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马五_4~1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浮萍 卢涛 +3 位作者 唐铁柱 靳福广 赵忠军 蒋婷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7期32-38,5,共7页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斜坡中的残丘边缘地带,发育裂缝和溶孔,占整个储层的24.6%;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与泥云坪过渡带,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残丘内,发育溶孔和晶间溶孔,占整个储层的42.5%;Ⅲ类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潮上泥云坪,位于洼地或沟槽等地貌单元,孔隙类型以晶间孔为主,占整个储层的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储层综合评价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气层产能贡献差异微观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黎菁 骆建江 +1 位作者 张旭阳 刘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6期756-759,共4页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低丰度、低压、低渗、非均质性严重的气田,储层条件复杂。砂岩呈大面积连片分布,连续性、连通性较好,有效砂岩为其中相对高渗的Ⅰ,Ⅱ,Ⅲ类储层。盒8、山1段储层的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现象极其明显。采用统计分...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低丰度、低压、低渗、非均质性严重的气田,储层条件复杂。砂岩呈大面积连片分布,连续性、连通性较好,有效砂岩为其中相对高渗的Ⅰ,Ⅱ,Ⅲ类储层。盒8、山1段储层的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现象极其明显。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薄片鉴定和样品压汞分析资料对气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以室内产能模拟实验明确苏里格东区盒8、山1多层系产层的不同类型储层产能大小以及产能贡献率。结果表明,Ⅰ类储层对渗透率/产能贡献率高达55%~65%,Ⅱ类储层的贡献率23%~27%,Ⅲ类储层的贡献率8%~15%;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是造成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开发方式对多层合采低渗油气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产能模拟 产能贡献率 储集层 孔隙结构特征 苏里格气田东区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山2段储层致密化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唐洪明 王猛 +3 位作者 赵峰 刘枢 郭红光 徐硕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3期7-14,共8页
苏里格气田东区具有多层系含气特征,该区主力产层山2段受沉积、成岩综合影响,具有典型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致密储层特征。综合应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常规物性、X-射线衍射、流体包裹体测温、成岩演化序列重... 苏里格气田东区具有多层系含气特征,该区主力产层山2段受沉积、成岩综合影响,具有典型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致密储层特征。综合应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常规物性、X-射线衍射、流体包裹体测温、成岩演化序列重建、多元回归分析等技术手段与分析方法,对山2段的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演化序列以及储层致密化主控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储层沉积后经历了中—强压实、中等胶结、弱溶蚀等成岩改造,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与本区两期烃类充注密切相关;山2段目前处于中成岩B期末,储层致密化发生在中成岩B期中期;强压实、强硅质胶结与大量的软质岩屑、高岭石胶结主要导致了储层低孔—特低孔,储层特低渗—超低渗的三大核心因素则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等黏土矿物胶结。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山2段储层致密化进程,指导有利储层发育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致密化 山2段 苏里格气田东区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_8-山_1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锴 孙卫 +1 位作者 王博 张一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10期71-75,8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储层岩性致密,开展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对于该区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岩心物性实验、薄片鉴定和X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研究区盒8-山1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储...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储层岩性致密,开展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对于该区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岩心物性实验、薄片鉴定和X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研究区盒8-山1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分析认为碎屑颗粒的中值半径、碎屑组分中的石英含量和填隙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尤其是伊利石与高岭石的含量,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岩石学 储层物性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提高Ⅰ+Ⅱ类井比例的技术及应用
5
作者 李浮萍 李跃刚 +3 位作者 赵忠军 冯敏 段志强 吴小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60-164,9,共5页
