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5年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芦颖 李旭东 杨正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为山地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及长江流域水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90,2000及2015年3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ASTER GDEM数据提取贵州省乌江流域植被盖度、土壤...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为山地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及长江流域水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90,2000及2015年3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ASTER GDEM数据提取贵州省乌江流域植被盖度、土壤指数、土壤湿度等基础数据,利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建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后对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展开分析。[结果](1)1990—2015年间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以"优"、"良"为主,占比超过65%,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呈上升趋势。(2)3期数据表明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差异逐渐增大,生态环境改善地区主要分布于乌江下游,生态环境退化地区主要集中于乌江中上游,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下游优于中上游。(3)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受城市化水平影响较大,25a间研究区内各市州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明显,主要受建成区面积增加影响。[结论]高精度长时段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很好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贵州省乌江流域中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尤其注重引导研究区内各市州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植被盖度 土壤指数 坡度 乌江流域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永明 《环境与发展》 2014年第1期9-11,共3页
2011年以来,国家环保部、财政部联合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为每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调节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35个县域纳入国家的考核名单,涉及防风固沙和... 2011年以来,国家环保部、财政部联合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为每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调节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35个县域纳入国家的考核名单,涉及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两种生态功能类型。本文就内蒙古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县域生态环境 质量考核
下载PDF
鞍山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宏伟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7年第2期45-46,55,共3页
文中应用卫星遥感数据,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系统。为开发环境资源和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渭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31
4
作者 宋慧敏 薛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13-3919,共7页
本文基于1995和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的权重,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模型,对渭南市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渭南市的生态环境... 本文基于1995和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个指标的权重,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模型,对渭南市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渭南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RSEI均值由0.489上升至0.556;生态环境改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渭南市中部,占总面积的49.6%;生态环境退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韩城市部分矿区和渭南市南部区县(秦岭北麓渭南段),仅占总面积的15.4%.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受城市规划建设影响较大,但总体上其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得益于近年来该市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渭南市
原文传递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 被引量:94
5
作者 王士远 张学霞 +2 位作者 朱彤 杨维 赵静瑶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9-1278,共10页
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1995、2007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反演得... 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1995、2007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据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绿度、湿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正向作用,热度、干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负向作用,且湿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2该区域1995、2007、2015年生态指数优良等级所占比例依次为49.520%、66.508%、76.189%,同时RSEI等级变差、不变、变好的比例分别为3.945%、55.598%、40.457%。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说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一系列生态保育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天池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可能与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有关;3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各指标均为指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而裸露、干化地表的治理则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81
6
作者 贾晓平 杜飞雁 +2 位作者 林钦 李纯厚 蔡文贵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进行评价实践,旨为建立一套较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而为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场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海洋渔业
下载PDF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汪祖杰 张轶峰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0-158,共9页
区域金融体系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需要系统的科学原则。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从四个层次衡量:目标层、领域层、准则层、指标层。这四个层次的各类指标形成了一整套的评价金融体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指标体系。... 区域金融体系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需要系统的科学原则。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从四个层次衡量:目标层、领域层、准则层、指标层。这四个层次的各类指标形成了一整套的评价金融体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指标体系。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可以从下自上对各层指标进行综合,并计算目标层等指标的综合值,以此定量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72
8
作者 杨泽康 田佳 +3 位作者 李万源 苏文瑞 郭睿妍 刘文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627-7636,共10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筛选目标年份及其前后各1年的夏季(6—9月)Landsat遥感影像,去除有云像元,掩膜水体信息,采取中值合成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快速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果表明:(1)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和干度(NDSI)4个指标在第1主成分(PC1)上的平均贡献率为89.60%,依据PC1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在黄河流域是可行的。(2)1990—2019年,黄河流域RSEI总体呈现出“快速变好→缓慢转好”2个阶段,1990—2000年增长趋势平均为0.005/a,增长率为11.69%,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差转为较差(10.18万km^(2))、较差转为中等(5.69万km^(2))、中等转为良(7.08万km^(2))贡献较大;2000—2019年增长趋势平均为0.001/a,增长率仅为3.86%,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转为差(6.10万km^(2))、良转为中等(4.09万km^(2))贡献较大。(3)1990—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6.38%,其中显著提升的面积占26.14%;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23.62%,其中显著降低的面积仅占1.46%。30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实施生态工程的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最快,而一些国家重点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使用GEE平台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Google Earth Engine
下载PDF
基于RSEI模型的昆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被引量:68
9
