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九寨沟高寒钙华分类与命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富东 赵学钦 +3 位作者 董发勤 ENRICO Capezzuoli Alexander IMalov 杜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24,共13页
九寨沟钙华景观不仅有着独特的旅游与美学价值,在古气候、古灾害、古地震/活动构造、高原隆升以及人类世等研究中也能提供重要的地质档案。无论从旅游与科普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钙华分类研究必然是前提、也是基础。基于地球... 九寨沟钙华景观不仅有着独特的旅游与美学价值,在古气候、古灾害、古地震/活动构造、高原隆升以及人类世等研究中也能提供重要的地质档案。无论从旅游与科普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钙华分类研究必然是前提、也是基础。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从物质来源到沉积环境,分析了无机和有机对钙华沉积的控制因素,按照相(分为亚相、微相)、类(分为大类、亚类)的沉积特征对钙华进行了分类,划分依据是:沉积环境决定了水动力条件与生物参与度,进而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钙华沉积形态,最终架构了丰富多彩的钙华景观。所划分的结构—成因类型对“九寨沟式钙华”的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从旅游与科普角度开展的钙华地貌—形态分类,可为大众旅游、科普以及管理部门提供更高的辨识度及生态保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九寨沟 高寒钙华 岩石分类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锦屏造山带的崛起——大型拆离断层和挤出机制 被引量:147
2
作者 许志琴 李化启 +5 位作者 侯立炜 付小芳 陈文 曾令森 蔡志慧 陈方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62-1276,共15页
龙门-锦屏山的东缘发育一系列逆冲断裂和飞来峰构造,逆冲作用使山体向东叠置在四川盆地之上。新的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糜棱岩石英组构的EBSD测量表明,在龙门-锦屏山的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体西缘(即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一条近NS向的大型... 龙门-锦屏山的东缘发育一系列逆冲断裂和飞来峰构造,逆冲作用使山体向东叠置在四川盆地之上。新的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糜棱岩石英组构的EBSD测量表明,在龙门-锦屏山的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体西缘(即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一条近NS向的大型韧性拆离断裂,被20Ma以来形成的NW—SE向鲜水河韧性走滑剪切带[1]左行错位80km。青藏高原东缘韧性拆离断裂中黑云母40Ar-39Ar测年获得112~120Ma的年龄,表明龙门-锦屏山的崛起可能与白垩纪开始的垂向挤出机制密切关联。结合四川前陆盆地的沉积及演化特征,认为晚三叠世时期羌塘/东昆仑/扬子陆块的碰撞形成松潘-甘孜造山带,晚三叠世—侏罗纪在其东南缘形成四川前陆盆地沉积;早白垩世龙门-锦屏山开始抬升,晚白垩世快速崛起,在四川前陆盆地沉积之上叠置白垩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的沉积。龙门-锦屏山的崛起与白垩纪以来扬子板块岩石圈对于松潘-甘孜地体的陆内俯冲作用有关,使位于中下地壳的变质基底岩石在挤出机制下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锦屏造山带 大型拆离构造 挤出机制 前陆盆地
下载PDF
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与逆冲-走滑作用 被引量:69
3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6 位作者 董顺利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闫亮 乔宝成 马博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13,共10页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作者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小路位...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作者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小路位错、公路位错、公路拱曲、构造裂缝、断层偏转、擦痕、挤压脊、坡中槽等汶川地震所导致的地表破裂和断裂带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标定了映秀-北川断裂带和彭灌断裂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带沿北东东向延伸,走向介于NE30°~50°之间,倾向北西,倾角介于30°~40°之间。其中北川-映秀断裂带的破裂带从映秀向北东延伸达180~190 km,属于单侧多点破裂型,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垂直位错为1.60~6.00 m,水平位错为0.20~6.50 m;彭灌断裂的地表破裂出露于彭州磁峰场-绵竹汉旺之间,长度为30~40 km,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垂直位错为0.39~2.00 m之间,水平位错为0.20~0.70 m。表明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行走滑运动分量,逆冲运动分量略大于或等于右行走滑运动分量。根据历史地震和活动构造地貌的年龄测定资料,作者认为该区单条断裂的强震复发间隔在1~3ka。在此基础上,初步编制了龙门山地区的地质动力模型图,并认为下地壳物质在龙门山的近垂向挤出和垂向运动,导致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向东逆冲运动、龙门山构造带抬升和汶川特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活动构造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现今的构造活动 被引量:51
4
作者 唐文清 陈智梁 +4 位作者 刘宇平 张清志 赵济湘 B.C.Burchfiel R.W.King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9-1172,共4页
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通过对交会区GPS观测,得到欧亚框架下运动速度场。利用所得的运动速度结果,采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得到川滇、川青、扬子地块运动速度分别为(19.2±2.8)mm/a、(1... 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通过对交会区GPS观测,得到欧亚框架下运动速度场。利用所得的运动速度结果,采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得到川滇、川青、扬子地块运动速度分别为(19.2±2.8)mm/a、(10.7±3.2)mm/a、(9.7±1.6)mm/a,地块运动方向由SE逐渐变成SEE,呈现出顺时针旋卷特征;鲜水河断裂运动速度为(9.3±2.8)mm/a,断裂性质为左旋走滑;龙门山断裂运动速度为(1.2±2.2)mm/a,断裂性质为右旋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断裂交会区 地块运动 断裂活动 GPS
