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区侵蚀沟道环境资源位与植物生态位对位配置
1
作者 赵秀兰 张富 +2 位作者 张金霞 张宏奎 王玲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26,共8页
基于甘肃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沟道自然特征,针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中存在问题。采用气象学统计、空间插值法和生态适宜度模型,对侵蚀沟道不同地形部位小气候因子的分异规律及数量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沟道环境资源位、植物生态... 基于甘肃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沟道自然特征,针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中存在问题。采用气象学统计、空间插值法和生态适宜度模型,对侵蚀沟道不同地形部位小气候因子的分异规律及数量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沟道环境资源位、植物生态需求位及生态适宜度。结果表明:侵蚀沟道立地条件可以按照地形部位、坡向、坡度、土壤类型及水分因子划分为10种类型,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差异明显,沟台地等环境资源位较好的立地条件具有较高的植物生态适宜度指数,适宜植物种类较多,而沟坡适宜植物种类较少;要选择生态适宜度指数≥0.5的植物种进行侵蚀沟道植物措施配置,且应配套相应的整地工程,才能够提高植物种的成活率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效益。对位配置模式应用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发育效果,能为沟道治理措施的选择及措施间科学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指导黄土高原小流域沟道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沟道 生态需求位 植物措施 对位配置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西部干旱区生态需水的规律及特点——以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为例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让会 卢新民 +2 位作者 宋郁东 樊自立 马英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20-524,共5页
天然植被蒸散耗水量小 ,水分有效利用程度高 ,生态需水可塑性及水质变幅较大等是生态需水的主要特点 .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需水量 ,主要是指大西海子以下自然植被的需水量 .即地下水位恢复总水量和全河段生态总维持水量 ,前... 天然植被蒸散耗水量小 ,水分有效利用程度高 ,生态需水可塑性及水质变幅较大等是生态需水的主要特点 .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需水量 ,主要是指大西海子以下自然植被的需水量 .即地下水位恢复总水量和全河段生态总维持水量 ,前者主要包括水位恢复水量、侧向排泄量及河道蒸发水量 .2 0 0 5年泄水目标为阿尔干 ,生态总需水量为恢复大西海子至阿尔干地下水的总水量 ,该水量为 13.2 0×10 8m3,年均需水量为 2 .6 4× 10 8m3.2 0 10年泄水目标及植被保护目标都是台特玛湖 ,生态总需水量包括恢复阿尔干至台特玛湖段地下水位的水量以及维持大西海子至台特玛湖段生态的维持水量 ,该水量为 18.32× 10 8m3,年均需水量为 3 .6 6× 10 8m3.2 0 10~ 2 0 30年的生态总需水量包括每年维持大西海子至台特玛湖段生态的总维持水量 ,同时也包括增加植被 18.6 7× 10 4 hm2 所需要的水量 ,2 0年生态总需水量为 139.0 0× 10 8m3,年均需水量为 6 .95× 10 8m3.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生态用水 ,是干旱区生态建设的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干旱区 生态需水 地下水位 天然植被 塔里木河
下载PDF
高度城镇化地区河网水系生态调控方案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鹏 华祖林 +1 位作者 褚克坚 董越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5-212,共8页
为探究长三角高度城镇化地区河网水系生态调控方案,以秦淮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系为例,采用生态功能设定法,计算了各河段生态水位和生态流量。通过构建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在枯水年非汛期水量调控及截污措施协同驱动下,对水位、流量及污染物... 为探究长三角高度城镇化地区河网水系生态调控方案,以秦淮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系为例,采用生态功能设定法,计算了各河段生态水位和生态流量。通过构建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在枯水年非汛期水量调控及截污措施协同驱动下,对水位、流量及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多情景数值模拟,并对生态水量保障率及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位调控措施对水质改善作用非常有限,无法保障河道生态基流需求;引水措施的调控效果较为明显,但水质改善率增幅随引水流量增加而下降;截污措施的水质改善效果优于水量调控方案,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无法提高生态基流保障率;将截污措施与引水措施结合,是满足城市水系生态水量及水质要求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城镇化 生态需水量 生态水位 多目标调控 水量水质模型 秦淮河流域
下载PDF
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需水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贺新春 郑江丽 +1 位作者 邵东国 杨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42,共5页
城市湖泊在自身形态、功能和水循环特性上与天然湖泊有很大的差异,城市湖泊主要靠人工引水来满足生态环境需水,现有天然湖泊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城市湖泊。根据满足城市湖泊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水要求,以防洪控制、水质... 城市湖泊在自身形态、功能和水循环特性上与天然湖泊有很大的差异,城市湖泊主要靠人工引水来满足生态环境需水,现有天然湖泊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城市湖泊。根据满足城市湖泊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水要求,以防洪控制、水质控制和景观水位控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确定城市湖泊需要引水量和引水水质的计算模型。经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生态环境需水实证分析,取得了实用性成果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生态环境需水 防洪控制 水质控制 景观水位 模型
下载PDF
淡水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简易求解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燕文明 刘凌 王翠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共3页
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是维持湖泊合理水位及水体自净能力的基础,并已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持续利用的基本保证。从湖泊形态和典型水生生物的角度出发,探索了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的简易求解方法,为防止湖泊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在确定湖泊最... 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是维持湖泊合理水位及水体自净能力的基础,并已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持续利用的基本保证。从湖泊形态和典型水生生物的角度出发,探索了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的简易求解方法,为防止湖泊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在确定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时,将水文统计资料中的多年平均年最低水位作为参考值,综合考虑湖泊的死水位、上层典型鱼类生存水位、野生鱼类生存和繁殖所需的最低水位,选取水位的最大值作为最小生态水位,并以江苏省的9个典型淡水湖泊为例,分析了湖泊主要特征参数、湖泊水位特征值及湖泊的主要植被和鱼类状况,获得各湖泊的最小生态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生态需水量 最小生态水位 湖泊 江苏省
