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分泌干扰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
作者 任晋 蒋可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内分泌干扰剂 (EDC)正在成为生态环境研究的前沿课题 ,并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本文综述了内分泌干扰剂的危害、作用机理、化合物类型及研究进展 ,特别强调了化合物低剂量长期暴露潜在危害的新概念 ,详述了传统的环境毒理学和环境分... 内分泌干扰剂 (EDC)正在成为生态环境研究的前沿课题 ,并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本文综述了内分泌干扰剂的危害、作用机理、化合物类型及研究进展 ,特别强调了化合物低剂量长期暴露潜在危害的新概念 ,详述了传统的环境毒理学和环境分析化学所遇到的挑战及生物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和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内分泌干扰剂筛选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剂 环境毒理 危害 作用机理 分析技术
下载PDF
四环素类兽药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左儒楠 彭君茹 +6 位作者 李日飞 刘筱 王雅倩 翁启彬 侯会霞 卢明 李引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101,共4页
抗生素类兽药是一类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兽药,持续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范围的关注。四环素类抗生素使用量在抗生素中处于前列,其在环境中大量残留,已经对环境产生了潜在的危险。论... 抗生素类兽药是一类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兽药,持续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范围的关注。四环素类抗生素使用量在抗生素中处于前列,其在环境中大量残留,已经对环境产生了潜在的危险。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情况、对水污染的情况以及对土壤污染等方面论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环境行为,同时从水生生态毒理学等方面论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生态毒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四环素类抗生素以及其他抗生素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兽药 环境行为 生态毒理
下载PDF
基于双壳贝类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与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静 于明曦 +4 位作者 宋广军 王昆 吴景 邵泽伟 宋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05-2212,共8页
微塑料(尺寸<5 mm的塑料)是海洋环境中一种新型污染物,可被海洋生物误食并对其产生毒性效应。随着海洋微塑料污染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深入,利用指示生物开展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及毒理学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海洋双壳贝类可通过滤食... 微塑料(尺寸<5 mm的塑料)是海洋环境中一种新型污染物,可被海洋生物误食并对其产生毒性效应。随着海洋微塑料污染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深入,利用指示生物开展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及毒理学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海洋双壳贝类可通过滤食方式摄食环境中的微塑料,是海洋微塑料污染监测与毒理学研究理想的指示物种。本文综述了海洋双壳贝类体内微塑料的分析方法、不同海域双壳贝类体内微塑料的累积分布以及受控实验条件下微塑料对双壳贝类的生态毒理效应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未来研究方向将主要包括:建立以双壳贝类为指示的海洋微塑料污染生物监测标准方法以及研究环境浓度微塑料对海洋双壳贝类的亚慢性毒性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双壳贝类 指示生物 生物监测 生态毒理
原文传递
典型污染物对藻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郐安琪 赵伟华 +1 位作者 李青云 李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各种污染物质源源不断进入到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以藻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及人工纳米材料对藻类生态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重点从藻的生长、酶活性、光合作用、细胞结构和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各种污染物质源源不断进入到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以藻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及人工纳米材料对藻类生态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重点从藻的生长、酶活性、光合作用、细胞结构和代谢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及展望。期望能为藻类敏感物种的筛选和生态毒理学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重金属 有机化合物 人工纳米材料 生态毒性
下载PDF
新烟碱类农药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子琪 呼啸 +5 位作者 李莉 朱峰 袁龙飞 李薇 程有普 陈增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11-4819,共9页
农业生产中,呋虫胺以外消旋体的形式销售和使用,在进入生态环境后出现对映体选择性降解、吸收、代谢、排泄等.不区分对映体间差异的传统风险评估给呋虫胺的合理使用与生态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研究指出S-呋虫胺既是高毒体也是高活体,其... 农业生产中,呋虫胺以外消旋体的形式销售和使用,在进入生态环境后出现对映体选择性降解、吸收、代谢、排泄等.不区分对映体间差异的传统风险评估给呋虫胺的合理使用与生态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研究指出S-呋虫胺既是高毒体也是高活体,其生态毒性为R-呋虫胺的13.9~145.9倍,但R-呋虫胺也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性,且作物中优先降解,开发高比例的R体农药有利于维持杀虫活性的同时降低对非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负效应.本文旨在综述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研究进展,为其科学难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也为其科学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对映体选择性 生物活性 生态毒理 环境行为
下载PDF
