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翰·斯坦贝克动物观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72
1
作者 陈丽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2-30,共9页
生态批评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包括了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以及动物权利论等理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被称为“生态学先知”和“作为科学家的小说家”。作为生态... 生态批评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包括了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以及动物权利论等理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被称为“生态学先知”和“作为科学家的小说家”。作为生态整体主义之一的动物观,是对动物连意识都没有的理性主义的有力反驳,也是对长久统治西方思想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有力反驳;动物不再只是人类的工具和手段,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平等的,都有生存权。动物也具有美学形象,有它们独特的存在美和价值,对动物的深切同情和动物平等的关注体现了斯坦贝克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本文拟在新的语境中考察斯坦贝克的动物书写,借助生态批评理论重读斯坦贝克的长篇、中篇、短篇及非虚构类小说,挖掘其中众多动物意象的深刻含义,从而对其作品重新评价和定位,提升人类的生态责任意识,构建蕴含生态智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关注生态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斯坦贝克 生态批评 动物观 生态整体观 生态智慧
下载PDF
媒介融合的生态批评 被引量:21
2
作者 蒋晓丽 任雅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媒介融合是当前传媒发展的热点及趋势,媒介融合技术在带给人类信息传播和接收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如果不理性把握和善加利用,也会对人类、对社会产生相当深远的负面影响。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入手,借鉴西方生态批评的相关理... 媒介融合是当前传媒发展的热点及趋势,媒介融合技术在带给人类信息传播和接收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如果不理性把握和善加利用,也会对人类、对社会产生相当深远的负面影响。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入手,借鉴西方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对媒介融合的实质及其将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生态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 媒介生态
下载PDF
生态批评的视阈 被引量:18
3
作者 鲁枢元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20,共16页
本文从当代生态批评的视阈着手,在对古今中外大量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生态批评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生态批评思想史、直线社会进步论、理性主义与科技文明、生态解困与精神革命、生态政治与生态教育、重振文学艺术的自然之维诸问... 本文从当代生态批评的视阈着手,在对古今中外大量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生态批评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生态批评思想史、直线社会进步论、理性主义与科技文明、生态解困与精神革命、生态政治与生态教育、重振文学艺术的自然之维诸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从而断定人类文明历史已经进入生态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因此揭开新的一页,21世纪的作家、艺术家再也不能漠视地球生态现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 自然 生态批评
下载PDF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述评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晓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6,共7页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首次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引入生态视角,将生态思考融入文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与批评实践,在跨学科的生态与文学视野中重新思考人类的自然观,积极构建蕴含生态智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关注生态和谐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首次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引入生态视角,将生态思考融入文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与批评实践,在跨学科的生态与文学视野中重新思考人类的自然观,积极构建蕴含生态智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关注生态和谐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以提升人类的生态责任意识为己任,形成了以生态整体观为核心的思想内涵。同时,美国生态批评作为新兴的文学批评流派,其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些理论尝试还有待于改进,需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符合时代精神与生态文明前景的生态批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文学研究 生态批评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鲁枢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6,共9页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在历史演进、时代变迁的过程中阐释了"自然"的涵义,从而展示了"自然"这一常用词蕴含的异常丰富的内蕴,并希望藉此为生态批评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必要的参照。
关键词 自然 生态 生态批评 涵义
原文传递
生态女性主义概述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育烽 陈智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6-70,共5页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定义、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意义等方面概述了在西方新兴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指出生态女性主义将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批评 文化研究
下载PDF
