及到正在进行的本案执行的执行标的之权属问题,因此,主张执行标的错误的案外人往往以另案处理结果为依据提起执行异议或案外人异议之诉以达到排除本案执行的目的。在法理上,另案处理结果对执行标的权属认定只能在争议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不能约束本案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不具有排除本案执行的法律效力。只有根据法律规定提起的本案执行异议或案外人异议之诉中,法院对执行异议理由的认可判决才具有排斥本案执行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另案处理结果 执行根据 判决效力 案外人异议之诉 执行异议
原文传递
论刑事判决书的说理 被引量:9
4
作者 彭海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3,共4页
刑事判决书说理能够增强判决的实效性,规范诉权的行使,有效制约法官裁判权,从而实现裁判的公正性,因而具有必要性。由于主要法律渊源、陪审制度、判决书制作者与署名方式等方面的差别,两大法系在判决书说理方面存在差异。虽然,我国刑事... 刑事判决书说理能够增强判决的实效性,规范诉权的行使,有效制约法官裁判权,从而实现裁判的公正性,因而具有必要性。由于主要法律渊源、陪审制度、判决书制作者与署名方式等方面的差别,两大法系在判决书说理方面存在差异。虽然,我国刑事判决书说理方面的改革在不断进行,但目前还并不如人意。应在判决理由个性化、量刑理由和程序法理由阐释以及判决书制作者公开这些方面继续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判决书 判决理由 判决实效性
下载PDF
正性情绪词与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旭 陈劲 桑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6-177,169,共3页
以大三学生为被试,以正性情绪词和中性词匹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研究个体情绪的内隐特征。结果表明:(1)文字的正性情绪信息对个体的正性内隐情绪具有启动效应。(2)以汉字作为实验材料也可以研究个体的内隐... 以大三学生为被试,以正性情绪词和中性词匹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研究个体情绪的内隐特征。结果表明:(1)文字的正性情绪信息对个体的正性内隐情绪具有启动效应。(2)以汉字作为实验材料也可以研究个体的内隐情绪特征。(3)内隐情绪特征的研究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设计上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性情绪词 内隐情绪 启动效应 偏好测验
下载PDF
论违法行政行为的分类、效力及其判决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富声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3年第4期82-84,共3页
科学分类应当满足无漏、无交叉、易操作三个条件。与此对照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违法行政行为的分类是不妥的 ,科学的分类应当把违法行政行为分为主体违法、依据违法、程序违法和内容违法。在行政诉讼中应采用“诉讼停止执行原则” ,... 科学分类应当满足无漏、无交叉、易操作三个条件。与此对照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违法行政行为的分类是不妥的 ,科学的分类应当把违法行政行为分为主体违法、依据违法、程序违法和内容违法。在行政诉讼中应采用“诉讼停止执行原则” ,增加对瑕疵法律整体或局部不合法的确认或宣告判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行政行为 分类 效力 判决
下载PDF
合同解除效力形态的事实判断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长发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7-50,共4页
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首先并非价值判断问题 ,而是事实判断问题 ,即合同解除会使合同处于什么样的效力形态。在特定物交易时代 ,合同解除只能使合同要么溯及既往地消灭 ,要么只向将来消灭 ;在种类物交易的情况下 ,合同解除会使合同能够发... 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首先并非价值判断问题 ,而是事实判断问题 ,即合同解除会使合同处于什么样的效力形态。在特定物交易时代 ,合同解除只能使合同要么溯及既往地消灭 ,要么只向将来消灭 ;在种类物交易的情况下 ,合同解除会使合同能够发生多种效力形态。针对上述多种效力形态 ,用“合同解除”一个概念表述更具科学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解除 溯及力 事实判断
下载PDF
商标注册“不良影响”条款的规制目的与判定标准:基于中欧立法及司法实践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詹爱岚 沈建娅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20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规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但并未明确"其他不良影响"的内涵及外延。理论与实务界对"不良影响"条款的规制目的与适用范围也... 《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规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但并未明确"其他不良影响"的内涵及外延。理论与实务界对"不良影响"条款的规制目的与适用范围也存在不同见解。通过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及比较法解释,可知该条款应为第(8)项的兜底条款,用于规范违背公序良俗,但又不能被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所涵盖的商标。基于中欧"不良影响"商标相关立法、诉讼数据及典型判例的比较分析,总结中欧商标"不良影响"判定标准,继而从对象、主体、时间三个层面提出构建我国"不良影响"商标判定标准,即对象因素方面,既应关注商标本身特性,又应考虑商标使用环境;主体因素方面,应立足相关公众的理性视角;时间因素层面,应注重审查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用商标 不良影响 规制目的 判定标准
下载PDF
综合评判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高茂章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71-74,共4页
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及问卷、访问法.拟订出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评判因素.并建立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认为,该研究具有可靠的信度和较高的实效性.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有着... 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及问卷、访问法.拟订出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评判因素.并建立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认为,该研究具有可靠的信度和较高的实效性.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对体育教学优质课的评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学行为 教学效果 模糊评判