畜禽粪便残留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水体污染状况及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杏艳 陈中华 +4 位作者 龚胜 蓝海恩 邓海明 杨楷 卢文学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第5期30-33,共4页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我国畜牧业使用量最大的广谱抗生素之一,因其在动物肠胃系统内难以被完全吸收而在畜禽粪便中残留量较大,导致大量四环素类抗生素随畜禽粪便还田进入土壤,最终进入水环境,并对水环境造成潜在的环境风险。综述了四环类抗...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我国畜牧业使用量最大的广谱抗生素之一,因其在动物肠胃系统内难以被完全吸收而在畜禽粪便中残留量较大,导致大量四环素类抗生素随畜禽粪便还田进入土壤,最终进入水环境,并对水环境造成潜在的环境风险。综述了四环类抗生素对我国水体的污染状况及其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以期为控制该类抗生素对我国水环境的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抗生素 水体污染状况 生态毒理 畜禽粪便
下载PDF
新形势下“生态毒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7
作者 张文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69-72,共4页
现阶段,人类面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开设“生态毒理学”课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加强对环境生态问题的认识并探索科学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以... 现阶段,人类面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开设“生态毒理学”课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加强对环境生态问题的认识并探索科学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以及教学模式均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新形势对专业建设的要求。针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从多方面分析探讨了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该课程以及其他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教学改革 新形势 现状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邱昕晔 俞爽 刘红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93,共14页
河蚬是大型底栖双壳类生物,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它具有个体小、分布广、来源方便、易于实验室驯养等特点,常被作为受试生物用于毒理学研究中,为评价污染物毒性作用提供有价值信息。从河蚬对各化学品的行为响应、耐受性以及生理生... 河蚬是大型底栖双壳类生物,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它具有个体小、分布广、来源方便、易于实验室驯养等特点,常被作为受试生物用于毒理学研究中,为评价污染物毒性作用提供有价值信息。从河蚬对各化学品的行为响应、耐受性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响应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将河蚬应用于毒理学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存在的待完善之处,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总结出其可用于中国淡水水质基准制定、化学品毒性评价以及生物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生态毒理学 研究进展 评价
下载PDF
新型吡唑酰胺类农药吡噻菌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文浩 颜振敏 +4 位作者 吴艳兵 蔡光辉 赵莉蔺 李薇 陈增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4期124-130,共7页
为阐明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吡噻菌胺的生态暴露风险与环境行为归趋,本文从合成路径、生物活性、生态毒理、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五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吡噻菌胺对真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防治效果优于治疗效... 为阐明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吡噻菌胺的生态暴露风险与环境行为归趋,本文从合成路径、生物活性、生态毒理、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五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吡噻菌胺对真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防治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吡噻菌胺对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生态毒性,且对细胞活力及氧化应激具有显著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建议后续深入开展不同环境下吡噻菌胺的行为特征及其水生生态毒理学研究,特别是对映体选择性的分子机制,探索高效低风险的手性对映体,建立科学精准的风险评估体系,降低其对水生生物安全和人类生殖健康的高潜在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噻菌胺 合成路径 生物活性 生态毒理 环境行为
下载PDF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生态毒理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彪 薛二军 刘文亚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6,共3页
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方向、污水厂出水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及其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提出了减少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生态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生态毒理 污水再生利用
下载PDF
环境毒物检测方法──细菌培养顶空气相色谱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锦泉 殷斌志 +1 位作者 陆定中 察宏道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1-74,79,共5页
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环境毒物对大肠杆菌(E.Coli)代谢产物CO2的抑制程度,以IC50(50%抑制浓度)判断毒性大小,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的方法。本试验选择最佳条件为;细菌浓度109个/ml,pH... 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环境毒物对大肠杆菌(E.Coli)代谢产物CO2的抑制程度,以IC50(50%抑制浓度)判断毒性大小,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的方法。本试验选择最佳条件为;细菌浓度109个/ml,pH值72—7.4,顶空管气液比1:2.5,培养4h,以及适宜的CO2测定色谱条件。用该方法检测8种离子毒性,IC50值顺序为Hg2+(0.86×10—6)>Cu2+(8.00×10—6)>Cd2+(8.39×10-6)>CN-(10.20×10-6)>Pb2+(11.20×10-6)>Sn2+(20.10×10-6)>Ni2+(39.70×10-6);研究了Cd2+、Hg2+、Cu2+、Zn2+和CN-5种离子间联合毒性作用,大多数表现为相加作用,也有协同和拮抗作用;芳香族化合物结构活性与毒性两者间有密切关系,取代基种类和数目不同,毒性各异;探讨硝基废水处理过程中毒性随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COD值降低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评价 顶空气相色谱 生态毒理
