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伟 杨明施 +5 位作者 肖雪辉 丁四清 肖涛 郭美英 秦露露 肖水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从诊断学的角度分析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4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等,ST-T缺血性改变的判断采用... 目的:从诊断学的角度分析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4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等,ST-T缺血性改变的判断采用国际常规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国际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标准,分析心电图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女性多于男性(P<0.01);不同性别的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T缺血性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54.4%;诊断男性的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68.0%;诊断女性的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28.2%。结论: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特异度男性高于女性,灵敏度女性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分析
下载PDF
A型行为与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伟 杨明施 +5 位作者 肖雪辉 丁四清 肖涛 郭美英 秦露露 肖水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1-864,共4页
目的:从行为医学角度分析A型行为与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改变的关系。方法:对采用Judkins造影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抽取350例,进行A型行为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41例,分为A型行为组及非A型行为组,对比分析两组心... 目的:从行为医学角度分析A型行为与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改变的关系。方法:对采用Judkins造影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抽取350例,进行A型行为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41例,分为A型行为组及非A型行为组,对比分析两组心电图ST-T及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情况。结果:A型行为组与非A型行为组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的阳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319,P=0.128)。在非A型行为组中,女性的心电图ST-T缺血阳性率高于男性(χ2=9.589,P<0.05)。A型行为组的冠状动脉的阳性率高于非A型行为组(χ2=5.551,P<0.05)。在A型行为组和非A型行为组中,男性与女性的冠脉造影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型行为组中,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改变有相关性。结论:A型行为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非A型行为组,A型行为组中心电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改变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行为 心电图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急性主动脉夹层继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郝谦 陈晓娟 唐忠志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继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DD合并AMI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确诊ADD前均首诊为AMI,1例行急诊冠...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继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DD合并AMI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确诊ADD前均首诊为AMI,1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时确诊,4例行大动脉CT血管造影(CTA)确诊,1例行心脏彩超(UCG)确诊,2例行320排CTA确诊;确诊后均转入心胸外科,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4例,治愈6例,死亡2例。结论:AAD累及冠状动脉和(或)相关因素导致心肌氧供需平衡可继发AMI,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与原发性AMI不易鉴别,及其容易导致误诊及不恰当治疗,对首诊为AMI的患者,应警惕合并ADD的可能,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予以明确,防止误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st-T改变
原文传递
社区15例颈心综合征误诊为心绞痛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柯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0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颈心综合征误诊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方法:收治颈心综合征患者15例,分析临床误诊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在初诊时误诊为心绞痛发作或冠脉综合征,患者均有椎体缘增生。结论:当患者有胸痛、胸闷症状,按照扩冠活血治疗无效时,... 目的:探讨社区颈心综合征误诊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方法:收治颈心综合征患者15例,分析临床误诊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在初诊时误诊为心绞痛发作或冠脉综合征,患者均有椎体缘增生。结论:当患者有胸痛、胸闷症状,按照扩冠活血治疗无效时,要考虑颈心综合征的可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颈心综合征 心电图st-T 改变 冠脉造影
下载PDF
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婧 陆炜 杨运凤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9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电图ST-T改变、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T段压低值及T波总倒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T段压低值及T波总倒置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T段压低值与T波总倒置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ET水平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ST-T、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心血瘀阻型 益气温阳化瘀方 心电图st-T改变 血管内皮功能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蒋明珉 熊丽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A01期43-43,共1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高血压合并胸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T-T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8)为ST-T动态变化组,观察组(n=64)...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高血压合并胸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T-T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8)为ST-T动态变化组,观察组(n=64)为ST-T无动态变化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等心电图监测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冠状动脉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二者间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st-T改变 冠心病 高血压病
下载PDF
下体负压作用下心电图ST-T改变和冠脉流量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其吉 王德汉 +3 位作者 赵国璇 祁章年 麻淑清 王芳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0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探讨下体负压下心电图ST-T改变的原因,本研究在-4kPa下体负压下测定了麻醉犬的冠脉血流、主动脉血压、心肌节段张力和心外膜电图。结果表明下体负压导致主动脉血压、冠脉血流和心肌节段张力的明显下降,同时伴有心外膜电图ST段改变。... 为探讨下体负压下心电图ST-T改变的原因,本研究在-4kPa下体负压下测定了麻醉犬的冠脉血流、主动脉血压、心肌节段张力和心外膜电图。结果表明下体负压导致主动脉血压、冠脉血流和心肌节段张力的明显下降,同时伴有心外膜电图ST段改变。设想下体负压下心电图sT-T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冠脉血流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心电图 冠脉血流
下载PDF
广州民警谷氨酰转肽酶与高血压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靖炫 区文超 +2 位作者 周志衡 刘本荣 康安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2088-2092,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转肽酶(GGT)与高血压及心电图缺血性ST段和(或)T波改变(ST-T改变)的关系,研究GGT对广州民警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对2120例广州民警四分位不同水平GGT的血压水平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谷氨酰转肽酶(GGT)与高血压及心电图缺血性ST段和(或)T波改变(ST-T改变)的关系,研究GGT对广州民警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对2120例广州民警四分位不同水平GGT的血压水平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1)受检者血压随GGT水平升高而升高。GGT水平与血压相关(β=0.006,P〈0.05),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间比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与GGT水平关系呈一近“V”形曲线图。发生率分别在GGT低水平组(〈18 U/L)和高水平组(〉39 U/L)出现高点,在中等较低水平组(18~26 U/L)出现波谷。心电图有、无缺血性ST-T改变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3.031,P〈0.01)。结论高血压病发病率随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而升高,谷氨酰转肽酶为高血压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谷氨酰转肽酶在低水平及高水平可能导致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转肽酶 高血压 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 民警
下载PDF
心电图ST-T改变临床分析
9
作者 郑梦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临床发生ST-T段改变患者4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心电图仪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结果:48例ST-T段改变患者中早期复极综合症1例,是一位女性患者ST段抬高...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临床发生ST-T段改变患者4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心电图仪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结果:48例ST-T段改变患者中早期复极综合症1例,是一位女性患者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V4、V5、V6超过0.4mV,占2.1%;非特异性ST-T段改变21例(43.75%),年龄22~45岁8例,45岁以上13例;心肌缺血26例(54.2%),1例年龄36岁,其他患者均50岁以上。结论:利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心脏疾病应慎重,要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做出准确客观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st—T改变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