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比较生态批评视野下早期生态批评的轨迹及其特点管窥 |
史忠义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2
|
英国自然文学发展——从自然书写到新自然文学 |
崔丽芳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8 |
2
|
|
3
|
论白居易晚年宅园生活的生态审美意蕴及其思想局限性 |
程相占
庄守平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4
|
美育基本问题的正本清源 |
程相占
|
《美育学刊》
|
2023 |
2
|
|
5
|
中国生态美学理论建构的三大核心话语 |
胡友峰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论客家人的和谐观——以生态美学为研究视角 |
李晓文
叶金莲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3
|
|
7
|
建设性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审美化 |
盖光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5 |
5
|
|
8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生态世界观及审美 |
马倩如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4
|
|
9
|
基于生态审美的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对策 |
邱烨珊
车生泉
|
《风景园林》
|
2022 |
4
|
|
10
|
走进壮美荒野——美国生态文学对生态审美和生态旅游的启示 |
龙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4
|
|
11
|
生态美育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
谢晗
|
《科教导刊》
|
2019 |
4
|
|
12
|
当代室内环境生态评估与生态审美价值观的传播 |
华亦雄
周浩明
|
《工业工程设计》
|
2020 |
3
|
|
13
|
绿色发展与生态审美双重视角下的“生态人”型塑 |
彭松乔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14
|
人与自然关系的寓言——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人树》的生态审美 |
张忻波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
2
|
|
15
|
生态和美学的动态交织——从风景园林到关注环境的艺术实践 |
蔡君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6
|
古典诗歌中的蚕桑意象及其生态审美意蕴 |
杨灿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
17
|
简析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对实践美学的一种质疑 |
章海荣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5 |
1
|
|
18
|
山水诗与生态美学对话之可能性论证 |
顿德华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9
|
生态审美观视域下的大理民宿设计策略研究 |
付秋然
|
《工业设计》
|
2022 |
2
|
|
20
|
自我间性:生态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
彭松乔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