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强外加剂和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骞 刘加平 +4 位作者 杨斌 于诚 余鑫 严涵 张茜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3,共5页
选取4种典型早强外加剂(早强聚羧酸减水剂、亚硝酸钙、三异丙醇胺和纳米晶核)配制C30预制构件混凝土,考察了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同温度下的早期凝结硬化性能和净浆水化热,并分析了早强外加剂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亚... 选取4种典型早强外加剂(早强聚羧酸减水剂、亚硝酸钙、三异丙醇胺和纳米晶核)配制C30预制构件混凝土,考察了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同温度下的早期凝结硬化性能和净浆水化热,并分析了早强外加剂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亚硝酸钙造成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减小并且30 min后坍落度损失殆尽;早强聚羧酸减水剂则显著增大混凝土的振动黏度,且增幅随坍落度减小而逐渐增大。纳米晶核混凝土从硬化至养护3 d始终具有最佳的早强效果,1 d内优势最明显,且受低温影响较小;三异丙醇胺的早强效果仅次于纳米晶核;亚硝酸钙在低温下早强效果优于早强聚羧酸减水剂,但常温时与其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强外加剂 养护温度 混凝土 早期性能 水化热
下载PDF
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变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龚剑 刘颖浩 袁勇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6,共6页
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混凝土的体量超过万立方米,尺度也比一般的构件大,研究其施工期间性能的变化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浇筑工艺。通过对尺寸为6 m×8 m×3 m的大体积高强混凝土试块进行早期温度及应变监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早期... 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混凝土的体量超过万立方米,尺度也比一般的构件大,研究其施工期间性能的变化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浇筑工艺。通过对尺寸为6 m×8 m×3 m的大体积高强混凝土试块进行早期温度及应变监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及分布规律,探讨了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机理,提出了早期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的方法,并进行了开裂分析。根据试验及分析结果,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的早期温度控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早期性能 温度 应变
下载PDF
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测试方法评述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志方 李海峰 +1 位作者 谭恺严 吉顺文 《实验室科学》 2012年第6期44-47,共4页
混凝土结构在早龄期往往由于干燥收缩、自身收缩、塑性收缩和温度收缩等因素产生体积变形,若同时受到约束就可能会发生开裂,因此有必要研究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的测试和评价方法。随着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早龄期混凝土抗裂性... 混凝土结构在早龄期往往由于干燥收缩、自身收缩、塑性收缩和温度收缩等因素产生体积变形,若同时受到约束就可能会发生开裂,因此有必要研究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的测试和评价方法。随着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早龄期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测试和评价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体积变形 早龄期 抗裂性能
下载PDF
超早龄期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及公式适用性探讨
4
作者 庄金平 任凯 +1 位作者 杨尊煌 郑居焕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4,共6页
为明确72 h龄期内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液压伺服助动器对10根超早龄期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探讨72 h龄期内的破坏形态与力学性能,进而确定早龄期混凝土本构关系和塑性损伤参数,利用有限元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 为明确72 h龄期内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液压伺服助动器对10根超早龄期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探讨72 h龄期内的破坏形态与力学性能,进而确定早龄期混凝土本构关系和塑性损伤参数,利用有限元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超早龄期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受龄期影响较为显著,随着龄期增长,其破坏形态由最初的弯剪段斜压破坏向纯弯段的弯曲破坏转变;龄期对超早龄期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截面弯曲刚度有较大影响,但对极限弯矩影响相对较小。考虑到超早龄期混凝土梁四点弯曲主要发生弯剪段破坏,将现行规范式的计算值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比值为1.08~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龄期 弯剪区段 有限元 参数分析 抗剪计算
下载PDF
工程现场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工作性能
5
作者 张广峻 王万文 +3 位作者 贠英伟 孙珊珊 张嘉微 郑成晨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92-96,共5页
