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 |
滕星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7
|
|
2
|
教师“逃离”:农村教育的困境——从G县乡村教师考警察说起 |
谢丽丽
|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9
|
|
3
|
底层式“望子成龙”——劳动阶层父母教育期望的内容与特点 |
熊和妮
|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9
|
|
4
|
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 |
吴康宁
|
《当代教师教育》
|
2009 |
22
|
|
5
|
教育社会学断想——教师角色理论探析 |
傅显捷
袁刚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10
|
|
6
|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综合——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 |
董泽芳
胡春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7
|
大学生就业内卷化现象、成因及其消解路径 |
王益彬
张莉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8
|
我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与演变(1979-2005)——基于对教育社会学重建以来概论性著作的文本分析 |
董泽芳
张国强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9
|
学校空间性及其基本内涵 |
苏尚锋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0
|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探索中需要澄清的三个问题 |
张人杰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1
|
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
唐金石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3 |
8
|
|
12
|
整合学术与职业的分离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基于教育社会学课程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
马龙海
郭丽梅
|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13
|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
杨昌勇
李长伟
李长伟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14
|
忧伤与愤怒:教育社会学的情感动力——以涂尔干、麦克拉伦为例 |
周勇
|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5
|
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反思 |
明庆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16
|
学校日常生活中的身体 |
谢妮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7
|
课堂师生互动视域下教师行为特征分析与策略研究——基于Leary模型 |
张倩
刘清堂
张文霄
吴林静
张妮
|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8
|
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冲突理论述评 |
李轶芳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6
|
|
19
|
雷通群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
胡金平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08 |
7
|
|
20
|
知识与课程的“三种未来”——英国教育学家麦克·扬的课程观述评 |
许甜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