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频星载降水雷达GPM数据的华南地区降水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杜爽 王东海 +2 位作者 李国平 蔡亲波 许向春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华南汛期作为我国雨季爆发的第一阶段一直是预报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降水-云宏微观垂直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双频星载雷达资料对强、弱降水三维探测进行优化,并补充对洋面降水的探测。借助这两方面优势,对华南对流性、层云性两类主... 华南汛期作为我国雨季爆发的第一阶段一直是预报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降水-云宏微观垂直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双频星载雷达资料对强、弱降水三维探测进行优化,并补充对洋面降水的探测。借助这两方面优势,对华南对流性、层云性两类主要降水类型的垂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降水反射率因子与降水粒子垂直分布、亮带特征与垂直分层降水贡献,对比华南陆地在回波顶高方面与南海洋面的异同,最后针对华南前后汛期的降水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1)对流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快速增长区域主要发生在低层,层云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快速增长区域位于亮带层附近。(2)当发生强降水时,对流性降水的粒子浓度并不是总高于层云性降水,但前者粒子半径大于后者;强层云性降水往往来自于大小均一的粒子聚集,并没有形成更大直径的液滴。(3)华南陆地回波顶高季节变化较南海洋面强烈,浅薄对流降水发生频率受季风影响从春至秋存在先增后减特征,深对流发生频率在夏季增幅显著。南海地区回波顶高虽无明显季节变化但在3 km和5.5 km存在明显的双峰特征。(4)前汛期对流性降水的高浓度、大尺度的粒子更利于向更高高度发展,而层云性降水粒子浓度及半径的垂直分布在华南前后汛期无明显差异。前后汛期回波顶高异同主要出现在广西中部,广东中部和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星载雷达DPR 华南 华南前汛期 降水垂直结构 回波顶高
下载PDF
不同下垫面雷暴雷达回波特征与地闪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石湘波 黄旋旋 +2 位作者 沈一平 郑玲 王焕邦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0-887,共8页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雷达资料,研究了宁波市城区、山区和海陆三种地区增强型雷暴的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城区增强型雷暴的≥50dBz组合反射率面积和≥9km、≥10km回波顶高的回波面积,以及山区增强型雷暴的≥45dBz组合反射率面积和≥12k...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雷达资料,研究了宁波市城区、山区和海陆三种地区增强型雷暴的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城区增强型雷暴的≥50dBz组合反射率面积和≥9km、≥10km回波顶高的回波面积,以及山区增强型雷暴的≥45dBz组合反射率面积和≥12km的回波顶高的回波面积,这些指标与每6min地闪次数都有很好的相关性;而海陆增强型雷暴的≥10km回波顶高的回波面积与每6 min地闪次数的线性关系明显,相关系数高达0.916;3种增强型雷暴对地闪密度分布的影响各有不同,城区增强型雷暴会产生更多的地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地闪次数 回波顶高 组合反射率
下载PDF
雷达、闪电资料在典型雷暴单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自胜 冯民学 谭涌波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3-580,共8页
用闪电定位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分析,即从雷达产品的4个参数与地闪频数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的回波面积大小和强回波中心的移动与闪电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很好的一致性。(2)闪电发生前最大回波顶高有明显的... 用闪电定位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分析,即从雷达产品的4个参数与地闪频数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的回波面积大小和强回波中心的移动与闪电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很好的一致性。(2)闪电发生前最大回波顶高有明显的增大,闪电发生的位置和最大回波顶高的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地闪频数的变化与VIL(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最大值的变化并不完全对应,但VIL最大值下降到25 kg/m2以下时,可以考虑作为雷暴消散的一个因子。VIL大值区的移动以及VIL大值区面积的变化与地闪频数的整体变化是一致的。(4)雷达VWP产品的无数据区破坏的时间提前于闪电的发生和地闪频数的增长,其恢复滞后于闪电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闪电定位资料 雷暴 反射率因子 回波顶高
下载PDF
雷达资料在黔东北雷电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方标 张逸 严小冬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3期139-143,共5页
