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国教育电影 被引量:8
1
作者 肖朗 李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76,共9页
20世纪20-30年代,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和文化科技读物的同时,致力于摄制和推广教育电影,并通过《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馆办期刊译介、传播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不仅开创了民营... 20世纪20-30年代,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和文化科技读物的同时,致力于摄制和推广教育电影,并通过《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馆办期刊译介、传播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不仅开创了民营出版机构摄制教育电影、推广电化教育的先河,而且为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回顾和梳理早期商务印书馆所开展的教育电影事业,既有助于人们了解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不乏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 近代中国 教育电影 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
下载PDF
国家想象与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意识走向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慧梅 李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商务印书馆所摄《盲童教育》、《驱灭蚊蝇》等教育电影公映,借助"假娱乐倡教育"理念,中国自制教育电影开始大量出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意识形态宣教以及国家经济、文化各项基本建设宣传需要,自上而下...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商务印书馆所摄《盲童教育》、《驱灭蚊蝇》等教育电影公映,借助"假娱乐倡教育"理念,中国自制教育电影开始大量出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意识形态宣教以及国家经济、文化各项基本建设宣传需要,自上而下将教育电影纳入官营体系,旨在以影像方式唤起民众,用电光影戏想象现代国家,型塑新国民;而教育电影通过将教育元素渗透到娱乐性光影中,大大拓展了教育的涵盖面,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推广模式,使得知识阶层与下层社会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广大知识浅陋的民众获得了与知识阶层相互沟通的话语体系,并建立起共同的现代常识。国家想象深深影响着教育电影的意识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影 唤起民众 话语体系 共同常识
下载PDF
我国教师道德形象的影视呈现及教育反思——基于媒介框架理论的分析视角
3
作者 徐国英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教师题材的主旋律电影是构建与传播教师道德形象的重要媒介。媒介框架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可以用来分析教育电影中的师德形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电影中师德形象的媒介框架经历了政治引领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历史演变,使得师... 教师题材的主旋律电影是构建与传播教师道德形象的重要媒介。媒介框架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可以用来分析教育电影中的师德形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电影中师德形象的媒介框架经历了政治引领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历史演变,使得师德内涵不断丰富,师德形象更加清晰与多元。从塑造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师德形象来看,我国教师道德形象的视觉呈现应由“他塑”走向“自塑”、由“完人”走向“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框架理论 教育电影 师德形象 形象变迁
下载PDF
教育电影中的乡村女教师形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彦 阎瀚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2-99,共8页
乡村女教师群体是扎根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教育韧性。建国以来,一大批教育电影关注乡村女教师的生存生活状态,通过艺术的手法塑造了立体丰富的乡村女教师形象。研究发现,影像记忆中的乡村女教师... 乡村女教师群体是扎根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教育韧性。建国以来,一大批教育电影关注乡村女教师的生存生活状态,通过艺术的手法塑造了立体丰富的乡村女教师形象。研究发现,影像记忆中的乡村女教师在师德师风、职业劳动、角色地位等维度有其突出表征和多元体现;教育电影在对乡村女教师形象塑造中表现出映射社会价值倾向、记录时代演变烙印、揭示社会教育动力的路向旨趣;但教育电影中乡村女教师形象的塑造具有同质性,未能整体呈现出乡村教育文化变迁,在乡村教育振兴大背景下,应该适度增加反映乡村女教师形象的教育电影数量,深度描写乡村女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精度凸显乡村女教师在性别上的独特价值,审慎评析乡村女教师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影 乡村女教师 教师形象
下载PDF
蔡元培美育思想与中国早期教育电影的美学取向——以金陵大学摄制的教育电影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媛 周慧梅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第6期26-32,共7页
20世纪20年代,在蔡元培等人的倡导下,教育电影日渐成为一种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和国民性改造,以建立现代性民族国家的重要社会教育工具。在教育电影的摄制取向中,蔡元培美学思想中的人和社会启蒙向度颇有影响力,且直接作用于以金陵大学... 20世纪20年代,在蔡元培等人的倡导下,教育电影日渐成为一种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和国民性改造,以建立现代性民族国家的重要社会教育工具。在教育电影的摄制取向中,蔡元培美学思想中的人和社会启蒙向度颇有影响力,且直接作用于以金陵大学为代表的教育电影摄制机构中。以孙明经为主要摄制者的金陵大学自制教育影片,即明显呈现出现代性的科学信仰、神圣的劳工价值、积极的人生态度及社会性民族认同的美学取向,彰显了中国早期教育电影理性启蒙与审美启蒙相互交织的“现代”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思想 金陵大学 教育电影 审美启蒙
下载PDF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社会推广及其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媛 《终身教育研究》 2017年第2期66-72,共7页