下载PDF
罗红霉素对大型溞生殖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凌玉 刘建超 +1 位作者 冷阳 陆光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74-3083,共10页
罗红霉素(ROX)在水环境中广泛赋存,并产生一定的生态毒理效应.为了进一步认知ROX对水生生物的负面影响,以大型溞为模式生物研究了ROX在生殖、生长及抗氧化系统方面的急慢性毒理效应.结果发现ROX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等级为Ⅲ级(48h-LC_(50... 罗红霉素(ROX)在水环境中广泛赋存,并产生一定的生态毒理效应.为了进一步认知ROX对水生生物的负面影响,以大型溞为模式生物研究了ROX在生殖、生长及抗氧化系统方面的急慢性毒理效应.结果发现ROX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等级为Ⅲ级(48h-LC_(50)为60.26 mg·L^(-1),96h-LC_(50)为39.81 mg·L^(-1)).0.5μg·L^(-1)和50μg·L^(-1)的ROX均显著增加了大型溞的产卵胎次,提高了大型溞的产卵总量和每胎产卵量.暴露初期ROX改变了大型溞的性成熟时间,大型溞通过调节产卵胎数和单胎产卵数量,弥补ROX造成的环境胁迫,50μg·L^(-1)ROX显著提升了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ROX暴露组中大型溞均出现了体长变短、心率失调和游泳活性抑制现象.50μg·L^(-1)ROX对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和GSH-Px(谷胱甘肽)的抑制率接近50%,对MDA(丙二醛)的诱导甚至超过100%,造成机体内活性氧蓄积,损伤细胞膜.大型溞通过上调per06表达,增强体内免疫应答,但gst和gst-theta表达受到抑制下调,解毒作用减弱,ROX抑制了大型溞jhe、ecra、ecrb、rxr、vg1、vg2和vit-2基因表达,致使保幼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和卵黄蛋白合成受阻,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种群稳定.本结果为水环境中ROX对水生生物的生殖和生长及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响应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ROX) 大型溞 抗氧化系统 生长发育 生态毒理
原文传递
8种典型PhACs在水中的赋存、生态风险及其对大型溞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鑫磊 刘建超 陆光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9-2246,共8页
检测了8种典型的药物活性化合物(PhACs)在污水处理厂尾水受纳河流中的赋存情况.结果显示8种PhACs夏、冬两季总浓度范围分别为27.6~226.4 ng·L^-1和56.6~368.8 ng·L^-1,其中咖啡因的浓度最高(16.2~125.8 ng·L^-1),其次是... 检测了8种典型的药物活性化合物(PhACs)在污水处理厂尾水受纳河流中的赋存情况.结果显示8种PhACs夏、冬两季总浓度范围分别为27.6~226.4 ng·L^-1和56.6~368.8 ng·L^-1,其中咖啡因的浓度最高(16.2~125.8 ng·L^-1),其次是罗红霉素(3.3~89.2 ng·L^-1)和布洛芬(3.6~59.2 ng·L^-1). 8种PhACs对绿藻、溞类和鱼类的总体生态风险(MRQ)在夏、冬两季分别为1.51、 0.08、 5.68和8.34、 0.22、 6.45,其中酮康唑、红霉素和布洛芬对藻类、溞类和鱼类MRQ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9%、 85%和92%以上.从敏感物种来看,冬季绿藻对PhACs最为敏感,夏季鱼类对PhACs最为敏感.环境浓度下PhACs对大型溞21 d混合暴露实验结果显示:混合PhACs能够显著干扰大型溞的生长、生殖情况,显著提升了大型溞生殖能力和游泳活性,降低了心脏和胸肢跳动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活性化合物(PhACs) 大型溞 生殖 生长 生态毒理
原文传递
修复土地再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家女 周启星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280-285,共6页
针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结果,但是对修复效果的评价研究却相对较少。实际上,在对污染土壤进行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修复后,再用前需要根据再用目的对可能残留的污染物或修复剂是否会产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 针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结果,但是对修复效果的评价研究却相对较少。实际上,在对污染土壤进行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修复后,再用前需要根据再用目的对可能残留的污染物或修复剂是否会产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进行风险评价。本文着重从修复场地原位观察法、实验室模拟观察法、微宇宙法和现场经验与推导法四方面讨论了如何能够有效、灵敏地诊断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潜在危害,归纳了生态毒理学实验在评价修复土地再用风险中的作用;并对修复土地再用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生态风险评价 方法学 生态毒理
下载PDF
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少格 陆光华 +3 位作者 刘建超 赵海洲 孙丽莎 杨晓凡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2期1-5,11,共6页
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等。PCR技术不仅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检测带来了便... 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等。PCR技术不仅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检测带来了便利,还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阐述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最后指出了目前PCR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生态毒理学 基因毒性 水生生物
下载PDF
“海洋”特色的生态毒理学综合实验教学架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来军 李晓梅 陈永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为了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目标,对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特色教学模式构架设计,以海洋环节动物沙蚕为实验材料,将多个实验组合成一个内容相互关联又连续的综合性实验,分别从沙蚕个体水平、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及DNA... 为了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目标,对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特色教学模式构架设计,以海洋环节动物沙蚕为实验材料,将多个实验组合成一个内容相互关联又连续的综合性实验,分别从沙蚕个体水平、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及DNA水平各层次认识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动物有机体的影响,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研究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环境污染 生物监测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全氟丁基磺酸钾对小麦、水稻的毒理学研究