西方生态批评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晓华 《鄱阳湖学刊》 2010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流派,西方生态批评发现了人类中心论、男性中心论、白人中心论的内在关联,将物种批评、种族批评、性别批评整合为连贯的话语体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生态批评至少具有物种批评、性别批评、种族批评三个基本维度。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物种批评 性别批评 种族批评
下载PDF
面对盖亚:电影生态美学的官能审美及其情动逻辑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亦水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30,共9页
随着人类世环境恶化程度愈演愈烈与生态思潮的兴起,21世纪后电影领域出现了“生态电影”(eco-cinema)的类型学研究之殇。但是,电影艺术应从电影生态美学的本体论出发,基于生态影像的官能感知挖掘生态批评的情动逻辑。后者有助于理解银... 随着人类世环境恶化程度愈演愈烈与生态思潮的兴起,21世纪后电影领域出现了“生态电影”(eco-cinema)的类型学研究之殇。但是,电影艺术应从电影生态美学的本体论出发,基于生态影像的官能感知挖掘生态批评的情动逻辑。后者有助于理解银幕上生态巨物作为自然奇观的浪漫主义激情政治实践,进一步探索“生成—他者”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叙事及其可能,以构建一种走向多元共生的电影生态伦理美学的批评范式,通过电影生态美学重塑人类精神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批评 情动研究 电影美学 浪漫主义 生成—他者
原文传递
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老人与海》生态学解读 被引量:8
9
作者 邓世彬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7-169,共3页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了《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对待自然的双重性。他一方面肯定自然不可战胜,人应该亲近自然和热爱自然,谴责人类征服自然的行径;另一方面却宣扬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高唱对自然进行精神征服,表现了现代人在处理人与自...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了《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对待自然的双重性。他一方面肯定自然不可战胜,人应该亲近自然和热爱自然,谴责人类征服自然的行径;另一方面却宣扬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高唱对自然进行精神征服,表现了现代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批评 自然观
下载PDF
“文本内外的自然”之辩——生态批评与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合与分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蓓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9,共8页
近年来的生态批评将后结构主义文论话语重新纳入理论视野。从理论生成的背景和关于“语言”的理论构架上看,后结构主义理论与生态理论具有相通之处。但是在看待“文本内自然”与“文本外自然”的观点上,两种理论之间有着不易填补的“鸿... 近年来的生态批评将后结构主义文论话语重新纳入理论视野。从理论生成的背景和关于“语言”的理论构架上看,后结构主义理论与生态理论具有相通之处。但是在看待“文本内自然”与“文本外自然”的观点上,两种理论之间有着不易填补的“鸿沟”。生态批评针对后结构主义语言理论,提出了生态诗学、复兴写实主义等主张,这些研究有益于促进“文本内外的自然”之间的协调并转变以往生态批评的反理论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语言 文本内自然 文本外自然
下载PDF
生态批评的时代责任与话语资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晧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9-34,共6页
生态批评在全球化进程中兴起,是一种自觉承担时代责任,关注人与自然的生存,关注社会现实的 文艺理论批评。中国本土具有古老而丰富的生态话语资源,儒家与道家的生态观各有特点。在传统文化基础 上,有可能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话语,与... 生态批评在全球化进程中兴起,是一种自觉承担时代责任,关注人与自然的生存,关注社会现实的 文艺理论批评。中国本土具有古老而丰富的生态话语资源,儒家与道家的生态观各有特点。在传统文化基础 上,有可能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话语,与时俱进,参与全球对话,建设21世纪的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人类责任 话语资源 生态文学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老人与海》中的自然生态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桃花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以含有丰富生态内涵的墨西哥湾海域为背景,塑造了老人圣地亚哥这一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生态,可以使我们摈弃习惯性的二元论模式和人类中心主...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以含有丰富生态内涵的墨西哥湾海域为背景,塑造了老人圣地亚哥这一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生态,可以使我们摈弃习惯性的二元论模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领悟大自然所蕴含的人文意义,看到世界的真谛和价值正在于其丰富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全球在地化、事件与当代北欧生态文学批评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成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64,共8页
生态意义上的全球在地化其实就是思考全球化,行动在地化。这引出两个话题,一是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地的传统文化?二是如何将全球化与环境的议题在地化?这可以从北欧生态文学的全球在地化获得一些答案。山妖是北欧文学的一个神话原型。20世... 生态意义上的全球在地化其实就是思考全球化,行动在地化。这引出两个话题,一是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地的传统文化?二是如何将全球化与环境的议题在地化?这可以从北欧生态文学的全球在地化获得一些答案。山妖是北欧文学的一个神话原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欧文坛上出现了一些重写山妖的虚构作品,如瑞典的《天沟森林中的绿林好汉》,芬兰的《山妖:一个爱的故事》。在这些作品中,山妖被用来构建新故事,生成了全新的文学话语。《天沟森林中的绿林好汉》启示人们,一个人的动物本能对于理解人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山妖:一个爱的故事》以后现代碎片化的叙事方式,讲述山妖故事,影射生活在都市中的动物境况。这部芬兰语小说启发人们,动物性其实是人类的一个话语建构,文明和自然的划分是人为的而非本质性的。北欧山妖叙事的破旧立新,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也深深打上了北欧文化的印记,反映了全球在地化的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在地化 北欧文学 山妖 生态批评 天沟森林中的绿林好汉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角中的《白鲸》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迪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2-83,92,共3页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这一作品,揭示出作者超前的现代生态观,警示人类只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敬畏一切生命,谋求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避免共同灭亡的悲剧。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白鲸》 人与自然