五四运动前后,在"开民智"的时代主题之下,教育电影以其"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而博得中央政府及社会精英们的青睐,并进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大利器。教育电影的倡导者们主要通过剧本选择、人才培养以... 五四运动前后,在"开民智"的时代主题之下,教育电影以其"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而博得中央政府及社会精英们的青睐,并进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大利器。教育电影的倡导者们主要通过剧本选择、人才培养以及由国家到地方教育机关制定的相关政策,使其推广事业在国家意识主导下逐渐走向正轨。在此过程中,教育电影以其特有的媒介形式"唤醒民众"、激发民族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下层民众的文化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影 社会教育 剧本选择 人才培养 民族改造
下载PDF
从《电影与播音》回望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
7
作者 黄斌 《科教导刊》 2016年第9X期148-152,共5页
《电影与播音》创办于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乃至"电影救国"等现代务实观念在电教事业的卓越体现。文章通过对《电影与播音》在蓉期间载文的爬梳与整理,从"电... 《电影与播音》创办于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乃至"电影救国"等现代务实观念在电教事业的卓越体现。文章通过对《电影与播音》在蓉期间载文的爬梳与整理,从"电影教育"的视角再现了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川渝电化教育成绩斐然,原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回望这段历史,可以加深对于教育传播媒体本质的认识,为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指明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与播音》 抗战时期 川渝电化教育 电影教育 教育影片
下载PDF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研究
8
作者 李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4-61,共8页
过往研究甚少关注20世纪40年代中国大学从事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情况,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社会教育学系1944-1949年间的三篇本科毕业论文为核心文本作学术史分析。研究发现: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电化教育研究在研究... 过往研究甚少关注20世纪40年代中国大学从事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情况,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社会教育学系1944-1949年间的三篇本科毕业论文为核心文本作学术史分析。研究发现: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电化教育研究在研究领域、问题及学术规范上均有创获,并在形成中国本土电化教育研究“科学共同体”、实现电化教育理论由单纯引进向本土化的重要转变及促进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深化上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电化教育 电影教育 教育电影 学术史
下载PDF
新中国科教片的兴起及其多重使命
9
作者 王江山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0,106,共11页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科教片事业兴起,形成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作原则,影响深远。本文以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教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科教片兴起的历史背景,梳理相关文献史料认为,科教片的基本形式、特征性质在该阶段被逐步明晰,新中国...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科教片事业兴起,形成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作原则,影响深远。本文以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教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科教片兴起的历史背景,梳理相关文献史料认为,科教片的基本形式、特征性质在该阶段被逐步明晰,新中国的科教片事业在该时期得以创立。本文尤其关注的是,科教片被国家赋予了多重使命,且随着时代变迁经历了“为生产实践服务”“注重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政治宣传需要服务”的转变,这深刻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科学观念,反映了当时科普事业的重要特征,对当下的科普工作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片 科学普及 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原文传递
教育题材影视剧中“说服”叙事的传播行为研究
10
作者 苏婧 《上海视觉》 2022年第2期18-22,共5页
随着近年来教育题材影视剧的兴盛,受众对作品的“说服”叙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说服”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包括总统演说、企业培训、广告企划、思政教育等,它不是单向发生,而是通过人际传播的渠道进行。卡尔·霍夫兰和丹尼斯&... 随着近年来教育题材影视剧的兴盛,受众对作品的“说服”叙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说服”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包括总统演说、企业培训、广告企划、思政教育等,它不是单向发生,而是通过人际传播的渠道进行。卡尔·霍夫兰和丹尼斯·麦奎尔的劝服传播理论,从信源、讯息、接受者、渠道和语境五个因素为“说服”叙事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提供了有力依据。研究如何用视觉化的故事手段折射教育中面临的矛盾,引发对“Z世代”青少年成长多样性的探讨,提高媒介的可信度从而形成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服”叙事 教育题材影视剧 传播行为 劝服传播
下载PDF
国民党教育电影的成因及美学归纳
11
作者 安燕 《铜仁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作为大后方电影重要部类的国民党教育电影一直被阻隔于中国电影史的史述之外,成为一个断代的孤悬现象,本文着重对教育电影的成因及关学面貌进行探讨与总结。以期其研究得以深化.
