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典型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张家口屯垦林场为例
1
作者
黄沛
石涵宇
+4 位作者
李卫
纪署光
侯振宏
王海民
姚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48,共11页
【目的】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在植被演替和养分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土壤养分转化的最重要的调节器之一,也是评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指标。为明确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评价植被恢复成效,深入认...
【目的】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在植被演替和养分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土壤养分转化的最重要的调节器之一,也是评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指标。为明确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评价植被恢复成效,深入认识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和演替过程。【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常规分析方法,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分析中国北方典型农牧交错带张家口屯垦林场4种植被恢复模式(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杨树Populus tomentosa和榆树Ulmus pumila)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并探究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共获得19957个细菌OTUs和5957个真菌OTUs。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40 cm土层中落叶松和樟子松的细菌Shannon和Chao指数显著高于天然草地(P<0.05),0~20 cm土层中天然草地和榆树真菌Shannon和Chao指数显著高于杨树(P<0.05);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属水平,不同植被类型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导致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发生改变,其中SOC、TN和粉粒含量与细菌密切相关,黏粒和粉粒含量与真菌密切相关。【结论】在张家口地区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过程中,樟子松和落叶松恢复模式是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的2种植被恢复模式;榆树恢复模式是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的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人工林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中国农牧交错带的计算和模拟
被引量:
24
2
作者
陈全功
张剑
杨丽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28,共5页
以牧草生长的适宜度模型为依据,选取了9个生态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农牧交错带生态因子评定模型,并利用GIS技术对农牧交错带进行空间计算,模拟出农牧交错带的地理分布,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
以牧草生长的适宜度模型为依据,选取了9个生态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农牧交错带生态因子评定模型,并利用GIS技术对农牧交错带进行空间计算,模拟出农牧交错带的地理分布,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表述。结果表明:中国农牧交错带分布是沿胡焕庸所提出的人口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走向的一条狭长地带,涉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13个省(区)的234个县(市、旗),总面积813459.06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牧交错带
层次分析法
模糊集合理论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秦红灵
李春阳
+1 位作者
高旺盛
董孝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25,31,共5页
为了揭示农牧交错地区不同农田耕作方式对其水分环境的影响过程及规律,选择翻耕地和免耕地两种土地耕作类型,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在作物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有随降雨量周期变化的趋势,无...
为了揭示农牧交错地区不同农田耕作方式对其水分环境的影响过程及规律,选择翻耕地和免耕地两种土地耕作类型,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在作物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有随降雨量周期变化的趋势,无论是何种耕作方式,除生育期降雨外,播前底墒也是土壤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土壤贮水能力免耕地大于翻耕地;0~80 cm土壤水分的空间剖面自上而下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失水层(0~30 cm)和中层贮水层(30~80 cm).③用SPSS统计软件进一步对土壤水分与土层深度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与土层深度的关系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其关系方程为拟和三次抛物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变化
保护性耕作
北方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张家口屯垦林场为例
1
作者
黄沛
石涵宇
李卫
纪署光
侯振宏
王海民
姚斌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甘肃敦煌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48,共11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F0305905)
河北省科学院立项项目“河北省坝上高原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2310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科技项目(STSTC2023004)。
文摘
【目的】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在植被演替和养分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土壤养分转化的最重要的调节器之一,也是评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指标。为明确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评价植被恢复成效,深入认识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和演替过程。【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常规分析方法,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分析中国北方典型农牧交错带张家口屯垦林场4种植被恢复模式(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杨树Populus tomentosa和榆树Ulmus pumila)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并探究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共获得19957个细菌OTUs和5957个真菌OTUs。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40 cm土层中落叶松和樟子松的细菌Shannon和Chao指数显著高于天然草地(P<0.05),0~20 cm土层中天然草地和榆树真菌Shannon和Chao指数显著高于杨树(P<0.05);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属水平,不同植被类型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导致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发生改变,其中SOC、TN和粉粒含量与细菌密切相关,黏粒和粉粒含量与真菌密切相关。【结论】在张家口地区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过程中,樟子松和落叶松恢复模式是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的2种植被恢复模式;榆树恢复模式是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的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人工林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Keywords
ecotone
between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planta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environmental
factors
分类号
S718.8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中国农牧交错带的计算和模拟
被引量:
24
2
作者
陈全功
张剑
杨丽娜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28,共5页
基金
科技部西部专项基金(2003B A901 A20).
文摘
以牧草生长的适宜度模型为依据,选取了9个生态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农牧交错带生态因子评定模型,并利用GIS技术对农牧交错带进行空间计算,模拟出农牧交错带的地理分布,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表述。结果表明:中国农牧交错带分布是沿胡焕庸所提出的人口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走向的一条狭长地带,涉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13个省(区)的234个县(市、旗),总面积813459.06km^2。
关键词
中国农牧交错带
层次分析法
模糊集合理论
地理信息系统
Keywords
Chinese
ecotone
between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set
theory
GIS
分类号
P40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秦红灵
李春阳
高旺盛
董孝斌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25,3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
文摘
为了揭示农牧交错地区不同农田耕作方式对其水分环境的影响过程及规律,选择翻耕地和免耕地两种土地耕作类型,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在作物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有随降雨量周期变化的趋势,无论是何种耕作方式,除生育期降雨外,播前底墒也是土壤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土壤贮水能力免耕地大于翻耕地;0~80 cm土壤水分的空间剖面自上而下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失水层(0~30 cm)和中层贮水层(30~80 cm).③用SPSS统计软件进一步对土壤水分与土层深度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与土层深度的关系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其关系方程为拟和三次抛物线型.
关键词
土壤水分变化
保护性耕作
北方农牧交错带
Keywords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conservation
tillage
ecotone
between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north
China
分类号
S342.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典型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张家口屯垦林场为例
黄沛
石涵宇
李卫
纪署光
侯振宏
王海民
姚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的中国农牧交错带的计算和模拟
陈全功
张剑
杨丽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秦红灵
李春阳
高旺盛
董孝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