下载PDF
生态文学批评:家园意识与理论自觉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青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生态危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生态文学批评应当在正视当前人类生态危机的前提下,树立家园意识与理论自觉,引领人们构建自觉的生态意识和健全的生命品格。生态文学批评从人的生存状态去理解、解读文学文本中对... 生态危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生态文学批评应当在正视当前人类生态危机的前提下,树立家园意识与理论自觉,引领人们构建自觉的生态意识和健全的生命品格。生态文学批评从人的生存状态去理解、解读文学文本中对于生命权利的肯定,关爱宇宙进化和自然生命状态,反思现代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家园意识 理论自觉
下载PDF
《蝇王》:海岛文学实验与生态寓言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道全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经典小说《蝇王》,重新阐释戈尔丁的海岛文学实验。有别于以往的海岛叙事,戈尔丁关注海岛的命运,传递了强烈的生态关怀。然而长期以来,小说中"在场"的海岛遭受忽略,或是被视为"荒岛",这无...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经典小说《蝇王》,重新阐释戈尔丁的海岛文学实验。有别于以往的海岛叙事,戈尔丁关注海岛的命运,传递了强烈的生态关怀。然而长期以来,小说中"在场"的海岛遭受忽略,或是被视为"荒岛",这无疑归咎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无意识"的作祟。借由海岛文学实验,小说《蝇王》以生态寓言的形式,清晰地呈现了漠视生态责任的危害,要求反思和重构人类自身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威廉·戈尔丁 生态批评 海岛 环境无意识
下载PDF
生态文化批评:西部精神和全球意识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宁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76-80,共5页
自20世纪后期起,美国的"生态批评"在美国西部大学中得到相当的响应并广为传之,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既反映了美国固有的西部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当代文化批评的开拓精神和全球意识;在中国当今的生态建设中,... 自20世纪后期起,美国的"生态批评"在美国西部大学中得到相当的响应并广为传之,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既反映了美国固有的西部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当代文化批评的开拓精神和全球意识;在中国当今的生态建设中,文学文本、传统意义、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看到生态与人文的密切关系;"全球意识下的生态文化批评"是一个亟需开拓的文化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文化研究 西部精神 全球意识
下载PDF
无法返归的自然——对《藏獒》的生态批评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军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2-76,共5页
动物小说《藏獒》在2005年倍受关注。小说以怀念藏獒呼唤人性为主题,但若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切入,却会发现作者生态意识的狭隘和局限。从作品的形象和主题可以看出其生态意识并未真正体现动物平等,也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这不可... 动物小说《藏獒》在2005年倍受关注。小说以怀念藏獒呼唤人性为主题,但若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切入,却会发现作者生态意识的狭隘和局限。从作品的形象和主题可以看出其生态意识并未真正体现动物平等,也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作品形象塑造和主题挖掘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只有从真正的生态意识出发,才有望回归自然,创作更多的生态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意识 动物平等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生态信仰与社会批判———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迟子建小说世界 被引量:4
19
作者 史元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8-81,共4页
从白山黑土走向文坛的迟子建,由于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历,对自然产生了独特的爱恋;在对当下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中的废墟清理的同时,她自发地形成了一种生态信仰。虽然迟子建并没有明确的社会批判倾向,但是她小说世界中对生态理念的建... 从白山黑土走向文坛的迟子建,由于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历,对自然产生了独特的爱恋;在对当下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中的废墟清理的同时,她自发地形成了一种生态信仰。虽然迟子建并没有明确的社会批判倾向,但是她小说世界中对生态理念的建构与执守恰恰在客观上构成了对当下社会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生态信仰 生态批评
下载PDF
生态视野下的《白鲸》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艳 叶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6-99,共4页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它描述了捕鲸船“裴廓德号”在船长亚哈的带领下追捕白鲸莫比迪克的故事。从生态批判的角度而言,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一篇生态寓言,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破坏自然和谐、对其它生物进行滥捕滥杀...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它描述了捕鲸船“裴廓德号”在船长亚哈的带领下追捕白鲸莫比迪克的故事。从生态批判的角度而言,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一篇生态寓言,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破坏自然和谐、对其它生物进行滥捕滥杀的行为的忧虑。同时作者预言,如果人类仍然如此倒行逆施,不对大自然保持应有的尊重,将可能面临极其惨痛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麦尔维尔 白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