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季棉的早熟性机制及栽培利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祁杰 代建龙 +1 位作者 孙学振 董合忠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6-413,共8页
短季棉是指生育期短、生长发育进程快、开花结铃集中、晚播早熟的棉花品种类型。本文评述了短季棉早熟性的形态特征、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介绍了短季棉在改革优化种植制度和方式、推进盐碱地植棉、机械化植棉、棉花无膜栽培等方面的... 短季棉是指生育期短、生长发育进程快、开花结铃集中、晚播早熟的棉花品种类型。本文评述了短季棉早熟性的形态特征、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介绍了短季棉在改革优化种植制度和方式、推进盐碱地植棉、机械化植棉、棉花无膜栽培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短季棉育种研究和栽培利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早熟性 生理机制 栽培
下载PDF
优质抗病虫早熟棉新品种邯68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世云 杨玉枫 +2 位作者 韩永亮 路正营 崔红印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70-72,共3页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早熟优质抗病棉花品种H718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邯515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逆境胁迫、南繁北育、定向选择的方法,培育出了早熟棉花新品种邯686。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性状。201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早熟优质抗病棉花品种H718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邯515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逆境胁迫、南繁北育、定向选择的方法,培育出了早熟棉花新品种邯686。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性状。201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1006号);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轻简化育苗麦后移栽,或小麦、油菜、洋葱、大蒜收获后直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棉 邯686 麦棉两熟 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早熟、适于机械化作业糯高粱杂交种辽粘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艳秋 邹剑秋 +2 位作者 张飞 朱凯 张志鹏 《辽宁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82-83,共2页
糯高粱杂交种辽粘6号(LA-34/0-01选)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6年以自选不育系LA-34为母本,外引恢复系0-01选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0~201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03.7 kg/667m2,201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生产试... 糯高粱杂交种辽粘6号(LA-34/0-01选)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6年以自选不育系LA-34为母本,外引恢复系0-01选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0~201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03.7 kg/667m2,201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01.8 kg/667m2。2012年2月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熟期早、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性强、适于机械化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机械化作业 糯高粱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7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徐杰飞 赵星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147-150,共4页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佳豆27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佳豆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丰51为母本、华疆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佳豆27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佳豆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丰51为母本、华疆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审豆2020L0023)。该品种高产稳产,增产效果显著;籽粒饱满,百粒重大(22 g),品质优良;对温光反应不敏感,抗生产主要病害,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适宜≥10℃活动积温1850℃左右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熟 大豆新品种 佳豆27 配套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7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彭琳 季良 《大豆通报》 2007年第2期12-13,16,共3页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7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5年从加拿大引进,经过连续多年异地选择培育的优良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8.2%(干基),脂肪含量23.7%(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脂肪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小。