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贾海深 张继林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4期66-68,共3页
针对"专创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创融合"理念不彻底、教学方法更新度低、"专创课程"融合度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未达成教育合力的效果等问题,该文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剖析该课程特点,将... 针对"专创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创融合"理念不彻底、教学方法更新度低、"专创课程"融合度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未达成教育合力的效果等问题,该文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剖析该课程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从"专创课程"内容、"专创课程"实训平台(第二课堂)、"专创课程"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与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有机融入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之中,真正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推动"专创课程"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合力
原文传递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内在要求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梦丽 孙杰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20-25,共6页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职能作了重新规划和调整,传统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改变,协同目标逐渐回归育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要求家庭教育转变观念,积极承担责任;要求学校教...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职能作了重新规划和调整,传统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改变,协同目标逐渐回归育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要求家庭教育转变观念,积极承担责任;要求学校教育提升质量,充分履行职能;要求社会教育提供支撑,有效发挥作用。“双减”政策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有利于家庭教育转变观念,有利于学校教育提升质量,有利于社会教育挖掘价值。积极探索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渠道,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双减”政策 协同育人 教育合力 作业设计 课后服务
下载PDF
成人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家庭教育指导再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美云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1-57,共7页
分析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目标偏颇、内容空洞、工作零碎、评价缺失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认识模糊、对成人学习规律的忽视、对机会不平等现象的回避等。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导需要各主体形成合力,树立... 分析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目标偏颇、内容空洞、工作零碎、评价缺失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认识模糊、对成人学习规律的忽视、对机会不平等现象的回避等。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导需要各主体形成合力,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基于成人学习理论,家庭教育指导可以建构如下模型:范畴上,自我指导和他人指导并重;目的上,儿童发展与成人成长并重;内容上,经验分享和理论学习并重;方式上,移动学习和线下指导并重;评价上,建立标准和采集信息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 模型建构 成人学习 教育合力
下载PDF
走向教育协同:瑞士高等职业教育重塑的动因、逻辑与路径
4
作者 鄂甜 谢莉花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69-76,共8页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是新时代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瑞士为缓解高层次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着力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旨在将其重塑为高校教育体系中有吸引力、不可或缺、等值的组成部分。具体措施包括:设置...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是新时代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瑞士为缓解高层次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着力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旨在将其重塑为高校教育体系中有吸引力、不可或缺、等值的组成部分。具体措施包括:设置职业学士/硕士学位,建立机构认证与名称保护制度,透明教育路径转换规则,加强与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完善法律融资制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进程中应做好以下方面:坚守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寻求高等教育体系内的错位发展;将技师学院纳入高职序列,确立技师学院的“高等化”地位;引入职业学士/硕士学位,真正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地位;设计衔接转换和合作机制,建立科技创新与工匠培育平台;建立课程与机构认证制度,切实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协同 重塑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5
作者 唐潇 《湖北招生考试》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我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受到空前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被赋予新的实践价值后,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与挑战,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包括:明确责任意识,达成育人共识;提升协同能力,发挥教育合力;创造协同条件,健... 在我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受到空前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被赋予新的实践价值后,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与挑战,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包括:明确责任意识,达成育人共识;提升协同能力,发挥教育合力;创造协同条件,健全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教育合力 立德树人
原文传递
基于兴趣小组项目驱动化的药品生产技术“专创”深度融合实践课的探索
6
作者 蔡伟 赵丽丽 +4 位作者 惠和平 岳金丽 沈文彤 范重秀 刘颖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158-161,共4页
鉴于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实践性强、高职学生基础理论弱而动手能力强,但“专创融合”实践理念不彻底等问题,结合学情分析和本专业课的特点,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热情为出发点,探索基于兴趣小组项目驱动化的药品生产技术“... 鉴于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实践性强、高职学生基础理论弱而动手能力强,但“专创融合”实践理念不彻底等问题,结合学情分析和本专业课的特点,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热情为出发点,探索基于兴趣小组项目驱动化的药品生产技术“专创”深度融合的实践课。在分析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岗位群属性和“专创融合”实践课探索的必要性基础上,本文提出从兴趣小组的建立、项目的开发、平台的构建、教师队伍及其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即将教学任务分解到教科研创赛等各种项目中,构建任务引领的项目化驱动兴趣小组,以训练促创新,以创新育创业,真正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实践课,形成教育合力,以培养适应药品生产领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小组 项目驱动化 “专创”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 教育合力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刍探
7
作者 卢建科 《成才之路》 2020年第14期44-45,共2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承担起教育责任,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包括:教师重视学生的精神状况,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校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实...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承担起教育责任,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包括:教师重视学生的精神状况,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校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社会、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留守儿童 现状 教育对策 心理健康 教育合力