下载PDF
龙门山均衡重力异常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地壳隆升的约束 被引量:48
5
作者 李勇 徐公达 +2 位作者 周荣军 A.L.Densmore M.A.Ellis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2-1168,共7页
青藏高原东缘处于不均衡状态,自西而东可分为青藏高原弱负均衡重力异常区、龙门山正均衡重力异常区和四川盆地负均衡重力异常区,表明该区的不均衡状态并未导致Airy均衡运动的产生,即龙门山没有均衡下降,而处于不断的隆升状态,显示该地... 青藏高原东缘处于不均衡状态,自西而东可分为青藏高原弱负均衡重力异常区、龙门山正均衡重力异常区和四川盆地负均衡重力异常区,表明该区的不均衡状态并未导致Airy均衡运动的产生,即龙门山没有均衡下降,而处于不断的隆升状态,显示该地区反均衡运动的构造抬升是导致龙门山隆升的主因。本次采用似三度体重力异常计算方法对该区的正均衡重力异常进行模拟和反],研究了大尺度地貌分异与均衡重力异常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龙门山的下地壳顶面抬升了11.2~12.6km,造成了龙门山的正均衡异常,揭示了构造抬升和剥蚀作用在相似的时间尺度上和空间尺度上控制着龙门山地貌的形成,龙门山的表面隆升是构造隆升和剥蚀作用相叠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均衡重力异常 重力均衡 地壳隆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流与地壳变形 被引量:9
6
作者 尹力 罗纲 孙云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33-3950,共18页
地壳缩短导致青藏隆升造山是普遍的认识.然而,在青藏东部,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和研究支持了中下地壳流与隆升造山的关系.目前,地壳缩短造山机制和中下地壳流造山机制仍然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建立了二维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龙门山断... 地壳缩短导致青藏隆升造山是普遍的认识.然而,在青藏东部,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和研究支持了中下地壳流与隆升造山的关系.目前,地壳缩短造山机制和中下地壳流造山机制仍然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建立了二维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龙门山断层带的多个地震循环的应变与变形,探讨了无与有中下地壳流情况下,地壳地表的位移、速度与变形的分布和演化;以及有中下地壳流情况下,不同流动范围、速度与黏度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地形变观测数据的约束,推测了青藏东缘中下地壳流的流动状态.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对比有和无中下地壳流的模拟结果,发现青藏东部震间的地表垂向速度在变形样式及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即存在地壳流的地表垂向抬升速率显著大于无地壳流;震间在龙门山断层西侧附近产生的垂向凸状隆起随中下地壳流的速度、黏度及通道长度的变化而变化.此外,本文研究结果对青藏其他地区可能存在的地壳流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地壳缩短 中下地壳流 黏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Episodes of Cenozoic Gold Mineralization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40Ar/39Ar Dating and Implication for Geodynamic Events 被引量:5
7
作者 WANGDenghong MAOJingwen +4 位作者 YANShenghao YANGJianmin XUJue CHENYuchuan XUEChunj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3-253,共21页
A lot of new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Among them, three main types of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cluding quartz-vein-type... A lot of new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Among them, three main types of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cluding quartz-vein-type, shear- zone-type and porphyry-type. The former two types of gold deposits are mainly hosted within metamorphic rocks, while the latter is related to Cenozoic magmatism. Although all of these gold deposits are believed to have been formed during the uplift proces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e Cenozoic era (Wang et al., 2002b), precise isotopic age constraints have still been lacking until quite recently.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40Ar/39Ar data of some gold deposit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hich indicate that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region occurred in response to the episodic stages of the orogenies. Recently obtained 40Ar/39Ar data on quartz and feldspars from several gold deposits, such as the Sandiao deposit, the Baijintaizi deposit, the Pusagang deposits, provide new constraints on gold mineralization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gold deposits along the Daduhe River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hree stage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The early two stages occurred as early as 65.1 Ma in the Shuibaiyang