运用日本东京仪器仪表株式会社生产的一种埋设型应变传感器监测了处于模拟施工现场环境下的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早期自生收缩和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硬化前后24小时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变形增长最快,绝对变形值也比较大,因... 运用日本东京仪器仪表株式会社生产的一种埋设型应变传感器监测了处于模拟施工现场环境下的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早期自生收缩和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硬化前后24小时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变形增长最快,绝对变形值也比较大,因此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时,早期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必须引起重视.通过比较素混凝土柱构件和配筋混凝土构件的监测结果,得出了配筋对混凝土构件自生收缩的影响以及对混凝土水化温度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埋入型应变计 早期性能 水化温度
下载PDF
早龄期RC框架边节点高温-再养护后抗震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必亮 张骞尹 +1 位作者 袁广林 李庆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2,48,共5页
考虑不同的高温龄期、受热温度,对钢筋混凝土(RC)框架边节点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高温温度、不同高温龄期下RC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受火温度的升高,各试件的极限荷载均逐渐降低,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均... 考虑不同的高温龄期、受热温度,对钢筋混凝土(RC)框架边节点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高温温度、不同高温龄期下RC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受火温度的升高,各试件的极限荷载均逐渐降低,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均越来越明显,开裂荷载、峰值荷载、初始刚度均逐渐降低,耗能能力和延性也逐渐劣化。7 d龄期高温-再养护至28 d节点的抗震性能与28 d龄期高温后节点的抗震性能相比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极限荷载最多降低7.2%,延性最多降低6.6%,初始刚度最多降低20.13%。研究结果可为早龄期遭受高温的RC框架节点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龄期 高温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回弹法检测早龄期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田洪臣 周忠臣 任加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5-289,共5页
根据山东泰安地区原材料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HPC)非破损方法的选择和相关关系方程的确定,按照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原理,试验并确定了适宜的配合比,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HPC)7d抗压强度及回弹值推定28d抗压强度的经验公式... 根据山东泰安地区原材料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HPC)非破损方法的选择和相关关系方程的确定,按照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原理,试验并确定了适宜的配合比,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HPC)7d抗压强度及回弹值推定28d抗压强度的经验公式,并对其适用范围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法 早龄期 高性能混凝土(HPC) 抗压强度 测强方程
下载PDF
基于等效龄期与结构单元的HPC早龄期拉伸徐变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杨 吴炎平 +1 位作者 朱张丰 许四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165-171,共7页
通过对早期设计的拉伸徐变装置的改进,实验评价了养护温度和加载龄期对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的影响.在考虑混凝土内部结构单元对徐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流变学原理提出了评价早龄期拉伸徐变的ZC模型.通过对拉伸徐变实验数据的分... 通过对早期设计的拉伸徐变装置的改进,实验评价了养护温度和加载龄期对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的影响.在考虑混凝土内部结构单元对徐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流变学原理提出了评价早龄期拉伸徐变的ZC模型.通过对拉伸徐变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模型参数,进而获得了早龄期拉伸徐变的评价式,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在加载初期增长快速,后期则逐渐趋于稳定,并且养护温度越高,徐变收敛的趋势越明显;所提出的ZC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养护温度和不同加载龄期早龄期拉伸徐变发展特征,对3d前加载的混凝土徐变应变的定量评价其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徐变 早龄期 高性能混凝土 评价 等效龄期
下载PDF
早期选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9
作者 李政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第7期60-61,共2页
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每一笔开销来源都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早期选材成功率的高低影响着政府的收支比例,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就借鉴国外的选材研究与经验,综合本国的训练体制,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开展了科学选材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 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每一笔开销来源都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早期选材成功率的高低影响着政府的收支比例,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就借鉴国外的选材研究与经验,综合本国的训练体制,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开展了科学选材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批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如《运动员科学选才》《运动员竞技能力与选材标准》《我国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成果汇编》等,从而也给大多项目的选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员选材发展现状进行阐述说明,旨在为后续对于选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早期选材 运动能力
