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聚类方法预测西藏忠玉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松 吴建超 +3 位作者 张丽芬 蔡永建 雷东宁 乔岳强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基于西藏忠玉水电站抗震安全设计的需求,本文利用收集的150例已发水库诱发地震的水库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使用灰色聚类方法,将水库深度、水库容量、区域应力状态、断层活动性、岩性条件和地震活动背景作为主要诱震因素,计算对应发震... 基于西藏忠玉水电站抗震安全设计的需求,本文利用收集的150例已发水库诱发地震的水库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使用灰色聚类方法,将水库深度、水库容量、区域应力状态、断层活动性、岩性条件和地震活动背景作为主要诱震因素,计算对应发震比例数值,作为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指标。依据忠玉水电站忠玉-坝址段、玉坝支流段的6个独立诱震因素状态,评估各段的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计算结果表明:忠玉水电站忠玉坝址段和玉坝支流段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上限均可能大于5级。通过震例检验,说明了灰色聚类方法在忠玉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上限的预测研究中是科学可行的。同时,指出了加强水库诱发地震震例及机理研究是推进水库诱发地震科学合理预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灰色聚类方法 忠玉水电站 预测指标 震级上限 诱震机理
下载PDF
1786年磨西地震触发的摩岗岭滑坡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洪福 韦玉婷 +1 位作者 王运生 刘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9-658,共10页
研究1786年磨西地震触发的摩岗岭滑坡特征及形成演化过程。采用资料收集、地面调查、三维实体模型、高精度遥感影像、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对摩岗岭滑坡的形成进行全过程演化分析。摩岗岭地震滑坡演化过程分为6个阶段:河谷高... 研究1786年磨西地震触发的摩岗岭滑坡特征及形成演化过程。采用资料收集、地面调查、三维实体模型、高精度遥感影像、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对摩岗岭滑坡的形成进行全过程演化分析。摩岗岭地震滑坡演化过程分为6个阶段:河谷高边坡形成阶段以及斜坡浅表部岩体卸荷拉裂阶段、卸荷拉裂隙扩展阶段、潜在滑动面形成阶段、震动拉裂和高速启动阶段、抛射撞击溃散阶段、滑体堵江及溃决阶段。其成因机理为卸荷震动拉裂-剪断抛射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摩岗岭滑坡 摩西地震 演化过程 成因机理
下载PDF
1786年磨西地震烂田湾滑坡形成机制及过程 被引量:9
3
作者 顾金 王运生 +4 位作者 曹文正 张磊 黄健龙 贺建先 刘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0-529,共10页
大型高位地震滑坡因其瞬时破坏性及灾害链效应而备受关注。通过对1786年磨西73/4级地震触发的泸定烂田湾滑坡深入详细的调查及根据邻近摩岗岭地震动监测成果,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并利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3DEC,模拟了滑坡的运动过... 大型高位地震滑坡因其瞬时破坏性及灾害链效应而备受关注。通过对1786年磨西73/4级地震触发的泸定烂田湾滑坡深入详细的调查及根据邻近摩岗岭地震动监测成果,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并利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3DEC,模拟了滑坡的运动过程。研究揭示,地震波在经过地形及背坡效应放大后,斜坡滑源区地震峰值加速度超过1 g,地震作用首先在强卸荷斜坡后缘沿陡倾坡外的结构面拉裂并向下贯通,随着地震力的持续作用,拉裂面外侧的岩体沿缓倾结构面剪断滑出,因此烂田湾地震滑坡形成机制为拉裂-滑移。滑坡的演化过程为:孕育-启动→高位高速运动→碎屑流→堆积堵江4个阶段。滑坡堵江后形成堰塞湖并在短期内决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3DEC 形成机制 拉裂-水平滑移
下载PDF
考虑岩体构造损伤的强震大型滑坡启动成因 被引量:8
4
作者 梁靖 崔圣华 +1 位作者 裴向军 黄润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9-1049,共11页
岩质滑坡通常受控于一系列与断层、褶皱和剪切带等相关的复杂岩体构造损伤面和软弱带,为滑坡启动提供了潜在破坏边界。为研究断裂与背斜构造背景下岩体损伤和不连续地质界面对滑坡三维边界形成和启动模式的影响,选择2008年汶川Ms8.0级... 岩质滑坡通常受控于一系列与断层、褶皱和剪切带等相关的复杂岩体构造损伤面和软弱带,为滑坡启动提供了潜在破坏边界。为研究断裂与背斜构造背景下岩体损伤和不连续地质界面对滑坡三维边界形成和启动模式的影响,选择2008年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在大水闸背斜两翼碳酸盐岩地层触发的4处大型滑坡为实例,开展了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结构面测量、岩体强度测试及GSI岩体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断裂活动与背斜演化导致的构造损伤差异显著,岩体质量从背斜轴部向两翼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仅局部显著降低,并对滑坡的启动位置有着重要控制作用;同时,构造损伤背景下,特定岩体结构面与构造软弱带共同控制着滑坡启动机制,并将控制类型归纳为"控制侧滑型"、"控制底滑型"、"控制滑体型"及"控制基座型";此外,地震滑坡与非地震滑坡的GSI对比表明,强震可能通过降低岩体质量条件促使滑坡快速启动,进而加快构造损伤区的地貌侵蚀过程。考虑复杂构造环境岩体损伤对评估强震潜在大型滑坡发生位置、启动机制和模式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GSI 构造损伤 岩体质量 构造软弱带 启动机制
