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136
1
作者 吴玉环 程国栋 高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5-220,共6页
苔藓植物由于形体微小,传统上被误认为缺乏经济价值而常被忽略。作者从CO2的固定、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营养物质的循环与贮存和森林更新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对有关苔藓植物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 苔藓植物由于形体微小,传统上被误认为缺乏经济价值而常被忽略。作者从CO2的固定、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营养物质的循环与贮存和森林更新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对有关苔藓植物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的方向和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经济价值 水土保持 涵养水源 营养物质 生态功能 二氧化碳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资源应用 被引量:106
2
作者 李冬林 王磊 +1 位作者 丁晶晶 芮雯奕 《湿地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290-296,共7页
水生植物具有水体产氧、氮循环、吸附沉积物、抑制浮游藻类繁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功能,同时还能为水生动物、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维持水岸带物种多样性。通过综述国内外水生植物的研究进展,阐明了水生... 水生植物具有水体产氧、氮循环、吸附沉积物、抑制浮游藻类繁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功能,同时还能为水生动物、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维持水岸带物种多样性。通过综述国内外水生植物的研究进展,阐明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全面概述了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讨论了中国城市建设中水生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和效果,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水岸带生态恢复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今后水生植物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生态功能 湿地恢复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生态功能恢复:中国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方向 被引量:63
3
作者 高吉喜 杨兆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遏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趋势,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这些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去的生态工程基本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对生态功能的重视不够,导致局部生态恢复与区域协调发展... 为了遏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趋势,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这些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去的生态工程基本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对生态功能的重视不够,导致局部生态恢复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不紧密,生态工程的实施未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生态恢复应从以生态问题为导向转向以生态功能为导向,将生态功能作为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为了提升生态恢复效益,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应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生态恢复工程的科学决策机制,构建以生态功能恢复为目标的生态工程实施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程 生态功能恢复 恢复目标 生态产品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海东 高媛赟 燕守广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3-677,共5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被认为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第一大诱因。多年来,由于"有矿快挖,有水快流"经济发展政策的惯性作用,矿产资源开发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另...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被认为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第一大诱因。多年来,由于"有矿快挖,有水快流"经济发展政策的惯性作用,矿产资源开发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流域/区域生态功能破坏。以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结合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在分析矿山分布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矿山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对策,以期科学制定不同矿山生态修复阶段的目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重建—区域生态功能修复,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建议包括建立涵盖生态环境全要素的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机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损害与功能修复技术研发,研究制定矿山生态修复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区 主导生态功能 矿山生态修复 对策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河岸带生态功能认知及河流景观偏好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二辉 杨喜田 陈利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恢复河岸自然的植被缓冲带、构建生态河堤、恢复河道的自然形状和自然的河床物质组成可以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河流周边的居民对于河岸带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及其对河岸带的植被类型... 恢复河岸自然的植被缓冲带、构建生态河堤、恢复河道的自然形状和自然的河床物质组成可以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河流周边的居民对于河岸带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及其对河岸带的植被类型、河堤的类型、河道的形状、河床的底质类型这些景观的偏好。结果发现参与者对于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平均认知程度依次为:控制侵蚀(71.94%)、净化污染物(58.27%)、调控洪水(51.80%)、景观美学(46.76%)、休闲娱乐(43.17%)和维持生物多样性(28.77%)。河流周边居民及其职业群体对河岸植被类型、河堤类型、河道形状和河床物质组成的偏好也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以为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景观恢复设计提供有益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河岸植被缓冲带 生态服务功能 河流生态恢复 景观偏好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万泽 盛哲良 +2 位作者 舒树淼 王文武 李霞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4-704,共11页
