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安全保障的法治原则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21
1
作者
于文轩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0-166,290,共8页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生物安全观要求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这为我国生物安全的法治保障划定了调整界限。在此基础上,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价值定位应立足于回应风险社会...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生物安全观要求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这为我国生物安全的法治保障划定了调整界限。在此基础上,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价值定位应立足于回应风险社会挑战,坚持风险预防原则和谨慎发展原则。从风险预防原则和谨慎发展原则的视角来看,科技安全和生态安全是生物安全体系最主要的两方面内容。其中,科技安全保障应以人文关联补足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生态安全保障则应以保障总体国家安全为主旨,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风险预防原则
法治原则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
被引量:
15
2
作者
张震
张义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共13页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之下的彰显,二者各具特色和功能。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既要明确理念指引,也要把握原则遵循,更要重视制度实施,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实践层面的短板和理论层面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入宪
生态安全
法治保障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流域生态安全的法学逻辑与法治保障
被引量:
6
3
作者
孟庆瑜
张思茵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2年第6期66-76,共11页
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深入推进,流域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区域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方面的重要地位已经获得普遍认同。但作为一项跨学科议题,不同学科关于流域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认识仍存...
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深入推进,流域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区域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方面的重要地位已经获得普遍认同。但作为一项跨学科议题,不同学科关于流域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认识仍存在明显分歧,造成了流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法学视野下的流域生态安全强调的是流域法律关系和流域空间法律秩序,其法学内涵是指国家保障人类所处流域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关系的复杂性、衍生性、跨域性特征及其客体属性所决定。实现流域生态安全法治保障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流域立法体系、推动流域法律的生态化变革,以流域法治为载体推动法的生态安全价值客观化,以流域生态功能保护为核心建构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安全
法学内涵
法治回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生态安全法治体系构建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建兵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71-78,共8页
生态安全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我国正面临生态安全威胁。破解生态安全威胁,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进行审视,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把生...
生态安全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我国正面临生态安全威胁。破解生态安全威胁,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进行审视,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把生态安全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建立科学规范、管用有效的生态安全法治体系,并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生态安全领域难题的能力水平,维护、保障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法治
生态环境
法治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认知基础与法治保障
5
作者
张璐
金宵羽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82,93,共10页
中国式生态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刻理论把握而形成的生态安全领域的思想观念。党的底线思维是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认知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下,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实践进路应体现底线思维与法治...
中国式生态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刻理论把握而形成的生态安全领域的思想观念。党的底线思维是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认知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下,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实践进路应体现底线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统一,不断推进从政治话语到法律制度的全面转化。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法治保障和制度建设应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通过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定生态安全的边界,完善生态安全风险预防机制,在立法和法律实施层面形成多方协同的法治格局,根据“明确边界-防患未然-严守底线”的思路落实底线思维在生态安全法治建设上的实践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观
底线思维
生态安全法治
原文传递
“保障生态安全”的环境立法表达——以流域生态安全为中心展开
6
作者
孟庆瑜
李佳萌
王耀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61,共9页
相较于一般意义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保障生态安全”因更加突出的底线控制思维与短板效应视角而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缘于生态安全尚存概念不清、定位不明的学理困境,“保障生态安全”虽在环境立法中提出,但未能具体且充分展开...
相较于一般意义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保障生态安全”因更加突出的底线控制思维与短板效应视角而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缘于生态安全尚存概念不清、定位不明的学理困境,“保障生态安全”虽在环境立法中提出,但未能具体且充分展开。实现“保障生态安全”在环境立法的表达完善应首先明晰生态安全的现有表达分异,并对其内涵与定位作出明确。鉴于生态安全必须从区域尺度衡量的基本特性,以及现有环境法律体系由基本法和大量以生态空间与要素为类型的单行法构成的基本情况,选取流域这一重要且典型的自然生态区域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阐明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内容的具体构成,并分析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在环境立法中的应然与实然。流域生态安全立法的完善理论上应当达至层级与要素的多维度关照、价值明确与内容充实的全面化展开,反观当前立法现状,相关立法关涉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的规范则处于空白与重叠并存、模糊与整体关照不足的实然境地。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推进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化的重要方式,实现“保障生态安全”在环境立法中的良好表达可以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为契机。应首先明确生态安全整体性融入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路径选择,即不制定综合性较强的生态安全法,而是以“理念指引-原则遵循-制度实施”体系贯彻,在以“纂”为主的总则编中规定“保障生态安全”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在以“编”为主的分编中体系化贯彻具体制度的构建,以最终形成整体上生态安全价值理念的立法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流域
生态区域
环境法制
生态环境法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上游四川民族地区草原湿地保护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谢明敏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94,165,共9页
四川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四川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坚持生态优先、...
