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地网上各引下节点间电阻值的测量及故障诊断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立虹 《广东电力》 2007年第7期13-15,共3页
当一个发电厂或变电站的主接地网建造完成后,接地网的各项性能指标可认为是一固定值,接地网上固定的点之间的电阻是一定的。接地网可看成由若干个电阻构成的网络,而接地网上存在许多与地面上的电气设备连接的接地引线,这些引线就是这个... 当一个发电厂或变电站的主接地网建造完成后,接地网的各项性能指标可认为是一固定值,接地网上固定的点之间的电阻是一定的。接地网可看成由若干个电阻构成的网络,而接地网上存在许多与地面上的电气设备连接的接地引线,这些引线就是这个网络的许多个节点,提供了测量点。当环境变化时,例如某两个节点间发生了腐蚀,导体截面变小,甚至出现断点,节点间的电阻值就会发生变化。基于上述原理,利用计算网络可计算出各段导体、各节点间的电阻值,测量各接地引下线电阻值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就可判断出接地网中某段导体是否出现腐蚀甚至断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电阻值 测量 故障诊断
下载PDF
输电线路接地网防盗措施的改进 被引量:9
2
作者 赵俊 强宝仁 《电力学报》 2004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分析了现有输电线路接地网的结构 ,防盗存在和引发的问题 ,由此进行方案改进和实施后的效果检验。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接地网 防盗措施 方案 效果检验
下载PDF
变电站大地网接地阻抗测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惠冰 吴从权 张鹃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13-217,共5页
本文通过对江门市220kV杜阮变电站大型地网接地阻抗进行测试,运用电流-电压表(变频/定频)三极法的直线法、30°夹角法、远离夹角法进行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大地网接地阻抗值与测试电流、频率无关,与互感系数、电流极和土壤的接触面... 本文通过对江门市220kV杜阮变电站大型地网接地阻抗进行测试,运用电流-电压表(变频/定频)三极法的直线法、30°夹角法、远离夹角法进行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大地网接地阻抗值与测试电流、频率无关,与互感系数、电流极和土壤的接触面积以及电流线和电位线的夹角有关。在测试中,应尽量增大电流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大电流线与电位线之间的距离,测试结果接近或小于设计值,相比之下,远距离测试法更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大地网 接地阻抗 测试 直线法 夹角法
下载PDF
对变电站防雷保护的几点认识
4
作者 宋文晋 《同煤科技》 2009年第3期39-40,共2页
随着变电站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提出变电站应采用等电位连接,不应该再要求接地网的接地工频电阻值一律小于或等于0.5Ω;在防雷接地计算中,不能把工频接地电阻等同于冲击接地电阻。
关键词 电工技术 变电站 防雷 接地网 等电位连接 工频接地电阻 冲击接地电阻
下载PDF
接地网络技术在专业扩声系统中的应用
5
作者 秦国防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4-36,共3页
针对扩声系统中回路噪声问题,分析接地网络技术并给出配接方案。
关键词 噪声问题 扩声系统 接地网络 配接方案
下载PDF
空天地网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在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6
作者 段俊俊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4期139-142,共4页
为了解决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中信息获取与处理滞后、资源配置低效和救援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实现早预警、早发现、早响应的业务目标,利用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先进监测设备及技术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将其应用于自然灾害... 为了解决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中信息获取与处理滞后、资源配置低效和救援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实现早预警、早发现、早响应的业务目标,利用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先进监测设备及技术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将其应用于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设计并搭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系统,实现自然灾害“一张图”管理、监测预警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及灾后灾情评估管理等功能模块,使灾害应急处置更加科学、有序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灾害 应急处置 空天地网一体化 信息系统
下载PDF
井下保护接地网中的电流分布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天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对单相接地电流在接地网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从这些数据中看出,现有《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得超过20A和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的规定,都存在一些概念上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加... 对单相接地电流在接地网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从这些数据中看出,现有《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得超过20A和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的规定,都存在一些概念上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加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接地网 煤矿 电流分布规律 井下供电
下载PDF
330kV花园变人工接地网改造设计的理论核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西平 《青海电力》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文章结合 330kV花园变人工接地网的改造工程 ,对相关的设计思路进行了理论性阐述。由于青海电网内人工接地网的改造 ,特别是大型及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人工接地网的改造设计尚属首次 ,因此文章得出的结论对于提高青海电网人工接地网的建设... 文章结合 330kV花园变人工接地网的改造工程 ,对相关的设计思路进行了理论性阐述。由于青海电网内人工接地网的改造 ,特别是大型及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人工接地网的改造设计尚属首次 ,因此文章得出的结论对于提高青海电网人工接地网的建设质量和运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接地网 改造设计 理论核算
下载PDF
煤矿6kV供电系统漏电保护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杰 路大勇 耿玉香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194,共3页