作者 农兰萍 王金亮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42-2050,共9页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有利于快速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以昆明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和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集成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有利于快速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以昆明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和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集成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对昆明市2000-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RSEI指数能较好地指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区RSEI主要是受干度的影响,其次是湿度和绿度,热度对RSEI模型的影响最小;2000-2018年,昆明市RSEI 5年平均值为0.51,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状态(0.4~0.6),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2010年受干旱因素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较其他年份相对较低;昆明市生态环境质量西部优于东部,其中以西南角的生态环境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变化监测 主成分分析 昆明市
原文传递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66
10
作者 陈炜 黄慧萍 +1 位作者 田亦陈 杜云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2-1391,共10页
三江源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区域之一,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受三江源地区多云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很难获取大范围尺度上季相一致的、无云的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1990-2015年的相同季... 三江源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区域之一,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受三江源地区多云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很难获取大范围尺度上季相一致的、无云的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1990-2015年的相同季节的3766景Landsat影像进行像元级融合并重构最小云量影像集,借助GEE的并行云端计算,快速得到了能够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监测。三江源时空变化与差异分析表明:1990-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状态,RSEI平均值从0.588下降到了0.505,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轻度恶化为主;2000-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速度变缓,并于2015年呈现变好态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不变为主,且轻度恶化面积大幅减少;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出空间分异,自西向东,生态状况变差。基于GEE平台在三江源地区的实验结果表明,GEE可以作为大区域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计算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生态环境质量 GOOGLE EARTH ENGINE 主成分分析 遥感生态指数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状况遥感动态监测——以陕西省富县为例 被引量:65
11
作者 李粉玲 常庆瑞 +1 位作者 申健 刘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11-3817,共7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耦合植被指数、湿度指数、地表温度和裸土指数4个遥感评价指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富县1995 2014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的遥感生态指数能客观定量揭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富... 基于主成分分析耦合植被指数、湿度指数、地表温度和裸土指数4个遥感评价指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富县1995 2014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的遥感生态指数能客观定量揭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富县生态环境现状整体上属于良好级别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1995-2014年,富县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3.17上升到3.53,牛武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最好,全县由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幅度逐渐递增,其中,交道镇和南道德乡变化最大;研究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下降地区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7%,生态质量等级提高的面积占富县总面积的42.7%,生态环境等级提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的高塬和丘陵沟壑地、县东北部的土石低山区、西南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质量 主成分分析 植被覆盖度 沟壑丘陵区
原文传递
干旱地区遥感生态指数的改进--以乌兰布和沙漠为例 被引量:56
12
作者 王杰 马佳丽 +1 位作者 解斐斐 徐锡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95-3804,共10页
干旱区以荒漠为主要背景,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定量评价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针对干旱区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干旱遥感生态指数(ARSEI),该指数耦合了绿度、湿度、盐度、热度以及土地... 干旱区以荒漠为主要背景,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定量评价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针对干旱区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干旱遥感生态指数(ARSEI),该指数耦合了绿度、湿度、盐度、热度以及土地退化度信息。利用ARSEI和RSEI对乌兰布和沙漠2000—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两者的差别及在干旱区的适用性。同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ARSEI比RSEI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ARSEI增强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作用。2000—2019年,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为差。等级为优、良、中的部分主要分布在沙漠北部,等级为差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戈壁和沙地处,较差主要在低覆盖度植被区。2000—2019年,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变好,沙漠北部城镇或农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复杂,变差和变好交替分布。生态农业和沙产业对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是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干旱遥感生态指数 遥感动态监测 主成分分析 乌兰布和沙漠
原文传递
土地城市化如何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动态最优化和空间自适应半参数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王镝 唐茂钢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85,共14页
本文首先运用动态最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结构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视角下,分析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当土地城市化率较低时,经济发展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生产过程... 本文首先运用动态最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结构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视角下,分析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当土地城市化率较低时,经济发展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大,这使得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当土地城市化率较高时,经济发展以集约式发展模式为主,国家在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上向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倾斜,同时出台环境规制政策控制环境污染程度,生产过程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降低,这使得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土地城市化率和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随后,运用空间自适应半参数模型,对土地城市化率与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土地城市化率和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的假说。样本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基本上均位于U型曲线的右边,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U型曲线的左边。由此得出以下启示:(1)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政策;(2)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3)实施土地指标的跨区域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率 生态环境质量 动态最优化模型 空间自适应半参数模型
原文传递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分析 被引量:46
14
作者 徐洁 谢高地 +3 位作者 肖玉 李娜 江源 陈文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39-3050,共12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区域。基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结合土地覆被变化,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执行之前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形成全面的认识。结...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区域。基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结合土地覆被变化,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执行之前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形成全面的认识。结果表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覆被类型均以生态用地为主,2000—2010年生态用地占比下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年生态用地占比均高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且土地覆被类型转换程度相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小。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密度、NPP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水土保持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覆盖度最高,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平均生物量密度、平均NPP最高,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物量总量、NPP总量最高,防风固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多位于西北内陆,整体上植被覆盖度最低,生物量密度和生物量总量、平均NPP和NPP总量也最低。总的来说,2000—2010年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幅度不及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表明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与转移支付,进一步改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提升全国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物量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服务功能