利用贵州省铜仁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贵州省气象局闪电定位仪资料,对黔东北2013-2015年5-8月对流性降雨过程中的雷电活动与雷达回波单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出反映雷电活动的雷达产品特征量,得出该区域雷电预警阈值... 利用贵州省铜仁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贵州省气象局闪电定位仪资料,对黔东北2013-2015年5-8月对流性降雨过程中的雷电活动与雷达回波单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出反映雷电活动的雷达产品特征量,得出该区域雷电预警阈值。结果表明:35.0 d Bz回波顶高(ET)突破-10℃层高度和25.0 d Bz回波顶高突破-20℃层高度这两个指标预警效果较好,成功预警率POD为0.99和0.96,预警提前时间Tw分别为23和17 min;回波顶高大于9.0 km预警雷电发生,预警提前时间为11 min;垂直液态水含量可以作为雷电预警的必要条件,其值介于5.0~15.0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预警 预警阈值 回波强度 回波顶高 垂直液态水含量
下载PDF
2009年广州第一场强对流天气的强对流单体雷达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羽 吴小芳 +1 位作者 胡胜 汪瑛 《广东气象》 2009年第4期8-10,共3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和广州新一代雷达资料,对2009年3月28日影响广州的强风暴单体进行了分析。在该风暴影响广州之前,广州地区近地层环境风场出现了辐合,使得风暴影响广州期间强度得以维持且略有加强。通过区域雷达拼图可以对大范围的对流活... 利用自动气象站和广州新一代雷达资料,对2009年3月28日影响广州的强风暴单体进行了分析。在该风暴影响广州之前,广州地区近地层环境风场出现了辐合,使得风暴影响广州期间强度得以维持且略有加强。通过区域雷达拼图可以对大范围的对流活动进行监测。风暴影响广州期间最大反射率因子在加强,对应的高度也在抬升,垂直液态水含量最大达到58 kg/m2,风暴顶高一直维持在12 km以上,相应的最大反射率因子上方3 km厚度层内的反射率因子垂直梯度约为-1.8 db/km。强天气探测产品的分析,有助于了解风暴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广州地区的强对流预警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垂直积分含水量 回波顶高 垂直梯度 风暴单体 多普勒天气雷达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雷暴及其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辛雪琪 赵阳 +1 位作者 田建兵 陶心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7-57,共11页
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雷暴及其地闪特征,对 2013 ~2017 夏季( 6 ~8 月)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典型强雷暴过程的地闪和雷达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研究了 24 次以负极性闪电为主的强雷暴过程,分析表明:所有雷暴最大回波顶高均超过 7 km,... 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雷暴及其地闪特征,对 2013 ~2017 夏季( 6 ~8 月)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典型强雷暴过程的地闪和雷达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研究了 24 次以负极性闪电为主的强雷暴过程,分析表明:所有雷暴最大回波顶高均超过 7 km,第一次地闪为正地闪的雷暴其组合反射率和回波顶高明显高于第一次地闪为负地闪的雷暴过程。以地闪极性和频数差异将雷暴分为负地闪雷暴、正地闪雷暴、多地闪雷暴三种类型。负地闪雷暴过程中闪电数量较少且大多发生在雷暴成熟阶段;正地闪雷暴过程中闪电数量在几十次左右,主要发生在成熟阶段后期和消散阶段;多地闪雷暴在初始阶段、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都有闪电发生,但主要集中在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三类雷暴强反射率中心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也有不同,地闪数量多的雷暴比地闪数量少的雷暴有更长的移动距离,负地闪雷暴较正地闪雷暴有更快的移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地闪 组合反射率 回波顶高
下载PDF
宜昌峡口区夏季暴雨天气分型及多普勒雷达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娴婷 赵玉春 +2 位作者 汪小康 柯丹 王晓芳 《暴雨灾害》 2016年第4期334-343,共10页
利用区域雷达拼图产品,结合探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2012年6—7月湖北宜昌峡口区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天气型下雷达回波演变的典型特征,可建立5种雷达回波暴雨概念模型,即副高边缘Ⅰ型、副高边缘Ⅱ型、低槽东移型... 利用区域雷达拼图产品,结合探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2012年6—7月湖北宜昌峡口区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天气型下雷达回波演变的典型特征,可建立5种雷达回波暴雨概念模型,即副高边缘Ⅰ型、副高边缘Ⅱ型、低槽东移型、低涡暖切型和低压型。(1)副高边缘型中,副热带高压北抬至湖北境内,雷达回波带呈东西向或东北—西南向分布。I型中,宜昌南侧和北侧生成的强回波逐渐向宜昌峡口区汇合。Ⅱ型中,主要受强回波东移影响。(2)低槽东移型中,副热带高压位于长江以南,雷达回波带呈东北—西南走向,强回波也呈东北—西南向东移影响宜昌峡口区。(3)低涡暖切型中,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弱。雷达回波带呈准东西走向,强回波较少出现。(4)低压型中,低层西南或华南存在低压横槽(倒槽),受闭合低压东北侧气流影响,强回波相继向西北方向移动。(5)副高边缘型和低槽东移型中,强回波的回波顶高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口区 天气分型 雷达组合反射率 回波顶高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下载PDF
