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纪大伟 杨建强 +1 位作者 高振会 贾永刚 《水道港口》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近年来,中国沿海溢油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由于评估方法和索赔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在司法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溢油损害评估方法,主要有美国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技术和生境... 近年来,中国沿海溢油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由于评估方法和索赔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在司法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溢油损害评估方法,主要有美国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技术和生境等价分析技术、中国的渔业损害评估和“塔斯曼海”轮溢油索赔案中的生态损害评估方法,分析了中国在索赔机制与评估方法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中国应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建立船舶油污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溢油损害评估模型与方法,并制定适用于中国不同海域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海洋 生态环境 损害 评估
下载PDF
基于虚拟治理成本法的生态环境损害量化评估 被引量:22
2
作者 蔡锋 陈刚才 +4 位作者 彭枫 杨清玲 赵士波 鲜思淑 吴飞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217-4222,共6页
以某减水剂泄漏事件为例,采用模拟治理的方法,从小试模拟费用、电费、人工费、设备租用费、药剂费、场地租用费和污泥处置费等方面核算了泄漏混合废水的虚拟治理成本,并利用Tox Screen-II毒性分析仪对混合废水模拟治理前后急性毒性变化... 以某减水剂泄漏事件为例,采用模拟治理的方法,从小试模拟费用、电费、人工费、设备租用费、药剂费、场地租用费和污泥处置费等方面核算了泄漏混合废水的虚拟治理成本,并利用Tox Screen-II毒性分析仪对混合废水模拟治理前后急性毒性变化情况进行研究,验证了模拟治理方法的有效性,再根据受污染区域的环境功能敏感程度和事件具体情况,采用虚拟治理成本乘以相应的倍数得出了事件的生态环境损害量化数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治理成本法 模拟治理 生态环境损害 量化评估 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大连海洋溢油事故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温艳萍 吴传雯 《海洋经济》 2013年第5期50-56,共7页
大连新港2010年7月16日发生特大输油管线爆炸事故,大连湾、大窑湾、小窑湾、金石滩等多处海域均遭受损害。根据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构建了7项海洋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及海域环境容量损失的货币化评估公式。以该次大连新港溢油事故为... 大连新港2010年7月16日发生特大输油管线爆炸事故,大连湾、大窑湾、小窑湾、金石滩等多处海域均遭受损害。根据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构建了7项海洋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及海域环境容量损失的货币化评估公式。以该次大连新港溢油事故为例,试图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照法、碳税法、条件价值法及影子工程法评估海洋生态环境损害。通过实证研究,溢油事故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损失1 125 755 179.33元,服务功能价值损失中供给功能占59.23%、调节功能占0.33%、文化功能占12.66%,海域环境容量损失占27.78%。结果表明,2010年大连新港"7·16"溢油事故已造成海洋生态环境巨大损害,期望研究结果对海洋环境保护及治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6溢油事故 海洋生态环境 损害评估
下载PDF
生态环境治理的协调立法与公众参与论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才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8,116,共9页
在生态环境领域实施最严厉的损害赔偿制度,是从长江、黄河跨行政区域流域治理肇始的,经历了从“人域契约”到“自然契约”,“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制度演变过程。跨区域协调治理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优势,跨... 在生态环境领域实施最严厉的损害赔偿制度,是从长江、黄河跨行政区域流域治理肇始的,经历了从“人域契约”到“自然契约”,“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制度演变过程。跨区域协调治理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优势,跨区域流域治理确立协调机制新模式、拓展地方立法新规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成区域立法协同化,生态区域地保护力促环境立法法典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公众参与立法:完善区域协调立法是公众参与协同治理的前提,确立环境保护自发型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生态环境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构建区域环境治理损害赔偿磋商制度:需要构建区域协同治理的纠纷磋商解决机制,构建生态损害赔偿公众参与的磋商机制,构建区域协同治理的司法诉讼磋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公众参与 协调立法 损害赔偿 磋商制度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新军 柴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11-118,共8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造成生态环境损害事实而应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它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存在区别,因此现行的与环境污染或其他破坏环境行为有关的损害赔偿制度不能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要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应该完善...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造成生态环境损害事实而应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它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存在区别,因此现行的与环境污染或其他破坏环境行为有关的损害赔偿制度不能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要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应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相关立法、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清除污染的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等,在索赔主体上应建立以国家行政机关索赔为主、社会组织索赔为辅的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环境污染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下载PDF