17
作者 杨帆 陈晓倩 +1 位作者 杨和行 杨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0-85,149,共7页
试验选取全氟化合物(PFOS)的典型替代品之一:全氟丁基磺酸钾(PFBSK)作为受试物,对中国2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进行毒理学研究。试验采用OECD标准方法测试该物质对2种植物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FBSK对小麦幼苗鲜重的抑制率... 试验选取全氟化合物(PFOS)的典型替代品之一:全氟丁基磺酸钾(PFBSK)作为受试物,对中国2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进行毒理学研究。试验采用OECD标准方法测试该物质对2种植物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FBSK对小麦幼苗鲜重的抑制率在100 mg/kg浓度组达到了44%(与空白组相比),在1.0 mg/kg浓度时达到了17%;对出苗的抑制率在100 mg/kg浓度组达到了80%(与空白组相比),在10 mg/kg浓度时达到了10%,1.0 mg/kg浓度时影响较小,抑制率为0%。与此同时,PFBSK对水稻幼苗鲜重的抑制率在100 mg/kg浓度时为30%,1.0 mg/kg浓度时抑制率为15%;对出苗的抑制率最高也仅达到22%,1 mg/kg浓度组出苗抑制率为0%。水稻出苗终点和鲜重终点的LC_(_(50))和EC_(50)值分别为21 376和8 624 mg/kg,而小麦的LC_(50)和EC_(50)值分别为35和262 mg/kg。一般情况下,受试物对2种植物出苗和幼苗生长的抑制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模拟试验放大了受试物对植物的浓度效应影响,在真实环境中所选受试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有限。由此判断,PFBSK在真实环境中的生态毒性效应有限,可作为环境替代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植物 暴露试验 生态毒理 EC50 LC50
下载PDF
壬基酚溶液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研究
18
作者 李安 潘立刚 +3 位作者 张秀彤 梁刚 满燕 靳欣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14-2420,共7页
为探究壬基酚溶液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急性致死毒性和非致死毒性效应,将同期化后的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壬基酚溶液24 h,考察壬基酚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半致死浓度、性腺臂发育、子代数目、虫体长度和身体弯曲频率等毒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壬基酚溶液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急性致死毒性和非致死毒性效应,将同期化后的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壬基酚溶液24 h,考察壬基酚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半致死浓度、性腺臂发育、子代数目、虫体长度和身体弯曲频率等毒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4期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为受试生物,对壬基酚溶液24 h的半数致死浓度即LC50值为8.09 mg·L^(-1)。壬基酚暴露干扰了秀丽隐杆线虫性腺臂的正常发育,与对照组相比,0.081 mg·L^(-1)和0.162 mg·L^(-1)染毒组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子代数目和虫体长度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低剂量染毒组身体弯曲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性试验研究表明,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对壬基酚的毒性响应比较敏感,在环境激素的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秀丽隐杆线虫 生态毒理
下载PDF
水溶性塑料薄膜的生态毒理学毒性评价
19
作者 高世荣 潘力军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1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水溶性塑料薄膜对斑马鱼的毒性,为其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水生动物斑马鱼为试材,采用静态法进行水溶性塑料薄膜的毒性评价,用直线内插法计算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结果 LC5024、48和96 h分别为2.75%、... 目的探讨水溶性塑料薄膜对斑马鱼的毒性,为其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水生动物斑马鱼为试材,采用静态法进行水溶性塑料薄膜的毒性评价,用直线内插法计算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结果 LC5024、48和96 h分别为2.75%、2.20%和2.20%。结论水溶性塑料薄膜对斑马鱼有较强的毒性,因此对水环境中的生物具有较强的生态毒性,应该加强对其的使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薄膜 生态毒理 斑马鱼
原文传递
以“农”为特色的递进式《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明堂 杨靖民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生态毒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和边缘性很强的以实验为基础的新兴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本文在对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特色教育和创新教育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实验内容的选取和编排、实验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质量的保障... 生态毒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和边缘性很强的以实验为基础的新兴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本文在对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特色教育和创新教育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实验内容的选取和编排、实验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质量的保障等各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指出该课程的教学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教学特色,提出了以好奇心为动力,教师导向为辅的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实验 递进式教学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