强雷暴天气的闪电和雷达回波特征个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春燕 刘霞 +2 位作者 高文俊 周宝琴 张国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9-426,共8页
利用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了2017年6月2日发生在广州市中北部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及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1)本次强雷暴天气是华南一起典型的以西南急流和切变线为环流... 利用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了2017年6月2日发生在广州市中北部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及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1)本次强雷暴天气是华南一起典型的以西南急流和切变线为环流背景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在整个雷暴生命史中以负地闪为主,占69.3%;正闪在雷暴发展的初始和结束阶段占比较大。(2)闪电频数分布与强雷达回波区域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闪电活动位置稍有提前,地闪频数峰值的时间比雷达回波峰值时间平均提前了11.1 min。(3)回波顶高是产生闪电的先决条件,闪电较多分布在回波顶高9~15 km范围内,地闪频数峰值落后于回波顶高峰值12~1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闪电活动 雷达回波 反射率因子 回波顶高
下载PDF
Radar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and Echo-Top Data 被引量:2
9
作者 Haibo ZOU Shanshan WU Miaoxia TIA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43-1057,共15页
The Gated Recurrent Unit(GRU) neural network has great potential in estimating and predicting a variable. In addition to radar reflectivity(Z), radar echo-top height(ET) is also a good indicator of rainfall rate(R). I... The Gated Recurrent Unit(GRU) neural network has great potential in estimating and predicting a variable. In addition to radar reflectivity(Z), radar echo-top height(ET) is also a good indicator of rainfall rate(R).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GRU_Z-ET, by introducing Z and ET as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to the GRU neural network to conduct the quantitative single-polarization radar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GRU_Z-ET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methods in three heavy rainfall cases in China during 2018, namely, the traditional Z-R relationship(Z=300R1.4), the optimal Z-R relationship(Z=79R1.68) and the GRU neural network with only Z as the independent input variable(GRU_Z).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U_Z-ET performs the best, while the traditional Z-R relationship performs the worst.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rest two methods are similar.To further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RU_Z-ET, 200 rainfall events with 21882 total samples during May–July of 2018 a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hreat scores and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estimated precipitation are the largest for the GRU_Z-ET and the smallest for the traditional Z-R relationship,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is just the opposite. In addition, these statistics of GRU_Z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optimal Z-R relationship.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RU_ZET is the best in the four methods for the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Z-R relationship echo-top height
下载PDF
一次副高边缘局地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10
