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文化与秦早期文化概念新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雍际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10,共6页
目前学术界对于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仍有歧义。考察和探索秦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必须充分把握其在时间上的漫长性和阶段性,空间上的流动性和扩展性,还有秦文化的创造者"秦人"含义的模糊性与与延展性,以及秦文化来源的多元性与复... 目前学术界对于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仍有歧义。考察和探索秦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必须充分把握其在时间上的漫长性和阶段性,空间上的流动性和扩展性,还有秦文化的创造者"秦人"含义的模糊性与与延展性,以及秦文化来源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等特点;并将秦人族源与秦文化起源加以区别。广义的秦文化就是指伴随秦人兴起、建国和统一的过程,而由其创造、发展并不断得到扩充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秦早期文化是秦人经过漫长的起源而形成自为的民族之后,由其在陇右天水地区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亦可称天水秦文化。秦早期文化是秦文化发展史上的最早阶段和源头所在,积淀和蕴藏着秦文化的种种原始基因和本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化 秦早期文化 文化概念 秦文化起源
下载PDF
论早期秦文化的两类遗存 被引量:7
2
作者 梁云 《西部考古》 2013年第1期205-217,共13页
早期秦文化有'李崖型'和'西山型'两类遗存,分别代表了其前、后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存在于西周中期,后者主要存在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该文化的器物群在西周中晚期之际有一个转型:舍弃了原来的殷商因素,向周文化... 早期秦文化有'李崖型'和'西山型'两类遗存,分别代表了其前、后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存在于西周中期,后者主要存在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该文化的器物群在西周中晚期之际有一个转型:舍弃了原来的殷商因素,向周文化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秦文化 李崖型 西山型 转型
原文传递
一批秦早期青铜兵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贾腊江 赵丛苍 +5 位作者 金普军 杨小刚 凌雪 柳小明 郭妍利 金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几件秦早期青铜兵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和铅同位素组成。方法采用金相分析、能谱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法。结果金相分析表明秦早期青铜兵器的组织形态为铸造态;能谱分析显示其合金组成中Sn质量分数在10%~18%,Pb质量分数在2.12%~9.8... 目的探讨几件秦早期青铜兵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和铅同位素组成。方法采用金相分析、能谱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法。结果金相分析表明秦早期青铜兵器的组织形态为铸造态;能谱分析显示其合金组成中Sn质量分数在10%~18%,Pb质量分数在2.12%~9.83%,应为铜锡铅三元合金;铅同位素比值为普通铅。结论早期秦人已经熟练掌握了青铜兵器的制作技术。铅同位素比值反映出西周时期礼县和春秋时期陇县、凤翔地区的秦人制作青铜兵器很可能使用了成矿原因相近的矿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秦文化 青铜兵器 金相 铅同位素
下载PDF
近百年来关于秦文化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雍际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81-88,共8页
近百年来的秦文化研究,在经历了20世纪初发端、三四十年代提出概念和八十年代研究兴起的发展过程之后,随着天水地区以毛家坪、大堡子山为代表的一批秦人早期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秦文化特别是秦早期文化遂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取得一系列... 近百年来的秦文化研究,在经历了20世纪初发端、三四十年代提出概念和八十年代研究兴起的发展过程之后,随着天水地区以毛家坪、大堡子山为代表的一批秦人早期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秦文化特别是秦早期文化遂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讨论主要涉及秦文化概念、来源、形成时间、构成和发展及秦文化特点等问题。然而,由于秦人早期历史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关于上述问题的讨论还存在不少的争议,而争议过程又推动秦文化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化 秦早期文化 秦文化研究
下载PDF
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俊川 赵琪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76-78,共3页
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与早期秦文化、氐羌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独特,传统地方戏曲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认识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挖掘和保护这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陇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期秦文化 氐羌文化
下载PDF
踔厉西垂:早期秦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以西汉水上游考古发现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蒲向明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西汉水上游早期秦文化资源丰厚,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鲜明的原初性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该区域大量早期秦文化资源的发现和积累,开启了早秦文化遗存研究保护与利用的新纪元,取得了很多工作实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目前状... 西汉水上游早期秦文化资源丰厚,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鲜明的原初性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该区域大量早期秦文化资源的发现和积累,开启了早秦文化遗存研究保护与利用的新纪元,取得了很多工作实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目前状况,必须采取务实性措施在宣传展示、品牌打造、学术研究等方面扎实推进,以提升早期秦文化作为陇南乃至甘肃历史文化名片形象和中华文明起源一分子的标志性地位,突出其厚重的文化品位和深刻内涵,踔厉奋进、守正创新,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水上游 早期秦文化 考古及保护 西垂
下载PDF
回望与探索:多维度挖掘秦文化深刻内涵--陇东南·宝鸡首届秦文化论坛谫论 被引量:1
7
作者 蒲向明 张世明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前,科技手段和学科发展在秦文化研究领域不仅彼此影响还相互促进,随着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而不断深化,相应成果也在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由甘肃省社科联及陇南、天水和陕西省宝鸡等三市社科联共同举办... 目前,科技手段和学科发展在秦文化研究领域不仅彼此影响还相互促进,随着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而不断深化,相应成果也在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由甘肃省社科联及陇南、天水和陕西省宝鸡等三市社科联共同举办的“陇东南·宝鸡首届秦文化论坛”,以“秦早期文化与文旅资源开发”为主题,突破以往重在“方法阐释”“关键词陈述”设置主题的传统模式,将秦文化研究纳入更广阔的学科辐射、更多元的理论视角下进行对话,回望与探索并进,多维度挖掘秦文化深刻内涵,助推秦文化研究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挖掘 早期秦文化 陇东南·宝鸡 论坛
下载PDF
早期秦人城址形态分析——以西汉水上游地区为例
8
作者 杜博文 徐卫民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8,共7页
