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栅格尺度的北京市密云县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毛学刚 汪航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2,共7页
【目的】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的定量评价为县域环境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北京市密云县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料两方面的12种栅格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栅格大小为30 m的生... 【目的】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的定量评价为县域环境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北京市密云县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料两方面的12种栅格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栅格大小为30 m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基于"敏感度-弹性度-压力度"模式,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自然分界法将生境脆弱度划分5个等级,评价了北京市密云县生态环境脆弱性,采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规律,并进一步通过野外调查的植被覆盖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2003—2013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都呈现"北部山区优于南部平原、高海拔林区优于低海拔耕作区"的空间分布特点。研究区域2003年中度脆弱区的面积比例最大,微度脆弱区次之,面积比例分别为40.43%和37.00%;2013年研究区微度脆弱区和低度脆弱区的面积比例之和达到76.52%,呈绝对的好转趋势。【结论】经过10 a的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工程的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推行,区域环境生态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基于"敏感度-弹性度-压力度"模式构建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对省级、地市级及县级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生态恢复 栅格尺度 模糊评价
原文传递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35
2
作者 林金煌 胡国建 +5 位作者 祁新华 徐曹越 张岸 陈文惠 帅晨 梁春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155-4166,共12页
生态安全是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而生态环境脆弱性会威胁地区的生态安全,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分别选取2000年和2015年的高程、坡度、岩性、土壤类型、NDVI、年均降水量、年均温... 生态安全是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而生态环境脆弱性会威胁地区的生态安全,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分别选取2000年和2015年的高程、坡度、岩性、土壤类型、NDVI、年均降水量、年均温、人口密度、人均GDP、路网密度、景观多样性、土地利用程度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13个指标,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全局Moran'I和LISA聚类图,从整体特征、空间差异、空间集聚、地类脆弱性分异以及驱动力5个方面,探讨闽三角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闽三角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处于中度脆弱,但呈现出由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过渡的趋势;2000—2015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强的整体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东南沿海增长不明显,部分地区有所下降,而西北内陆增长明显;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为显著正相关,在西北部山区地带为显著的高高聚集,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带为显著的低低聚集,16年间集聚性特征在空间上有所迁移和扩张;2000—2015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在各地类存在着一定的异质性,其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大小顺序始终为:林地>未利用地>草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整体由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过渡;2000—2015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有所变化,但人口密度、景观多样性、岩性和土壤类型一直是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驱动力 生态安全 闽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武陵山特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关系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海英 贾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6,共9页
研究贫困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关系是统筹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以典型特困连片区——武陵山特困连片区为例,从地区生态问题出发,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整体... 研究贫困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关系是统筹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以典型特困连片区——武陵山特困连片区为例,从地区生态问题出发,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建设—扶贫开发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国家级贫困县多为扶贫开发落后型,非国家级贫困县以生态建设落后型居多.研究得出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地区 空间主成分分析 耦合协调度 生态环境脆弱性 贫困发生率
下载PDF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1
4
作者 陈晓红 万鲁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0-1457,共8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受到人类活动高强度干扰,要实现耦合的协调发展与脆弱性的减少需要一定内外力的强力支撑。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协调性与脆弱性是在自然条件与...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受到人类活动高强度干扰,要实现耦合的协调发展与脆弱性的减少需要一定内外力的强力支撑。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协调性与脆弱性是在自然条件与孕灾环境、人口素质与城市文明、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管理科学、系统自身的恢复力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通过挖掘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之间的的宏观作用机制,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为提高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 脆弱性 协调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63
5
作者 韦晶 郭亚敏 +3 位作者 孙林 江涛 田信鹏 孙光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68-1975,共8页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对全国经济和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分析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概念模型(SRP),选取了气温、降水、地形起伏度等16个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对全国经济和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分析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概念模型(SRP),选取了气温、降水、地形起伏度等16个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EEVI)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以中度脆弱区为主,所占面积比例为45.55%,轻微、轻度、重度、极度脆弱区分别占总面积的5.76%、23.12%、20.14%和5.43%,重度与极重脆弱区集中分布在地形复杂的西北部裸地、低植被覆盖地带及人口、经济活动压力较大的东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三江源地区 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概念模型 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
原文传递
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与调控对策 被引量:57
6
作者 冷悦山 孙书贤 +2 位作者 王宗灵 张朝晖 周明 《海岸工程》 2008年第2期58-64,共7页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海陆相互作用的动力敏感地带,敏感性强,稳定性差,在当前人类活动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等各种动力耦合的作用下,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对目前我国海岛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海陆相互作用的动力敏感地带,敏感性强,稳定性差,在当前人类活动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等各种动力耦合的作用下,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对目前我国海岛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脆弱性包括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并提出可行的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重建的对策,以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生态环境 脆弱性 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 调控对策