下载PDF
论科学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8
作者 张新吾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4-57,共4页
未来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须提升公民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培养人的科学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互补性。科学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及载体渗透、教育网络服务精确化、教育机制常态化方面的有机结合,将... 未来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须提升公民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培养人的科学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互补性。科学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及载体渗透、教育网络服务精确化、教育机制常态化方面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发挥两者教育合力,更好地实现教育提升人科学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合力
下载PDF
医教协同模式下免疫学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被引量:9
9
作者 杜文娇 易丽娴 +2 位作者 潘红 黄静芳 孙静(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34-2537,共4页
医教协同模式下推进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医教协同过程中,免疫学检验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育人主体及学生认识等方面的变化,提出了强化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医教协同模式下推进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医教协同过程中,免疫学检验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育人主体及学生认识等方面的变化,提出了强化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挖掘思政元素、积累课程思政素材,共建共享课程思政资源库,注重教学活动设计与评价等路径,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免疫学检验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在职医师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的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莫智雯 邓砚 刘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38-41,共4页
"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实现了我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有效衔接,为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政策基础。在职医师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在职临床医师教育... "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实现了我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有效衔接,为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政策基础。在职医师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在职临床医师教育层次的重要途径,其培养质量对医疗卫生水平,对人民生命质量安全有重大影响。本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针对同等学力申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结合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在职临床医师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此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确保在职医师申请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同等学力 临床医师 硕士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 策略
下载PDF
执医分阶段考试对中医本科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锦飚 王亮 +1 位作者 徐俊良 吴啟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70-273,共4页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好地发挥医师资格考试对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启动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实证研究工作,从考试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这对本科...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好地发挥医师资格考试对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启动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实证研究工作,从考试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这对本科院校教育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推动高校在课程考试形式、实践考核基地建设、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综合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以不断提高中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分阶段考试 医教协同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医教协同视域下护理专业群“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梦清 白睿 张玉洁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16,共5页
护理专业群“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当前,护理专业群“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还存在院校联动不够、证书不够科学规范、监管不够严格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必须大力推进医教协同,... 护理专业群“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当前,护理专业群“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还存在院校联动不够、证书不够科学规范、监管不够严格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必须大力推进医教协同,切实加强课岗契合、课证融合、课赛结合、质控配合、评价综合、手段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护理专业群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意度调查: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保锋 加依娜·拉兹别克 +1 位作者 王俊安 曹明芹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6期717-724,共8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临床专硕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023年3月—6月在新疆9所医院住培的临床专硕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住培满意度量...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临床专硕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023年3月—6月在新疆9所医院住培的临床专硕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住培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满意度得分的群体异质性,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04名临床专硕生,住培满意度总体平均得分为(3.79±0.77)分,潜在剖面分析显示临床专硕生住培满意度可以分为三个潜在类别:较低满意(26.71%)、中等满意(48.43%)、高满意类(24.86%)。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中等压力[OR=1.808,95%CI(1.446,2.259)]或较小压力[OR=4.229,95%CI(2.861,6.259)]、认为“四证合一”模式对就业帮助较大[OR=1.627,95%CI(1.102,2.401)]、临床知识运用能力较强[OR=2.936,95%CI(1.432,6.025)]、对培养定位中等认同[OR=1.853,95%CI(1.255,2.737)]或较高认同[OR=4.108,95%CI(2.793,6.050)]的临床专硕生,其更可能属于更高住培满意度的潜在类别。结论新疆地区临床专硕生住培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分析压力来源并采取对应缓解措施,在培养内容上,应更注重培养临床知识转化能力,通过了解学员就业意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提高临床专硕生的住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满意度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辨识
14
作者 李雪辉 李雯 +1 位作者 张文娟 汪晟恺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4期51-57,91,共8页