川西亚高山原始针叶林遭受大规模采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林已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现有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大多为水源涵养等单一生态功能,尚缺乏针对多种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岷... 川西亚高山原始针叶林遭受大规模采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林已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现有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大多为水源涵养等单一生态功能,尚缺乏针对多种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岷江冷杉原始林为参照,基于植物群落学与生物量调查,以及植物和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次生林植物多样性、碳储量、林地涵水能力三大生态功能恢复动态,探讨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随着次生林的恢复,林分综合生态功能显著提高,生态功能指数为原始暗针叶林(0.8236)>针阔叶混交林(0.5464)>阔叶林(0.3677).川西亚高山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大约需要180年以上,不同生态功能恢复速率为植物多样性功能>林地水源涵养功能>固碳功能,不同演替阶段为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原始暗针叶林;(2)恢复到50-60年阔叶林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尤其是物种丰富度恢复速率较快,但恢复到老龄林相似的冠层物种组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可能与砍伐前为原始森林、残余森林呈镶嵌分布,以及桦木和岷江冷杉等建群种周转率低等有关;(3)林地持水能力以针阔混交林为最高,其中土壤蓄水量占绝对优势,针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土壤毛管持水量,而针叶林土壤非毛管持水量较高.恢复速率为土壤毛管持水量(110年)>枯落物持水量(118年)>苔藓层持水量(135年);(4)随着林龄的增加,地上植被层和土壤碳储量显著增加,土壤层碳储量显著大于植被层,恢复速率为土壤(110年)>地上部分(160年)>枯落物层和苔藓层(>200年),较快的土壤碳储存以及毛管持水量恢复速率与先前地上植被遭受严重破坏而地下土壤干扰较轻有关.本研究表明川西亚高山次生林生态功能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恢复阶段、不同生态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持水能力 碳储量 生态功能指数 恢复速率 亚高山次生林
原文传递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以山西汾河上游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付扬军 师学义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5-1239,共15页
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的直接上位指导性规划,基于小流域尺度的生态修复分区研究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县域生态修复分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以汾河上游为例,首先,基于数字高... 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的直接上位指导性规划,基于小流域尺度的生态修复分区研究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县域生态修复分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以汾河上游为例,首先,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地形特征的方法确定了89个小流域单元,进而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食物供给四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识别区域主导生态功能,据此划定5个生态功能分区;然后,以生态功能分区内生态群落为基础,通过对不同生态群落的生态功能统计比较,划分12个生态修复分区;最后,将小流域合并得到沟域生态系统单元,进而划分了25个生态修复工程分区统筹后期工程项目实施,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本文提出新的生态修复分区思路,以期为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生态功能 生态群落 生态修复分区 汾河上游
原文传递
丝状绿藻生长的环境影响因子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璐 刘碧云 +3 位作者 葛芳杰 刘琪 易科浪 吴振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9-2035,共7页
丝状绿藻是水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由于其与沉水植物、浮游微藻的生态位高度重叠,所以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近年来,在成功恢复沉水植物的清澈湖泊中出现了大量繁殖的丝状绿藻,过度生长的丝状绿藻会影响沉水... 丝状绿藻是水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由于其与沉水植物、浮游微藻的生态位高度重叠,所以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近年来,在成功恢复沉水植物的清澈湖泊中出现了大量繁殖的丝状绿藻,过度生长的丝状绿藻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扩繁和浮游微藻的群落动态变化。因此,如何控制丝状绿藻的过度增殖成为当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的关注焦点。本文从丝状绿藻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丝状绿藻生态学功能、生长影响因素;过度增殖的控制方法及其与沉水植物、浮游微藻之间的生态学竞争优势的研究进展,并从丝状绿藻的生活史、竞争机制等方面展望了丝状绿藻的控制策略,以期为水生态恢复和湖泊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功能 影响因素 竞争优势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基于GIS/RS的地震灾区流域水土保持功能恢复效应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渺 谢强 +1 位作者 谭晓蓉 刘孝富 《四川环境》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水土保持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5.12"汶川地震中,茶坪山区域水土保持功能严重受损,经过4年时间,其恢复效果及变化趋势如何,是决策者迫切需要的重要信息。