关键词 国民党教育电影 成因 美学面貌
下载PDF
重话电教忆旧事——记同济大学医学院医学多媒体教育中心
12
作者 赵惠康 杨爱华 +5 位作者 傅洪 龚凯 王乐民 龚朱 高萍 车娜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6期740-744,共5页
今年恰逢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成立30周年,笔者结合实践,回顾和总结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电化教育中心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以及笔者早年在医学电视新闻报道、医学视听教材的制作、相关的医学科... 今年恰逢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成立30周年,笔者结合实践,回顾和总结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电化教育中心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以及笔者早年在医学电视新闻报道、医学视听教材的制作、相关的医学科教电影、临床手术实况转播示教及举办国家级3DHD-VR新技术推广学习班诸方面的工作实践,期望对同行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 视听教材 科教电影 手术转播 3D-VR
下载PDF
缺失与回归:谈农业科教片的亲和力
13
作者 邵丽英 孟艳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教片整体水平偏低,很多片子城市人不感兴趣,农村人不愿接受。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农业科教片缺乏亲和力。文章对我国当前农业科教片亲和力的缺失进行了分析,提出农业科教片亲和力缺失的原因在于其生产与消费的脱节,... 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教片整体水平偏低,很多片子城市人不感兴趣,农村人不愿接受。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农业科教片缺乏亲和力。文章对我国当前农业科教片亲和力的缺失进行了分析,提出农业科教片亲和力缺失的原因在于其生产与消费的脱节,并在科学性、人文性、故事性、艺术性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科教片亲和力回归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教片 缺失 回归 生产 消费
下载PDF
中国科教片创作的电影本性回归
14
作者 何洪池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7年第1期58-63,共6页
科教片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第一要务,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就中国科教片创作来说,创作者、学者中一直主要存在两大阵营——科教片的归属问题:姓“科”还是姓“影”,这是一种科教片的电影观念,而这种观念也直接指引着科教片创... 科教片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第一要务,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就中国科教片创作来说,创作者、学者中一直主要存在两大阵营——科教片的归属问题:姓“科”还是姓“影”,这是一种科教片的电影观念,而这种观念也直接指引着科教片创作者的创作行动.最终这也就影响了科教片的市场化问题,有多大的市场,观众爱不爱看?就目前中国科教片来说,相比于故事片、纪录片,它是处于没落状态;但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几部口碑、市场均反响很好的科教片.细细探究,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回归到了电影的本体进行创作——讲故事的作品,这不得不引发中国科教片人对科教片创作的电影本性回归的深思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片的归属 科学知识的故事化 制作的大片化
下载PDF
校园空间、男性气质与父权--英美教育电影中的“男校”研究
15
作者 郑坚 聂羿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5-121,共7页
“男校”是英美两国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精英寄宿制男子中学,是英美社会精英的重要来源地。自《万世师表》以来,许多英美教育电影聚焦“男校”,关注男性师生的成长与命运,呈现男性气质的多样性,探讨男性气质与传统父权社会的关系,建构了... “男校”是英美两国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精英寄宿制男子中学,是英美社会精英的重要来源地。自《万世师表》以来,许多英美教育电影聚焦“男校”,关注男性师生的成长与命运,呈现男性气质的多样性,探讨男性气质与传统父权社会的关系,建构了具有独特精神气质和审美韵味的校园空间。英美社会的主流文化,决定了英美教育电影中校园空间的精神特性。英美教育电影中校园的空间隐喻也在不断演化:从承载传统精神的象牙塔,到禁锢人性的全景监狱;从激发野性迷狂的山林洞穴,到众声喧哗的狂欢广场。这些空间隐喻不仅揭示了不同时代人们对于教育本质的反思,也体现了英美民族认同、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影 男校 空间 男性气质 父权
下载PDF
教学·科研·服务:大夏大学与电化教育的三重互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三娟 陈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在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大夏大学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大夏大学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贡献侧重于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夏大学与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互动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大... 