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疣状胃炎82例胃镜随访观察 被引量:38
1
作者 姚忆蓉 周中源 +2 位作者 徐诗光 李咪凤 王瑞年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425-427,共3页
 在6a中对82例疣状胃炎患者进行了随访,发现疣状胃炎癌变4例,占 4.88%,演 变时间为1~3a,在此过程中,可观察到疣状胃炎向不典型增生→息肉→早期胃癌过渡的特 点,认为疣状胃炎应作为胃癌前期状态而引起重视。
关键词 胃炎 癌前状态 胃肿瘤 胃镜检
下载PDF
78例早期胃癌患者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瞿春莹 董国芳 +2 位作者 汪余勤 陈梅梅 李定国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10期732-733,73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内镜和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其在内镜下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近10年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7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布以胃窦为主,占61.5%;病变分型以型为主,...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内镜和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其在内镜下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近10年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7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布以胃窦为主,占61.5%;病变分型以型为主,约占38.5%;病变浸润深度以黏膜下癌较多占64.1%,黏膜内癌占35.9%;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占多数38.8%;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者均见于黏膜下癌,其中以低分化腺癌占多数(57.1%)。结论:内镜检查结合病理学分析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内镜 病理学 淋巴转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暄 李定国 孔莉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淳化县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EGC及癌前病变患者120例为观察组,给予ESD治疗,选择同期进行外科传统手术的EGC及癌前病变患者120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淳化县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EGC及癌前病变患者120例为观察组,给予ESD治疗,选择同期进行外科传统手术的EGC及癌前病变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疗效、术后6个月复发或转移、术后3年存活率、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0.4±7.8) min vs (128.9±8.8) min]、术中出血量[(92.1±9.1) mL vs (167.9±8.2) m L]、住院时间[(8.9±1.2) d vs (16.1±2.1) d]、肛门排气时间[(10.2±0.8) h vs (19.2±1.9) h]、VAS评分[(3.1±0.9)分vs (6.1±1.8)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转移率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2.5%、1.7%、97.5%,分别与对照组的1.7%、3.4%、98.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完整切除率为98.3%,与对照组的9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EGC及癌前病变疗效理想,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昌红 王振华 +2 位作者 严庆汉 李鸿江 柴敏秀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本文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9例早期胃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分布。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正常胃粘膜中几乎不存在,而在早期胃癌和癌旁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中的阳性百分比(51.28%和48.72%)没有显著性差异,在... 本文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9例早期胃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分布。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正常胃粘膜中几乎不存在,而在早期胃癌和癌旁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中的阳性百分比(51.28%和48.72%)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高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与早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免疫组化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下载PDF
Survivin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迪文 陈启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1期28-30,37,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rvivin、PTEN基因蛋白在30例正常胃黏膜、20例不完全型大肠化生,93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4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 目的探讨Survivin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rvivin、PTEN基因蛋白在30例正常胃黏膜、20例不完全型大肠化生,93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4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胃黏膜中不表达(0/30),在不完全型大肠化生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1/20);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分别为6.25%(2/32)、8.57%(3/35)和65.73%(17/26),其中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早期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51%(37/54)。Sur-vivin和PTEN基因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γ=-0.564,P=0.0000。结论Survivin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说明该基因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越高,早期胃癌的分化程度越低。早期胃癌中Survivin中的阳性表达与PTEN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SURVIVIN基因 PTEN基因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索日娜 赵丽萍 +2 位作者 李凤 范华 郭德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联合放大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EGC筛查的4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活检,根据是否患EGC将其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317)。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联合放大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EGC筛查的4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活检,根据是否患EGC将其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317)。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血清检测结果(G-17、PGⅠ、PGⅡ)和放大色素内镜检查结果。Kappa系数检验评估放大色素内镜对EGC的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G-17、PGⅠ、PGⅡ、放大色素内镜与EGC的关联情况,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GⅠ、G-17、放大色素内镜及联合3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诊断能力。结果共有88例(21.73%)患者病理检查诊断为EGC,2组G-17、PG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大色素内镜单独诊断EGC的灵敏度为93.22%,特异度为91.80%,诊断效果较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GⅠ<70μg·L^(-1)、G-17≥12 pmoL·L^(-1)和放大色素内镜诊断为阳性与EGC密切相关;基于3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拟合效果良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0(95%CI0.988~0.993),诊断能力显著较高。结论放大色素内镜对EGC具有更高的诊断能力,联合G-17、PG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EGC具有更高的诊断能力,可有效提高EGC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胃泌素-17 血清胃蛋白酶原 放大色素内镜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P504S、Ki-67对老年胃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与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钰 刘屹 +3 位作者 普彦淞 毛智军 武敏 王建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3382-338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P504S、Ki-67在老年人群中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胃镜活检标本157例(其中... 目的:探讨分析P504S、Ki-67在老年人群中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胃镜活检标本157例(其中包括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9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33例高分化腺癌)标本中P504S、Ki-67的表达情况及HP感染情况。结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高分化腺癌标本中,P504S、Ki-67的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并且与HP感染与否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504S和Ki-67在胃的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中的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老年人群胃癌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辅助诊断手段,且与HP感染不具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04S KI-67 免疫组化 癌前病变 早期胃癌 HP