利用TM影像,解译了研究小流域2007、2008、2011年地震前... 水土保持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5.12"汶川地震中,茶坪山区域水土保持功能严重受损,经过4年时间,其恢复效果及变化趋势如何,是决策者迫切需要的重要信息。利用TM影像,解译了研究小流域2007、2008、2011年地震前后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图。基于GIS和RS,利用RUSLE模型分别计算了3个时段土壤侵蚀量和侵蚀强度。通过对比,分析了水土保持功能恢复效应。结果表明:总面积474.41km2的研究区内,2007年土壤侵蚀总量4.061×105t,2008年土壤侵蚀总量6.997×105t,增加了72.30%。2011年土壤侵蚀总量6.163×105t,相比2008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了11.92%,水土保持功能有所恢复。分析发现,地震前后3个年份各侵蚀强度级别的面积都是随侵蚀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地震破坏及恢复期,土壤侵蚀强度的面积分布格局并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生态功能恢复 土壤侵蚀 RUSLE GIS
下载PDF
城市建成区河流生态功能评价及修复策略——以深圳市大沙河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付贵萍 赵林 +3 位作者 武金发 胡章立 胡凯 董芸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2-380,共9页
随着城市化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威胁.为评价城市建成区河流的生态功能现状,为后续生态修复与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深圳市大沙河为例,采用以水生生物为核心的指标评价法对水文、水质、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 随着城市化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威胁.为评价城市建成区河流的生态功能现状,为后续生态修复与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深圳市大沙河为例,采用以水生生物为核心的指标评价法对水文、水质、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4项功能的10个指标、14个指数进行具体评价,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构建河段尺度下的河流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大沙河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沙河中游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具有较健全的生态功能,为Ⅱ级河段;上游和中上游区域为Ⅲ级,部分生态功能受到威胁;下游河口段为Ⅳ级河段,受人为影响严重.结合生态功能评价结果,对各河段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修复策略,并从污染物、生物物种管理、生态系统的调控及市民的科普教育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成区河流的生态功能评价与生态修复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生态学 城市河流 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调查 水生生物 生态功能评价 修复策略
下载PDF
泥石流小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常士秋 王道杰 +2 位作者 张淑娟 范天华 何松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7,共7页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灾害,传统的泥石流防治多注重岩土工程措施轻生态工程措施,而生态工程防治泥石流的关键是对流域进行系统科学的生态功能分区.基于此,选择泥石流多发区云南东川阿旺小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自上而下&qu...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灾害,传统的泥石流防治多注重岩土工程措施轻生态工程措施,而生态工程防治泥石流的关键是对流域进行系统科学的生态功能分区.基于此,选择泥石流多发区云南东川阿旺小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为基础,采用图形叠置法和主导标志法,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和制图输出功能对该流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以实现既防治泥石流灾害又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合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征、泥石流灾害特征以及防治工程的可操作性,将流域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9个二级生态功能小区,分析了每个小区的生态功能特征,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对策和重点治理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对策
下载PDF
橡胶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述评 被引量:6
12
作者 祁栋灵 兰国玉 +3 位作者 陈帮乾 孙瑞 谢贵水 吴志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工作组”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并结合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实际,重点综述和分析了橡胶林生态功能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基于现有研究分析得出,橡胶林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工作组”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并结合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实际,重点综述和分析了橡胶林生态功能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基于现有研究分析得出,橡胶林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且能长期地为人类和环境带来益处。今后对橡胶林生态系统研究应探索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多功能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和建立一门橡胶林生态系统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生态补偿 多功能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
下载PDF
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修复单元划定研究——以达日县为例
13
