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地震序列的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 被引量:90
1
作者 黄媛 杨建思 张天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169,共8页
将近台记录和区域台网数据联合用于双差地震定位算法,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M56.8强震后404个ML≥3.5余震序列进行双差法重新精确定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精定位后定位结果与传统定位方法的原始定位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将近台记录和区域台网数据联合用于双差地震定位算法,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M56.8强震后404个ML≥3.5余震序列进行双差法重新精确定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精定位后定位结果与传统定位方法的原始定位结果进行比较发现:(1)精定位后震中分布图像更加集中,与当地的烈度考察和震源机制解结果更加协调;(2)震源深度优势分布集中在15-25km以内,与当地存在深度为10km以上低速沉积层的地质构造情况相一致;(3)精定位后定位残差由原来的3.94s降为0.24s,水平向估算误差平均可控制在1.1km以内,垂直向估算误差平均可控制在2.4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序列 双差地震定位算法 近台影响分析 巴楚-伽师地震
下载PDF
云南地区地震序列的波速比(V_P/V_S)异常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黎明晓 刘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4,共9页
针对2000年姚安6.5级、2001年施甸5级、2001年永胜6.0级和2003年大姚6.2、6.1级地震序列,分别采用多台法和固定台站方法计算了这些地震序列的波速比。由于采用的均是数字波形资料,到时读取精度达到0.02s。考虑台站因素,计算波速比的置... 针对2000年姚安6.5级、2001年施甸5级、2001年永胜6.0级和2003年大姚6.2、6.1级地震序列,分别采用多台法和固定台站方法计算了这些地震序列的波速比。由于采用的均是数字波形资料,到时读取精度达到0.02s。考虑台站因素,计算波速比的置信度最低达到95%。文中讨论强余震之前波速比的变化特征,发现强余震前出现波速比趋势性下降的特征,这对强余震的短临预测有实用价值;主震发生时和发生以后波速比的波动范围的对比,对震区的震情趋势判定有一定的指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多台法 固定台站法 波速比异常 云南地区
下载PDF
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研究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变化过程 被引量:28
3
作者 朱航 刘杰 陈天长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共11页
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两个地震,当地震之间的距离远小于地震到台站之间的距离时,同一个台站的直达P波、S波零频观测谱值之比与其辐射图型因子之比线性相关,而辐射图型因子取决于震源机制解的几何特性。利用同一震源区两次事件的相同台站... 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两个地震,当地震之间的距离远小于地震到台站之间的距离时,同一个台站的直达P波、S波零频观测谱值之比与其辐射图型因子之比线性相关,而辐射图型因子取决于震源机制解的几何特性。利用同一震源区两次事件的相同台站的波形记录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该系数可认为是震源机制异同的归一化的数值描述;据此对地震序列事件进行聚类分组以及计算序列事件的滑动平均相关系数时序曲线。对2001年雅江和2003年大姚强震序列,以及2002年漾濞和2003年洱源小震序列进行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强震序列与小震序列的滑动平均相关系数时序曲线形态存在明显差异;②某些强震序列的初期震源机制有从散乱到一致的过程。分析认为,孕震应力场的应力强度对孕震区内地震的破裂方向有明显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地震序列 体波谱振幅 相关系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震后早期参数特征及其地震学意义 被引量:27
4
作者 蒋海昆 郑建常 +2 位作者 吴琼 曲延军 李永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78-1786,共9页
研究中国大陆地区中强地震序列震后早期阶段(震后15天)ETAS模型参数的平均统计特征,据此讨论不同统计条件下的序列衰减及余震激发问题.宏观而言,模型参数b、p、α数值分布较为离散,不同统计条件下模型参数平均值的差异显著性不十分突出... 研究中国大陆地区中强地震序列震后早期阶段(震后15天)ETAS模型参数的平均统计特征,据此讨论不同统计条件下的序列衰减及余震激发问题.宏观而言,模型参数b、p、α数值分布较为离散,不同统计条件下模型参数平均值的差异显著性不十分突出.详细对比不同统计条件下模型参数平均值的微小差异,b值随主震震级增大而增大,但b值随不同区域、不同主震断层类型或不同序列类型的变化不明显.p、α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西南、西北p值略低于新疆及华北,表明西南、西北序列衰减相对较慢而新疆、华北序列衰减相对较快,华北α较低而西北α相对最高,意味着尽管华北序列衰减相对较快,但其激发高阶余震的能力却相对强,西北尽管序列衰减较慢,但序列结构单一,激发高阶余震的能力弱.p与主震断层类型关系不明显,即主震破裂性质不是决定序列衰减快慢的主要因素;α与主震断层类型有一定关系,走滑-近走滑型破裂所导致序列的α值最小、斜滑型次之、倾滑-近倾滑型最大,表明走滑-近走滑型序列激发高阶余震的能力最强、逆冲型最弱、斜滑型居中.p、α随主震震级增大而减小,意味着主震震级越高则序列衰减越慢、激发高阶余震的能力越强.不同类型序列p、α有一定差异,主余型序列p最小、孤立型p最大,表明相对而言主余型序列衰减最慢、孤立型序列衰减最快、多震型序列衰减速率居中.孤立型序列与主余型序列α大体一致、大于多震型序列的α值,即多震型序列激发高阶余震的能力相对最强,孤立型及主余型序列则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AS模型 中国大陆 地震序列 序列衰减 余震激发
下载PDF