四川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四川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各项工作,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草原湿地呈现“总体好转、局部可控”的态势。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黄河流域四川段草原湿地保护和治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支撑,分析四川民族地区草原湿地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与根源,建议实践中运用多种手段,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横向生态补偿,进一步加大投入,持续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该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湿地保护
生态屏障建设
生态安全义务
政策路径
法治建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安全保障的法治原则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21
1
作者
于文轩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甘肃政法大学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0-166,290,共8页
基金
司法部201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研究”(19SFB1010)。
文摘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生物安全观要求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这为我国生物安全的法治保障划定了调整界限。在此基础上,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价值定位应立足于回应风险社会挑战,坚持风险预防原则和谨慎发展原则。从风险预防原则和谨慎发展原则的视角来看,科技安全和生态安全是生物安全体系最主要的两方面内容。其中,科技安全保障应以人文关联补足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生态安全保障则应以保障总体国家安全为主旨,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积极应对。
关键词
生物安全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风险预防原则
法治原则
Keywords
bio
security
ecological
security
national
security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22.68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
被引量:
15
2
作者
张震
张义云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部门宪法研究中心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生态文明入宪研究”(19BFX158)
2019年重庆市博士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环境保护执法的宪法与法律规范研究”(CYS19157)。
文摘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之下的彰显,二者各具特色和功能。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既要明确理念指引,也要把握原则遵循,更要重视制度实施,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实践层面的短板和理论层面的难题。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入宪
生态安全
法治保障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
Keywords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security
rule
of
law
guarantee
system
genera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流域生态安全的法学逻辑与法治保障
被引量:
6
3
作者
孟庆瑜
张思茵
机构
河北大学法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人文法律学院
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
出处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2年第6期66-7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白洋淀流域生态安全法治保障研究”(21AFX023)。
文摘
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深入推进,流域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区域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方面的重要地位已经获得普遍认同。但作为一项跨学科议题,不同学科关于流域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认识仍存在明显分歧,造成了流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法学视野下的流域生态安全强调的是流域法律关系和流域空间法律秩序,其法学内涵是指国家保障人类所处流域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关系的复杂性、衍生性、跨域性特征及其客体属性所决定。实现流域生态安全法治保障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流域立法体系、推动流域法律的生态化变革,以流域法治为载体推动法的生态安全价值客观化,以流域生态功能保护为核心建构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关键词
流域
生态安全
法学内涵
法治回应
Keywords
watershed
ecological
security
legal
connotations
rule
of
law
response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生态安全法治体系构建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建兵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71-78,共8页
基金
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AHSKXZX2021D07)。
文摘
生态安全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我国正面临生态安全威胁。破解生态安全威胁,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进行审视,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把生态安全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建立科学规范、管用有效的生态安全法治体系,并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生态安全领域难题的能力水平,维护、保障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法治
生态环境
法治体系
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rule
of
law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rule
d
by
law
分类号
D669.3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认知基础与法治保障
5
作者
张璐
金宵羽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82,93,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环境法视域下检察公益诉讼‘两诉’的功能定位与协同研究”(24YJC8200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式生态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刻理论把握而形成的生态安全领域的思想观念。党的底线思维是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认知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下,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实践进路应体现底线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统一,不断推进从政治话语到法律制度的全面转化。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法治保障和制度建设应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通过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定生态安全的边界,完善生态安全风险预防机制,在立法和法律实施层面形成多方协同的法治格局,根据“明确边界-防患未然-严守底线”的思路落实底线思维在生态安全法治建设上的实践新要求。
关键词
生态安全观
底线思维
生态安全法治
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concept
bottom-line
thinking
ecological
security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DF0-059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保障生态安全”的环境立法表达——以流域生态安全为中心展开
6
作者
孟庆瑜
李佳萌
王耀华
机构
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
河北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6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白洋淀流域生态安全法治保障研究”(批准号:21AFX023)
河北省教育厅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生态安全视域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制完善研究”(批准号:CXZZBS2024015)。
文摘
相较于一般意义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保障生态安全”因更加突出的底线控制思维与短板效应视角而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缘于生态安全尚存概念不清、定位不明的学理困境,“保障生态安全”虽在环境立法中提出,但未能具体且充分展开。实现“保障生态安全”在环境立法的表达完善应首先明晰生态安全的现有表达分异,并对其内涵与定位作出明确。鉴于生态安全必须从区域尺度衡量的基本特性,以及现有环境法律体系由基本法和大量以生态空间与要素为类型的单行法构成的基本情况,选取流域这一重要且典型的自然生态区域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阐明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内容的具体构成,并分析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在环境立法中的应然与实然。流域生态安全立法的完善理论上应当达至层级与要素的多维度关照、价值明确与内容充实的全面化展开,反观当前立法现状,相关立法关涉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的规范则处于空白与重叠并存、模糊与整体关照不足的实然境地。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推进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化的重要方式,实现“保障生态安全”在环境立法中的良好表达可以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为契机。应首先明确生态安全整体性融入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路径选择,即不制定综合性较强的生态安全法,而是以“理念指引-原则遵循-制度实施”体系贯彻,在以“纂”为主的总则编中规定“保障生态安全”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在以“编”为主的分编中体系化贯彻具体制度的构建,以最终形成整体上生态安全价值理念的立法彰显。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流域
生态区域
环境法制
生态环境法典
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river
basin
ecolog
ic
region
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des
分类号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上游四川民族地区草原湿地保护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谢明敏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94,165,共9页
文摘
四川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四川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各项工作,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草原湿地呈现“总体好转、局部可控”的态势。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黄河流域四川段草原湿地保护和治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支撑,分析四川民族地区草原湿地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与根源,建议实践中运用多种手段,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横向生态补偿,进一步加大投入,持续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该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关键词
草原湿地保护
生态屏障建设
生态安全义务
政策路径
法治建议
Keywords
conservation
of
grassland
wetlands
ecological
barrier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security
obligations
policy
pathways
rule
of
law
recommendations
分类号
C957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安全保障的法治原则与实现路径
于文轩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1
原文传递
2
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
张震
张义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流域生态安全的法学逻辑与法治保障
孟庆瑜
张思茵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生态安全法治体系构建
唐建兵
《长春大学学报》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式生态安全观的认知基础与法治保障
张璐
金宵羽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6
“保障生态安全”的环境立法表达——以流域生态安全为中心展开
孟庆瑜
李佳萌
王耀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河上游四川民族地区草原湿地保护问题与对策
谢明敏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