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的发展亟需建立既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教育协同理论为基础,以扎根理论为方法,通过对我国现有博士专业学位的相关导师、管理者、行业参与者及博士生的深度访谈,辨... 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的发展亟需建立既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教育协同理论为基础,以扎根理论为方法,通过对我国现有博士专业学位的相关导师、管理者、行业参与者及博士生的深度访谈,辨识专业学位博士教育全过程的评价指标,构建了以政策规定、学生背景、求学动机、教育投入、教育产出、学生发展和市场反馈为一级指标的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专业学位博士教育 教育协同理论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医教协同”创新“3+2”助理全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建晔 朱堃 +2 位作者 蔡巧玲 唐红梅 李晨蕾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6-8,15,共4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目前基层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培养一支“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是解决短板的关键。作为教育部、卫生...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目前基层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培养一支“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是解决短板的关键。作为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项目,立足于上海市郊基层卫生人才的需求,通过11年研究与实践,总结协同创新“医教结合”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机制,使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成为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在形式和结构上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培养体系,避免紧缺人才培养局限性和短视性,对“3+2”助理全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助理全科医生 乡村医生 培养路径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教协同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昌 申杰奋 +2 位作者 狄贯龙 李佳 张文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94-96,共3页
新医科是对传统医学专业的升级,以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新要求,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该文介绍新乡医学院在新医科背景下医教协同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措施与成效,分别从专业特色、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医教协同的专... 新医科是对传统医学专业的升级,以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新要求,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该文介绍新乡医学院在新医科背景下医教协同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措施与成效,分别从专业特色、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医教协同的专业课体系建设、研教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教学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为创建一流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应用型、特色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 新医科 医教协同 研教融合 教学改革 专业改革
原文传递
提升中医学研究生抗压抗挫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意喆 杨晓琨 +1 位作者 刘光涛 王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31-33,共3页
该研究基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学专硕研究生学生培养工作现状,通过调研挖掘学生压力来源与抗压能力的认知,剖析现阶段学生存在成长压力较大、职业规划不明、沟通能力欠缺等3方面问题,同时强调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政工作在提升... 该研究基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学专硕研究生学生培养工作现状,通过调研挖掘学生压力来源与抗压能力的认知,剖析现阶段学生存在成长压力较大、职业规划不明、沟通能力欠缺等3方面问题,同时强调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政工作在提升抗压抗挫折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总结教学医院探索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包括厚植医德情怀、发挥学生党支部带头作用、促进师生交流、树立榜样创优竞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五项工作途径,达到提高学生困境中的坚韧力,增强抗压反弹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学生工作 群体特征 抗压抗挫折能力
下载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合力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梦影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第18期161-162,共2页
小学基础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是一项旨在普及基于法律意识和道德的现代教育的综合性活动。儿童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继任者,了解社会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综合课程中探索小学德育的过程管理与法制教育,班主任不仅要... 小学基础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是一项旨在普及基于法律意识和道德的现代教育的综合性活动。儿童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继任者,了解社会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综合课程中探索小学德育的过程管理与法制教育,班主任不仅要考虑儿童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要通过德育和法律法规的方法,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同样的目的以"依法育人"和"以德治国"为教学目标,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课 班主任工作 教育合力分析
原文传递
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唯正 李蔺 马一倩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1-89,共9页
红色文化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过程,可以丰富文化资源、改善现实环境、拓展培育渠道、提升培育效果。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存在教育困境、教学困境和社会困境。鉴于此,通... 红色文化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过程,可以丰富文化资源、改善现实环境、拓展培育渠道、提升培育效果。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存在教育困境、教学困境和社会困境。鉴于此,通过建设和完善资源协同体、建构和升级教育协同体、建立和优化实践协同体、坚持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评价导向等措施,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创新创业素养 资源协同体 教育协同体 实践协同体
下载PDF
基于“从游教育”理念的四川省某高校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艳 王星月 +3 位作者 罗凤鸣 王坤杰 肖羽 万学红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基于“从游教育”理念探索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机制,评估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成效,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评估体系,采用Likert等级评分法对四川省某高校113... 目的:基于“从游教育”理念探索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机制,评估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成效,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评估体系,采用Likert等级评分法对四川省某高校1131名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成效评分均值高于理论中值。配置班主任研究生评分均值高于未配置班主任研究生,“学风考纪”(P<0.001)和“危机干预”(P<0.001)评分均值差异最大。纵向配置班主任研究生评分均值高于横向配置班主任研究生,“困难学生关心”(P<0.001)、“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P<0.05)、“安全教育”(P<0.05)评分均值差异最大。结论: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工作成效显著,在学风引领、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游而学”医学研究生班主任制度,通过濡染观摩教育方式结合专业学习与思想引领,与导师、辅导员形成育人协同体,显现从游既久的良好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从游教育 班主任 纵向班级 育人协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