下载PDF
避暑山庄湖区生态需水量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单志学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根据避暑山庄湖区监测点实际情况,通过对水文各要素进行监测,计算出湖区最小生态水位及最小生态需水量。同时,对山庄湖区水量平衡进行计算,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保证湖区生态需水的建议。
关键词 水文 生态需水 生态水位 蒸发量 避暑山庄
下载PDF
浅谈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的生态调度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艳平 《广西水利水电》 2011年第4期26-29,共4页
漓江补水工程中的生态调度包括如下4个方面:①建立水库群联合多目标生态调度模型;②确保下放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③建设分层取水设施,降低低温水影响;④优化初期蓄水调度方式,确保不断流。通过在设计过程各个层面上的生态调度运用,实... 漓江补水工程中的生态调度包括如下4个方面:①建立水库群联合多目标生态调度模型;②确保下放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③建设分层取水设施,降低低温水影响;④优化初期蓄水调度方式,确保不断流。通过在设计过程各个层面上的生态调度运用,实现了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补水 生态调度 水库调度 生态需水量 分层取水
下载PDF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泰丰湖景区生态需水研究
8
作者 陆畅风鹤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
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湖泊泰丰湖为研究对象,根据泰丰湖湖区监测点实际情况、湖泊面积、湖泊水位特征值,确定湖区最小生态水位,并计算出湖区最小生态需水量14.67万m^(3)/年;同时根据沟台子水文站、外沟门子蒸发站、大脑袋雨量站数据... 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湖泊泰丰湖为研究对象,根据泰丰湖湖区监测点实际情况、湖泊面积、湖泊水位特征值,确定湖区最小生态水位,并计算出湖区最小生态需水量14.67万m^(3)/年;同时根据沟台子水文站、外沟门子蒸发站、大脑袋雨量站数据,对泰丰湖湖区进行水量平衡计算,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维护湖区生态需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生态水位 泰丰湖 水量平衡
下载PDF
宁夏生态环境用水量初步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包淑萍 马如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1期56-59,63,共5页
结合宁夏生态环境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估算了宁夏引黄灌区生态环境用水量,提出为维持宁夏引黄灌区绿洲生态,不考虑扬黄灌区引水量,宁夏最小引水量控制在63×108m3-65×108m3。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用水量 天然生态环境 人工生态环境 地下水位
下载PDF
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比较及实例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洁 李行 左其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5-374,共10页
归纳湖泊生态需水的相关概念、分类和组成,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20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其主要集中在水文学角度与生态学角度2个方面,故从这2个角度总结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其中:水文学方法主要考虑湖泊长序列水文要素,具体... 归纳湖泊生态需水的相关概念、分类和组成,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20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其主要集中在水文学角度与生态学角度2个方面,故从这2个角度总结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其中:水文学方法主要考虑湖泊长序列水文要素,具体有最低水位法、水量平衡法和换水周期法等;生态学方法多同时考虑湖泊生态和水文要素,具体有曲线相关法、生态演变分析法和功能法等。不同方法的主要原理、适用性各有不同。以太湖为例,选择最低水位法、换水周期法和生态演变分析法3种方法进行实际应用与结果比较,得到太湖生态需水分别为36.01亿、27.14亿和38.81亿m^(3)。综合比较分析后,认为生态演变分析法在计算过程中同时考虑了水文与生物状况,计算结果最合理,故最终确定太湖湖泊最小生态需水为38.81亿m^(3)。该研究为系统了解并合理选择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开展湖泊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需水 计算方法 CITESPACE 最低生态水位 生态演变分析法 太湖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化齐 蔡焕杰 张鑫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针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的现状,以及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预测出2000—2019各年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根据民勤绿洲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恢... 针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的现状,以及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预测出2000—2019各年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根据民勤绿洲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恢复持续下降的地下水位、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一些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地区 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 生态环境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洞庭湖生态水位与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恒 董世杰 +2 位作者 吴江 翟然 吕振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8,共9页
为保护洞庭湖生态系统,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开展洞庭湖生态水位和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运用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年保证率法、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和频率曲线法等6... 为保护洞庭湖生态系统,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开展洞庭湖生态水位和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运用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年保证率法、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和频率曲线法等6种分析方法计算得出洞庭湖生态水位,利用功能法计算得出洞庭湖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1)洞庭湖东、南、西3个湖区最低生态水位分别为24.20,27.78,29.42 m,适宜生态水位分别为25.80,29.07,30.08 m。(2)洞庭湖东、南、西3个湖区最低生态需水量分别为6.31亿,10.02亿,3.83亿m^(3),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2.66亿,13.99亿,4.61亿m^(3),洞庭湖最低与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0.16亿m^(3)和31.26亿m^(3)。研究成果可为洞庭湖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和洞庭湖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位 生态需水量 天然水位资料法 频率曲线法 洞庭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