下载PDF
从奈达等效原则的接受看中国译论研究中的价值判断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南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51,共8页
近年来围绕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而展开的辩论表明, 双方的唯一目标是要寻求一套先验的、规范性的翻译理论, 以指导一切翻译, 而不问具体情形和翻译目的。归根结底, 原因是中国译论研究在儒家道德传统的束缚下, 依然充满各种各样的... 近年来围绕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而展开的辩论表明, 双方的唯一目标是要寻求一套先验的、规范性的翻译理论, 以指导一切翻译, 而不问具体情形和翻译目的。归根结底, 原因是中国译论研究在儒家道德传统的束缚下, 依然充满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 等效原则 译论研究 价值判断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中刑事判决效力的误识与匡正
11
作者 王睿 《证据科学》 2024年第3期342-355,共14页
作为刑民交叉领域的核心问题,学理界和实务界对民事诉讼中的刑事判决效力认识长期存在误解。来自苏联的预决效力已在我国制度规范中失去适用语境和改造空间;从实体说或程序说出发,都难以证成刑事判决对民事诉讼产生实质既判力的正当性,... 作为刑民交叉领域的核心问题,学理界和实务界对民事诉讼中的刑事判决效力认识长期存在误解。来自苏联的预决效力已在我国制度规范中失去适用语境和改造空间;从实体说或程序说出发,都难以证成刑事判决对民事诉讼产生实质既判力的正当性,比较法上亦无有力支撑;诚信原则与禁反言原则并不相同,受程序保障所限刑事判决难以对民事诉讼产生争点效力。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仅发挥两种效力:作为直接证据的判决书主文部分在实体法具体规定情形下产生构成要件效力;作为间接证据的判决书其他部分在证据法具体规定下产生事实证明效力,其本质为公文书效力。“形式证明力→直接证明力→间接证明力”的“三步走”具体认定方法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 判决效力 预决效力 构成要件效力 公文书
原文传递
刑法溯及力原则立法上的缺失——兼论中间时法的生存之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同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溯及力问题作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性规定,这是我国刑法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表现,然而刑法在其动态运行中又产生了中间时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间时法的产生及其机理的分析,并结合中间时法在我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溯及力问题作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性规定,这是我国刑法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表现,然而刑法在其动态运行中又产生了中间时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间时法的产生及其机理的分析,并结合中间时法在我国实践中的作用,探讨了刑法对中间时法效力亟待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及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从旧兼从轻 效力 立法 民主化 中国 中间 问题 发展
下载PDF
萝卜杂种优势效应分析及杂交组合的灰色评判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彦军 张渭 +3 位作者 邓代信 佘冬芳 陈建 罗云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对萝卜 15个组合的杂种优势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 :除里外青×旱红表现为负向优势外 ,其余各组合均表现为正向优势。多数组合优势效应比较明显 ,有 14个组合的超均亲优势大于 2 8% ,10个组合的超高亲优势大于 2 0 % ,其中最明显的是旱... 对萝卜 15个组合的杂种优势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 :除里外青×旱红表现为负向优势外 ,其余各组合均表现为正向优势。多数组合优势效应比较明显 ,有 14个组合的超均亲优势大于 2 8% ,10个组合的超高亲优势大于 2 0 % ,其中最明显的是旱红×四季红 3号、大红袍×甜脆青和四季红 3号×甜脆青。用灰色评判法对 15个杂交组合分析的结果表明 :组合3(大红袍×满堂红 )、12 (旱红×四季红 3号 )的灰色综合评判值 >0 .70 0 0 ,为优良 (一级 )组合 ;组合 1、4、6、7、9、11、13的灰色评判值介于 0 .6 0 0 0~ 0 .70 0 0 0之间 ,为良好 (二级 )组合 ;组合 2、5、8、10、14、15的灰色评判值 <0 .6 0 0 0 ,为一般 (三级 )组合。综合结果分析 :旱红×四季红 3号为最有价值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杂种优势效应 杂交组合 灰色评判
下载PDF
助力于小细胞肺癌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建萍 林少唯 +2 位作者 俞浩 何小江 黄劲雄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4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诊断、监测、评估、预后判断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诊断治疗的8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5例,其他良性肺部...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诊断、监测、评估、预后判断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诊断治疗的8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5例,其他良性肺部疾病患者4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Pro GRP、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肺癌患者还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Pro GRP对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为79.74%,显著高于CEA、CYFRA21-1和NSE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以上四项指标进行检测的敏感性高达89.24%。且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其他疾病的Pro GRP、NSE敏感性明显低于小细胞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ro GRP检测可作为SCLC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Pro GRP、CEA、CYFRA21-1和NSE的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胃泌素释放肽 病情监测 疗效评估 预后判断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多因一果关系识别判定:以非法处置危废案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慧 张强 +4 位作者 刘哲 杨霞 邓俊 包美玲 裴云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33-240,共8页
