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被引量:1195
1
作者 胡庚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95,共5页
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生态翻译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本文拟集中阐述生态翻译学的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具体包括:(1)生态范式;(2)关联序链;(3)生态理性;(4)译有所为;(5... 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生态翻译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本文拟集中阐述生态翻译学的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具体包括:(1)生态范式;(2)关联序链;(3)生态理性;(4)译有所为;(5)翻译生态环境;(6)译者中心;(7)适应/选择;(8)"三维"转换,以及(9)"事后追惩"等。文献研究表明,本文列述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点,既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也是目前一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理论框架,同时还是一些翻译研究人员评述和引用较多的理论命题和学术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研究焦点 理论视角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1182
2
作者 胡庚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5,共5页
本文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基本内涵、产生背景、目前状况、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空间。这里的生态翻译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而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 本文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基本内涵、产生背景、目前状况、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空间。这里的生态翻译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而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文章指出,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与时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方向是相符合的;同时,它也是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延伸,反映了译学理论研究由单一学科视阈转向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生态学途径 翻译生态系统 翻译适应选择论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被引量:291
3
作者 胡庚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7,共6页
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本文指出,"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类似同构"的生态特征、"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以... 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本文指出,"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类似同构"的生态特征、"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以及"论/学一体"的同源贯通,是生态翻译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适应选择论 背景 研究基础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95
4
作者 胡庚申 《中国外语》 CSSCI 2011年第6期96-99,109,共5页
从生态学视角、特别是从生态系统的视角综观和解读翻译学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不论自然生态系统还是翻译生态系统,也不论系统大小或层次高低,其生态系统的理性特征非常显著。这些生态系统的理性特征可以概括为:(1)注重整体/关联;(2)讲... 从生态学视角、特别是从生态系统的视角综观和解读翻译学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不论自然生态系统还是翻译生态系统,也不论系统大小或层次高低,其生态系统的理性特征非常显著。这些生态系统的理性特征可以概括为:(1)注重整体/关联;(2)讲求动态/平衡;(3)体现生态美学;(4)关照"翻译群落";(5)昭示翻译伦理,以及(6)倡导多样/统一。研究表明,以上这些生态理性特征可以为翻译学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启示、理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生态理性特征 启示
原文传递
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被引量:158
5
作者 胡庚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53,共7页
傅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伟大翻译家。国内翻译界对他已有不少研究,其中不乏洞见,但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对其翻译思想的相关研究尚鲜见。鉴此,本文拟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傅雷先生丰富多... 傅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伟大翻译家。国内翻译界对他已有不少研究,其中不乏洞见,但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对其翻译思想的相关研究尚鲜见。鉴此,本文拟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傅雷先生丰富多彩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和探讨。文章认为,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观察,傅雷翻译思想中体现了:(1)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2)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3)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4)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5)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6)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作者期望本文的探讨能为傅雷翻译思想研究拓展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翻译 生态翻译学 新视角
