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发展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皓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8,共5页
在生态环境遭受工业文明的重创和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觉意义上的中国生态诗歌由萌芽、发展到迅速繁荣,逐渐形成了潜隐的乡土情结、浓郁的浪漫风韵和真切的现实关怀等独特的审美品质,彰显了诗歌的社会责任... 在生态环境遭受工业文明的重创和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觉意义上的中国生态诗歌由萌芽、发展到迅速繁荣,逐渐形成了潜隐的乡土情结、浓郁的浪漫风韵和真切的现实关怀等独特的审美品质,彰显了诗歌的社会责任和意义。同时,文化因素内质审视的缺乏、重建和谐生态构想的浅表和创作内容的局限也是今后生态诗歌创作必须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诗歌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和谐共生:生态诗歌的话语分析——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谭晓春 《外国语言文学》 2018年第5期506-518,共13页
生态诗歌是生态话语分析的重要题材。《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首在当今中国广为传颂的生态诗歌。本文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模式相结合,对《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一生态诗歌进行话语分析,旨在揭示生态诗歌是如何通过语言来... 生态诗歌是生态话语分析的重要题材。《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首在当今中国广为传颂的生态诗歌。本文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模式相结合,对《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一生态诗歌进行话语分析,旨在揭示生态诗歌是如何通过语言来体现"言境生情"的经验功能、"生态关切"的人际功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语篇功能,重点在于通过对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Fairclough的语篇分析模式和Frosh等人的话语关系分析模式的融合,来构建一个新的语篇分析模式,并运用这一模式来对这首生态诗歌进行语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诗歌 生态话语 语篇分析模式 和谐共生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生态诗中的自然生态书写
3
作者 孔晓悦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3-99,共7页
自然生态是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谓自然生态,就是指相对独立的自然界。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中国当代作家们创作了诸多生态诗。这些生态诗中有诸多关于自然生态的描写。而不论是对自然生态复魅的神性书写,还是回归审美对自然的诗... 自然生态是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谓自然生态,就是指相对独立的自然界。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中国当代作家们创作了诸多生态诗。这些生态诗中有诸多关于自然生态的描写。而不论是对自然生态复魅的神性书写,还是回归审美对自然的诗性书写,抑或是对人与自然生灵和谐共生状态的书写,都体现着诗人们独特的生态自然思想与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诗 自然生态 复魅 诗性 和谐共生
下载PDF
论当代生态诗歌的四个发展维度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树东 贺潇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9-144,151,共7页
当代生态诗歌发展至今已四十多年了,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于坚、吉狄马加、李少君、华海、雷平阳、哨兵等诗人贡献了最为重要的代表性篇章。整体看来,当代生态诗歌出现了较为突出的四个发展维度:一是直面生态危机,展开生态批判;二是回... 当代生态诗歌发展至今已四十多年了,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于坚、吉狄马加、李少君、华海、雷平阳、哨兵等诗人贡献了最为重要的代表性篇章。整体看来,当代生态诗歌出现了较为突出的四个发展维度:一是直面生态危机,展开生态批判;二是回归地方,呈现地方化的生态理想;三是接通历史文脉,重铸传统生态智慧;四是重建民族认同,镀亮少数民族生态智慧。对这四个维度的精准勾勒,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当代生态诗歌的整体面貌和核心主旨,也有利于推进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批评,促进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诗歌 生态批评 生态智慧 地方感
下载PDF
“我看见天地万物浑为一体”——论彝族诗人倮伍拉且的生态诗歌
5
作者 汪树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大凉山鲜明的地方归属感,对现代文明展开了严厉的生态批判。尤其值得肯定是,他能够从更宏观的生态视角来理解生命的永恒节律,感悟生死循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境界。他的生态诗歌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倮伍拉且 生态诗歌 彝族 万物有灵 生态批评
下载PDF
大地情结和敬畏生命——论徐俊国的生态诗歌
6
作者 汪树东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在中国当代生态诗人中,徐俊国的身影较为独特。他曾长期生活在胶东半岛东部一个乡村里,躬耕于野,与大自然耳鬓厮磨。在梭罗、利奥波德、雅姆、希尼、陶渊明等作家的熏陶下,他形成了一种明晰的生态意识,相信万物有灵,孕育出浓郁的大地情... 在中国当代生态诗人中,徐俊国的身影较为独特。他曾长期生活在胶东半岛东部一个乡村里,躬耕于野,与大自然耳鬓厮磨。在梭罗、利奥波德、雅姆、希尼、陶渊明等作家的熏陶下,他形成了一种明晰的生态意识,相信万物有灵,孕育出浓郁的大地情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对当前日益紧迫的生态危机深怀忧虑。他的大部分诗歌是典型的生态诗歌,他对前现代乡村的生态歌咏在中国当代生态诗歌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俊国 生态诗歌 生态批评 万物有灵