deposit and 58.95 Ma in the Ruoji deposit, while the latter stage occurred as late as 25.35 Ma in Baijintaizi and 24.70 Ma in Sandiao. Isotopic dating of three plagioclases from the Beiya deposit, Zhifanggou deposit and Luobodi deposit and a K-feldspar from the Jinchangqing deposit in Yunnan Province indicates that these deposits were formed at two stages. The Zhifanggou and Jinchangqing deposits have early stage records as old as 58.82 Ma in Zhifanggou and 55.49 Ma in Jinchangqing, but all of the above four deposits in Yunnan have late stage records of 23.18 Ma in Jinchangqing, 24.54 Ma in Zhifanggou, 24.60 Ma in Luobodi and 24.56 Ma in Hongnitang.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old deposit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China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gold deposit metallogenic episodes Sichuan Yunnan the Himalayas CENOZOIC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3种次生林优势种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飞 曹秀文 +9 位作者 刘锦乾 齐瑞 赵阳 张涛 陈学龙 李波 杨静 白青蒙 王若鉴 要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72,83,共11页
【目的】以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3种主要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优势种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辽东栎、红桦和糙皮桦种群,各设置8块40 m×40 m的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树木进行每木检尺,以测定的胸径数据为基础... 【目的】以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3种主要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优势种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辽东栎、红桦和糙皮桦种群,各设置8块40 m×40 m的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树木进行每木检尺,以测定的胸径数据为基础,以径级代替龄级,将胸径<3 cm作为Ⅰ龄级,其后以4 cm为标准进行龄级划分,统计各龄级个体数量并进行相关整理后,分析各种群的龄级结构,编制包括死亡率(q_(x))、消失率(K_(x))和平均期望寿命值(e_(x))等参数在内的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考虑外部干扰时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_(pi))、不考虑外部干扰时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_(pi))和对外界干扰所承担的风险概率指数极大值(P_(max)),最后对未来经过2,4,6,8个龄级后各种群的数量动态进行时间序列预测,以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3种次生林优势种的种群现状、种群结构及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①辽东栎、红桦和糙皮桦3种次生林种群Ⅰ龄级幼苗数量不足,均以Ⅱ龄级幼苗数量最多,分别占种群个体总数的43.62%,30.07%和43.30%;其后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个体平稳下降,虽然群落为稳定型,但是林木径级较小,各龄级个体数分布不合理。②辽东栎、红桦、糙皮桦种群的q_(x)和K_(x)在Ⅰ龄级最大,q_(x)分别为78.0%,72.0%和76.2%,K_(x)依次为151.3%,127.3%和143.5%,且随着龄级的增加,q_(x)和K_(x)均逐渐减小;各种群e_(x)随着龄级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辽东栎和红桦均在Ⅵ龄级最大,糙皮桦在Ⅴ龄级最大;种群结构均呈增长型,且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ry-Ⅲ型。③3种次生林种群结构的V_(pi)大于V′_(pi)且均大于0,P_(max)也均大于0,说明3种次生林均属于对外界干扰敏感的增长型种群。④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经过2,4,6,8个龄级后,各种群个体发展呈增长趋势,但辽东栎和红桦种群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青藏高原东缘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横断层作用下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发震机制新探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伟锋 卿艳彬 +1 位作者 朱传华 单新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区域构造背景、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格局,并利用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进行分段;同时,对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未来强震危险区进行预测。结... 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区域构造背景、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格局,并利用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进行分段;同时,对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未来强震危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具有深部构造的控震作用,其深部孕震机制十分复杂,而芦山地震没有明显的地表破裂带,为一次盲逆断层型地震;卧龙—怀远一线为地壳物质运动方向和主断裂走滑方向发生反向的转换带,发生在其两侧的地震是各自独立的,即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相互独立;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发震时,龙门山断裂带中未活动的区域存在较高的地震危险性,尤其是卧龙—怀远和小金横断层之间的断块为强震危险区,虎牙断裂与主断裂交汇处也是强震较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青藏高原东缘 横断层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发震机制