原文传递
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 被引量:152
6
作者 胡庚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5,126,共7页
译者主导翻译过程、协调"三者"关系、践行生态理性、落实"四合"规范、对话一切"他者",其"中心"地位无可替代,其译者职能责无旁贷。"译者中心"论的更加理性和走向成熟主要呈现在两个... 译者主导翻译过程、协调"三者"关系、践行生态理性、落实"四合"规范、对话一切"他者",其"中心"地位无可替代,其译者职能责无旁贷。"译者中心"论的更加理性和走向成熟主要呈现在两个方向上:一个是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导";另一个是翻译伦理中的"译者责任"。文章指出,译者只有通过对包括文本和翻译生态环境在内的一切"他者"承担责任,从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理性的视角审视自己与一切"他者"的关系,才能将一种更大的责任意识融入翻译活动之中。由此观之,从微观翻译行为层面上的"译者中心"到宏观翻译理性层面上的"译者责任",这一理念的衍展将具有生态翻译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译者中心 译者责任 生态翻译 翻译伦理
原文传递
若干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应用翻译研究 被引量:101
7
作者 胡庚申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理论的生命既在于创新,又在于应用,更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生态翻译学是一个具有范式特征的宏大的理论体系,其中蕴涵数十个大小不同的理论视角。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拟陆续提出若干个从不同理论视角、在不同翻译领域里可以开展的... 理论的生命既在于创新,又在于应用,更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生态翻译学是一个具有范式特征的宏大的理论体系,其中蕴涵数十个大小不同的理论视角。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拟陆续提出若干个从不同理论视角、在不同翻译领域里可以开展的应用研究问题,具体包括翻译教学研究、翻译史/译论史研究、翻译批评研究、翻译伦理研究、译学流派研究等。本文涉及的应用研究不仅能够折射出生态翻译学的可解释性和可适用性,对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的硕博学位论文选题和对进一步的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或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理论视角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73
8
作者 胡庚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3,188,共11页
本文以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为出发点,首先从"生态维度"缺失、"文化转向"局限、"两极化"理念弊端'东西方译论发展失衡、旧有理论解释乏力等五个方面,揭示和阐述了20世纪末叶翻译理论研究已初现... 本文以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为出发点,首先从"生态维度"缺失、"文化转向"局限、"两极化"理念弊端'东西方译论发展失衡、旧有理论解释乏力等五个方面,揭示和阐述了20世纪末叶翻译理论研究已初现"范式危机"的迹象;进而从全球性生态学术思潮、泛文化倾向'"多元整合"思维、东西方译论融合趋向、生态学的"元学科"性质等五个方面,预示和促进了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兴起。由于"范式危机"必然导致"范式转换",翻译研究的"生态范式"便应时而生。研究表明,生态范式既是一种顺应,也是一种弥补;既是一种转换,也是一种超越;既是一种"尚和",也是一种变革;既是一种开疆,也是一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生态范式 翻译研究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 被引量:70
9
作者 胡庚申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作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研究方兴未艾,已呈散发之势。然而,其间也不断有人提出这样一些疑问: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的其他翻译研究途径相比有哪些不同?生态翻译学向译界提供了哪些"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作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研究方兴未艾,已呈散发之势。然而,其间也不断有人提出这样一些疑问: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的其他翻译研究途径相比有哪些不同?生态翻译学向译界提供了哪些"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与现有翻译研究途径相比"异"在何处?"新"在哪里?本文拟针对该议题进行探讨和辨析。比较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在立论视角、哲学理据、关注焦点、研究方法、配套术语、话语体系、翻译伦理等方面与其他翻译研究途径均有不同。文章认为,上述诸项之"异"也可谓生态翻译学"新"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范式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定位、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67
10
作者 胡庚申 王园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生态翻译学既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特征,又表现出一种取向于生态化论域研究的趋势。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建构逻辑定位于三个关联互动的核心理念:"翻译即文本移植"(取向于译本)、"翻译即适应选择"(取向于译者)与&qu... 生态翻译学既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特征,又表现出一种取向于生态化论域研究的趋势。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建构逻辑定位于三个关联互动的核心理念:"翻译即文本移植"(取向于译本)、"翻译即适应选择"(取向于译者)与"翻译即生态平衡"(取向于译境)。对应于上述三个核心理念,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内涵聚焦在"文本生命""译者生存"与"翻译生态"的"三生"主题,从而形成了一种以"生"为内核、以"生命"为视角、以"转生再生、生生与共"为特征的"尚生"认知方式。生态翻译学的生态范式及其建构逻辑呈现出明显的生态整体论的特征与优势:多元的复杂性方法论、有机的和谐式共生体、以及综合的生态化本体论。实践表明,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可以为探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开辟新的认识论视域与方法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生态范式 共生体