作者 肖杰 黄克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216-10219,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FY-2C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8月13日傍晚到夜里出现在太行山脚下河南焦作市一次局地突发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中低层切变线、地面冷...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FY-2C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8月13日傍晚到夜里出现在太行山脚下河南焦作市一次局地突发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中低层切变线、地面冷锋和暖倒槽是这次局地大暴雨的主要的天气尺度系统;强降水发生前,焦作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能量锋区,且上干下湿的大气层结随着地面冷锋逐渐东南下,焦作触发了强对流天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配置,增强了大气的抽气作用,导致暴雨区上空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从而有利于降水的加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卫星云图上3个对流云团合并加强是造成焦作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原因;雷达图上的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对于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大暴雨 西风槽 副热带高压 回波顶高
下载PDF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闪电演变特征 被引量:64
11
作者 冯桂力 郄秀书 周筠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0-228,共9页
利用地面雷电探测网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卫星资料对一次典型的MCS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发展的最初阶段全为负地闪;在MCS的成熟阶段地闪频数一直较高,在10次/min以上,负地闪占绝对优势;在消散阶段,地闪频数急剧下... 利用地面雷电探测网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卫星资料对一次典型的MCS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发展的最初阶段全为负地闪;在MCS的成熟阶段地闪频数一直较高,在10次/min以上,负地闪占绝对优势;在消散阶段,地闪频数急剧下降,同时正地闪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负地闪。地闪基本出现在<-50℃的云区和前部大的温度梯度区内,集中发生于<-60℃的云区。负地闪主要发生在强对流区(>40 dBz),其持续时间和强对流的维持时间几乎相当,说明负地闪可以很好地指示或有助于识别强对流区;密集的正地闪也与强回波区相对应,而稀疏的正地闪则多发生在系统后部的稳定性降水或云砧部位。同时,在MCS成熟阶段出现高正地闪频数的瞬间突增有可能对应着地面强天气的发生,在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中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负地闪 回波强度 云顶亮温
下载PDF
雷达资料在孤立单体雷电预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3
12
作者 王飞 张义军 +2 位作者 赵均壮 吕伟涛 孟青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探空、闪电资料对2005年夏季北京地区的20个单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 dBz是比较适合该地区雷电预警的一个雷达回波特征参量;在此基础之上,将0℃层结高度作为基础特征高度,并结合-10℃层结高度和强回波...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探空、闪电资料对2005年夏季北京地区的20个单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 dBz是比较适合该地区雷电预警的一个雷达回波特征参量;在此基础之上,将0℃层结高度作为基础特征高度,并结合-10℃层结高度和强回波所占比例对孤立单体的雷电发生进行综合预警是一种较为接近实际应用的方法。根据以上分析,该文针对孤立单体能否发生闪电、以及闪电发生的起始时间给出了一个初步的预报方法,并利用22个孤立单体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对单体是否会发展为雷暴单体,以及雷暴单体中初次闪电发生时段的预报方面效果较好。同时还发现,雷暴单体中从25 dBz回波出现到单体的35 dBz回波厚度变化率达到极值的时间差,与雷暴中最早的云闪与最早的地闪之间的时间差,两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这为进一步预测地闪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层结高度 回波厚度变化率 雷电预警
下载PDF
华北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中的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雷暴动力过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刘冬霞 郄秀书 冯桂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利用地面地闪定位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一次具有前部对流线和后部大范围层状云降水(LLTS)的典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闪电活动演变特征。整个MCS生命史中负地闪占主导地位,正地闪则表现不活跃。观测得到MCS消散... 利用地面地闪定位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一次具有前部对流线和后部大范围层状云降水(LLTS)的典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闪电活动演变特征。整个MCS生命史中负地闪占主导地位,正地闪则表现不活跃。观测得到MCS消散阶段云闪与地闪的比例为2∶1,地闪主要分布在地面相对位温和对流不稳定能量均达到高值的区域;负地闪主要密集地分布在大于40dBZ的回波范围内;正地闪则稀疏地分布在30~40dBZ的回波范围内。在低于-40℃的温度区域内地闪分布较多,而密集的地闪分布在温度梯度大的区域内。结合单多普勒雷达的水平风场反演,发现地闪集中出现在气流表现为气旋性切变或水平风呈现切变的区域。该区域与MCS的强回波区相对应,并且地闪易发生在上升气流达到最大并开始出现下沉气流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水平风场 雷达回波 云顶亮温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华北飑线系统中地闪活动与雷达回波顶高的关系及预警指标 被引量:35