下载PDF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压力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廖富强 刘影 +1 位作者 叶慕亚 郑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通过压力分析,发现影响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外部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围垦、不当的消灭血吸虫病措施、经济贫困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亟待加强的湿地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压力 典型湿地 鄱阳湖
下载PDF
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异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泽 胡宝清 +1 位作者 丘海红 邓雁菲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6-466,共11页
为揭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分异和驱动因子,本研究在山江海视角下,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为典型研究区,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指数,系统分析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 为揭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分异和驱动因子,本研究在山江海视角下,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为典型研究区,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指数,系统分析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8、2013、2018年脆弱性指数分别为0.54、0.61、0.69,多年平均值为0.61,整体处于中度脆弱,在空间上,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时间上,生态环境脆弱等级呈微恶化趋势;(2)在单因子作用中6个驱动因子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解释力强度为汛期降雨量(0.457)>植被覆盖度(0.384)>高温季节温度(0.311)>废水入海量(0.248)>NPP(0.184)>人口密度(0.036)。在多因子交互中,只有汛期降水量和NPP,NPP和高温季节温度、废水入海量和NPP呈非线性增强,其余的交互作用均为双线性增强,而且汛期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的单因子影响较强,交互作用后影响也是最强(0.679),说明了汛期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为该区域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江海视角 生态环境脆弱性 时空分异 空间主成分分析法 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 地理探测器 驱动机制 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袁烽迪 张溪 魏永强 《地理空间信息》 2018年第4期67-69,共3页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生态评价理论研究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生态评价理论研究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EEVI,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 生态环境 脆弱性 EEVI
下载PDF
遥感与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章远钰 李远华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为探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遥感、GIS之间的关系,在解读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表明:遥感、GIS技术可在模型建立、技术支持、数据源提供和展示平台构建等方面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强有力... 为探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遥感、GIS之间的关系,在解读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表明:遥感、GIS技术可在模型建立、技术支持、数据源提供和展示平台构建等方面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作用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环境风险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晓超 熊康宁 +4 位作者 朱大运 蓝家程 廖建军 曹洋 刘兴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3-721,共9页
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具有尺度大、风险源与风险受体多、空间异质性强等特点,开展区域生态环境风险研究是识别生态环境风险水平、制定防范应对策略的重要理论支撑。文章以贵州省为例,参考相对风险模型为风险评价原则,基于自然灾害成因,... 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具有尺度大、风险源与风险受体多、空间异质性强等特点,开展区域生态环境风险研究是识别生态环境风险水平、制定防范应对策略的重要理论支撑。文章以贵州省为例,参考相对风险模型为风险评价原则,基于自然灾害成因,综合考虑区域自然及经济状况,建立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各评价单元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进行分析,并划分了区域风险程度等级。结果表明: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风险分布与生态环境本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明显,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原山地、高原峡谷地区以及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贵阳中心城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分布面积少、生态本底好、自然灾害较少的黔东南及黔西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生态环境 风险评价 脆弱性 贵州省
下载PDF
生态脆弱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琼 张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1-66,共6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区域生态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和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在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广泛应...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区域生态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和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在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有关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正在多角度的发展.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点论述脆弱性的内涵和几种主要的生态脆弱性的含义,对比目前常用的生态脆弱性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和评价模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指出了生态脆弱性研究面临的困难和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脆弱性 敏感性 评价
下载PDF
跨界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协同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俊杰 何寿奎 梁功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1,共10页
针对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的横向治理评估体系不完善、治理主体主动施策意愿低的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改善、生态价值实现角度探索治理主体协同决策的动力机制。分别构建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协同合作... 针对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的横向治理评估体系不完善、治理主体主动施策意愿低的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改善、生态价值实现角度探索治理主体协同决策的动力机制。分别构建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协同合作博弈模型,分析流域上下游政府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策略,并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发现:在非协同合作下,上下游政府努力程度不足;协同合作在经济层面上比非协同合作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上下游政府自发达成协同合作比较困难,通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上下游达成合作并能提高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效益。研究成果可为跨界流域府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及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流域 生态环境脆弱性 横向生态补偿 协同治理 决策行为博弈
下载PDF
基于CRITIC客观赋权法的天水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荣 敖泽建 蒋友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31,共11页