下载PDF
云南香格里拉小中甸西部高原面旧石器调查简报
10
作者 高峰 侯亚梅 +9 位作者 李钢 潘高原 胡越 张立召 洪小茹 杨翕然 潘晓勤 和四奇 胡荣 赵凌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2-452,共11页
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平均高度超过3000 m,是研究古人类与青藏高原关系的关键区域之一。本报道的材料来自1998年、1999年和2022年,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迪庆州文物管理所)、中... 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平均高度超过3000 m,是研究古人类与青藏高原关系的关键区域之一。本报道的材料来自1998年、1999年和2022年,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迪庆州文物管理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在小中甸及周边地区采集的石制品。采集区域大多分布于盆地西缘残留的高原面及小中甸湖的最高阶地面上,调查共发现采集点二十余处,所获石制品百余件,其中部分石制品风化较为严重。本研究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1件石制品做简要概述。这批石制品的制作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随处可见的变质岩为原料。所制作的石器类型包括石核、石片以及工具等。其中,大型切割工具如手斧、薄刃斧、手镐等为主要工具类型;同时还发现了修铤两面器、砍砸器、大型刮削器和少量以石英为原料的轻型工具。根据野外地层观察和相关测年工作以及石器打制技术特点推测,这批打制石器制作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中更新世时期。这项发现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青藏高原边缘古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云南西北部更新世时期古人类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格里拉 旧石器 青藏高原东缘 古人类 大型切割工具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城市绿地表层土壤汞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敏 桑语 +2 位作者 黄相钦 罗怡 周昭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33-341,共9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城市绿地表层土壤的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四川和云南不同海拔的8个城市使用五点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其总汞含量。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单因子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方法对土壤汞的污染程度、潜在生... 为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城市绿地表层土壤的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四川和云南不同海拔的8个城市使用五点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其总汞含量。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单因子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方法对土壤汞的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并使用健康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各城市土壤汞浓度的几何平均数为:平武县(0.113 mg·kg^(-1))>九寨沟县(0.101 mg·kg^(-1))>康定市(0.090 mg·kg^(-1))>玉龙县(0.073 mg·kg^(-1))>永仁县(0.052 mg·kg^(-1))>绥江县(0.050 mg·kg^(-1))>甘孜县(0.042 mg·kg^(-1))>元谋县(0.029 mg·kg^(-1));所有土壤样本没有受到污染或污染程度较低;潜在风险以轻微和中等生态风险等级为主,占比分别为53.1%和31.3%;8个城市的土壤汞的总非致癌危险指数均低于1,说明对人体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城市绿地 汞污染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应力场及地下工程灾害风险研究
12
作者 李金轩 郭松峰 +5 位作者 祁生文 张亚国 郑博文 唐凤娇 马行东 张世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6-749,共14页
青藏高原东缘广泛发育着深大活动断裂带,强烈控制着高原东缘区域应力场。本文基于收集的178个点位1181组原位应力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反演得出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影响下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力场,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应力场呈现出明显的非... 青藏高原东缘广泛发育着深大活动断裂带,强烈控制着高原东缘区域应力场。本文基于收集的178个点位1181组原位应力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反演得出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影响下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力场,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应力场呈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特征,应力量值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然后,利用ArcGIS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埋深100~2000 m岩爆及大变形趋势,岩爆集中产生于次级板块内部,岩爆范围基本不随深度变化;而大变形产生于次级板块边界,并随深度增加面积逐渐向板块内部扩大;岩爆及大变形风险等级随埋深呈现规律性变化。最后,通过二郎山隧道隧址区以及双江口水电站两个工程实例探讨了本研究在工程建设中对岩爆及大变形趋势预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青藏高原东缘地下工程灾害趋势与基于强度应力比方法获得的岩爆倾向性以及工程实例中岩爆现象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地应力 岩爆 大变形 地质工程
下载PDF
龙门山北东段山前断裂第四纪构造活动性与构造地貌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平 白毛伟 +2 位作者 陈芝聪 柳伟波 席书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7-260,共14页