下载PDF
锂渣在制备高性能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麻鹏飞 刘登贤 +2 位作者 吴鑫 向鹏 罗加全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9,共6页
为了将工业副产品锂渣应用到混凝土中,试验分析了锂渣的物相成分和化学成分,先将锂渣单掺取代水泥,再将锂渣分别与矿渣、粉煤灰双掺进行混凝土试验,研究了锂渣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锂渣在混凝土中等量取... 为了将工业副产品锂渣应用到混凝土中,试验分析了锂渣的物相成分和化学成分,先将锂渣单掺取代水泥,再将锂渣分别与矿渣、粉煤灰双掺进行混凝土试验,研究了锂渣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锂渣在混凝土中等量取代5%~15%的水泥后,混凝土和易性良好,但其掺量大于20%时,随着锂渣掺量的增大混凝土黏稠度增大。粉煤灰与锂渣双掺工作性好于锂渣与矿粉双掺,锂渣的活性被充分激发,掺合料的叠加效应充分发挥。在耐久性方面,锂渣掺量越高,抗裂性越差;双掺锂渣与粉煤灰的抗碳化性能等级属于Q-Ⅳ,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抗碳化性能增加;固定粉煤灰掺量为10%,锂渣掺量在5%~10%的混凝土完全满足KS30的等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粉 工作性 强度 早期开裂 碳化性能 抗硫酸盐侵蚀 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早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晓鹏 牛荻涛 张永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选取粉煤灰混凝土龄期为7d、14d、28d、60d、90d、180d和360d,对钢筋与施工期粉煤灰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了拉拔试验,分析了黏结性能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合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粉煤灰混凝土早期黏结强度的计算式,建立了... 选取粉煤灰混凝土龄期为7d、14d、28d、60d、90d、180d和360d,对钢筋与施工期粉煤灰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了拉拔试验,分析了黏结性能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合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粉煤灰混凝土早期黏结强度的计算式,建立了粉煤灰混凝土早期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自由端开始滑移时的荷载也随之增大,加载端、自由端滑移均减小,加载端钢筋应变增大,钢筋应变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变陡,黏结应力峰值增大;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黏结强度计算式误差为10%~25%,黏结-滑移本构关系计算式在滑移1.0 mm以内接近,而滑移超过1.0 mm则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早期 拉拔试验 黏结性能 黏结强度 黏结-滑移本构关系
原文传递
截面形状对早龄期钢管混凝土柱多级加载变形及承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敏 童栋华 +2 位作者 池寅 叶建乔 杜新喜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8-156,共9页
连续施工过程中钢管混凝土柱受多级荷载作用,而对其进行力学性能研究时,大多将所受荷载简化为钢管的初应力问题,忽略了荷载的多级加载过程与早龄期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共同影响。为研究多级荷载下早龄期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分别对早龄... 连续施工过程中钢管混凝土柱受多级荷载作用,而对其进行力学性能研究时,大多将所受荷载简化为钢管的初应力问题,忽略了荷载的多级加载过程与早龄期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共同影响。为研究多级荷载下早龄期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分别对早龄期方形和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多级加载变形试验和多级加载后试件的轴压承载力试验,分析了不同加载制度对方形和圆形截面试件的变形,以及多级加载后轴压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多级荷载下方形和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的早龄期徐变变形均非常明显;同时不同加载制度对试件的变形也有较大影响;在相同加载条件下,圆钢管混凝土柱的变形值要小于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变形值;多级加载过程对圆形及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成熟期短柱试件的轴压承载力影响有限,可以忽略。研究可为钢管混凝土柱的连续性施工变形控制和力学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早龄期 多级加载 静力试验 受力性能 徐变变形
原文传递
干寒大温差下早龄期混凝土收缩特性及防裂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福海 文涛 +5 位作者 唐慧琪 李继芸 李瑞 陈昭 李学友 李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5-1412,共8页