下载PDF
扎根土地与生态哀歌——论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的生态书写
7
作者 汪树东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中,云南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他的生态诗歌多从普米族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持守万物有灵论,表达了鲜明的处所依恋情结,同时建立了敬畏生命、惜生护生的生态伦理,对日益迫近的生态危机有着明确的批... 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中,云南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他的生态诗歌多从普米族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持守万物有灵论,表达了鲜明的处所依恋情结,同时建立了敬畏生命、惜生护生的生态伦理,对日益迫近的生态危机有着明确的批判意识。鲁若迪基借助生态诗歌再次明晰了民族身份的自我确认,推动了当代生态诗歌的发展,对于敦促国人生态意识的觉醒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 生态诗歌 生态批评
下载PDF
从自然到生态,中国诗歌经历了什么?
8
作者 李少君 《长江学术》 2023年第2期27-35,共9页
在中国文化中,自然至关重要。自然是家园,还被认为是永恒的象征,甚至是中国人的信仰。而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同样举足轻重。陶渊明是第一个自然诗人,把自然当作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王维的诗可以说将自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以致成为山... 在中国文化中,自然至关重要。自然是家园,还被认为是永恒的象征,甚至是中国人的信仰。而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同样举足轻重。陶渊明是第一个自然诗人,把自然当作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王维的诗可以说将自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以致成为山水诗的最佳典范。李白与自然一体,他仿佛就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杜甫则是在自然中获得慰藉和安心。苏东坡游于山水之间,不仅仅是游走,他还游心。但是由于现代性生态危机的出现,自然再次被关注,变成了生态问题。只有重新学习借鉴古代的自然观,才能最终解决现代生态问题。古典诗歌的境界说、地方性传统都值得重新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诗学 生态诗歌 地方性传统 生态批评
下载PDF
把心安放在山水之间--论李少君的生态诗歌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澜 汪树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8,共8页
当代中国生态诗歌版图中,李少君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生态意识、创作的生态诗歌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生态诗人。他的生态意识的产生与其幼年在乡村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有关。他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我认同,确立了较为稳固的生态人格,专注... 当代中国生态诗歌版图中,李少君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生态意识、创作的生态诗歌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生态诗人。他的生态意识的产生与其幼年在乡村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有关。他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我认同,确立了较为稳固的生态人格,专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言说。他还专注于寻觅传统自然诗学的历史文脉,并在山水自然中寻找对抗现代文明之异化的精神资源。他的生态诗歌不论是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扩大中国生态文学的社会影响力,还是对于敦促国人的生态意识的觉醒、助力生态文明的革故鼎新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君 生态诗歌 生态人格 生态批评
下载PDF
文明批判和澄明之境--论华海的生态诗歌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树东 刘锦丽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4期38-47,共10页
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华海的生态诗歌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他已经确立较为自觉的生态诗歌观,创作的生态诗歌数量多质量高,社会影响大。他的生态诗歌对当前的诸多生态危机有着生动的表现,展示了较为严厉的生态批判立场。他还有意建构出天... 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华海的生态诗歌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他已经确立较为自觉的生态诗歌观,创作的生态诗歌数量多质量高,社会影响大。他的生态诗歌对当前的诸多生态危机有着生动的表现,展示了较为严厉的生态批判立场。他还有意建构出天人合一式的澄明境界,召唤现代人重新体验大自然之美。他在生态诗歌的诗艺探索上也颇下苦功,建构出了独特的意象、意境和语言风格。华海的生态诗歌对于推进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生态诗歌澄明境界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论吉莲·克拉克生态诗歌中的“深时”与环境伦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4,共11页