2001年施甸M_S5.9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秦嘉政 钱晓东 叶建庆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以昆明数字地震台网对2001年4月12日施甸MS5.9地震序列观测的近300次地震事件的波形数据资料为基础,用横波波谱资料估算了该次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震级在1.5~5.3的范围内,地震矩范围为1010~1016N·m,拐角频率的范围为0.2... 以昆明数字地震台网对2001年4月12日施甸MS5.9地震序列观测的近300次地震事件的波形数据资料为基础,用横波波谱资料估算了该次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震级在1.5~5.3的范围内,地震矩范围为1010~1016N·m,拐角频率的范围为0.2~8.0Hz,震源破裂半径a的范围为200~2500m,地震应力降的范围为0.1×105~20×105Pa.通过对地震震源拐角频率fc及地震应力降Δσ随时间变化的统计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发现,施甸5.9级主震前的前震序列地震的平均拐角频率明显低于主震后余震序列的平均拐角频率.与之相反,地震平均应力降Δσ则是前震序列明显高于余震序列.分析认为,主震前后平均拐角频率和应力降的这种随时间变化特征,具有强震前的前兆信息指示意义.主震的前震序列具有高应力降显示出主震区储存了较高的剪应力;主震后,由于释放了绝大部分应力,余震序列则表现为低应力破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观测 震源参数 地震序列 云南地区
下载PDF
地震序列早期参数估计和余震概率预测中截止震级M_c的影响:以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蒋长胜 吴忠良 +1 位作者 韩立波 郭路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48-4057,共10页
针对"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英文简称ETAS)模型在地震序列参数的早期特征和余震短期概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问题,重点考察了不同截止震级Mc选取对结果的影响.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序列的震后1.677天内的早期阶段为例,考察了... 针对"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英文简称ETAS)模型在地震序列参数的早期特征和余震短期概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问题,重点考察了不同截止震级Mc选取对结果的影响.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序列的震后1.677天内的早期阶段为例,考察了ETAS模型和修正的Omori-Utsu公式的适用性问题,发现ETAS模型AIC值在各截止震级Mc下均小于修正的Omori-Utsu公式的结果,表明其适用效果更好.设定Mc=ML1.0,1.1,…,2.5,分别考察了ETAS模型中α值和p值的稳定性,并与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序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Mc对α值的影响相对较小,p值影响较大.此外,对基于ETAS模型和"瘦化算法"的余震短期概率预测结果进行了N-test检验,结果表明Mc的设定对余震短期概率预测影响较大,对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仅当Mc=ML1.0或ML1.1时可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由此,在真正的"向前"的预测实践中,需要首先考察不同的Mc下的余震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地震序列 ETAS模型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
下载PDF
地震序列类型、地震序列b值与地震大形势关系初探 被引量:22
7
作者 焦远碧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40,共8页
根据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震级差将地震序列划分为孤立型、主余型、双震型和多凑型4种。通过对我国大陆143个序列划分结果,孤立型占14%,主余型占59%,双震型占13%,多凑型占14%。地震序列b值与主震震级和序列类型有关,在类型相同... 根据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震级差将地震序列划分为孤立型、主余型、双震型和多凑型4种。通过对我国大陆143个序列划分结果,孤立型占14%,主余型占59%,双震型占13%,多凑型占14%。地震序列b值与主震震级和序列类型有关,在类型相同的情况下主震震级越大序列b值越高,在主震震级相近的序列中孤立型序列b值最小,主余型和双展型居中且差别不大,多展型b值在7级和6级地震序列中都是最大的。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序列b值变化的原因,讨论了利用7级地震序列b值变化预测地震大形势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序列类型 B值 地震大形势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姚安地震序列与永胜地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新岭 刘杰 +1 位作者 张国民 赵翠萍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97,共12页
2000年1月15日云南省姚安地区发生了MS6.5地震,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地区发生了MS6.0地震,两者均位于滇中块体,震中相距较近,构造相似,且各自都有丰富的余震活动。为深入研究姚安、永胜两地震的主震及余震序列的分布与破裂特征,根据... 2000年1月15日云南省姚安地区发生了MS6.5地震,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地区发生了MS6.0地震,两者均位于滇中块体,震中相距较近,构造相似,且各自都有丰富的余震活动。为深入研究姚安、永胜两地震的主震及余震序列的分布与破裂特征,根据云南省地震局布设的流动数字台网记录到的余震序列的震相资料,分别联合采用盖格定位法和双差定位法得出了这两个余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联合昆明区域台网记录的两个主震和较大余震的震相资料,利用双差定位法重新校正了姚安和永胜两次主震的震源参数。根据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结合两个地震区的地质构造、所属块体的受力状态等特征,对比分析了两个地震余震序列沿断层面破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地震序列 断层 地震能量