随着21世纪初早期秦文化考古工作的大范围展开,学界对早期秦文化的面貌逐渐有了新的认识。2005至2006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西汉水上游确认、发现了三座早期秦文化的城址遗存,它们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早期秦人城邑形态布局结... 随着21世纪初早期秦文化考古工作的大范围展开,学界对早期秦文化的面貌逐渐有了新的认识。2005至2006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西汉水上游确认、发现了三座早期秦文化的城址遗存,它们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早期秦人城邑形态布局结构的认识。本文拟通过对这三座城址平面形态、地形选择、布局结构等方面要素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早期秦人的城邑形态演变过程以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点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秦文化 西汉水上游 城邑形态 布局方式
下载PDF
秦人族源问题的学术史探讨
9
作者 刘思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早期秦文化研究中,秦人的族源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西来说"与"东来说"之至今仍未消退。梳理双方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看法及问题。
关键词 早期秦文化 秦人 族源
下载PDF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址 被引量:36
10
作者 早期秦文化考古联合课题组 赵化成 王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8-46,I0009-I0010,共11页
据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人在商末、西周至春秋早期,主要活动于今甘肃省东南部的渭河和西汉水流域一带。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与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合作,在渭河上游的甘谷县毛家坪遗址首次发掘到西周时期... 据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人在商末、西周至春秋早期,主要活动于今甘肃省东南部的渭河和西汉水流域一带。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与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合作,在渭河上游的甘谷县毛家坪遗址首次发掘到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从而证实司马迁的记载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大堡子山遗址 早期秦文化
原文传递
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战国秦墓地2017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春佰 高兴超 +3 位作者 王永胜 赵国兴 格日乐图 窦志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40,50,共14页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32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料器等遗物200余件。根据出土遗物的形态特征判断,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是一处以秦文化为...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32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料器等遗物200余件。根据出土遗物的形态特征判断,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是一处以秦文化为主体的墓葬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路塔墓地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秦文化
下载PDF
综论早期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斯雅 王东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文章从考古学的视角切入,在回顾早期秦文化发现史的基础上,从"秦人族源问题"、"早期秦墓的特点"和"早期秦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三个专题出发,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早期秦文化研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梳... 文章从考古学的视角切入,在回顾早期秦文化发现史的基础上,从"秦人族源问题"、"早期秦墓的特点"和"早期秦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三个专题出发,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早期秦文化研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与探讨。文章认为,独特的墓葬仪轨与器物组合反映了早期秦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东方商文化、东夷文化与西方周文化以及西戎文化互动、融合的结果,进而揭示了三代以来关中及中原地区以"东西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秦文化 秦人 族源 秦墓
下载PDF
早期秦文化与域外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志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64-170,共7页
秦人早期的活动地域位于西汉水上游、陇山东西渭河及其支流汧河、牛头河流域,处于丝绸之路的东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接触的边缘地带,早期秦文化在诸如和田玉、冶铁术、剑、铜鍑、金器、骑马术、祭祀用马等物质方面与精神文化方面的一... 秦人早期的活动地域位于西汉水上游、陇山东西渭河及其支流汧河、牛头河流域,处于丝绸之路的东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接触的边缘地带,早期秦文化在诸如和田玉、冶铁术、剑、铜鍑、金器、骑马术、祭祀用马等物质方面与精神文化方面的一些因素,表现出了与北方草原及域外文化的交流,方式则是通过周围或草原文化通道上的早期游牧民族为中介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秦文化 草原文化 域外文化 交流 西戎 寺洼文化
下载PDF
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2018年发掘简报
14
作者 胡春佰 格日乐图 +7 位作者 高兴超 王永胜 李倩 白苏日娜(绘图) 陈文虎(拍照) 朝力门(拍照) 施慧超(绘图) 孙斯琴格日乐(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8,共17页
201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2018年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99座及祭祀坑1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器等500余件。此次发掘发现了... 201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2018年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99座及祭祀坑1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器等500余件。此次发掘发现了明确进入西汉纪年的墓葬,证明了汉初秦昭襄王长城以东的福路塔墓地所在区域仍然在西汉王朝的控制之下。该墓地以秦文化为主导,但同时存在赵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因素和西戎人群相关的随葬品,对于研究多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路塔墓地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秦文化
下载PDF
百年来秦早期文化研究述论
15
作者 雍际春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6-49,共4页
近百年来的秦文化研究,经历了20世纪初发端、三四十年代提出概念和80年代再度研究兴起的发展过程,此后随着天水地区一批秦人早期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推动秦文化特别是秦早期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秦文化与秦早期文化... 近百年来的秦文化研究,经历了20世纪初发端、三四十年代提出概念和80年代再度研究兴起的发展过程,此后随着天水地区一批秦人早期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推动秦文化特别是秦早期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秦文化与秦早期文化概念日渐清晰,秦文化来源和构成的多元化得到确认,秦文化与秦人形成时间密切相关,秦文化具有特点鲜明等都是重点讨论的问题。然而,由于秦人早期历史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关于上述问题的讨论还存在不少的争议,而争议过程又推动秦文化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百年来 秦文化 秦早期文化 研究回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