构建合理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是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关键。为了提高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基于Landsat 5/9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土壤、气象及社会经济数据,利用CRITIC客观赋权法开展生态环境脆... 构建合理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是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关键。为了提高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基于Landsat 5/9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土壤、气象及社会经济数据,利用CRITIC客观赋权法开展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使用转移矩阵及障碍度模型,探讨了2000—2022年天水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裸土指数、土地利用类型、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天水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因子;天水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呈北高南低分布;相比于2000年,2022年天水市生态脆弱性整体降低,除武山、甘谷中北部部分区域极度脆弱区保持不变以外,总体上天水市大部分极度脆弱区降为重度或中度脆弱区,但城区周边部分区域受城市化影响由中度脆弱区升高为重度或极度脆弱区;2022年天水市极度脆弱区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裸土指数、土地利用类型和降水量。未来一段时间内因地制宜植树种草、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和灌溉水平,是降低天水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CRITIC客观赋权法 障碍度模型 土地利用类型 降水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念春 袁辉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第10期57-61,共5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靠近渤海湾,遍布滩涂湿地资源,生态环境比较复杂。该文通过建立"生态敏感性-生态压力度"概念模型,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标准化将指标统一量纲,最后根据数学模型计算评价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 黄河三角洲地区靠近渤海湾,遍布滩涂湿地资源,生态环境比较复杂。该文通过建立"生态敏感性-生态压力度"概念模型,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标准化将指标统一量纲,最后根据数学模型计算评价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并分为5个等级。经计算,西北部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等级较高,主要指湿地及盐渍化比较集中的东营市北部地区,南部地区相对较低,尤其是远离海岸线的地区。并针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生态脆弱指数 AHP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福光 张亚南 高超 《环境与发展》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利用AHP方法与PCA方法分别对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由于单一评价方法的使用不能很完善的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因此,综合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分别提取两种分析方法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评价权重,对研究... 利用AHP方法与PCA方法分别对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由于单一评价方法的使用不能很完善的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因此,综合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分别提取两种分析方法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评价权重,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能够避免单一使用某种方法的弊端,更加客观的表现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PCA 农业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价
下载PDF
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昆 吴亮 +2 位作者 相恒星 何超 刘汉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1期329-334,共6页
[目的]了解凉山地区2000—201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状况,为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RS与GIS技术相结合,以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为模型选取16个评价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综合与动态变化... [目的]了解凉山地区2000—201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状况,为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RS与GIS技术相结合,以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为模型选取16个评价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综合与动态变化分析模型从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角度,对凉山地区2000—201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就单一动态度而言潜在脆弱最大中度脆弱最小,就综合动态度分析该地区整体变化速度接近中度水平,而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则反映出该地区整体生态环境脆弱性有缓慢恶化趋势。[结论]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明显,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仍需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性 SRP 空间主成分 时空动态变化
下载PDF
滇中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响应——以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可心 王有兵 +1 位作者 杨建军 廖聪宇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2期23-30,88,共9页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2010—2019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和统计,选取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破碎度、分离度、脆弱度指数、生态环境脆弱度等8个景观评价指标,探讨在景观格局变化背景下...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2010—2019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和统计,选取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破碎度、分离度、脆弱度指数、生态环境脆弱度等8个景观评价指标,探讨在景观格局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以林地为基底,建设用地、农地、水域零星分布;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驱动力主要为人类活动;森林公园的景观类型整体多样性水平较低,总体上有随时间变化而均匀化增大的趋势;各景观类型中,建设用地、裸地、农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较高,天然乔木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最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与资源的保护力度呈负相关关系,水目山片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虽然高于清水河片区,但随时间的变化脆弱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从整体上看,高级区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频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景观格局 景观类型 动态变化 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
下载PDF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垃圾不适当处置的响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长礼 张云 +3 位作者 叶浩 董华 侯宏冰 张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2,共6页
垃圾的不适当处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上海、北京和石家庄等地研究表明,垃圾的随意处置,已经造成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垃圾的污染成分包括“三氮”、COD、BOD、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物在包气带砂性土的侧... 垃圾的不适当处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上海、北京和石家庄等地研究表明,垃圾的随意处置,已经造成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垃圾的污染成分包括“三氮”、COD、BOD、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物在包气带砂性土的侧向迁移距离约15 m,而在地下水中则可达到120 m/a,在地表水中影响距离可达200 多m,在粘性土中的垂向迁移一般在3 m以浅;Cd、Hg、As、F、Pb等有毒离子在垃圾处置场附近高梁粒的综合污染指数可达192-238,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高达650倍,在西瓜和甜瓜中,这些离子超标少的几倍,高的达100多或1300多倍;垃圾中COD、Cl-、NH4+、NO3-、NO2-等对地表水的单项污染指数高的达100多倍,并在静止的地表水呈现指数函数衰减;对地下水的单项污染指数高的可达340多倍,高出地下水三类标准100多倍,综合污染指数少的60,高的达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不适当处置 生态环境脆弱性 污染 响应
下载PDF
陕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冬民 申淑娟 赵德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5-80,共6页
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了一个地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评价陕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对促进陕西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 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了一个地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评价陕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对促进陕西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和计算了陕西省各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决策,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主成分分析法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