下载PDF
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b-value to the prediction of seismic tendency 被引量:21
9
作者 吴忠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8-551,共4页
In the estimation of seismic tendency, using Gutenberg-Richters b-value and using Hurst exponent are two com-monly used methods. Based on the fractal geometry of earthquake time series, we point out that these two met... In the estimation of seismic tendency, using Gutenberg-Richters b-value and using Hurst exponent are two com-monly used methods. Based on the fractal geometry of earthquake time series, we point out that these two methods correlate to each oth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FBM), an earthquake sequence with b>3/4 and that with b<3/4 have different dynamic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值 HURST指数 地震预测 地震序列 分形几何 分数布郎运动
下载PDF
张北地震序列的尾波Q_C值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勤彩 郑斯华 +5 位作者 刁桂苓 高景春 朱振兴 赵英萍 刘胜国 李津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尾波单次散射模型,选取张北地震序列70条波形记录,计算了张北地区t=58.88s时的尾波QC值:QC(f)=132.6±20f0.96±0.14。研究中发现,随流逝时间的增加QC逐渐增大,当流逝时间>120s时,出现逆转,QC迅速减小。文中采用频率域... 采用尾波单次散射模型,选取张北地震序列70条波形记录,计算了张北地区t=58.88s时的尾波QC值:QC(f)=132.6±20f0.96±0.14。研究中发现,随流逝时间的增加QC逐渐增大,当流逝时间>120s时,出现逆转,QC迅速减小。文中采用频率域方法计算QC值,尾波功率谱计算自t>2ts开始,选用垂直向波形记录,取时间窗长为5.12s,步长2.56s向前滑动,每个时间窗两端5%的数据与余弦函数相乘,然后做FFT变换,分别计算9个中心频点各时间窗的能量密度谱,尾波流逝时间取各时间窗的中心点。当信号的能量密度<4倍的背景噪声能量密度时,尾波能量密度取值结束。求得能量密度谱后,线性拟合可求得不同流逝时间各频点的Q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单次散射模型 QC值 衰减 品质因子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序列及其构造背景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程佳 杨文 +1 位作者 刘杰 周龙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0-361,共12页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该震前1天曾发生MS5.4前震,震后余震活动频繁.截止到2月20日12时,该地震序列记录到4 000多次余震,最大余震为2月12日MS5.7地震,序列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该地震前震的b值明显低于该区域正常活...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该震前1天曾发生MS5.4前震,震后余震活动频繁.截止到2月20日12时,该地震序列记录到4 000多次余震,最大余震为2月12日MS5.7地震,序列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该地震前震的b值明显低于该区域正常活动的b值和余震的b值.这次地震位于西昆仑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的交汇区域的阿什库勒断裂北段,震源机制解为走滑型.余震区NE向长70km、宽20km,分为主余震分布区和次余震分布区,其中ML4.0以上强余震基本位于NE向主余震分布区,N--S向的次余震分布区则以ML3.0左右地震分布为主,显示该部分可能受到主震的触发作用.于田地区曾发生的2008年3月21日MS7.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正断型,距这次地震约100km;2012年8月12日发生的MS6.2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正断型,距这次地震约10km.该地区的发震构造背景是:在NE向阿尔金断裂带尾端向SW方向延伸过程中,左旋走滑作用逐渐转换为拉张作用,形成多条左旋走滑兼具拉张作用的断裂.2014年于田MS7.3地震的发震模式表现为:左旋走滑的阿什库勒断裂北段与南段因速率差异而产生的小型构造盆地,在区域拉张作用力下顺时针旋转;2008年MS7.3张性地震后区域的伸展作用增强,导致盆地南侧的苦牙克断裂发生2012年MS6.2张性地震,该地震引起2014年MS5.4前震,两者激发其后在盆地北侧阿什库勒断裂发生了2014年MS7.3主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于田MS7 3地震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阿什库勒断裂
下载PDF
南黄海地震序列时空参数的精细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朱元清 范长青 浦小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61,共8页
1984年5月21日的南黄海地震发生在海里,地震观测台站都偏在震中的西侧,距离最近的南通台和崇明台也在100km左右,给地震的精细测定带来了困难。用现有测震方法,得到的南黄海地震序列观测报告,震中分布比较离散。本文在... 1984年5月21日的南黄海地震发生在海里,地震观测台站都偏在震中的西侧,距离最近的南通台和崇明台也在100km左右,给地震的精细测定带来了困难。用现有测震方法,得到的南黄海地震序列观测报告,震中分布比较离散。本文在进一步发展了无走时表定位法和相对定位法的基础上,对南黄海地震序列中的3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参数作了重新测定和分析,取得了较精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时空参数 地震定位 精度