“深时”的概念与“人类世”密切相关,广博的时空维度和巨大的抽象性使其陷入言说和表达的尴尬。“威尔士民族诗人”吉莲·克拉克通过在生态诗歌中描绘石头、动物以及气候等元素,将“深时”具象化。诗人作品中的地质历史与人类历史... “深时”的概念与“人类世”密切相关,广博的时空维度和巨大的抽象性使其陷入言说和表达的尴尬。“威尔士民族诗人”吉莲·克拉克通过在生态诗歌中描绘石头、动物以及气候等元素,将“深时”具象化。诗人作品中的地质历史与人类历史相互交织,人类的物种身份被置于漫长进化史中进行审视,气候危机通过历史时间与未来时间得以凸显。克拉克的生态诗歌呈现出深远的时空观念和广阔的行星意识,不仅演绎了言说“深时”的可行方式,还为我们在“人类世”的当下反思人与自然互赖共生的环境伦理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莲·克拉克 “深时” “人类世” 生态诗歌
原文传递
从拟人论视角看D.H.劳伦斯诗歌中的生态文化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丽萍 薄婷 侯松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6-79,共4页
D.H.劳伦斯作为20世纪英国最出色的生态诗人,其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依托当今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拟人论视角分析劳伦斯诗歌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及生态科技文化思想可为当今生态文化传播及唤醒生态保护意识提... D.H.劳伦斯作为20世纪英国最出色的生态诗人,其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依托当今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拟人论视角分析劳伦斯诗歌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及生态科技文化思想可为当今生态文化传播及唤醒生态保护意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劳伦斯 生态诗歌 拟人论 生态文化
下载PDF
动物叙事:新世纪生态诗歌的审美重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道荣 《三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8-62,共5页
新世纪生态诗歌与20世纪的其他诗歌相比,其审美范式有较大的变化。动物叙事题材的生态诗歌尤其能反映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书写题材的进一步扩展,书写原则更加注重对动物的本真书写,拒绝将动物象征化、符号化、训教化;书写的语言更加偏向... 新世纪生态诗歌与20世纪的其他诗歌相比,其审美范式有较大的变化。动物叙事题材的生态诗歌尤其能反映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书写题材的进一步扩展,书写原则更加注重对动物的本真书写,拒绝将动物象征化、符号化、训教化;书写的语言更加偏向日常用语、更加散文化。可以说,新世纪的生态诗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对20世纪生态诗歌的颠覆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叙事 新世纪 生态诗歌 审美重建
下载PDF
“俯下身来,和一支断折的草茎交换名姓”——论张二棍的生态诗歌
14
作者 汪树东 《文学与文化》 2020年第4期84-92,共9页
张二棍被视为底层写作的代表性诗人,但是从生态文学角度来看,他已经建立了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生态意识,他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惜生护生的生态伦理,很擅于把生态书写和底层书写扭合一处。他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展示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张二棍被视为底层写作的代表性诗人,但是从生态文学角度来看,他已经建立了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生态意识,他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惜生护生的生态伦理,很擅于把生态书写和底层书写扭合一处。他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展示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拷问每个人的生态良知。当然,他也渴望从大自然中获得身心的安顿和慰藉,实现诗意栖居之梦。张二棍的生态诗歌对于推进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当代中国人生态意识的觉醒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二棍 生态诗歌 生态伦理 诗意栖居
下载PDF
语言乌托邦里的自然哲思——沈河生态诗歌论
15
作者 龙其林 钟丽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2期72-77,共6页
沈河是一位不太引人关注却十分重要的当代生态诗人,他后期诗歌创作转向于自然生态,创作了以福建青印溪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众多作品。沈河的生态诗歌清朗、单纯而富有生命气息,他怀着怜悯之心看待自然与社会,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现... 沈河是一位不太引人关注却十分重要的当代生态诗人,他后期诗歌创作转向于自然生态,创作了以福建青印溪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众多作品。沈河的生态诗歌清朗、单纯而富有生命气息,他怀着怜悯之心看待自然与社会,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现实苦难的同情。他的诗歌充满了宁静、淡泊之态,以准确、丰富而简练的语言深入人类的精神深处,获得表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河 生态诗歌 自然哲思 人与自然 乌托邦
下载PDF
绿色之思——析20世纪美国生态诗歌的主题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明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4-68,共5页