基于AHP-FCE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成效评估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6
作者 李中杰 汪艳如 李宗逊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63-68,共6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递阶层次关系,应用多准则群体决策模型进行权重赋值,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制度实施成效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以昆明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例,其制度实施综合评估指数为7...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递阶层次关系,应用多准则群体决策模型进行权重赋值,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制度实施成效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以昆明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例,其制度实施综合评估指数为74.2,属于一般偏上接近良的水平;下一步,昆明市应从持续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规程、将工作经费纳入部门年度预算、探索建立资金收支简化程序、强化目标考核机制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5个方面开展工作。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制度实施成效进行综合评估,解决了以往制度实施成效评估指标难以量化的现实问题,使综合评估结果较为可信,能够为类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多准则群体决策模型 生态环境损害 昆明市
下载PDF
虚拟治理成本法在地表水和沉积物环境损害价值量化评估中的应用——以某油墨废水非法倾倒案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丛婷 许瑞臣 +3 位作者 吴佳美 隋本富 张国徽 宋有涛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地表水和沉积物的环境价值损害量化是其鉴定损害评估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而虚拟治理成本法是计算环境损害价值的一个重要方法。以辽宁省两个企业非法偷排油墨废水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虚拟治理成本法在地表水和沉积... 地表水和沉积物的环境价值损害量化是其鉴定损害评估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而虚拟治理成本法是计算环境损害价值的一个重要方法。以辽宁省两个企业非法偷排油墨废水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虚拟治理成本法在地表水和沉积物的环境损害价值量化评估中的应用,并对单位治理成本中实际调查法应用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治理成本法 生态环境损害 地表水和沉积物 价值量化
下载PDF
特征污染物识别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因果关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丛婷 许瑞臣 +3 位作者 于旭青 范学玲 张国徽 宋有涛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77-384,共8页
因果关系判定是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关键一环.本文研究了特征污染物造成土壤环境损害过程的因果关系判定过程,以辽宁省两个企业废水非法倾倒案为研究对象,分析油墨废水污染土壤的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因果关系,根据油墨废水的化学成... 因果关系判定是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关键一环.本文研究了特征污染物造成土壤环境损害过程的因果关系判定过程,以辽宁省两个企业废水非法倾倒案为研究对象,分析油墨废水污染土壤的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因果关系,根据油墨废水的化学成分分析确定特征污染物,基于此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时间、空间、污染物3个方面的关联性来确定案件污染行为与土壤生态环境损害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特征污染物 鉴定 同源性分析 因果关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损害评估与赔偿制度——基于案例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燕 付晓 吴钢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第7期1323-1330,共8页
本文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体系内容和现状,并系统梳理了森林生态系统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以及损害鉴定评估的进展。由于我国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起步较晚,法律体系有待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技术有待完善。通过运用内容分析... 本文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体系内容和现状,并系统梳理了森林生态系统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以及损害鉴定评估的进展。由于我国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起步较晚,法律体系有待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技术有待完善。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不同时期的森林生态系统损害赔偿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损害评估技术及法律实施在损害赔偿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损害评估和损害赔偿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评估 赔偿 森林生态系统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政府诉权优先的制度检视与完善
10
作者 肖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61,共12页
针对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情况,我国环保法、民诉法等制度规定了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民事诉权,但并未明确行使顺位,二者应当是互不相涉的平行关系。但是,部分地方通过个案裁判和司法政策,创制出政府诉权优先的规定,并为最高院司法解释采... 针对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情况,我国环保法、民诉法等制度规定了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民事诉权,但并未明确行使顺位,二者应当是互不相涉的平行关系。但是,部分地方通过个案裁判和司法政策,创制出政府诉权优先的规定,并为最高院司法解释采纳。此举在立法技术上僭越了《立法法》规定的法律保留范围,在制度内容上造成政府执法权、诉权与社会组织诉权间的逻辑混乱,使两类诉权在性质和功能方面出现悖论,损及社会诉权所象征的环境民主价值。不过,优先模式对因应生态环境救济措施复杂性,激发政府环保责任不无裨益。因此,应当在实践需求与法治逻辑间寻求一致性,矫正片面承认公法主体优先的解释歧见,立足诉讼客体的类型化分野,善用共同原告、诉讼支持等制度,形成诉权融合实施的科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民事诉权 政府优先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诉讼衔接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罗丽 王浴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共6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了"主动磋商,司法保障"的新途径。