原文传递
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 被引量:66
11
作者 刘爱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生态学的发展和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向促生了"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理清两者的关系,对于了解这一新兴翻译研究视角大有裨益。本文介绍"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 生态学的发展和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向促生了"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理清两者的关系,对于了解这一新兴翻译研究视角大有裨益。本文介绍"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并厘定它们在命名原则、术语使用、研究方法、核心理论、研究侧重点及发展轨迹等方面的异同,得出结论:两研究有一定的交叉,但更多的是互补性差异,是一种可以称为"背靠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生态学 介绍 比较 关系厘定
下载PDF
文本移植的生命存续——“生生之谓译”的生态翻译学新解 被引量:66
12
作者 胡庚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2,190,共9页
生态翻译学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在于它以“翻译即文本移植”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文本生命”的诞生、生长与存续、发展,并使“文本移植”与“文本生命”的内在关联形成了“转生再生、生生与共”的生态思维范式,从而呈现出翻译作为一种生命... 生态翻译学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在于它以“翻译即文本移植”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文本生命”的诞生、生长与存续、发展,并使“文本移植”与“文本生命”的内在关联形成了“转生再生、生生与共”的生态思维范式,从而呈现出翻译作为一种生命形态行为的本质特征。基于文本移植与文本生命的交互融合,生态翻译学将“生”和“生生”视为其生态思维范式的典型特征,以此揭示文本移植的生命法则,把握文本生命的本质和其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生生之谓译”。文章指出,“生生之谓译”为诠释翻译活动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古智今用”的全新理念,既深化了我们对生态翻译的理解和认识,又扩展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与方式,因而也有助于提升生态翻译学的可解释性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移植 文本生命 生态翻译学 “生生之谓译”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若干关键问题的生态翻译学解释 被引量:58
13
作者 宋志平 胡庚申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作为一种从生态学理念综观翻译活动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对翻译活动中的许多关键问题有独特的观察视角;作为一个系统的翻译理论话语体系,生态翻译学应该能够更好地揭示、解释翻译现象和翻译研究中的问题。本文借助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环... 作为一种从生态学理念综观翻译活动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对翻译活动中的许多关键问题有独特的观察视角;作为一个系统的翻译理论话语体系,生态翻译学应该能够更好地揭示、解释翻译现象和翻译研究中的问题。本文借助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整体主义、生态伦理等概念,着重解读翻译研究领域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可译性问题、复译问题、翻译策略问题、翻译技巧问题、回译问题、以及翻译研究"转向"问题等,并提出了新观点、新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研究 关键问题 解释
原文传递
以“生”为本的向“生”译道--生态翻译学的哲学“三问”审视 被引量:49
14
作者 胡庚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4,190,共11页
生态翻译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既是生态翻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不少国内外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拟从哲学“三问”视角应答此生态翻译学的“本”、“源”、“势”之问,进而确证以“生”为本的向“生”译道。作者首先以生态翻... 生态翻译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既是生态翻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不少国内外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拟从哲学“三问”视角应答此生态翻译学的“本”、“源”、“势”之问,进而确证以“生”为本的向“生”译道。作者首先以生态翻译学之“本”为题,明晰生态翻译学“一生”本、“二生”译、“三生”相、“四生”观的本体研究论域与核心研究问题;接着以生态翻译学之“源”为题,回溯西方生态主义、东方生态智慧、生物适择学说的生态翻译学三大理论支柱与理念认知和立论思想的渊“源”问题;最后以生态翻译学之“势”为题,指明在新生态主义指导下,聚焦生态翻译学理论话语体系的深化拓展与翻译方法“十化”体系的探索实践,即生态翻译的方法问题和生态翻译学怎么发展的问题,以期持续发掘生态翻译学的内生活力,聚力践行以“生”为本的向“生”译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以“生”为本 新生态主义 “十化”体系 向“生”译道
原文传递
贯中西、适者存:生态翻译学的兴起与国际化——胡庚申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49
15
作者 陶李春 胡庚申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97,共6页
生态翻译学肇始于2001年,历经15年的拓展与出新,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胡庚申作为生态翻译学的领军学者,回顾和展望了生态翻译学的缘起、演变与发展,并就生态翻译学的核心内涵及生态视角十论等问题做了深入阐述,力求在新... 生态翻译学肇始于2001年,历经15年的拓展与出新,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胡庚申作为生态翻译学的领军学者,回顾和展望了生态翻译学的缘起、演变与发展,并就生态翻译学的核心内涵及生态视角十论等问题做了深入阐述,力求在新生态主义的引导下,引领生态翻译学从中国走向世界,助推中国译学的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适者生存 生态翻译学 新生态主义 回顾与展望
原文传递
适应“绿色发展” 选择“绿色翻译”——兼谈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 被引量:35