煤矿使用的6 kV供电系统中,采用的接地方式主要是中性点大多不接地,少数连接电阻后接地,这种方式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会对整个供电系统造成安全隐患。在漏电保护方法中,信号注入法由于其适应性强、性能稳定的特点在矿井供电系统中获得... 煤矿使用的6 kV供电系统中,采用的接地方式主要是中性点大多不接地,少数连接电阻后接地,这种方式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会对整个供电系统造成安全隐患。在漏电保护方法中,信号注入法由于其适应性强、性能稳定的特点在矿井供电系统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结合信号注入法优势的基础上,研究了一套新的煤矿6 kV供电系统漏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检测接地故障的发生并且自动跳闸,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 信号注入法 漏电保护
下载PDF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96
10
作者 李德仁 邵振峰 杨小敏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第6期1-5,7,共5页
从总结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就出发,基于智能传感器网和对地观测网等物联网新技术的浪潮,探讨了数字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的必然趋势和基础理论,实践了智慧城市的相关典型应用,并展望了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 数字城市 智能传感器网络 对地观测网 物联网 智慧城市
下载PDF
论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网络 被引量:89
11
作者 李德仁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网不仅是最具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首先全面论述了对地观测网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然后,介绍了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一体化综... 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网不仅是最具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首先全面论述了对地观测网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然后,介绍了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一体化综合快速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广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和内涵;最后指出,需以提供快速、精确和实时的空间信息服务为目标,加快开展对地观测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推进数字地球走向智慧地球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 对地观测网 空间信息服务
原文传递
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67
12
作者 李贺武 吴茜 +4 位作者 徐恪 吴建平 杨增印 江卓 朱亮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5-106,共12页
空间网络在覆盖范围和移动接入等方面与地面网络具有极强的互补关系。随着地面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和空间网络的业务逐渐融合,近年来通过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空间网络与地面网络在协议体系层面的一体化融合演进,从而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地... 空间网络在覆盖范围和移动接入等方面与地面网络具有极强的互补关系。随着地面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和空间网络的业务逐渐融合,近年来通过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空间网络与地面网络在协议体系层面的一体化融合演进,从而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不仅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互联网巨头争夺的焦点,更与中国的全球化国家战略密切相关。通过对以卫星通信系统为代表的空间网络及其协议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归纳了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体系结构、组网结构以及路由、端到端传输、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难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网络 体系结构 组网结构 路由 端到端传输 安全控制
原文传递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6
13
作者 王天枢 林鹏 +3 位作者 董芳 刘显著 马万卓 付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9,共8页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是未来空间宽带信息传输的主要通信技术,具有带宽高、传输快速便捷及成本低的优势,是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千米"的最佳选择。本文旨在系统把握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是未来空间宽带信息传输的主要通信技术,具有带宽高、传输快速便捷及成本低的优势,是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千米"的最佳选择。本文旨在系统把握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在星地、星间、空地、空空等链路的研究与试验验证的发展情况,总结了激光通信技术在捕获跟踪、通信收发、大气补偿和光机设计等方向的关键技术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需求,归纳了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在高速率、网络化、多用途、一体化、多谱段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从实施基础研究计划、重视核心元器件研发、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引导相关产业发展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高速率 激光组网 一对多激光通信
下载PDF
面向实时应用的遥感服务技术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德仁 丁霖 邵振峰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4,共10页
当前中国卫星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应用需求为牵引,着力提升卫星遥感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卫星的应用效益,突破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系统壁垒,构建通导遥一体化的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全地域的面向实时... 当前中国卫星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应用需求为牵引,着力提升卫星遥感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卫星的应用效益,突破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系统壁垒,构建通导遥一体化的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全地域的面向实时应用的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天空地海对地观测传感网实时服务能力,接着阐述了遥感技术实时应用服务需求(抗震救灾遥感高时效性服务需求、地表形变遥感监测需求、大众实景服务需求等),剖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遥感在轨处理技术,最后论述了遥感技术从最初提供数据和信息向提供实时服务的转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天空地海对地观测传感网 实时应用服务 人工智能在轨处理
