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生态用水研究的讨论 被引量:41
1
作者 宋炳煜 杨稢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7-625,共9页
十几年生态用水研究进展,其概念从自然地理平衡说法到生态系统稳定说法,至今未明确统一。按生态用水概念的内涵,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用水、需水、耗水6个词的多样组合归纳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两个词。地带性植被生态用水是生态用... 十几年生态用水研究进展,其概念从自然地理平衡说法到生态系统稳定说法,至今未明确统一。按生态用水概念的内涵,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用水、需水、耗水6个词的多样组合归纳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两个词。地带性植被生态用水是生态用水研究的基础,可为生态保护和植被建设提供依据和目标。建议生态用水概念定义为:维持各类生态系统正常发育与相对稳定所必需消耗和现存的水称为生态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植被建设 生态保护 水资源配置 英语 词语表达
下载PDF
皇甫川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用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劼 宋炳煜 +2 位作者 朴顺姬 仝川 高清竹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21,共9页
一个强烈水土流失小流域(准格尔五分地沟),经过20多年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乔灌草人工植被镶嵌分布,覆盖率达80%,在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同时,也消耗相当量的水资源———生态用水。2002年生长季节,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测定了该小流域各不同类... 一个强烈水土流失小流域(准格尔五分地沟),经过20多年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乔灌草人工植被镶嵌分布,覆盖率达80%,在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同时,也消耗相当量的水资源———生态用水。2002年生长季节,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测定了该小流域各不同类型植被蒸散量、各不同类型土壤贮水量及降水量等,计算出该小流域四大类型植被生态用水(按大小顺序):①农田为5321.3m3/hm2;②乔木林为4654.8m3/hm2;③灌木林为4047.8m3/hm2;④草原为3244.3m3/hm2。估算出全小流域生态用水量:①各类植被生态用水量约150×104m3;②水库湿地生态用水量约26×104m3;③居民点生态用水量约4000m3。三项合计,即五分地沟小流域总生态用水量约176×104m3。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该小流域植被生态用水量和总生态用水量均超出同期降水量(130×104m3)达20×104~40×104m3。这意味着土壤贮水量耗减20~30mm。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构建适宜的植被模式,调控生态用水量,将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及其环境改善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川流域 丘陵沟壑区 实验 生态用水 植被蒸散 现状
下载PDF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长川流域生态用水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高清竹 杨劼 +1 位作者 宋炳煜 江源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9-507,共9页
在野外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GIS和情景分析方法,对地处典型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内蒙古长川流域不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情景下的生态用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川流域平均蒸散量和平均生态用水量分别为274.3mm和370.7... 在野外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GIS和情景分析方法,对地处典型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内蒙古长川流域不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情景下的生态用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川流域平均蒸散量和平均生态用水量分别为274.3mm和370.7mm,植被蒸散的水分消耗较大,但流域降雨量基本能满足植被的蒸散耗水需求,流域的整体生态用水量处于较适宜水平。研究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情景(B2方案)的生态用水量小于适宜生态用水阈值(411.3mm),但其植被蒸散量大于有效降雨量(279.0mm),从长远角度看,B2方案还是受水分(降雨)条件的限制;而4种退耕还林(草)情景的生态用水量和植被蒸散量均小于适宜生态用水阈值和有效降雨量,不受降雨条件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生态环境建设情景 长川流域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
下载PDF
北京山区4种优势林分生态用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贺年 余新晓 +3 位作者 赵阳 邓文平 杨芝歌 张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4,70,共4页
为研究较小尺度上不同林分的生态用水,采用实验方法对2010年生长季北京山区4种主要优势林分的生态用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4种林分的生态用水量分别为侧柏376.15mm,油松335.28mm,刺槐258.90mm,栓皮栎374.94mm。生态用水的各组分中... 为研究较小尺度上不同林分的生态用水,采用实验方法对2010年生长季北京山区4种主要优势林分的生态用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4种林分的生态用水量分别为侧柏376.15mm,油松335.28mm,刺槐258.90mm,栓皮栎374.94mm。生态用水的各组分中林分蒸腾用水占据主导性地位;4种林分中,刺槐林地的有效降水能够满足全部的林地蒸散甚至补充少量土壤贮水,而其他3种林分均只能满足约75%的林地蒸散量和约55%的生态用水量。建议在降水贫乏的干旱山区造林时,适当增加刺槐林分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林分 生态用水 测定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用水现状及优化配置分析——以河北沽源县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浩 邵新庆 +3 位作者 吕进英 林长存 何峰 王堃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生态用水研究是分析流域水利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水科学中关注更多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对生态用水的忽视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本研究选取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河北沽源县,采用桑斯维特公式(Thornth... 