在Landsat遥感图像解译、ASTERGDEM数据处理、地形图分析、地质图分析和地貌剖面制作的基础之上,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与观测,对龙门山北东段山前区域内的构造地貌进行了定量、半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沿山前发育的水系及其演化、河道形... 在Landsat遥感图像解译、ASTERGDEM数据处理、地形图分析、地质图分析和地貌剖面制作的基础之上,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与观测,对龙门山北东段山前区域内的构造地貌进行了定量、半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沿山前发育的水系及其演化、河道形态、河床高程、冲积扇展布均与大规模逆冲断裂有关,河流阶地不对称分布说明龙门山北东段山前断裂在扩展过程中存在着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特征。通过宇宙核素成因埋藏年龄测试技术测定了古冲积扇的形成年龄,并利用古冲积扇的高程差异及扇根间距计算了龙门山北东段的第四纪活动速率,表明自1.73Ma、0.54Ma以来,龙门山北东段山前逆冲断裂的隆升速率分别为0.06mm/a、0.09mm/a;右旋走滑速率分别约为2.31mm/a、1.4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北东段 构造地貌 活动断裂 第四纪
原文传递
基于年轮年代学重建青藏高原东缘百年来重金属污染历史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咏梅 罗辑 +1 位作者 李伟 杨丹荔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采用年轮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东坡峨眉冷杉(Abies fabri)年轮中8种重金属元素(Pb、Cd、Cr、Mn、Cu、Zn、Sr和As)含量,分析了过去150年间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重金属元素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Mn、Cu、Z... 采用年轮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东坡峨眉冷杉(Abies fabri)年轮中8种重金属元素(Pb、Cd、Cr、Mn、Cu、Zn、Sr和As)含量,分析了过去150年间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重金属元素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Mn、Cu、Zn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其含量显著大于其余5种重金属,8种重金属元素中,除Mn、Cu含量变化趋势较为单一之外,其余6种重金属含量均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树轮中Cr、Sr、Pb、As为一类,主要受到人为源和自然源的综合影响;Mn、Zn、Cd为一类,主要受到人为污染源的影响;Cu元素单独归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壳源。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树轮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但是随着工业生产活动增加,该地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已有所增加,通过对该地区树轮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有利于重建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峨眉冷杉 年轮年代学 重金属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地质特征与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志中 乔彦松 +6 位作者 王书兵 姚海涛 王燕 傅建利 李朝柱 刘宗秀 蒋复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20-1626,共7页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发育了完整的晚新生代湖相、黄土、红土和冰川沉积系列,不同成因的沉积物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古环境时空变迁的信息。上新世昔格达湖相沉积发育于4.2~2.6MaBP,具有9个冷—暖气候环境变化阶段。川西风尘堆积始于1.15MaBP...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发育了完整的晚新生代湖相、黄土、红土和冰川沉积系列,不同成因的沉积物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古环境时空变迁的信息。上新世昔格达湖相沉积发育于4.2~2.6MaBP,具有9个冷—暖气候环境变化阶段。川西风尘堆积始于1.15MaBP,连续记录了14个古季风变化旋回,成都平原红土记录了1.13Ma来的5个古环境演化阶段。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了约4.3MaBP的老冰期,第四纪时期出现了5次极端古气候事件,对应为5期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昔格达湖相沉积 川西黄土 成都红土
下载PDF
从汶川M_(S)8.0地震到九寨沟M_(S)7.0地震:青藏高原东缘大震前重力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祝意青 刘芳 徐云马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2期108-109,共2页
自2008年以来,青藏高原东缘连续发生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2013年芦山M_(S)7.0及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这3次大震前,中国地震局在青藏高原东缘开展了多期流动重力观测,均观测到震中附近显著的重力异常变化。深入分析汶川、芦... 自2008年以来,青藏高原东缘连续发生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2013年芦山M_(S)7.0及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这3次大震前,中国地震局在青藏高原东缘开展了多期流动重力观测,均观测到震中附近显著的重力异常变化。深入分析汶川、芦山和九寨沟地震前的重力变化,发现重力场动态变化存在以下特征:①大震发生前,区域重力场出现大范围有序性变化,可能是区域应力场增强引起深部物质运移与变迁产生的区域性重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重力变化 大震活动 中期前兆
下载PDF
四川康定折多山末次冰盛期古冰川重建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舒然 杨玮琳 +4 位作者 韩业松 杨彦敏 李梦真 崔之久 刘耕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9-1129,共11页