作者 常金为 员学锋 +1 位作者 赵世鹏 张秀红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受高海拔和高原气候的影响,高寒草甸极易发生退化,且草地生态系统对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重要影响,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达日县具有典型的高寒... 受高海拔和高原气候的影响,高寒草甸极易发生退化,且草地生态系统对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重要影响,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达日县具有典型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本研究基于达日2015-2020年草地生态监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大气监测数据、土壤监测等数据,运用遥感解译、空间分析、水量平衡方程、土壤流失方程、修成风蚀方程、INVEST模型等方法,分析草地退化,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主导生态功能分区,对生态修复单元划定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达日生态主导功能以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及土壤保持为主;(2)中重度退化草地近草地总面积的40%;(3)共划分7个生态修复单元:夏曲流域草地退化修复单元、昂苍曲流域草地退化修复单元、吉迈河流域草地退化修复单元、黄河沿岸草地退化修复单元、达日河流域综合修复单元、柯曲流域综合修复单元、尼曲流域草地退化修复单元。研究结果将为高寒草甸退化地区生态修复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修复单元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高寒草甸 草地退化
下载PDF
半干旱区生态恢复关键生态系统识别——以内蒙古自治区和林县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羽 高英 +4 位作者 冯金朝 王德智 姚森 刘洋 薛达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2-1831,共10页
我国土地退化严重,且大部分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恢复为何种生态系统类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采用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各个生态功能区主体生态系统功能,推导发挥此功能的生态系统类型的方法,识别关键生态系统类型。以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土地退化严重,且大部分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恢复为何种生态系统类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采用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各个生态功能区主体生态系统功能,推导发挥此功能的生态系统类型的方法,识别关键生态系统类型。以内蒙古自治区和林县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3S技术等方法,在评价该县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基础上,将该县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区,11个二级生态功能区。根据各个生态功能区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发挥该功能的可能生态系统类型。再根据全国自然植被区划、气候变化趋势模型以及现状植被类型,识别各个生态功能区的关键生态系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生态功能区 生态恢复 关键生态系统 和林县
下载PDF
骆马湖生态修复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德才 胡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131-8133,共3页
总结了骆马湖水文和水质特征,详细分析了水质变化的原因,指出入湖河道携入大量营养物质入湖和水生植物的破坏是产生骆马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针对骆马湖水质在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护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和送水... 总结了骆马湖水文和水质特征,详细分析了水质变化的原因,指出入湖河道携入大量营养物质入湖和水生植物的破坏是产生骆马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针对骆马湖水质在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护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和送水水质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骆马湖生态修复的6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马湖 水质保护 生态功能区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人工生物土壤结皮对草本植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文文 赵燕翘 +1 位作者 王楠 赵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4-211,共8页
人工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指通过人工培养加速形成的BSCs,可用于沙化土地治理。目前关于人工BSCs的研究多在藻种选择与培养、接种方法优化及野外拓殖等方面,缺少其对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为探讨人工B... 人工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指通过人工培养加速形成的BSCs,可用于沙化土地治理。目前关于人工BSCs的研究多在藻种选择与培养、接种方法优化及野外拓殖等方面,缺少其对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为探讨人工BSCs对草本植物多样性等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BSCs与流沙为研究对象,对人工BSCs属性以及草本植物的组成、生长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BSCs样地共有9种草本植物,隶属于4科9属,其中苋科(Amaranthaceae)种数最多,其次为禾本科(Gramineae),优势种为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对照组流沙的草本植物总盖度8%、生物量11.63 g·m^(-2)、丰富度0.71、多度1.00;人工BSCs草本植物的总盖度11%-19%、生物量80.00-179.70 g·m^(-2)、丰富度1.67-3.67、多度4.33-16.78。人工BSCs盖度与草本植物盖度为二次函数关系,而人工BSCs属性与草本植物的盖度、生物量、丰富度、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人工BSCs形成与发育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和多样性的恢复,加快了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物土壤结皮 草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荒漠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农牧交错带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地载畜压力演变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祝萍 黄麟 +1 位作者 翟俊 樊江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9-1279,共11页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东部农区与西部草原牧区间的生态过渡带和经济纽带,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主体生态屏障区。本研究分析了2000–2019年农牧交错带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地退化与恢复、草地产草量时空变化,评估了区域...