从法律性质来看,当事人依法就生态环境达成的有关修复或赔偿磋商协议是民事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从磋商程序来看,当事人正着手准备或进行磋商的,社...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了"主动磋商,司法保障"的新途径。从法律性质来看,当事人依法就生态环境达成的有关修复或赔偿磋商协议是民事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从磋商程序来看,当事人正着手准备或进行磋商的,社会组织不得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但有权申请参与磋商过程旁听,督促磋商协议公正进行;当事人达成磋商协议的,赔偿义务人就应依照磋商协议履行约定义务;如当事人经磋商而未达成协议的,赔偿权利人可根据现有立法规定,依据行政程序、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获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或修复救济。只有在赔偿权利人既不履行磋商职责,又不采取诉讼程序维护生态环境损害的情形下,社会组织才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磋商 诉讼 衔接
下载PDF
协商行政视域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规范表达 被引量:27
12
作者 董正爱 胡泽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8-155,共8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确立。赔偿磋商制度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赔偿权利人就生态环境损害在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的基础上主动与赔偿义务人磋商,...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确立。赔偿磋商制度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赔偿权利人就生态环境损害在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的基础上主动与赔偿义务人磋商,达成赔偿磋商协议并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制度流程。赔偿磋商制度是我国在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下的制度创新,该制度以其手段上的协商性和目的上的公益性区别于传统的环境治理方式。赔偿磋商的主体、磋商程序和保障措施作为赔偿磋商制度锁链上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到制度的运行效果。在中央对试点地方关于该制度探索的开放政策安排下,各试点地方关于赔偿磋商制度的构建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不同的制度设计体现出其与现行法律体系的不同契合程度以及在环境治理后不同的社会效果。目前我国各试点地方的赔偿磋商办法存在一系列规范性问题,集中体现在确定赔偿磋商主体时权利内容的疏漏、建构赔偿磋商程序时公众参与的缺失以及履行赔偿磋商协议时司法确认存在不足。这些制度性缺失不仅与现行规范体系相悖,并且不利于赔偿磋商制度的全国性适用。故而需要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法律关系入手,探究赔偿磋商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障。把握赔偿磋商法律关系协商性本质、准确理解赔偿磋商的基本制度要在传统公、私法律范畴的张力间把握其根本性质,要在协商行政的语境下认识赔偿磋商制度在治理模式上的本质特征,要通过扩大主体参与、严格磋商程序、完善司法保障的规范展开确保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在开放式的公共治理过程中不受减损,从而为赔偿磋商制度提供逻辑和制度上的统一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 协商行政 公众参与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补偿的适用甄别——以流域生态保护为视角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武 张翰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的背景下,流域生态保护的制度构建迫在眉睫。现有关于流域生态保护的核心制度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构建。学界普遍认为生态补偿机制应发力于对上游地区的机会补偿,然而却不能兼顾流域水质恶化后上下游之间...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的背景下,流域生态保护的制度构建迫在眉睫。现有关于流域生态保护的核心制度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构建。学界普遍认为生态补偿机制应发力于对上游地区的机会补偿,然而却不能兼顾流域水质恶化后上下游之间关系的处理。因此有必要在流域生态保护中厘清补偿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关系。目前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就制度目的与运行机理上表现为广泛的“链接”与“交叉”。当下尚未有任何规章制度阐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应从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入手,剖析并界定二者之间的制度真空、制度冲突与制度耦合等三种关系。同时从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间的制度依据、制度配置状态角度对两种制度的适用情形、责任序位以及资金的配置使用关系做出合理“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补偿 制度耦合
下载PDF
矿区生态环境要素的采动损害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连达军 汪云甲 张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9年第5期10-14,36,共6页
为了系统研究矿区生态环境的采动损害,必须分析各生态环境要素的采动损害情况,揭示其采动响应机理,并对其采动损害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根据采动破坏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的采动要素构成,并将其划分为建(构)筑物、交通线路、... 为了系统研究矿区生态环境的采动损害,必须分析各生态环境要素的采动损害情况,揭示其采动响应机理,并对其采动损害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根据采动破坏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的采动要素构成,并将其划分为建(构)筑物、交通线路、耕地、水环境和地形地貌五大类别。然后描述了各类别的采动响应特征并对其采动损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择取了各要素采动损害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然后提出了各自的采动损害定量评价方法,针对五阳煤矿生态环境的典型采动要素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方法可行,能够满足矿区生态环境采动损害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生态环境采动要素 采动损害影响因素 路面采动损害指数RDI 耕地采动损害指数SDI 水环境的采动变化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条款何以入民法
15