在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大夏大学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大夏大学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贡献侧重于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夏大学与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互动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大夏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都与电化教育进行过紧密的互动。在电化教育刚刚传入我国之际,大夏大学率先在我国设立了电化教育课程,培养电化教育高等专门人才,把电化教育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促进了电化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大夏大学开展的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将西方的电化教育经验和理论引进中国,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作出本土化创新。在服务社会的理念的引导下,大夏大学将电化教育作为推进社会教育的有力手段,积极与电影公司、教育电影协会、各电台等机关合作,拍摄教育影片,开展教育播音。大夏大学在电化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领域的活动相互之间也存在着良性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夏大学 电化教育 教育播音 教育电影 社会教育
下载PDF
以文人化纪录片圈定海外文化飞地——现有翁万戈导演纪录片之研究
17
作者 蒲霄羽 龚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3期30-35,共6页
翁万戈是晚清保守派重臣翁同龢第五世孙,22岁至美国求学,之后几乎都在美国生活、工作。20世纪40至70年代,翁万戈创作了数十部纪录短片,题材广泛,个人色彩鲜明。其导演纪录片原始拷贝现多存于海外图书馆,随胶片数字化技术成熟进步,逐渐... 翁万戈是晚清保守派重臣翁同龢第五世孙,22岁至美国求学,之后几乎都在美国生活、工作。20世纪40至70年代,翁万戈创作了数十部纪录短片,题材广泛,个人色彩鲜明。其导演纪录片原始拷贝现多存于海外图书馆,随胶片数字化技术成熟进步,逐渐为国内观众所见。比较翁万戈与同期、后世导演之差异,可见其独特的去意识形态化的文人创作倾向和个人化影像在多样化文化环境中的样本作用。翁氏之系列创作有效填补了早期中国电影史上私人纪录影像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万戈 侨居电影 教育电影 纪录电影
下载PDF
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与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研究
18
作者 李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在中国电化教育学史上,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在从事电化教育实践之余,编印了一些电化教育书刊,从事电化教育研究。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法对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研究书刊进行学术史梳理... 在中国电化教育学史上,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在从事电化教育实践之余,编印了一些电化教育书刊,从事电化教育研究。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法对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研究书刊进行学术史梳理,以求揭示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研究的背景、内容和价值。研究发现:这些书刊从"大教育观"出发,探讨了教育电影理论、管理、设备、技术,电化教育教材编制、教学法等问题;镇江民众教育馆为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并通过探讨电化教育问题,促进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镇江民众教育馆 教育电影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
下载PDF
德国教育电影《浪潮》中赖纳老师精神气质评析
19
作者 黄颖 张荣伟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德国教育电影《浪潮》中,赖纳老师通过具体的课程实验展现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具体表现为:灵动执着育"灵气",淡定从容蓄"底气",昂扬向上显"神气"和温暖亲和长"人气"。针对影片中赖纳老师的四... 在德国教育电影《浪潮》中,赖纳老师通过具体的课程实验展现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具体表现为:灵动执着育"灵气",淡定从容蓄"底气",昂扬向上显"神气"和温暖亲和长"人气"。针对影片中赖纳老师的四种精神气质展开理论探讨,有助于观众深入理解优秀教师的内部精神世界和外部行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教育电影 《浪潮》 赖纳 精神气质
下载PDF
关于师范专业增设“教育影视学”课程的三个基本问题
20
作者 张荣伟 于晨芳 邱心玫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54-360,共7页
在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增设“教育影视学”课程,需要回应和解答何谓“教育影视学”、为何增设“教育影视学”、如何上好“教育影视学”三个基本问题。研究表明,“教育影视学”是一门以教育影视和影视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基础性、... 在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增设“教育影视学”课程,需要回应和解答何谓“教育影视学”、为何增设“教育影视学”、如何上好“教育影视学”三个基本问题。研究表明,“教育影视学”是一门以教育影视和影视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基础性、前沿性课程。之所以呼吁增设“教育影视学”课程,主要是因为中小学教师的影视应用能力亟须提高、各类师范生的影视鉴赏能力亟须培养、教师教育者的影视教育意识亟须增强。从相关探索来看,上好“教育影视学”应具备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评价灵活四个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影视 影视素养 影视教育 教育影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