折多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势上处于由高原面向高山峡谷的过渡区,古冰川遗迹保留较好。对折多山冰川地貌进行深入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演化与古气候变化的耦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Google Earth遥感影像、... 折多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势上处于由高原面向高山峡谷的过渡区,古冰川遗迹保留较好。对折多山冰川地貌进行深入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演化与古气候变化的耦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Google Earth遥感影像、《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和DEM等资料,对折多山冰川地貌及其特征参数进行了识别、提取和计算。研究共识别出189条古冰川,覆盖面积为497 km^(2)。基于研究区已有年代学资料,本区冰川地貌主要为末次冰盛期(LGM)以来冰川作用遗存。恢复研究区LGM冰川平衡线高度(ELA),在西坡和东坡分别为4380 m和4110 m,相差270 m,揭示出分水岭东侧更有利于冰川发育。广泛发育的冰蚀湖、冰蚀基岩面、羊背石等,以及深切的冰川槽谷(U形谷)指示海洋性冰川作用特征;冰川作用正差、冰川朝向、冰蚀地貌的差异,揭示积累区地形条件和水汽来源对研究区冰川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折多山 冰川地貌 古气候
下载PDF
小波多尺度分析在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场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威 王绪本 +1 位作者 王向鹏 张翔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77-87,共11页
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下,青藏高原的深部塑性物质在碰撞挤压作用下向外挤出,青藏高原东缘发育多条东西向伸展南北走向断裂构造带,构造背景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基于WGM2012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对青藏高原东缘卫... 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下,青藏高原的深部塑性物质在碰撞挤压作用下向外挤出,青藏高原东缘发育多条东西向伸展南北走向断裂构造带,构造背景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基于WGM2012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对青藏高原东缘卫星重力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径向平均功率谱计算分析多尺度小波分解后的重力异常的物源平均深度,结合前人测深地震资料反演的地壳厚度与地质背景利用分解的5阶小波逼近重力异常,对研究区域莫霍面进行界面反演,并对东西走向的剖面进行二度半模型密度参数拟合反演,研究区域莫霍面起伏反演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较一致,呈现由西北至东南逐渐变浅的趋势,间接表明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向东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多尺度小波分析 径向功率谱 莫霍面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主要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其地震矩亏损 被引量:42
19
作者 李煜航 郝明 +1 位作者 季灵运 秦姗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2-1078,共17页
作为青藏高原南东向"挤出逃逸"的重要通道,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具有大型走滑断裂广泛发育和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的特征.本文使用线性球面块体模型理论,在前人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建立研究区三维块体几何模型... 作为青藏高原南东向"挤出逃逸"的重要通道,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具有大型走滑断裂广泛发育和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的特征.本文使用线性球面块体模型理论,在前人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建立研究区三维块体几何模型,使用1999—2007年的GPS数据反演得到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主要活动断裂滑动速率.使用反演得到的滑动速率和最优断层闭锁深度估算了川滇菱形块体主要边界和其内部断裂的地震矩积累,并利用历史强震目录估算了地震矩释放,在比较两者差异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地震矩亏损(未释放的地震矩)较大的断层和断层段,该结果可以作为研究区强震中长期危险性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 线性球面块体模型 GPS 断层滑动速率 地震矩亏损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物性结构特征及深部构造涵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军 王绪本 +5 位作者 李大虎 秦庆炎 张刚 周军 李亚星 刘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00-2511,共12页
青藏高原东缘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物质向东侧向挤出的焦点地区.为探索青藏高原东向挤出其东部壳幔结构响应及深部地质构造依据,本文利用卫星测高重力数据、数字地震台网("喜马拉雅"项目一期)634个台站的观测数据、以及跨越龙... 青藏高原东缘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物质向东侧向挤出的焦点地区.为探索青藏高原东向挤出其东部壳幔结构响应及深部地质构造依据,本文利用卫星测高重力数据、数字地震台网("喜马拉雅"项目一期)634个台站的观测数据、以及跨越龙门山构造带、攀西构造带的两条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视密度物性结构、P波速度异常结构、以及电性成像结构.物性成像结果表明:(1)松潘地块、川滇地块中-下地壳、上地幔具有低密度、低速、高导的韧性物性结构,部分地区这种韧性物性结构甚至可到达150 km处;(2)四川盆地下方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具有稳定的高密度、高速、高阻的刚硬物性结构,其结构向下可延伸至150 km深处;(3)青藏高原东缘横向和垂向的物性结构差异,为揭示龙门山构造带、川滇地块隆升机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学依据;(4)岩石圈物性结构中,沿岷山一龙门山一锦屏山一玉龙雪山构造带一线存在明显的密度、速度梯级带,其东西两侧呈明显物性二元结构,该物性梯级带可能反映了中上扬子地块西边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卫星重力 岩石圈结构 物性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