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省份面板数据 被引量:46
1
作者 龚新蜀 张洪振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9,共7页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物流产业集聚 经济溢出 空间分异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下载PDF
区域碳排放空间转移特征及其经济溢出效应 被引量:34
2
作者 孙立成 程发新 李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3,共7页
准确把握区域碳排放转移的空间转移特征,明确其经济溢出效应是引导区域碳排放合理转移的基础。以中国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分别测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入总量及碳排放转出总量;通过构建基于地理... 准确把握区域碳排放转移的空间转移特征,明确其经济溢出效应是引导区域碳排放合理转移的基础。以中国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分别测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入总量及碳排放转出总量;通过构建基于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的空间权重矩阵,综合运用Moran’s I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碳排放转移总量均较大,其中碳排放转入总量大于碳排放转出总量,东部及中部较发达地区均具有正的净转移特征;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入和碳排放转出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7和0.14,表明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空间集群特征;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在局部空间主要表现为L-L模式和H-H模式。其中东部及中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表现为H-H模式,西部地区及中部欠发达地区表现为L-L模式,而中部地区则表现为L-H模式或H-L模式为主;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经济溢出类型主要有五种具有区域特征的溢出模式,其中中国省际区域碳排放转入所产生的经济溢出效应要强于碳排放转出。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分析了其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转移 经济溢出效应 Moran’s I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援以止战:国际援助与国内武装冲突——来自中国对外援助的证据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攻研 刘洪钟 范琳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156,160,共29页
国际援助能否减少国内武装冲突长期以来都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规模和影响力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众多学者的讨论。作者基于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项目数据库,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中国援助对受援国... 国际援助能否减少国内武装冲突长期以来都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规模和影响力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众多学者的讨论。作者基于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项目数据库,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中国援助对受援国国内武装冲突的影响,从政治、经济双重视角挖掘了内在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伴随中国援助的增加,受援国武装冲突的爆发概率和规模均显著下降,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欧美以及世界银行等传统援助对武装冲突的抑制作用则并不明显。究其根源,一方面,中国水平模式的援助不仅为受援国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提升了国家财政能力,而且通过资源配置效应重塑了国内经济格局、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中国援助的国内政治效应也会随后显现,国内民众支持率和政治凝聚力不断提高,地区分裂倾向和国家整体脆弱性显著降低,最终使得武装冲突风险得到有效缓解。这一研究有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中国援助对受援国的影响,能基于“中国故事”对传统的援助—冲突理论进行反思,为增强全球援助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援助 国内武装冲突 经济溢出效应 国内政治效应 工具变量法
原文传递
上海自贸试验区经济溢出效应的量化分析——基于贸易转移效应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艳红 胡加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2-31,共10页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施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上海自贸区是否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将是自贸区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研究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施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上海自贸区是否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将是自贸区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研究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上海自贸区对相邻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此评估自贸区的经济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上海自贸区成立对相邻周边地区特别是相邻的上海腹地和浙江省(除上海腹地的进口贸易外)的进出口贸易带来正溢出效应;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并没有带来较大的贸易转移效应(除浙江省短时期的进口贸易外),反而发挥了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自贸区成立对浦东新区的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较平衡。据此提出自贸区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试验区 经济溢出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下载PDF
广东省客货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及经济外部性
5
作者 童珺玥 吴旗韬 +3 位作者 李苑君 千庆兰 陈和平 金双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88-2299,共12页
在网络研究由结构描述转向绩效评价背景下,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探索区域城市的空间互动关系及经济溢出效应成为当前城市网络研究关注的重点。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车流、人流、快递流构建城际客货流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网... 在网络研究由结构描述转向绩效评价背景下,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探索区域城市的空间互动关系及经济溢出效应成为当前城市网络研究关注的重点。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车流、人流、快递流构建城际客货流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测度网络的经济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车流和人流网络核心层均由广佛组成;快递流网络核心层由广莞深构成。一级优势流在车流网络中呈佛―广―莞―深的廊道式分布;在人流网络中呈广―佛、深―莞的双通道模式;在快递流网络中集聚于广―莞―深之间。2)广州在客货流网络中核心地位显著;城市节点在快递流网络有明显职能分异。3)广东省客货流网络的经济外部效应呈显著负向溢出,现阶段广东省域尚未形成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4)城市节点功能关联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增长。城际要素流动可降低消费市场的进入壁垒和交易成本,使区域内城市享受市场规模借用带来的发展好处;而营商基础配套条件的改善将加速资源虹吸,进一步加剧集聚阴影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客货流网络 网络外部性 经济溢出效应 广东省
下载PDF
FDI流入我国省市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赵善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4期1093-1099,共7页
FDI对东道国经济的直接效应,是指FDI的流入直接形成了生产能力,对GDP增长有直接贡献;FDI间接效应体现为伴随着FDI的流入,技术或生产率的非自愿扩散来促进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由于FDI的效应,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大的... FDI对东道国经济的直接效应,是指FDI的流入直接形成了生产能力,对GDP增长有直接贡献;FDI间接效应体现为伴随着FDI的流入,技术或生产率的非自愿扩散来促进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由于FDI的效应,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大的不同效果。想通过实证分析来搞清FDI的流入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以及与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来为我国的引资政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经济增长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