14
作者 易笑园 宫全胜 +2 位作者 李培彦 贾惠珍 王庆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40,I0007,共8页
选取代表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的三类飑线系统——拖曳层状型(TS)、先导层状型(LS)、平行层状型(PS)的3次强雷暴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天津塘沽多普勒雷达资料、京津冀ADTD型地闪监测网资料和北京探空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 选取代表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的三类飑线系统——拖曳层状型(TS)、先导层状型(LS)、平行层状型(PS)的3次强雷暴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天津塘沽多普勒雷达资料、京津冀ADTD型地闪监测网资料和北京探空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运用粗网格化分析方法,分别以飑线系统整体和飑线系统上局部的强回波块为研究对象,探讨6分钟内地闪频数与雷达回波顶高的关系,找寻雷电预警指标。结果表明:3次过程中,出现在云顶达到8-12km对流云塔中的地闪频数分别为85.8%、78.9%和80.5%;无论是在飑线系统整体,还是飑线系统上强回波块中,6分钟内地闪频数与对流云回波顶高高于11km或12km的回波面积有正相关关系;而且在飑线系统内的地闪活跃区,回波顶高高于11km的回波面积对地闪活动激烈程度具有预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系统 地闪活动 回波顶高 雷电预警指标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中部冰雹天气的环流和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伏村 丁荣 +1 位作者 李耀辉 张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43-1349,共7页
根据1980—2006年500 hPa天气图及地面观测资料,对河西走廊中部降雹天气总结出了两种典型环流形势,并用2005—2006年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分析了这两种典型天气背景场下冰雹天气反射率因子、经向速度、垂直剖面、回波顶高度、垂直液态水... 根据1980—2006年500 hPa天气图及地面观测资料,对河西走廊中部降雹天气总结出了两种典型环流形势,并用2005—2006年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分析了这两种典型天气背景场下冰雹天气反射率因子、经向速度、垂直剖面、回波顶高度、垂直液态水含量、速度方位显示风廓线等物理量的变化特征,同时对冰雹指数产品在临近预报应用中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中部强降雹与具有强高悬垂结构的飑线和超级单体相联系,回波顶高度、垂直液态水含量对冰雹强度和持续时间指示性好;用强冰雹指数计算的冰雹尺寸偏大,主要是由于月份不同,0℃和-20℃层高度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雷达回波特征 垂直液态水含量 回波顶高度 冰雹指数
下载PDF
雷达回波顶高(ET)产品在广西冰雹云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正国 邹光源 +1 位作者 刘丽君 程鹏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4期89-92,共4页
利用广西2009至2012年降雹样本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顶高(ET)产品,对广西冰雹云回波顶高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冰雹云的ET整体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降雹时间和ET值达到最大值时间基本一致。冰雹云量化识别指标分别... 利用广西2009至2012年降雹样本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顶高(ET)产品,对广西冰雹云回波顶高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冰雹云的ET整体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降雹时间和ET值达到最大值时间基本一致。冰雹云量化识别指标分别为:2月份回波顶高≥8km且回波顶高与0℃层高度差36.1km;3-4月份回波顶高≥10km且回波顶高与0℃层高度差≥6.1km;5月份回波顶高≥13且回波顶高与0℃层高度差38.1km。降雹直径与冰雹云ET值和特征层高度差值成正相关关系,可作为估计降雹直径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顶高(ET) 冰雹云 识别指标 人工防雹
下载PDF
云南一次秋季雷暴过程的闪电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腾飞 张杰 尹丽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8-277,共10页