因果关系判定是污染源与损害受体之间建立联系的关键技术环节,对于构建完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证据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相关技术导则,结合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实践,通过指标的筛选、污染源排查、污染贡献分析、同源性分析、迁移路径... 因果关系判定是污染源与损害受体之间建立联系的关键技术环节,对于构建完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证据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相关技术导则,结合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实践,通过指标的筛选、污染源排查、污染贡献分析、同源性分析、迁移路径识别、不确定性分析等技术环节建立了一套多因一果案件中因果关系判定的一般性程序方法,并对其中的重要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将所构建的技术方法应用于某涉水污染物排放案件,证实了该研究所提出的技术框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多因一果 因果关系判定 水污染物
下载PDF
基于FAHP的DDoS攻击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永亮 张政保 +1 位作者 王纪增 李海亮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2-54,共3页
分析了传统层次分析法(AH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进行DDoS攻击效果评估。运用AHP法建立了DDoS攻击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求出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估... 分析了传统层次分析法(AH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进行DDoS攻击效果评估。运用AHP法建立了DDoS攻击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求出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估,并得出DDoS攻击效果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HP DDOS 效果评估 模糊一致判断矩阵
下载PDF
机群运用效果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正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本文应用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机群运用效果综合评判的方法体系。以甘肃省各地市为评判单元,以拖拉机年平均作业量、平均单位油耗、平均标准亩成本及综合机械化程度为评判论域,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运用效果 拖拉机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部分线索效应中的记忆监控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卫海 刘湍丽 +3 位作者 石英 魏昊昱 冯虹 刘希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4-568,共5页
以学习时间分配为指标,考察学习者对部分线索效应的记忆监控。单次学习后(实验1),被试在两种条件下所用的学习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经过多次学习(实验2),被试在部分线索条件下使用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自控步调学习前加入回溯性任务难度判... 以学习时间分配为指标,考察学习者对部分线索效应的记忆监控。单次学习后(实验1),被试在两种条件下所用的学习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经过多次学习(实验2),被试在部分线索条件下使用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自控步调学习前加入回溯性任务难度判断任务(实验3),两组被试的判断值虽无显著差异,但部分线索组的自控步调学习时间显著长于自由回忆组,说明回溯性任务难度判断过程本身对于学习时间补偿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线索效应 记忆监控 学习时间分配 他控步调学习 自控步调学习 回溯性任务难度判断
下载PDF
同轴度综合量规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禄琪 《机车车辆工艺》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9-41,共3页
同轴度量规是根据控制实效边界原则设计的 ,通过对偏离值补偿法及引入附加值 F法两种方法的比较 ,详细分析了两种方法对零件造成的误判率 ,从而得出了符合装配性能要求的同轴度量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同轴度量规 实效边界原则 误判率 设计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评价
20
作者 黄本长 薛艳荣 凌兴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98例。对术后第3d、第5d、第7d脑室通畅率,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3d、第5d和第7d脑室通畅率分别为30.6%、...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98例。对术后第3d、第5d、第7d脑室通畅率,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3d、第5d和第7d脑室通畅率分别为30.6%、51.0%和91.8%,病死率为15.3%。生存者恢复良好83.1%,恢复不良16.8%。结论脑室外引流治疗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安全有效,但对大量脑出血破入脑室者不适宜采用此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引流 小量脑出血破入脑室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