下载PDF
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万荣M_s 4.8地震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宋美琴 李斌 +3 位作者 吕芳 刘素珍 王秀文 梁向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分析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万荣M_s 4.8地震序列特征,利用P波初动及振幅比和波形反演CAP两种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结合本次地震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背景、震源机制、余震分布、极震区长轴方向等分析,结果表明,隐伏的西辛封断裂为... 分析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万荣M_s 4.8地震序列特征,利用P波初动及振幅比和波形反演CAP两种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结合本次地震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背景、震源机制、余震分布、极震区长轴方向等分析,结果表明,隐伏的西辛封断裂为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津-万荣Ms4.8地震 地震参数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08年盈江5.9级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晶琼 杨周胜 +2 位作者 刘丽芳 苏有锦 张森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8-312,共5页
2008年8月21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MS5.9地震。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ML≥2.5余震波形记录,通过对S波观测记录谱进行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影响的逐一消除,得到了196个ML≥2.5地震的震源谱,进而根据Brune圆盘震源模... 2008年8月21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MS5.9地震。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ML≥2.5余震波形记录,通过对S波观测记录谱进行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影响的逐一消除,得到了196个ML≥2.5地震的震源谱,进而根据Brune圆盘震源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了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半径等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的地震矩在1012~1016N.m间,与近震震级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与震源半径也呈线性关系;应力降与近震震级有一定的线性趋势相关性;拐角频率和地震矩之间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遗传算法 震源谱 地震序列 盈江5.9级地震
下载PDF
大同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啜永清 张淑亮 +2 位作者 苏燕 王焱 宋美琴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6-72,共7页
利用大同台网1990~2000年的地震记录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同地震序列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值在中强地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频率的尾波Q值在几次中强地震前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低值,并与大同震情"窗口"... 利用大同台网1990~2000年的地震记录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同地震序列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值在中强地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频率的尾波Q值在几次中强地震前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低值,并与大同震情"窗口"出现同步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尾波Q值 变化特征 大同地区
下载PDF
余震的序列参数稳定性和余震短期发生率预测效能的连续评估——以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蒋长胜 吴忠良 +3 位作者 尹凤玲 郭路杰 毕金孟 王亚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63-4173,共11页
为考察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对真实地震序列描述最好的"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在主震后的序列参数拟合、余震短期发生率预测的效能,本研究以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序列为例,采用滑动连续拟合与预测的方式,考察了ETAS模型参数... 为考察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对真实地震序列描述最好的"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在主震后的序列参数拟合、余震短期发生率预测的效能,本研究以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序列为例,采用滑动连续拟合与预测的方式,考察了ETAS模型参数的动态变化和余震短期发生率预测的实际效能.连续滑动拟合结果表明,在主震发生后的早期阶段,α值有明显的不稳定变化,在震后5.10天稳定在1.6~2.0;p值在震后25.00天内由1.07逐渐下降至0.78左右,其后稳定在0.72~0.85;b值在震后35.00天内逐渐由0.80增加至0.95,其后稳定在0.93~0.97.对连续滑动预测结果的N-test检验表明,余震发生率预测会出现部分失效现象,1天预测时间窗失效比例约为12%、3天预测时间窗失效比例为6%.建议可在震后早期采用1天的较短预测时间窗,而在序列参数较为稳定时段采用较长的3天预测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ETAS模型 短期预测 统计检验