生态用水研究是分析流域水利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水科学中关注更多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对生态用水的忽视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本研究选取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河北沽源县,采用桑斯维特公式(Thornthwaite)来计算潜在蒸散量,计算出沽源县各项生态用水类型的用水量。结果表明:沽源县生态用水总量为4.183×108 m3.a-1,其中耕地农作物生态用水1.506×108 m3.a-1,林地植被生态用水1.539×108 m3.a-1,草地生态用水0.705×108 m3.a-1,园地生态用水0.026×108 m3.a-1,水域生态用水0.407×108 m3.a-1。从生态用水角度考虑,该县土地利用规划中,应适当退耕,且采取还草比还林更适宜;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应降低蔬菜和土豆的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土地利用 北方农牧交错带 沽源县
下载PDF
“3S”技术在生态用水量研究中的应用——以锡林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佳慧 刘芳 +3 位作者 王炜 梁存柱 张韬 王永利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7,共6页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配置问题日益重视,生态用水量研究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用水量的计算是在生态环境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而“3S”技术恰恰可以提供准确、大量的时空信息以及...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配置问题日益重视,生态用水量研究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用水量的计算是在生态环境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而“3S”技术恰恰可以提供准确、大量的时空信息以及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技术方法,满足生态用水量研究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提出了一种在“3S”技术支持下的生态用水量计算方法,以锡林河流域为例,通过“3S”技术提取植被群落类型和空间分布等生态环境信息,应用生态用水概念及计算方法,建立空间信息(群落类型面积大小、数量)与生态用水量等级间的关系,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软件绘制锡林河流域生态用水图,统计得出不同等级生态用水量的大小,进而得到锡林河流域的生态用水总量。该方法为今后快速、准确的计算生态用水量提供了思想启示,为科学配置生态用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生态用水量 锡林河流域 应用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计算方法 群落类型 供需矛盾 配置问题 时空信息 技术方法 技术支持 空间分布 空间信息 相关软件 用水总量 科学配置 水资源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被引量:69
7
作者 左其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开发 ,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号召。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生态系统实际用水量以及...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开发 ,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号召。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生态系统实际用水量以及达到某一目标要求的生态用水量如何计算或合理确定 ,对流域规划、生态建设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都有重要意义。先从生态系统的一般意义上来介绍生态用水的概念 ,进而介绍植被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并针对“退耕还林”和“植被生态改善与恢复”情况下的生态用水计算问题进行专门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植被生态系统 退耕还林还草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生态环境调查及生态用水量计算 被引量:10
8
作者 左其亭 周可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生态环境调查及动态变化分析,是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生态环境演变与科学调控、管理的基础。生态用水量计算,是在生态环境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计算现状生态用水量和目标生态用水量,为科学配置生态用水提供科学依据。在生态环境调... 生态环境调查及动态变化分析,是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生态环境演变与科学调控、管理的基础。生态用水量计算,是在生态环境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计算现状生态用水量和目标生态用水量,为科学配置生态用水提供科学依据。在生态环境调查和用水量计算中,需要借助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它们的结合等技术手段,来实现时空变化信息的实时、动态调查、监测以及信息的提取、分析和处理。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一种RS、GIS、GPS(统称3S)支持下的生态环境调查技术和生态用水量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生态用水量 生态环境调查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人工杨树林地的生理生态用水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炳煜 杨劼 +1 位作者 郭广芬 张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9-162,共4页
植物群落生理生态用水包括生理用水和生态用水。认为植物蒸腾耗水既属于生理用水也属于生态用水,具有两重性。人工杨树林地主要建群树种的蒸腾速率日均值按大小顺序为:沙柳>小叶杨>中间锦鸡儿。林地生态用水包括林地群落蒸散量与... 植物群落生理生态用水包括生理用水和生态用水。认为植物蒸腾耗水既属于生理用水也属于生态用水,具有两重性。人工杨树林地主要建群树种的蒸腾速率日均值按大小顺序为:沙柳>小叶杨>中间锦鸡儿。林地生态用水包括林地群落蒸散量与土壤贮水量。2001年7~8月皇甫川人工杨树林地生态用水量达142mm,林地蒸散量为99mm,同期降雨量181mm,虽然有82mm的降水用于土壤水分补偿,但由于降雨集中于生长季后期,即较大降雨发生在野外观测之后,所以实验观测结果是一组难得的连年干旱期的生理生态用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川流域 人工杨树林 生理用水 生态用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