下载PDF
云南陇川半成岩地层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严松 王运生 +2 位作者 罗永红 谢春庆 潘凯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1期61-68,共8页
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对工程和人类活动至关重要,在对云南省陇川县新建通用机场的勘察过程中发现中型不稳定老滑坡,该滑坡对拟建的重要工程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钻探、物探、遥感等手段对该滑坡进行详细勘察,发现海岗滑坡... 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对工程和人类活动至关重要,在对云南省陇川县新建通用机场的勘察过程中发现中型不稳定老滑坡,该滑坡对拟建的重要工程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钻探、物探、遥感等手段对该滑坡进行详细勘察,发现海岗滑坡为该地区(半成岩地层)的典型滑坡,即以流水快速侵蚀,切入坡内,形成深大冲沟,然后以冲沟为临空面,发生第1次滑动,在后期强降雨诱发下以自然边坡为临空面发生第2次滑动。在地貌上表现为"肚大口小",似瓢状,命名为"瓢把子"滑坡。该类滑坡滑带区别于一般的土质或岩质滑坡,滑带为后部高陡、中部圆滑、前部平缓的折线型。通过FLAC3D计算分析滑坡稳定性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滑坡计算剖面最大位移量为12.3mm,与天然工况相比增大了7.32倍;降雨作用下滑坡剪应变集中区主要分布在斜坡堆积体与滑床接触带附近,剪应变增大了6.25倍,充分证明该类滑坡在降雨及地震作用下极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陇川 半成岩地层 地震滑坡 形成机制 FLAC3D
下载PDF
金沙江矮子沟巨型古滑坡形成机制及运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申通 黄志全 +5 位作者 宋帅奇 郑超 袁玥 刘恒 吴旭阳 楚亚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110,共20页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矮子沟巨型古滑坡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及运动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矮子沟古滑坡的形成条件为: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临...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矮子沟巨型古滑坡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及运动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矮子沟古滑坡的形成条件为: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临空条件;顺向岸坡结构以及坡体内发育的多组控制性结构面是滑坡发生的结构基础;玄武岩系中的凝灰岩软弱夹层削弱了岩体的完整性,地表水及地下水长期入渗,水的软化作用降低了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地震作用是造成岩体最终滑动失稳的关键因素。该滑坡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启程活动阶段。斜坡地形效应使得地震波在斜坡上部表现出异常放大现象,当短时间内积聚的振动能量超过岩土体的强度时,易形成高位滑坡,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拉裂-滑移;②近程活动阶段。近3.82×108 m3的滑坡物质高位高速下滑,与矮子沟右岸坡体发生猛烈碰撞后进一步碎裂解体;③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碎屑流继续沿矮子沟高速运动约3 km;④堆积堵江阶段。滑坡物质最终形成体积为2.73×108 m3的巨型堰塞坝,堵塞金沙江并形成堰塞湖,其回水区域向上游延续75 km至格勒一带。对金沙江矮子沟口上游河段采集到的堰塞湖沉积物进行光释光测年,结果指示该古滑坡发生于距今2.5万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地震滑坡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 形成机制 3DEC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an ancient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with an extremely wide distribution area 被引量:2
7
作者 HUANG Chao LI Yu-sheng +2 位作者 YI Shu-jian LIU Kai WU Chun-h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380-393,共14页