20世纪美国生态诗歌是生态危机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诗歌体裁,与传统自然诗歌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态诗歌从生态整体主义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全面关注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精神生态,其主题特征表现为强调生态整体观、批评人类中心主义... 20世纪美国生态诗歌是生态危机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诗歌体裁,与传统自然诗歌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态诗歌从生态整体主义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全面关注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精神生态,其主题特征表现为强调生态整体观、批评人类中心主义、文明批判和生态预警,以及对人类家园意识或位置感等精神状况的深层关注。为此,梳理20世纪美国生态诗歌的主题特征,以期把握当代生态诗歌的思想脉络和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生态诗歌 生态整体观 人类中心主义 位置感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诗歌生态话语分析——陈仲义《中国前沿诗歌聚焦》之解读
17
作者 张羽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9-62,67,共5页
厦门城市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仲义的新著《中国前沿诗歌聚焦》在中国新诗研究上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局面。他以个人的眼光,前沿的视域,严谨的问题意识,野性的思维在近20年的诗歌场域里的前沿地带探索出一种优质的诗学资源,注入鲜活的诗学理... 厦门城市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仲义的新著《中国前沿诗歌聚焦》在中国新诗研究上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局面。他以个人的眼光,前沿的视域,严谨的问题意识,野性的思维在近20年的诗歌场域里的前沿地带探索出一种优质的诗学资源,注入鲜活的诗学理论,拟定出一套全新的诗学话语建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前沿诗歌聚焦》 问题意识 生态话语 诗歌场域 诗潮个案
下载PDF
论河南当代生态诗歌的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云晶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58-60,共3页
相对于中国当代生态诗歌而言,河南当代生态诗歌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它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批判意识和包容精神,准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更接近生态文学的精神内核,对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 河南当代生态诗歌 特征 生命意识 批判精神 包容精神
下载PDF
齐物·无为·物化——深层生态学视域下韩国生态诗歌中的道家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3,共5页
韩国生态诗歌自1990年代以来,呈现出整体性的“道家转向”现象,一方面源于韩国生态诗歌自身提升思想性与文学性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源于西方生态思潮,特别是激进环境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流派——深层生态学的影响。1970年代出现于西方的... 韩国生态诗歌自1990年代以来,呈现出整体性的“道家转向”现象,一方面源于韩国生态诗歌自身提升思想性与文学性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源于西方生态思潮,特别是激进环境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流派——深层生态学的影响。1970年代出现于西方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广泛汲取了道家文化中的精神资源。韩国生态诗歌同时吸收了道家生态智慧和深层生态学思想,是古今、东西跨时代、跨文化、跨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韩国生态诗歌中体现的“齐物”“无为”和“物化”思想,分别从生成论、关系论和实践论层面反映了道家哲学的世界观、审美观和养生观。“齐物”“无为”“物化”所指向的万物平等、互惠共生、自我实现原则,蕴含着丰富的深层生态学内涵,但同时体现了一种更为彻底的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精神,和真正的本体论层面的平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 无为 物化 道家思想 深层生态学 韩国生态诗歌
下载PDF
生态诗歌的意象翻译与中西文化整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加强 顾海燕 宗蔚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14-117,共4页
中西生态诗歌意象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其翻译涉及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语境,需要立足于当代文化和翻译理论,以文化研究为基础,重新审视唐诗特别是唐代生态诗歌的翻译与接受,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在跨文化的... 中西生态诗歌意象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其翻译涉及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语境,需要立足于当代文化和翻译理论,以文化研究为基础,重新审视唐诗特别是唐代生态诗歌的翻译与接受,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文化传递模式,达到中国文化向异质文化融合、共生的文化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诗歌 意象翻译 文化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