为探究干寒大温差下早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规律,降低开裂风险,采用3种养护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早龄期养护,以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自由收缩率及最大约束应力为表征手段,设置了基本力学性能试验、自由收缩试验与约束收缩试验,并采用综合... 为探究干寒大温差下早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规律,降低开裂风险,采用3种养护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早龄期养护,以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自由收缩率及最大约束应力为表征手段,设置了基本力学性能试验、自由收缩试验与约束收缩试验,并采用综合型多指标的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设计了纳米涂层保温性能试验,探究其对混凝土的保温隔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20.0~15.0℃的循环温度中,采用纳米涂层使得圆柱体混凝土试件内部平均温差降低2.95℃;相比于标准养护,3种养护方式下混凝土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显著降低,干寒大温差不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自由收缩率随温度变化明显,呈现出温度降低,自由收缩率增大,反之,温度升高自由收缩率减小,并在-20.0℃与15.0℃时出现极值;最大约束应力受到养护方式影响,自然养护下最大约束应力发展最快,终值最大,薄膜养护次之,涂层养护最大约束应力发展最慢,终值最小;涂层养护下灰色关联度高达0.914 9,明显高于自然养护与薄膜养护,表现出优异的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龄期混凝土 养护方式 强度 收缩 抗裂性能
下载PDF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预测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斌 黄卫 +1 位作者 杨军 张磊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30,共7页
为了给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材料设计与裂缝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并探讨道路早期行为与路用性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基于有限元的早期行为预测及评价路面路用性能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混凝土材料性质的时间效应、蠕变特性... 为了给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材料设计与裂缝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并探讨道路早期行为与路用性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基于有限元的早期行为预测及评价路面路用性能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混凝土材料性质的时间效应、蠕变特性以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界面效应等,重点分析了混凝土骨料、抗拉强度变异系数、纵向配筋率、钢筋层位置、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以及基层类型等对裂缝宽度、裂缝间距与冲断破坏行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低膨胀率、低干缩、低弹性模量的混凝土材料,保证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均匀,采用摩阻系数低的基层材料等都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路用性能;利用非线性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模型或考虑极限滑移关系,预测发生冲断破坏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有限元方法 早期行为 路用性能 预测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加强带与后浇带影响超长混凝土底板早龄期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昊 《建筑施工》 2024年第7期1009-1012,共4页
超长混凝土底板在工程实践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其早期性能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旨在探讨加强带与后浇带对超长混凝土底板早龄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对比现场情况的方法,深入计算... 超长混凝土底板在工程实践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其早期性能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旨在探讨加强带与后浇带对超长混凝土底板早龄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对比现场情况的方法,深入计算了加强带与后浇带对超长混凝土底板早龄期温度应力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加强带与采用后浇带的不同情况下混凝土超长底板早龄期温度最大应力值接近,说明后浇带可以被加强带替代,同时加强带保护了混凝土超长底板的完整性,能够提高超长混凝土底板的早期性能,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底板的开裂倾向,提高其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超长结构 加强带 后浇带 混凝土早龄期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改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性能的胶凝材料粒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童慧芝 沈万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VFAC)因其具有的绿色节能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而受到业界青睐和重视。然而这类混凝土往往因早期强度偏低、凝结硬化慢而遭受质疑和诟病。从同时优化粉煤灰和水泥的粒度,以较粗粉煤灰混入较细水泥的思路出发,以...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VFAC)因其具有的绿色节能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而受到业界青睐和重视。然而这类混凝土往往因早期强度偏低、凝结硬化慢而遭受质疑和诟病。从同时优化粉煤灰和水泥的粒度,以较粗粉煤灰混入较细水泥的思路出发,以大掺量粉煤灰砂浆作为研究对象,试验探究了胶凝材料粒度优化技术用于改善HVFAC早期性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增大水泥的比表面积和减小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可制备早龄期性能符合要求的HVF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尺寸 早期性能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VFAC) 抗压强度 拟绝热温升 凝结时间
原文传递