作者 王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系属公益救济范畴,故其在民事私法中的规定引发了多方质疑。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条款入民法呈三层顺进之路。从现实角度看,由于公权手段在环境救济领域失灵以及环境法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带有损害填补功能的生态损害救济...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系属公益救济范畴,故其在民事私法中的规定引发了多方质疑。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条款入民法呈三层顺进之路。从现实角度看,由于公权手段在环境救济领域失灵以及环境法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带有损害填补功能的生态损害救济条款只得规定于民法典之中。从可适配性角度出发,侵权责任法与生态损害救济的核心价值追求一致,侵权责任认定规则与生态损害责任认定可相匹配,责任承担方式也基本可满足生态救济需求,为环境公益救济入民法提供了可行进路。从法理学视角审视,厘清实在法意义上法律条文、规范性文件与学理层面法律规范、法律部门之间的界限,明确体系冲击论为虚假命题,证成生态损害救济条款何以入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 可行性证成
下载PDF
环境法典视野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立法模式探索
16
作者 张辉 姜安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2-38,共7页
随着学界对环境法典编纂的深入研究,环境法典框架体系日益清晰,这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融入环境法典提供了恰当时机和氛围。现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呈现立法分散、相关实体规范缺失等内容性问题,并且存在法律关系复杂、制度功能重... 随着学界对环境法典编纂的深入研究,环境法典框架体系日益清晰,这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融入环境法典提供了恰当时机和氛围。现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呈现立法分散、相关实体规范缺失等内容性问题,并且存在法律关系复杂、制度功能重叠的结构性矛盾。因此,需要采取法典化立法模式进行系统性重构,以构建内容充分、逻辑自洽、体系完整的整体结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法典化立法模式应当符合环境法典的编纂逻辑和体系框架,从环境法典角度进行体系化改造,通过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专章以获取法典化编纂带来的体系化效益。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专章应当整合既有的规范性文件,合理取舍内容范围,并从实体性规则、程序性规则、衔接性规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典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立法模式 制度构建
下载PDF
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理依据与制度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彬 黄娟 《才智》 2018年第12期226-227,共2页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生态修复压力、环境法律制度的缺位等问题决定了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十分必要。新施行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仍需从归责原则、起诉主体资格、赔偿责任主体、赔偿范围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法理基础
原文传递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和损失评估的进展及争议
18
作者 张蓬 石仞 +2 位作者 丁丽 孙禾琳 葛林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80,共9页
为实现充分补偿污染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目的,应当合理地评估生态环境损害的程度并将损失货币化。其中,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分类指标体... 为实现充分补偿污染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目的,应当合理地评估生态环境损害的程度并将损失货币化。其中,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分类指标体系和价值的研究进展,然后提出目前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害程度和货币化损害方法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包括:衡量海洋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变化的指标的单一性、文化服务的定义、指标和估算方法的缺陷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基线的非稳定性等。最后展望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和进一步的管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污染事故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基线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山东省环境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唯伟 徐毅 +1 位作者 吕铃钥 张亚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山东作为环境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省份,在赔偿磋商、赔偿诉讼、资金管理、鉴定评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创新,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文以山东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基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面临的法律、制度衔接、赔偿金管理等问... 山东作为环境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省份,在赔偿磋商、赔偿诉讼、资金管理、鉴定评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创新,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文以山东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基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面临的法律、制度衔接、赔偿金管理等问题分析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国家层面以法律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损害赔偿 制度改革 诉讼规则 赔偿金管理 山东
下载PDF
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解读与探讨
20
作者 章一丹 谢娟 +1 位作者 徐灏龙 张琳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10期195-195,197,共2页
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形成了我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1+4”制度体系。文章对制度体系进行了解读,对各地市试行期间的实践经验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对试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生态环境... 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形成了我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1+4”制度体系。文章对制度体系进行了解读,对各地市试行期间的实践经验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对试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制度体系 配套文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