利用NCEP/NCAR资料、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和闪电定位系统等新一代探测资料对2010年9月21-23日的云南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移的热带低压"凡亚比"为这次雷暴云团发展提供了热带偏东风辐合及低层暖(300~302K)、中层湿... 利用NCEP/NCAR资料、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和闪电定位系统等新一代探测资料对2010年9月21-23日的云南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移的热带低压"凡亚比"为这次雷暴云团发展提供了热带偏东风辐合及低层暖(300~302K)、中层湿(相对湿度≥80%)等有利环流背景条件。中尺度雷暴云团负闪电占主导地位,发展阶段云顶亮温下降,均为负闪电,负闪电频数高达1 245次.(30min)-1;从成熟阶段到消散阶段,云顶亮温逐渐上升,负闪电逐渐减少,有少量的正闪电出现并逐渐增加。另外,雷暴云团结构和闪电空间分布不均匀,具有前部为主对流区而后部为云砧或高云的结构特征,云顶亮温前部较后部低且梯度大。密集负闪电主要出现在云顶亮温≤-60℃附近和前部大的云顶亮温梯度区,稀疏正闪电分散在密集负闪电后部和云团中部。多普勒天气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前部云区表现为具有不均匀结构的中尺度带状回波,后部云区属于无回波区;密集负闪电主要出现在带状回波上强度≥40dBz和顶高≥10km的强回波区内及中尺度不均匀风场附近,且回波强度越强、顶高越高,负闪电越密集;发展后期稀疏的正闪电分散在强回波的后部边缘或者后部弱的对流回波和层状云回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过程 雷达回波 云顶亮温 闪电
下载PDF
新疆喀什西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的冰雹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支竣 陈春艳 毛炜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5,共11页
2010年以来喀什地区冰雹频繁,严重危害当地农业生产.通过整理分析2009—2012年喀什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资料,结合我国中东部地区基于雷达监测的冰雹预警指标,经过对喀什西部的18次冰雹天气过程中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预警指标的分析,... 2010年以来喀什地区冰雹频繁,严重危害当地农业生产.通过整理分析2009—2012年喀什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资料,结合我国中东部地区基于雷达监测的冰雹预警指标,经过对喀什西部的18次冰雹天气过程中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预警指标的分析,归纳出了喀什西部新一代雷达产品的冰雹预警指标:(1)组合反射率≥50dBz;(2)回波顶高≥9km;(3)云体垂直液态水含量≥20kg·m^-2.根据该预警指标对喀什西部2011-2012年冰雹过程进行回报预警,准确率达到84.6%.以有详细降雹时间记录的14次冰雹过程为例,分析喀什西部基于雷达监测产品的冰雹预警时效,14次个例中冰雹预警时效平均为27min.选取2012年5月13日、5月23日和2013年6月18日3次强冰雹过程个例,分析冰雹出现前后喀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连续监测资料表明:3次过程中降雹开始时间对应雷达监测值达到最大(高)值时刻;组合反射率与回波顶高首先达到预警指标,垂直液态含水量达到预警指标的时间滞后11~19min;3项雷达产品均达到冰雹预警指标的时间比实际发布冰雹预警时间早7~17min,喀什西部冰雹预警时效潜力可以增加到30min以上.在喀什西部,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产品开展冰雹实时预警业务是可行的,对提高当地冰雹灾害防御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预警 组合反射率 回波顶高 垂直液态水含量 喀什西部
下载PDF
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钰 曾勇 +1 位作者 周苑 李丽丽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第4期37-42,共6页
利用贵州省三维闪电定位资料、C波段Doppler天气雷达资料及探空资料对2017年贵州一次强天气过程中闪电特征及雷达回波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波顶高与闪电频数的相关性优于回波强度与闪电频次的相关性;不同温度层上,≥30 dB... 利用贵州省三维闪电定位资料、C波段Doppler天气雷达资料及探空资料对2017年贵州一次强天气过程中闪电特征及雷达回波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波顶高与闪电频数的相关性优于回波强度与闪电频次的相关性;不同温度层上,≥30 dBz的回波面积与总闪频次和负地闪频次相关性都比较好,其中零度层高度上≥30 dBz的回波面积与总闪频次相关性最好,且多项式拟合效果优于线性拟合;最大回波强度、回波顶高以及30 dBz强度回波发展高度对闪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顶高 闪电频次 拟合
下载PDF
贵阳4月5日冰雹天气过程闪电频次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曾勇 黄钰 +2 位作者 李丽丽 杨哲 曹水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第3期80-82,共3页
利用4月5日贵阳市三维闪电定位监测资料、贵阳和都匀雷达资料以及灾情调查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乌当区水田镇和南明区两个降雹个例雹云发展演变过程中闪电频次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两个降雹个例降雹时间点前后闪电频次的变化特征,为今... 利用4月5日贵阳市三维闪电定位监测资料、贵阳和都匀雷达资料以及灾情调查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乌当区水田镇和南明区两个降雹个例雹云发展演变过程中闪电频次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两个降雹个例降雹时间点前后闪电频次的变化特征,为今后开展贵州地区冰雹与闪电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回波顶高 正地闪 负地闪 闪电频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