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东部农区与西部草原牧区间的生态过渡带和经济纽带,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主体生态屏障区。本研究分析了2000–2019年农牧交错带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地退化与恢复、草地产草量时空变化,评估了区域草畜平衡状况,揭示了草地载畜压力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2000–2019年,各功能区草地退化以轻度退化为主,草地恢复亦以轻微恢复为主,草地产草量均呈不同程度增加。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的实际载畜量不断增加,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先减少后增加。阴山北麓和浑善达克载畜压力不断减少,科尔沁先增加后减少,呼伦贝尔先减少后增加。8个县域的载畜压力指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载畜量的增加,6个县域的载畜压力减少的原因是产草量增加,20个县域的载畜压力减少的原因是产草量增加和载畜量的减少。2000–2019年间,草地问题略有好转,但2010–2019年与2000–2009年相比,局部地区有先好转再恶化的趋势,应注意沙化草地治理后的维护,通过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等多源途径,针对生态保护实施系列轮牧、休牧措施,防止返沙,以保证生态屏障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 草地退化 草地恢复 产草量 载畜量 载畜压力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浸矿场地增值利用技术模式与示范--以脐橙种植为例
18
作者 郑小俊 周步蟾 +2 位作者 赖志鹏 余水静 陈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0,共7页
离子型稀土矿是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功能退化严重。浸矿场地的生态问题限制了离子型稀土的进一步开采以及赣州市经济发展,这一背景要求尽快探索出... 离子型稀土矿是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功能退化严重。浸矿场地的生态问题限制了离子型稀土的进一步开采以及赣州市经济发展,这一背景要求尽快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离子型稀土矿山浸矿场地生态修复之路。课题以脐橙种植联合微生物修复为技术思路,通过3年的集成研究与示范,浸矿场地植被覆盖度达到95%,增值效益为5015800元/(km^(2)·a),形成了集生态功能恢复和土地增值利用为一体的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模式。该模式在实现生态功能恢复的同时,产生的经济效益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又可以为生态修复提供资金保障,实现可持续性的生态修复,为实现赣南地区经济建设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生态功能恢复 技术模式 可持续性
下载PDF
海洋生物礁类型、生态功能及其生态修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安鑫龙 顾继光 +2 位作者 李元超 张志敏 李雪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874-7885,共12页
海洋生物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海洋生物聚集而成的一种三维礁体结构,其形成改变了海底地貌、增加了不同尺度上的地形复杂性,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海洋生物礁受到了严重威... 海洋生物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海洋生物聚集而成的一种三维礁体结构,其形成改变了海底地貌、增加了不同尺度上的地形复杂性,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海洋生物礁受到了严重威胁,已成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综述了海洋生物礁的类型、生态功能及其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根据形成海洋生物礁的优势造礁生物种类,将海洋生物礁分为海藻礁、海绵礁、刺胞动物礁、贝类礁和多毛类礁,其优势造礁生物分别是珊瑚藻和仙掌藻、钙质海绵和硅质海绵、造礁珊瑚、牡蛎、龙介虫。目前国内对海洋生物礁的全面了解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珊瑚礁和牡蛎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功能主要有海岸防护、提供栖息地、净化水体、固碳作用和能量耦合等。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等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污染、破坏性渔业捕捞、海岸工程、水产养殖和敌害生物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海洋生物礁构成了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修复方法分为两类:在退化生物礁区投放造礁生物逐渐成礁,投放人工礁体补充造礁生物逐渐成礁。针对海洋生物礁保护和修复的需要,提出下一步应加强海洋造礁生物生态特征、海洋造礁生物种群丧失因素和海洋生物礁保护与修复基础理论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礁 类型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研究
20
作者 滕超 王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该山水工程以保证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等,形成对生态景观格局演替规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农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的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结合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服务功能,将辽河流域(浑太水... 该山水工程以保证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等,形成对生态景观格局演替规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农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的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结合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服务功能,将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分为西露天矿及周边地区矿山生态修复区、浑河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治理区、太子河流域生态修复区、汤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水质保障区、葠窝水库工农业水源区矿山生态修复与水质提升区、辽河口水环境生态修复区、辽河口湿地生态恢复区等七大生态保护修复单元,通过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增强水源涵养能力、保护辽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措施,保证区域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类似的山水项目评价分析和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安全 流域 生态问题 生态保护与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