基于非接触测试技术的UHPC早期收缩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林彬 周治国 +2 位作者 张金龙 胡家兵 简振威 《广州建筑》 2024年第7期58-61,共4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测试技术,系统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早期收缩性能。实验中采用不同POM纤维掺量的UHPC配比,利用电涡流传感器定期测量UHPC样品的收缩量,并分析其收缩量曲线。研究发现,随着POM纤维掺量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测试技术,系统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早期收缩性能。实验中采用不同POM纤维掺量的UHPC配比,利用电涡流传感器定期测量UHPC样品的收缩量,并分析其收缩量曲线。研究发现,随着POM纤维掺量的增加,UHPC的早期收缩量逐渐降低,且在POM纤维掺量达到24 kg/m^(3)时,UHPC的3天收缩量为0.29 mm,预计每10 m的收缩量为5.89 mm,达到最优状态。此外,UHPC的收缩行为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其中在浇筑后的前18小时内收缩变化率最大。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对比分析了UHPC与普通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发现在一定POM纤维掺量下,两者的收缩量趋于一致。这一研究为UHPC材料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早期收缩性能 电涡流传感器 POM纤维 收缩规律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early-age cracking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n restrained ring specimens 被引量:2
18
作者 Quang-phu NGUYEN Lin-hua JIANG Qiao ZHU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0年第1期113-120,共8页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is stronger and more durable than conventional concrete. However, shrinkage and shrinkage cracking are common phenomena in HPC, especially early-age cracking. This study assessed earl...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is stronger and more durable than conventional concrete. However, shrinkage and shrinkage cracking are common phenomena in HPC, especially early-age cracking. This study assessed early-age cracking of HPC for two mixtures using restrained ring tests. The two mixtures were produced with water/binder mass ratio (mw/mB) of 0.22 and 0.4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greater steel thickness, the higher degree of restraint resulted in a higher interface pressure and earlier cracking. With steel thickness of 6 mm, 19 mm, and 30 mm, the age of cracking were, respectively, 12 days, 8 days, and 5.4 days with the mw/mB = 0.22 mixture; and 22.5 days, 12.6 days, and 7.1 days with the mw/mB= 0.40 mixture. Cases of the same steel thickness show that the ring specimens with a thicker concrete wall crack later. With the mw/mB = 0.22 mixture, concrete walls with thicknesses of 37.5 mm, 75 mm, and 112.5 mm cracked at 3.4 days, 8.0 days, and 9.8 days, respectively; with the mw/mB = 0.40 mixture, the ages of cracking were 7.1 days, 12.6 days, and 16.0 day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SHRINKage early-age cracking restrained ring test
下载PDF
混凝土早期性能与后期耐久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璨 赵羽习 金伟良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41,共3页
对4种不同振捣、养护工况下混凝土试件的早期性能和后期耐久性能进行试验测试,并对混凝土早期性能和后期耐久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试验研究发现:振捣、养护不当不但会降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且严重影响混凝土抗渗性;不良施工条件... 对4种不同振捣、养护工况下混凝土试件的早期性能和后期耐久性能进行试验测试,并对混凝土早期性能和后期耐久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试验研究发现:振捣、养护不当不但会降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且严重影响混凝土抗渗性;不良施工条件还会大幅度增大氯离子扩散系数,加速混凝土内钢筋锈蚀速率;振捣条件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很大。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仅考虑混凝土强度指标是不够的,验收过程中同时应考虑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测试,如混凝土透气性,以保证混凝土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早期性能 耐久性 质量验收
下载PDF
混凝土工程早期裂缝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20
作者 寿德根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6-18,共3页
在阐述混凝土出现早期裂缝必然性的基础上,对早期裂缝的分析及控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早期裂缝 体积变形 材料性能 裂缝控制 应力松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