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心与边缘的徘徊:中国教育会与清末教育改革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龙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5,共7页
1890年成立的中国教育会,以解决包括基督教教育在内的所有中国教育问题为已任。欧美传教士们特殊的西学背景,自然使其成为清末教育变革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引介西方的公共考试制度,探讨中国新式教育变革的具体措施,以及与清政府协商...
1890年成立的中国教育会,以解决包括基督教教育在内的所有中国教育问题为已任。欧美传教士们特殊的西学背景,自然使其成为清末教育变革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引介西方的公共考试制度,探讨中国新式教育变革的具体措施,以及与清政府协商基督教教育地位等多项活动,试图协助清廷绘制一个完整的近代中国教育蓝图。然而,受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传教士们的种种努力终归是一厢情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会
清末教育改革
公共考试
传教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教育改革对复式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冬梅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6期6-7,共2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颁布学制,废除科举,改良私塾以及选派留学生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为复式教学在中国的植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复式教学于20世纪初由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颁布学制,废除科举,改良私塾以及选派留学生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为复式教学在中国的植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复式教学于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缓解了清政府兴学过程中教育经费短缺,教师、校舍匮乏等问题,满足了广大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推动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教育改革
复式教学
废除科举
私塾改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中国学制改革的文化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以清末中日关系易位为背景,阐述中国借鉴日本近代教育模式,建立近代学制,全面启动教育近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国受日本学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办学宗旨以国家主义为旨归,倡导从小学到大学的兴学路线,以军事教育与实业教育为急务。...
本文以清末中日关系易位为背景,阐述中国借鉴日本近代教育模式,建立近代学制,全面启动教育近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国受日本学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办学宗旨以国家主义为旨归,倡导从小学到大学的兴学路线,以军事教育与实业教育为急务。晚清中国最终运用"行政优先"的策略,在封建统治的摇摇欲坠中,从形式上完成了中国学校教育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教育改革
价值取向
日本学制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教育改革中督抚角色特征及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4
作者
王树林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11X期165-166,共2页
二十世纪初督抚以晚清地方权力膨胀为契机,在教育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行程。时过百年,中国的教育今非昔比,然而从权力角度而言,地方行政官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依然巨大。本文剖析了督抚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
二十世纪初督抚以晚清地方权力膨胀为契机,在教育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行程。时过百年,中国的教育今非昔比,然而从权力角度而言,地方行政官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依然巨大。本文剖析了督抚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特征,以期对当前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教育改革
地方督抚
角色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心与边缘的徘徊:中国教育会与清末教育改革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龙平
机构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5,共7页
文摘
1890年成立的中国教育会,以解决包括基督教教育在内的所有中国教育问题为已任。欧美传教士们特殊的西学背景,自然使其成为清末教育变革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引介西方的公共考试制度,探讨中国新式教育变革的具体措施,以及与清政府协商基督教教育地位等多项活动,试图协助清廷绘制一个完整的近代中国教育蓝图。然而,受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传教士们的种种努力终归是一厢情愿。
关键词
中国教育会
清末教育改革
公共考试
传教士
Keywords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ublic
examination
missionary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教育改革对复式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冬梅
机构
榆林学院教科部
出处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6期6-7,共2页
文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颁布学制,废除科举,改良私塾以及选派留学生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为复式教学在中国的植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复式教学于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缓解了清政府兴学过程中教育经费短缺,教师、校舍匮乏等问题,满足了广大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推动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清末教育改革
复式教学
废除科举
私塾改良
Keywords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ombined
instruction
abolish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mprovement
of
private
schools
分类号
G40-092.5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中国学制改革的文化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晓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日教育关系的日本文化心理研究"(项目编号:08BZS035)
日本文部省2012年基础研究项目"从清末民初中国教育杂志看日本近代教育对中国的影响"(项目编号:24520818)的成果之一
文摘
本文以清末中日关系易位为背景,阐述中国借鉴日本近代教育模式,建立近代学制,全面启动教育近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国受日本学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办学宗旨以国家主义为旨归,倡导从小学到大学的兴学路线,以军事教育与实业教育为急务。晚清中国最终运用"行政优先"的策略,在封建统治的摇摇欲坠中,从形式上完成了中国学校教育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换。
关键词
晚清教育改革
价值取向
日本学制影响
Keywords
educational
reform
in
late
qing
dynasty
value
orientation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ed-ucational
system
on
China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教育改革中督抚角色特征及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4
作者
王树林
机构
保定学院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11X期165-166,共2页
文摘
二十世纪初督抚以晚清地方权力膨胀为契机,在教育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行程。时过百年,中国的教育今非昔比,然而从权力角度而言,地方行政官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依然巨大。本文剖析了督抚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特征,以期对当前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清末教育改革
地方督抚
角色
启示
Keyword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late
qing
dynasty
Local
Governors
and
Inspectors
Character
Revelation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心与边缘的徘徊:中国教育会与清末教育改革
张龙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末教育改革对复式教学的影响
刘冬梅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末中国学制改革的文化价值取向
杨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末教育改革中督抚角色特征及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王树林
《改革与开放》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