下载PDF
寻乌水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36
15
作者 叶晶萍 刘士余 +3 位作者 盛菲 刘政 杨敏 李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737-4748,共12页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为正确认识和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寻乌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05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为正确认识和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寻乌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05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得到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10.2和Frgstats4.2软件,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同时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寻乌水流域1995—2015年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近20年寻乌水流域园地(增加40.14%)和林地(减少33.91%)面积占比变化幅度最大,水域(减少0.1%)变化幅度最小。土地利用变化单向转换频繁,园地"涨势"和林地"落势"十分明显,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2)景观水平上,流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修正Simpon均匀度指数(MSIEI)分别由1995年的0.7083、0.2423上升至2015年的1.114、0.5247,景观聚集度指数(CONTAG)由1995年的72.93下降至2015年的58.13。流域的景观异质性增强,破碎化程度提高。(3)寻乌水流域1995、2005和2015年RSEI均值分别为0.554、0.544和0.550,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后得到改善。寻乌果业发展引起的园地快速扩张对林地的占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后期退果(耕)还林、保护生态林及植树造林等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因。研究成果可为流域的土地利用规划、良好的生态格局建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RSEI) 寻乌水流域
下载PDF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5
16
作者 吕连宏 张征 +2 位作者 李道峰 迟志淼 尚晓颖 《能源环境保护》 2005年第5期53-56,共4页
煤炭城市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小型城市群体,如何协调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称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结合煤炭城市的具体特点,构建了一套综合的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了... 煤炭城市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小型城市群体,如何协调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称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结合煤炭城市的具体特点,构建了一套综合的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判断并分类,旨在更科学而合理地反映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矿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煤炭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贺年 张曼胤 +2 位作者 崔丽娟 郭子良 王大安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8,共6页
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对湿地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衡水湖湿地作为评价对象,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筛选出15个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各指标... 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对湿地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衡水湖湿地作为评价对象,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筛选出15个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各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衡水湖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0.663 9,处于Ⅱ级(较好),即该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好;从项目层面来看,驱动力层、压力层、状态层、影响层和响应层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处于Ⅲ级(一般)、Ⅰ级(很好)、Ⅲ级(一般)、Ⅱ级(较好)和Ⅰ级(很好);对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要素主要为衡水湖水体中的总氮含量和周围空气负离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环境质量 DPSIR模型 衡水湖
原文传递
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 被引量:34
18
作者 甄江红 王亚丰 +2 位作者 田圆圆 何孙鹏 王金礼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0-1091,共12页
城市空间扩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响应研究备受关注。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借助1977—2014年遥感影像,基于城市用地扩展定量分析及相关评估方法,从资源、环境、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及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变化等角度,对其空间扩展... 城市空间扩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响应研究备受关注。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借助1977—2014年遥感影像,基于城市用地扩展定量分析及相关评估方法,从资源、环境、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及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变化等角度,对其空间扩展所致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呼和浩特市建成区面积扩大5.65倍,生态用地减少18.18%,城市排污总量增加1.62倍,热岛比例指数升高0.40倍,斑块数量增加1.12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8.3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8.37%,生态压力指数升高6.11倍。可见,呼和浩特城市空间扩展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是导致生态用地减少、环境污染加重、热岛效应显著、景观格局破碎、生态功能减退、环境质量降低、生态风险加剧的原因之一。研究结论可为有效遏制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展 热岛效应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风险 呼和浩特市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30
19
作者 厉彦玲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79,共3页
本文解释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与现状,说明了灰色聚类分析的原理和一般过程,阐述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以中国贵州省遵义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该县2003年的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及灾害数据,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 本文解释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与现状,说明了灰色聚类分析的原理和一般过程,阐述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以中国贵州省遵义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该县2003年的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及灾害数据,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东部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而西部较差。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模型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客观准确性。该评价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聚类
下载PDF
基于RSEI的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栩位 周启刚 +3 位作者 周浪 孟浩斌 李明慧 彭春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8-286,共9页
集成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共4个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可快速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以1994年、2000年、2007年、2013年、2019年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 集成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共4个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可快速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以1994年、2000年、2007年、2013年、2019年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生态指数评价了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预测2025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构建的RSEI指数能够反映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1994—2019年RSEI值由0.525上升至0.653,上涨幅度达24.38%,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面积为6 265.673 km2,所占比例为59.78%,退化区域面积为604.789 km2,面积占比为5.77%,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并趋于稳定;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改善区域较广,主要集中于奉节县和云阳县全境;而退化区域集中于研究区主要的城市建成区和管辖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村镇,以及巫山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研究区整体改善明显;预测的2025年RSEI仍持续上升,但上升速率明显放缓,因此研究区在后续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仍应进行持续性生态治理及保护。研究结果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快速监测,可为其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动态变化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