The Lamuajue landslide is located in Lamuajue village on the tight bank of the Meigu River,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is landslide is an ancient landslide with an extremely wide distribution area, covering an area of... The Lamuajue landslide is located in Lamuajue village on the tight bank of the Meigu River,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is landslide is an ancient landslide with an extremely wide distribution area, covering an area of 19 km2 with a maximum width of 5-5 km and an estimated residual volume of 3 × 108 ma.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this landslide. In this study,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aerial photography, and profile surveys, the boundary, lithology, structure of the strat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deposits were determined. A gently angled weak interlayer consisting of shale was the main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Lamuajue landslide. The deposition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zone A is an avalanche deposition area mainly composed of blocks, fragments, and debri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o.i m to 3 m; zone B is a residual integrated rock mass deposition area with large blocks, boulders and "fake bedrock"; and zone C is a deposition zone of limestone blocks and fragments. Three types of failure mechanism were analyzed and combined to explain the Lamuajue landslide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accumulation area. First, a shattering-sliding mechanism caused by earthquakes in zone A. Second, a sliding mechanism along the weak intercalation caused by gravity and water in zone B. Third, a shattering-ejection mechanism generated by earthquakes in zone C. The results provide a distinctive case for the study of gigantic landslides induced by earthquake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ancient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Lamuajue landslide Ancient landslide Geologicalfeature Failure mechanism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方法的黄土地震滑坡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贾唯龙 常晁瑜 +3 位作者 李佩茹 张志伟 徐久欢 杨济源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687,共11页
基于颗粒流理论研究土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及其滑动过程是近年来滑坡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标定土体细观参数、模型建立、动力输入、动态监测等过程,利用PFC2D程序模拟了西吉县兴平乡堡湾村下马达子滑坡的... 基于颗粒流理论研究土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及其滑动过程是近年来滑坡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标定土体细观参数、模型建立、动力输入、动态监测等过程,利用PFC2D程序模拟了西吉县兴平乡堡湾村下马达子滑坡的失稳破坏运动过程,得到了该滑坡的破坏运动机理。得到如下结论:(1)下马达子滑坡的失稳机制是在地震作用下斜坡前缘牵引、后缘推挤,使得坡肩受拉发生破坏,失稳后坡肩位置较大的速度和位移是地震滑坡破坏力强、致灾范围大的主要原因;(2)黄土地震滑坡的滑坡后壁相对平缓,这是区别于重力滑坡的重要特征之一;(3)颗粒流模拟得到的滑坡前后相对高差和长度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因此,颗粒流方法可以用于地震滑坡滑距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震滑坡 颗粒流 PFC2D 滑坡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滑坡成因的汶川地震堰塞湖分类及典型实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孔纪名 阿发友 +2 位作者 邓宏艳 田述军 崔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51,共8页