200...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7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5年从加拿大引进,经过连续多年异地选择培育的优良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8.2%(干基),脂肪含量23.7%(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脂肪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小。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2.45 kg/hm2,较对照阿豆1号增产3.96%,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02.05 kg/hm2,比对照阿豆1号增产10.99%,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该品种适宜新疆北部冷凉大豆产区春播和南部阿克苏地区复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大豆7号 选育 早熟 高油 高产 品质变化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的选育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国佐 侯燕 +3 位作者 侯剑 何惠平 周琦 徐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4,共4页
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早熟及抗逆性好的亲本杂交转育并结合相应的早熟性选择及轻简栽培方法育成的隐性核不育系早01A与双低恢复系J4配制选育成功的杂交组合。在贵州省2012—2014年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90.85d... 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早熟及抗逆性好的亲本杂交转育并结合相应的早熟性选择及轻简栽培方法育成的隐性核不育系早01A与双低恢复系J4配制选育成功的杂交组合。在贵州省2012—2014年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90.85d,比宝油早12(CK)早熟1.6d;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57.78kg/667m2和63.37kg/667m2,比宝油早12分别增产23.85%和17.4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生产试验和抗菌核病鉴定试验中,油研早18的产量比对照宝油早12分别增加22.69%和25.58%。该品种芥酸含量0.3%,硫甙含量24.28μmol/g饼,含油量41.89%,蛋白含量26.91%,抗病、抗旱、抗倒、抗寒,耐湿性强。适宜在贵州境内各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研早18 早熟品种 轻简栽培技术 高产高效 杂交油菜 品种选育
下载PDF
鲁丽苹果试栽表现及省力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甘欣勇 董金刚 《果树资源学报》 2023年第6期84-86,共3页
2018年春从山东泰安引种栽培鲁丽苹果,经过观察,该品种7月底成熟,全红,脆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5%,早熟、质优、易丰产、耐贮、抗病,适合免套袋省力化栽培,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鲁丽苹果 早熟 丰产 省力栽培
下载PDF
早熟、含油量高‘玉红油3号’、‘玉红油4号’油菜的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庆荣 张仕莲 +3 位作者 戴荣珍 李丽辉 郭丽 普连荣 《农学学报》 2018年第7期26-30,共5页
为选育出适宜云南省种植的早熟、高稳产型山地油菜新品种,满足山地油菜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引进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主栽品种杂交,经过多代筛选鉴定,结合品质分析,育成通过云... 为选育出适宜云南省种植的早熟、高稳产型山地油菜新品种,满足山地油菜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引进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主栽品种杂交,经过多代筛选鉴定,结合品质分析,育成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的早熟、含油量高、稳产性强的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和‘玉红油4号’。笔者重点阐述了‘玉红油3号’和‘玉红油4号’的选育过程,并总结出一套适宜‘玉红油3号’、‘玉红油4号’良种繁育技术。这2个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对云南油菜育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促进全省油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早熟 含油量高 '玉红油3号’ '玉红油4号’ 选育 良种繁育技术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辽薯26”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范景军 《园艺与种苗》 CAS 2014年第4期9-10,16,共3页
该文介绍了甘薯新品种"辽薯26"的特征特性,特别针对辽西地区的土壤及气候特点,对选地整地、施肥、适时育苗、移栽、植株调控、田间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甘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薯 辽薯26 高产 早熟 栽培 植株调控
下载PDF