下载PDF
注水诱发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变化特征:以四川长宁序列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航 何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6-1782,共7页
2006年4月以来,四川长宁、兴文、珙县交界区域相继出现注水诱发地震活动,至2013年4月30日共发生ML4.0以上地震16次,最大为2013年4月25日ML5.2地震.通过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研究长宁注水诱发地震序列ML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变化过... 2006年4月以来,四川长宁、兴文、珙县交界区域相继出现注水诱发地震活动,至2013年4月30日共发生ML4.0以上地震16次,最大为2013年4月25日ML5.2地震.通过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研究长宁注水诱发地震序列ML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序列震源机制散乱;利用CAP方法计算了序列中ML4.0以上1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同样表明其机制紊乱.分析认为:钻孔加压注水引起附近岩体的孔隙压力增大及先存断层面的摩擦系数减小,这2种变化均导致库仑应力变化Δσf增大,从而促进地震的发生.因此,注水诱发地震活动期间,研究区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强度无明显增强,对破裂方向也无明显的约束作用,故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诱发地震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谱振幅相关系数 天然地震
原文传递
地震序列研究现状与研究方向探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韩志军 王桂兰 +3 位作者 周成虎 裴韬 汪闽 秦承志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74-78,共5页
认为现阶段国内外地震序列研究主要表现在地震序列类型特征研究、地震序列背景与形成机理分析、地震序列时空强概率分布特征研究等三方面 .虽已取得不少成果 ,然而尚不能完全揭示地震序列发生发展规律 ,准确指导地震预报研究工作 .提出... 认为现阶段国内外地震序列研究主要表现在地震序列类型特征研究、地震序列背景与形成机理分析、地震序列时空强概率分布特征研究等三方面 .虽已取得不少成果 ,然而尚不能完全揭示地震序列发生发展规律 ,准确指导地震预报研究工作 .提出要在地震数据管理、地震序列提取方法、地震序列概率分布模式及其其统计特征以及地震序列相关性等方面加强研究 ,同时应把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思想引入地震序列研究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研究现状 研究方向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的分区特征和震源环境讨论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华林 周翠英 耿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42,共9页
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17次Ms≥8、53次6≤Ms≤7.9和44次5≤Ms≤6地震的序列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作者提出的考虑地震序列类型本身存在比例差异的地震序列类型概率百分比方法,划定了15个地震序列类型活动区,并讨论了不同地震序列类型... 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17次Ms≥8、53次6≤Ms≤7.9和44次5≤Ms≤6地震的序列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作者提出的考虑地震序列类型本身存在比例差异的地震序列类型概率百分比方法,划定了15个地震序列类型活动区,并讨论了不同地震序列类型地震的震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概率百分比 分区特征 震源环境 地震
下载PDF
2008年以来滇西地区地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浩 付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1-639,2,共9页
使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计算了滇西地区2008—2011年发生的6个MS≥4.0地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序列无论是前震型、主震-余震型,还是震群型地震,其谱振幅相关系数均较高,分析认为可能是该区域处于高应... 使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计算了滇西地区2008—2011年发生的6个MS≥4.0地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序列无论是前震型、主震-余震型,还是震群型地震,其谱振幅相关系数均较高,分析认为可能是该区域处于高应力水平状态所造成的.谱振幅相关系数较小的地震序列,其震源机制一致性不高,区域应力场强度较低,可以作为判别后续没有更大地震的指标.前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较高,但谱振幅相关系数较高的不一定是前震序列.地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较高,仅仅表明其区域应力水平较高,这种状态有利于该区域MS≥5.0地震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滇西地区 谱振幅相关系数 震源机制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