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堰塞湖,其带来的长期危害成为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依据地震滑坡成因机制及特点,对地震堰塞湖进行了类型划分,从地震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形成机制将堰塞湖分为整体滑动型堰塞湖和崩滑型堰塞湖两... 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堰塞湖,其带来的长期危害成为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依据地震滑坡成因机制及特点,对地震堰塞湖进行了类型划分,从地震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形成机制将堰塞湖分为整体滑动型堰塞湖和崩滑型堰塞湖两个大类。在崩滑型堰塞湖中,根据滑坡的成因特点又分为坠落—滑动型堰塞湖和坠落—弹射—滑动型堰塞湖两个亚类。并列举各种类型地震堰塞湖的典型实例,分析总结了各种类型的成因方式、发育特点及应急处置措施。对提高地震堰塞湖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学科意义,对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堰塞湖的长期防治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堰塞湖 汶川地震 成因机制 分类
下载PDF
地震滞后滑坡的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倪振强 史存鹏 韩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3-68,共6页
由于地震的强烈震动作用,使一些岩质斜坡内部形成了塑性贯通区,易使斜坡成为不稳定斜坡,遭遇外力作用后就有可能形成地震滞后滑坡。以汶川地震中的某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模型,研究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 由于地震的强烈震动作用,使一些岩质斜坡内部形成了塑性贯通区,易使斜坡成为不稳定斜坡,遭遇外力作用后就有可能形成地震滞后滑坡。以汶川地震中的某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模型,研究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地震波穿越节理面后,发生了较大变化,使节理面上下岩体运动方式不同;岩桥在地震作用下,内部剪应力和拉应力波动较大,最终导致了岩桥的塑性贯通;层间节理位移分布很不均匀,动力响应也有较大不同。最后,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和不稳定斜坡的特点,确定了潜在的滑动面,并提出了裂缝注浆和削坡减载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滞后滑坡 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 位移时程曲线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软弱地基土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机理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袁晓铭 孙锐 孟上九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2,77,共7页
从震害现象、理论分析、动三轴仪实验和大型振动台实验等几个方面 ,研究软弱地基土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建筑物不均匀震陷取决于地震波输入类型、土层类型及建筑物类型 ;一般情况下 ,地震波的不对称性和不规则性对建... 从震害现象、理论分析、动三轴仪实验和大型振动台实验等几个方面 ,研究软弱地基土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建筑物不均匀震陷取决于地震波输入类型、土层类型及建筑物类型 ;一般情况下 ,地震波的不对称性和不规则性对建筑物不均匀震陷起重要作用 ,在土层较均匀和结构较对称时 ,建筑物仍可能出现明显的不均匀震陷 ,这时地震波的不对称性和不规则性起决定作用 ;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难以计算出建筑物不均匀震陷 ,无法给出与实际震害现象和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关键问题是现有土体残余应变势是以等幅谐波实验为基础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软弱地基 不均匀震陷 机理
下载PDF
注水诱发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变化特征:以四川长宁序列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朱航 何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6-1782,共7页
2006年4月以来,四川长宁、兴文、珙县交界区域相继出现注水诱发地震活动,至2013年4月30日共发生ML4.0以上地震16次,最大为2013年4月25日ML5.2地震.通过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研究长宁注水诱发地震序列ML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变化过... 2006年4月以来,四川长宁、兴文、珙县交界区域相继出现注水诱发地震活动,至2013年4月30日共发生ML4.0以上地震16次,最大为2013年4月25日ML5.2地震.通过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研究长宁注水诱发地震序列ML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序列震源机制散乱;利用CAP方法计算了序列中ML4.0以上1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同样表明其机制紊乱.分析认为:钻孔加压注水引起附近岩体的孔隙压力增大及先存断层面的摩擦系数减小,这2种变化均导致库仑应力变化Δσf增大,从而促进地震的发生.因此,注水诱发地震活动期间,研究区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强度无明显增强,对破裂方向也无明显的约束作用,故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诱发地震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谱振幅相关系数 天然地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