大豆北993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良 徐玉花 +2 位作者 彭琳 单利民 宋豫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北9939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采用联合育种模式,于2002年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科研所引进,经过异地鉴定,选择培育的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7.0%(干基),脂肪含量22.8%(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 北9939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采用联合育种模式,于2002年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科研所引进,经过异地鉴定,选择培育的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7.0%(干基),脂肪含量22.8%(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小,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总量受环境影响较大。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00.05kg/hm^2,较对照阿豆1号增产8.6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62.05kg/hm^2,比对照阿豆1号增产2.67%,居参试品种第二位。该品种适宜新疆北部冷凉大豆产区春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9939 选育 早熟 高产 高油 品质变化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南蜜一号”早熟桃在广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玉英 李文信 +2 位作者 阮经宙 覃斯华 陆利珍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65-67,共3页
“南蜜一号”早熟桃在广西种植,表现果实外形美观、肉质爽脆、甜酸适口,适应性强,已成为广西山区恢复生态、退耕还林、增加农民收入的扶贫项目。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种植,施足基肥,适时摘顶和修剪,花芽分化期... “南蜜一号”早熟桃在广西种植,表现果实外形美观、肉质爽脆、甜酸适口,适应性强,已成为广西山区恢复生态、退耕还林、增加农民收入的扶贫项目。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种植,施足基肥,适时摘顶和修剪,花芽分化期通过断水断肥、喷施营养液促进花芽分化.结果期一年生树留果25~35个,丰产树留果250~350个,适时追施过冬肥、壮果肥,注意防治病虫害.盛果期密植园产量37500~450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桃 南蜜一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特早熟水蜜桃品种“凤美”引种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雨钟 尚喆超 +2 位作者 孙达 万诚业 曹飞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4期117-118,共2页
2016年引进水蜜桃品种凤美在嘉兴市南湖区试种,表现特早熟、优质、丰产,6月上旬成熟,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20~260g,风味清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能够丰富该地区品种,延长水蜜桃上市周期,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蜜桃 凤美 引种表现 特早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早熟高产优质高油大豆新品种吉利豆2号的选育
13
作者 魏占国 王柏春 +4 位作者 刘兆先 王冬梅 王恩祥 安文蕴 李进科 《大豆通报》 2007年第2期17-17,20,共2页
吉利豆2号是高产、高油、抗病、早熟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日数平均118 d,需活动积温2 350℃。主茎结荚为主,三、四粒荚多,节间短,结荚密,株高81.9 cm,秆强高抗倒伏,适宜垄作及平播。
关键词 早熟 高产 高油 抗病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贵州早熟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杨永英 罗克明 +3 位作者 王荔 杨胜俊 万明长 石乐娟 《农技服务》 2012年第2期196-197,共2页
从品种选择、建园、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套袋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早熟梨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贵州早熟梨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早熟梨 优质丰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早熟葡萄新品系‘夏宜玫瑰’在浙东沿海地区种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15
作者 周超超 汪国云 +3 位作者 干焕宜 郑云晓 黄杨 陆艇 《东南园艺》 202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早熟葡萄新品系‘夏宜玫瑰’是‘夏黑’的芽变。在浙东沿海地区设施促早栽培条件下,浆果6月上旬成熟,比‘夏黑’早15 d左右。该品系果穗圆锥形,穗形中大,平均穗重689 g;果粒圆形,平均单粒重7.9 g,果皮厚、蓝黑色,果粉厚,果肉较硬,味甜,... 早熟葡萄新品系‘夏宜玫瑰’是‘夏黑’的芽变。在浙东沿海地区设施促早栽培条件下,浆果6月上旬成熟,比‘夏黑’早15 d左右。该品系果穗圆锥形,穗形中大,平均穗重689 g;果粒圆形,平均单粒重7.9 g,果皮厚、蓝黑色,果粉厚,果肉较硬,味甜,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新品系 ‘夏黑’ 早熟 芽变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区大棚葡萄促早熟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措施
16
作者 冯培英 陈哲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年第4期87-89,共3页
大棚促早栽培可以使葡萄提早成熟,一是可以实现早销售价格高,增加收益;二是能够有效起到避灾、减灾的效果;三是避免霜霉病的发生;四是缓解旺销期销售难的问题。生产上通过提早封膜、多次调控棚温、使用破眠剂、增加叶幕透光度、适产栽... 大棚促早栽培可以使葡萄提早成熟,一是可以实现早销售价格高,增加收益;二是能够有效起到避灾、减灾的效果;三是避免霜霉病的发生;四是缓解旺销期销售难的问题。生产上通过提早封膜、多次调控棚温、使用破眠剂、增加叶幕透光度、适产栽培等措施都可以达到促早熟的效果,可以解决大棚促早熟栽培生产上无法提早成熟,双膜栽培的成熟期晚于单膜栽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促早熟 增效 影响因素 措施
下载PDF