原文传递
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基础工程的探讨 被引量:19
15
作者 桂德竹 林宗坚 张成成 《北京测绘》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地理国情监测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地理国情监测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技术路线、组织实施方式等,从加快形成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的"一个网、一个库和一个平台"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点基础工程,以促进该项工作的业务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地理国情监测 对地观测网 本底库 信息服务平台
下载PDF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孟晖 宋俊海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6,共7页
介绍了国外应急通信的应用模式、政策、手段以及国内应急通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讨论了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卫星通信的新技术、新方向及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应急通信 移动卫星 高通量卫星 天地一体化
原文传递
基于跳波束的新一代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晨 张更新 王显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72,共14页
跳波束技术为卫星资源的灵活分配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实现基础,被认为是新一代高通量卫星的关键技术。以业务驱动、资源高效利用、随需覆盖为目标,从系统架构、通信体制、工作机理、资源分配和波束跳变图案设计、用户接入策略、空口协议设... 跳波束技术为卫星资源的灵活分配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实现基础,被认为是新一代高通量卫星的关键技术。以业务驱动、资源高效利用、随需覆盖为目标,从系统架构、通信体制、工作机理、资源分配和波束跳变图案设计、用户接入策略、空口协议设计和系统工作流程等维度,自顶向下为基于跳波束的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提供可行性方案、奠定技术基础,可以满足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灵活机动的信息服务,以及高可靠、大容量传输的天基骨干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卫星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跳波束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地理复杂系统与地理非线性复杂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蔼乃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9-23,共5页
阐述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系统工程的理论、技术、工程三个层次的内容。三个层次都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复杂性具有多种类型。简要阐述了不同层次的复杂性 ,地理科学是多学科综合的复杂性科学 ;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多系... 阐述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系统工程的理论、技术、工程三个层次的内容。三个层次都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复杂性具有多种类型。简要阐述了不同层次的复杂性 ,地理科学是多学科综合的复杂性科学 ;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多系统综合集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数学方法融合在一个模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复杂系统 天地信息网络系统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 非线性复杂模型 复杂巨系统
下载PDF
地球观测网络成像任务可调度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嵩 白国庆 陈英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3-588,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合理地分配成像任务,充分发挥对地观测网络的观测效能,对成像任务可调度性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由协同任务分配组件、任务调度组件、特征提取组件以及任务可调度性预测组件所构成的组件化求解架构。在成像卫星经... 为了能够快速、合理地分配成像任务,充分发挥对地观测网络的观测效能,对成像任务可调度性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由协同任务分配组件、任务调度组件、特征提取组件以及任务可调度性预测组件所构成的组件化求解架构。在成像卫星经典调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像任务特征,并采用变隐含层节点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集成技术求解成像任务可调度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集成BP神经网络的平均预测准确度可以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网络 任务可调度性 预测 神经网络集成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全球稀土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变与影响机制——基于产业链的视角 被引量:10
20
作者 庄德林 李嘉豪 +1 位作者 陈紫若 刘雨晨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00-1911,共12页
基于稀土产业链视角,通过依赖关系构建稀土初级加工品、中级加工品和制成品贸易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稀土贸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均呈现向复杂网络... 基于稀土产业链视角,通过依赖关系构建稀土初级加工品、中级加工品和制成品贸易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稀土贸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均呈现向复杂网络演变的趋势,且稀土中级加工品贸易网络的变化趋势依次领先于稀土制成品和初级加工品贸易网络;(2)从主干结构看,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依次由欧洲主导向欧美并立演变、由中国主导向欧亚并立演变、由欧美亚三足鼎立向亚洲主导演变;(3)中国在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中均发展成为直接影响力前三甲国家(地区),但其领先优势逐渐缩小,而间接影响力仅在初级加工品和制成品网络进入前三甲行列,且增幅较小;(4)互惠、三角形、星形辐射和星形扩张结构效应对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动态演变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稀土贸易网络 依赖关系 网络结构效应 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