16
作者 胡庚申 罗迪江 李素文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1,F0003,共7页
翻译研究和翻译实务的源动力总是来自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问题导向。鉴于此,当"绿色发展"成为生态文明新时代主旋律的时候,翻译学界,特别是应用翻译学界思考和规划"绿色翻译"的议题即可谓恰逢其时了。本文拟刍议选... 翻译研究和翻译实务的源动力总是来自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问题导向。鉴于此,当"绿色发展"成为生态文明新时代主旋律的时候,翻译学界,特别是应用翻译学界思考和规划"绿色翻译"的议题即可谓恰逢其时了。本文拟刍议选择"绿色翻译"研究和专业方向的背景和动因,提出"绿色翻译"的内涵和发展,例述怎样践行"绿色翻译"问题,并不揣冒昧地分享开设"绿色翻译"专业方向的若干思考。文章指出,适应"绿色发展"、选择"绿色翻译",这既是生态翻译学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接地气"的典型标志,又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生态翻译学"实指"新发展的有力"抓手",也为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绿色发展 绿色翻译 发展研究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与国际发展 被引量:35
17
作者 胡庚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4-186,共13页
21世纪以来,始创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话语体系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目前方兴未艾,影响力持续提升。生态翻译学的两大亮点在于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其理论创新包括:创设"关联序链",揭示"生态范式",确证"三生&... 21世纪以来,始创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话语体系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目前方兴未艾,影响力持续提升。生态翻译学的两大亮点在于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其理论创新包括:创设"关联序链",揭示"生态范式",确证"三生"论域,首倡"新生态主义"。如果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看作其发展的内涵,那么,其外延则是其向外传播的国际化实践和探索,其路径包括:举理论之旗,走生态之路,致东方之学,打首创之牌,趋学派之势。实践表明,理论创新是国际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国际发展则是理论创新的一种路径、标志和追求;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是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的,体现出同频共振的基本特征。对生态翻译学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的梳理和发掘,或许能为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翻译研究的新作为提供一种可行的途径,也或许能为相关领域的其他理论体系创新和国际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理论创新 国际发展 影响 启示
原文传递
译者研究的问题转换与生态定位:生态翻译学视角 被引量:33
18
作者 罗迪江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9,190,共8页
20世纪末以来,译者研究对于译者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显著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文本视角”转向“译者视角”;二是从“物本化隐身”转向“人本化显形”;三是从“转换者”转向“生态人”。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作为“生态... 20世纪末以来,译者研究对于译者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显著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文本视角”转向“译者视角”;二是从“物本化隐身”转向“人本化显形”;三是从“转换者”转向“生态人”。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作为“生态人”就是从译者的生存境遇出发确立了译者主导、译者责任、译者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既要考察译者的生存境遇,又要关注文本的生命状态,更要关怀翻译的生态整体,其意旨是通过建构译者生存、文本生命、翻译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去履行生态翻译。这既是译者研究发展的生态定位,也是译者“有所作为”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研究 问题转换 生态定位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徐晓梅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8期75-77,共3页
翻译活动作为人类交际行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自然界的活动相互关联的。公示语翻译在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是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结合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公示语... 翻译活动作为人类交际行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自然界的活动相互关联的。公示语翻译在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是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结合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公示语翻译的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公示语翻译的文本进行研究,不仅拓宽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领域,而且为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公示语翻译
下载PDF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 被引量:28
20
作者 孙迎春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拟结合适应选择论和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对翻译宗师张谷若的实践和理念作进一步探讨,俾有助于该理论的宏扬和文学翻译的研究。
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 生态翻译学 张谷若 适者生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