设施葡萄植株不同生育阶段矿质营养需求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海波 史祥宾 +3 位作者 王孝娣 庞国成 王小龙 刘凤之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1-2131,共11页
以日光温室促早栽培的‘贝达’砧木嫁接的‘87-1’葡萄为试材,2016—2018年,在萌芽、始花、末花、种子发育、果实转色、果实成熟和落叶等关键时期进行整株取样,分析测定植株各矿质元素的含量,计算年生长周期中各生育阶段不同矿质元素的... 以日光温室促早栽培的‘贝达’砧木嫁接的‘87-1’葡萄为试材,2016—2018年,在萌芽、始花、末花、种子发育、果实转色、果实成熟和落叶等关键时期进行整株取样,分析测定植株各矿质元素的含量,计算年生长周期中各生育阶段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分配比率、需求比例、吸收速率和需求量,探明设施促早栽培条件下葡萄植株对矿质营养的需求特性,为设施葡萄肥料高效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设施葡萄萌芽-始花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量较大,吸收分配比率为10%左右,其中氮、磷、钾、硼、铜和锰超过14%,钾更是高达21.1%;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中等。始花-末花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量最小,但吸收分配比率也达10%左右,氮和钼分别为13.0%和15.3%;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较大。末花至果实转色阶段虽不是所有养分吸收的最大需求期,但吸收分配比率基本超过20%;本阶段对氮、钾和硼的吸收量在各生育阶段中最高,吸收分配比率分别为30.1%、35.0%和34.9%;对镁、铁、锰、锌、铜和钼的吸收量居第2位,吸收分配比率分别为23.2%、27.1%、23.1%、21.6%、19.9%和30.3%;对磷和钙的吸收量居第3位,吸收分配比率分别为18.9%和20.6%;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较大。果实转色至采收阶段,对磷、钙和钼的吸收分配比率较大,分别为24.6%、21.9%和25.5%;氮、铁、锰和锌次之,分别为18.8%、17.2%、16.0%和18.4%;钾、镁、硼和铜最小,分别为14.3%、15.5%、15.6%和14.7%;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较大。果实采收至落叶阶段,对大多数养分的吸收量在各生育阶段中占比最高,对磷、钙、镁、铜、铁、锰、钼和锌的吸收分配比率高达33.8%、37.5%、42.6%、41.1%、33.9%、35.0%、33.8%和38.7%,仅氮、钾和硼略低,但吸收量在各生育阶段中也高居第2位和第3位,吸收分配比率达18%以上;本阶段对各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设施 促早栽培 必需元素 矿质营养 需求特性
原文传递
塑料大棚西瓜“4膜1毡”促早熟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李玉静 倪栋 卢国强 《蔬菜》 2024年第8期82-84,共3页
为了克服早春低温、寡照、雾霾、倒春寒等不利条件的影响,实现早春茬西瓜提早上市,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塑料大棚西瓜“4膜1毡”覆盖促早熟栽培技术,即“塑料大棚+棚内二膜+小拱棚+小拱棚上面加盖毛毡+地膜”模式,配合嫁接育苗... 为了克服早春低温、寡照、雾霾、倒春寒等不利条件的影响,实现早春茬西瓜提早上市,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塑料大棚西瓜“4膜1毡”覆盖促早熟栽培技术,即“塑料大棚+棚内二膜+小拱棚+小拱棚上面加盖毛毡+地膜”模式,配合嫁接育苗及高效田间管理技术,可以实现第1茬西瓜4月中下旬上市、第2茬西瓜5月中下旬上市,每667 m^(2)西瓜总产值为2.36万元、纯收入1.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西瓜 嫁接苗 促早熟栽培 多层覆盖 水肥管理
下载PDF
优质早熟粳稻新品种圣稻25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峰 朱文银 +4 位作者 李春香 姜明松 徐建第 周学标 杨连群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6期58-61,共4页
水稻是山东省的高产高效作物,优质早熟粳稻新品种培育对保障山东及黄淮区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圣稻25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以圣稻14为母本、圣06134为父本,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 水稻是山东省的高产高效作物,优质早熟粳稻新品种培育对保障山东及黄淮区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圣稻25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以圣稻14为母本、圣06134为父本,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早熟等优点,2018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鲁南、沿黄库灌稻区及东营稻区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稻25 优质早熟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产早熟早籼稻品种中组18在江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韵 李诚永 +3 位作者 陈建江 邵晓伟 徐南昌 王宏航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05,共2页
中组1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早籼稻品种,202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江山市于2018年引入试种示范,田间表现出熟期早、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 中组1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早籼稻品种,202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江山市于2018年引入试种示范,田间表现出熟期早、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性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等特点,高产栽培产量潜力可达10.00 t/hm^(2)以上。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在江山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高产 中组18 种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