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教”传统的当代转化
1
作者 刘利侠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2-60,共9页
当代《诗经》教育不仅在于用先秦时期朴素的人文关怀打动人,用克制、理性的道德自觉感染人,还应从传统“诗教”中吸收经验,从传统诗学中汲取营养,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内涵体系。同时,对于宗法制背景下《诗经》所承载的礼... 当代《诗经》教育不仅在于用先秦时期朴素的人文关怀打动人,用克制、理性的道德自觉感染人,还应从传统“诗教”中吸收经验,从传统诗学中汲取营养,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内涵体系。同时,对于宗法制背景下《诗经》所承载的礼乐文化精神的不合时宜之处,如“温柔敦厚”的教育目标、“宜室宜家”的女性意识等,应予以必要的反思和批判。以上观点,应充分融入到《诗经》教育中的目标确立、篇目筛选、文本解读及教育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教 诗学 温柔敦厚 兴于诗
下载PDF
乐教而非诗教的人生之境艺术观——孔子美学思想再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齐爱军 孙占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23-428,共6页
本文论述三方面的问题 :(一 )孔子诗教艺术观不成立 ,乐教观才真正构成其艺术观。1.孔子对《诗经》具体诗句采取断章取义式阐释策略 ,是把《诗经》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符号来看待 ,“兴观群怨”说是对以《诗经》为媒介符号的组织传播功能... 本文论述三方面的问题 :(一 )孔子诗教艺术观不成立 ,乐教观才真正构成其艺术观。1.孔子对《诗经》具体诗句采取断章取义式阐释策略 ,是把《诗经》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符号来看待 ,“兴观群怨”说是对以《诗经》为媒介符号的组织传播功能的表述。 2 .诗乐不分 ,孔子对《诗经》“思无邪”的总体评价和对具体篇章《关雎》的评论 ,是在音乐意义上进行的。 3.《论语》中记载有大量的孔子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鉴赏活动。 (二 )孔子乐教观的审美指向是人生之境 ,即对个体生命人格的形成与超越作用 ,这得益于他对中国古代乐教的继承和对乐的精神的新发现 1.“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把乐放在礼的上位 ,认定乐是审美人格完成的圆融境界 ;2 .“五十知天命” :把“知”作为实现审美超越的关键 ,“知”中蕴涵对人生终极意义和现实生命意义的认知。 (三 )孔子美学思想两层面 :1.命成思想及其人生实践构成孔子的审美超越理论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教 诗教 美善 命成
下载PDF
从清华简《诗》类文献看先秦楚地《诗》教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禄书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129,共7页
清华简中的《诗》类文献是战国时期楚地用于王室贵族教育的《诗》选本,与儒家编订的《诗》选本存在共同文献来源,经过楚国史官和乐官的重新整理编订,杂入了具有楚地巫祀文化特征的《祝辞》等咒语诗。《诗》教是战国楚地贵族教育的核心内... 清华简中的《诗》类文献是战国时期楚地用于王室贵族教育的《诗》选本,与儒家编订的《诗》选本存在共同文献来源,经过楚国史官和乐官的重新整理编订,杂入了具有楚地巫祀文化特征的《祝辞》等咒语诗。《诗》教是战国楚地贵族教育的核心内容,楚地《诗》教侧重"以《诗》儆戒""以《诗》明德""以《诗》达情"的功能,在于以"诗义"培养德行,以"诗乐"陶冶情操。楚地《诗》教发轫于西周时期的礼乐之教,成型于春秋时期的六经之教,在战国时期接受儒学影响,转型为德政之教。战国时期列国注重事功的政治导向对《诗》教产生消极影响,清华简反映出战国后期楚地《诗》教地位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芮良夫毖 《诗》教 孔子诗论
下载PDF
西周时期《诗经》文本形成与“诗教”传统源流
4
作者 宋亚飞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1-46,共6页
《诗经》结集历程自古便已有论之,其并非孤立而成,而与三代早期“诗教”传统有着关联。此传统在西周时期的继承,既与商周互融的文化关系相关,也与周朝维护自身统治需要相关。但“诗教”的继承同样存在嬗变,具体表现为不同时代环境下诗... 《诗经》结集历程自古便已有论之,其并非孤立而成,而与三代早期“诗教”传统有着关联。此传统在西周时期的继承,既与商周互融的文化关系相关,也与周朝维护自身统治需要相关。但“诗教”的继承同样存在嬗变,具体表现为不同时代环境下诗文本多方面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本质上存在着偏离“诗教”限制的倾向,使宗教性质的礼乐文本逐渐更注重表达需求的满足,因而使整个时代的诗歌不断向文本自由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教 文本结集 诗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