苏里格气田东区是气田目前开发的主力区块之一,其储层除具有苏里格气田典型的"四低"特点外,还表现出储层异常致密,非均质性非常强的特点,原有的开发技术在这一区块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导致该区块井位优选难度大、Ⅰ+Ⅱ类... 苏里格气田东区是气田目前开发的主力区块之一,其储层除具有苏里格气田典型的"四低"特点外,还表现出储层异常致密,非均质性非常强的特点,原有的开发技术在这一区块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导致该区块井位优选难度大、Ⅰ+Ⅱ类井比例低的现状。针对这一区块储层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高的特点,在开展地质综合研究的同时,完善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方法,地质与地震相结合,深化富集区的分布,探索形成了适合苏里格气田东区的井位优选技术。该技术以富集区筛选技术为核心,并综合应用丛式井井位优选技术和多层系立体开发技术,在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苏里格气田东区产能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Ⅰ+Ⅱ类井 富集区筛选 井位优选 气田开发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联合的复杂岩相智能识别与表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姜世一 孙盼科 +7 位作者 张林 贾浪波 何太洪 徐怀民 艾贝贝 张何锋 饶华文 丁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7-62,共16页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以下简称盒8段)为典型的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其强非均质性及复杂的储层结构导致该区面临“甜点”储层优选困难等关键技术瓶颈。为此,在分析盒8段储层岩相类型及组合特征、岩相约束下测井数据特征...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以下简称盒8段)为典型的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其强非均质性及复杂的储层结构导致该区面临“甜点”储层优选困难等关键技术瓶颈。为此,在分析盒8段储层岩相类型及组合特征、岩相约束下测井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契合岩相及其组合特征、测井数据特征、人工智能算法原理的径向基—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联合模型,并开展了储层岩相的精确识别与表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盒8段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槽状交错层理粗砂岩相、板状交错层理粗砂岩相、板状交错层理中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砂岩相、交错层理细砂岩相、波状层理粉砂岩相、块状层理泥岩相8种岩相类型;(2)盒8上亚段曲流河相储层岩相密度偏小、岩相频率偏高、对应测井数据分布较分散,盒8下亚段辫状河相储层岩相密度偏大、岩相频率偏低、对应测井数据分布较集中;(3)建立的径向基—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联合模型识别准确率可达89.06%,相较于单一神经网络模型、交会图、主成分分析和决策树等方法识别准确率明显提高。结论认为,建立的径向基—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联合模型不仅克服了现有岩相识别方法准确率低且难以推广的缺陷,而且对实现河流相强非均质性致密砂岩储层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 盒8段 河流相 致密砂岩储层 岩相类型 径向基—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 智能化 岩相识别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山西组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若谷 廖友运 +1 位作者 尚婷 王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92,共8页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是近年来开辟的勘探新区,山西组为其主力储集层之一,查明该区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大意义。应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对山西组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储层以岩屑砂岩...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是近年来开辟的勘探新区,山西组为其主力储集层之一,查明该区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大意义。应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对山西组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储层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具成分成熟度中-高而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点,储集空间以各类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孔喉差异大。山~3_2段储层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显著高于其余层位,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最强。山西组储层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但山~3_2段局部存在较好储集砂体。物源和沉积微相决定了储层砂岩的骨架成分和粒度特征,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相对优质储层多出现在石英含量高的粗粒边滩砂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山西组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
下载PDF
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41-33区块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刘逍 王静 +4 位作者 金大权 陈海涌 段新国 曹晶晶 刘正元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110,共16页
苏东41-3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北部南缘,长期沉积间断的风化壳不整合面形成复杂的岩溶古地貌,属苏里格气田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的重要勘探区。研究基于钻井、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综合运用地球物理法、残厚法... 苏东41-3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北部南缘,长期沉积间断的风化壳不整合面形成复杂的岩溶古地貌,属苏里格气田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的重要勘探区。研究基于钻井、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综合运用地球物理法、残厚法和印模法,优选本溪组顶9号煤层和马家沟组马五5灰岩为标志层,深入探讨古地貌单元的恢复依据和划分标准,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形态,并明确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气藏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苏东41-33区块整体处于二级地貌单元岩溶斜坡之上,奥陶系古风化壳上下地层厚度可划分出上薄下薄、上薄下厚、上厚下薄等5种组合类型,细分古坡地、残丘和沟槽3个三级地貌单元;古地貌总体趋势走向为北高南低,出露层位展布由马五4过渡到马五1。中南部发育连片残丘,北部见小型零星残丘,恢复厚度低于15m,残留厚度超过85m;北部发育2条侵蚀沟槽带,充填厚度大于20m,残留厚度小于45m;古坡地分布范围广泛,周围被古残丘与沟槽所分割,残留厚度介于45m^85m之间,恢复厚度大于10m。古地貌类型对风化壳气藏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残丘及残丘边缘带的古坡地储层叠合厚度增大,溶蚀孔洞充填程度低,主力含气层保存完整且连通性较好,是寻找高产井的目标区,而岩溶古沟槽相对不利于天然气富集,所钻遇气井多为低产或无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古地貌 控制作用 奥陶系 苏里格东区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