下载PDF
胃癌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叶立群 张谢夫 +1 位作者 赵春临 刘涛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2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TNM分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治疗组的R0切除率、术后2年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Ⅰ期患者均R0切除,无复发、死亡病例;Ⅱ期患者均R0切...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2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TNM分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治疗组的R0切除率、术后2年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Ⅰ期患者均R0切除,无复发、死亡病例;Ⅱ期患者均R0切除,复发率为18.8%,死亡率为12.5%。Ⅲ、Ⅳ期新辅助化疗(NAC)组和常规化疗(CC)组R0切除率分别为73.8%、6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8.5%、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分别为32.3%、3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疗效好,实施胃癌缩小根治术安全有效;NAC能提高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合理施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胃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吉栋德 段旭红 +6 位作者 荣光宏 逯艳艳 李晓林 薛晓红 许国彩 安玲 刘芝兰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施ESD治疗且病理结果为EGC的258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施ESD治疗且病理结果为EGC的258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5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期间14例复发,复发率为5.4%,平均复发时间为(10.6±4.3)个月。经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病变浸润深度为SM2或以上(OR=5.22,95%CI:1.257~21.648,P=0.023)、病变最大径≥4.0 cm(OR=5.23,95%CI:1.331~20.568,P=0.018)是影响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治疗EGC临床疗效好,病变的浸润深度及大小是影响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治疗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胃窗超声造影加组织谐波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秀芳 王剑君 +3 位作者 马乾凤 崔亚 张力 李园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568-571,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胃窗超声造影(OUCA)和组织谐波成像(NTHI)技术在早期胃癌(EG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EGC患者采用基波成像(FI)和NTHI成像技术,观察二者对小病灶胃癌显像的差别以及NTHI对图像质量的改善程度,综合分析超声检查在EGC... 目的研究胃窗超声造影(OUCA)和组织谐波成像(NTHI)技术在早期胃癌(EG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EGC患者采用基波成像(FI)和NTHI成像技术,观察二者对小病灶胃癌显像的差别以及NTHI对图像质量的改善程度,综合分析超声检查在EG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超声对病灶的检出率为76%,对病灶浸润范围测值的准确性为84.2%,对病灶浸润深度判断的符合率为52.6%。FI图像质量与病灶部位、患者体型及胃充盈情况密切相关,各种原因FI不满意的患者在THI状态下得到了明显改善,平均改善率为88.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I技术能显著改善图像质量,增强病灶与周围组织间的对比,超声成像对胃壁异常增厚改变的敏感性较高,可对EGC的发现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有助于提高超声对EGC的检出率;对EGC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谐波成像 早期胃癌 超声诊断
下载PDF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histological mixed-type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in the mucosa and submucosa 被引量:8
11
作者 Qian Zhong Qi Sun +6 位作者 Gui-fang Xu Xiu-Qin Fan Yuan-Yuan Xu Fei Liu Shi-Yi Song Chun-Yan Peng Lei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1期87-95,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logical mixed-type of early gastric cancer(EGC) in the mucosa and submucosa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LNM).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29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astr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logical mixed-type of early gastric cancer(EGC) in the mucosa and submucosa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LNM).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29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astrectomy for EGC between 2005 and 2012. Enrolled lesion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pure differentiated(pure D), pure undifferentiated(pure U), and mixed-type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 differentiated and undifferentiated components observed under a microscope. We reviewe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cluding age, sex, location, size, gross type,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ulceration, and LNM, among the three groups. furthermore, we evaluated the predictors of LNM in the mucosa-confined EGC.RESULTS Of the 298 patients, 165(55.4%) had mucosa-confined EGC and 133(44.6%) had submucosa-invasive EGC. Only 13(7.9%) cases of mucosa-confined EGC and 30(22.6%) cases of submucosa-invasive EGC were observed to have LNM. The submucosal invasion(OR = 4.58, 95%CI: 1.23-16.97, P = 0.023), pure U type(OR = 4.97, 95%CI: 1.21-20.39, P = 0.026), and mixedtype(OR = 5.84, 95%CI: 1.05-32.61, P = 0.044)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LNM in EGC. The rate of LNM in mucosa-confined EGC was higher in the mixedtype group(P = 0.012) and pure U group(P = 0.010) than in the pure D group,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mixed-type group and pure U group(P = 0.739). Similarly, the rate of LNM in the submucosa-invasive EGC was higher in the mixedtype(P = 0.012) and pure U group(P = 0.009) than in the pure D group bu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mixed-type and pure U group(P = 0.375).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only female sex(OR = 5.83, 95%CI: 1.64-20.70, P = 0.028) and presence of lymphovascular invasion(OR = 13.18, 95%CI: 1.39-125.30, P = 0.020)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LNM in mucosa-confined EGC, while histological type was not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LNM in mucosa-confined EGC(P = 0.106).CONCLUSION for mucosal EGC, histological mixed-type is not 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mixed-type LYMPH node metastasis MUCOSA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下载PDF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晓丽 冯义朝 张鑫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时刻威胁着人群的健康。早期诊断胃癌,予以及时的治疗,能够提升胃癌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达到控制甚至是治愈胃癌的目的。窄带成像与放大内镜技术是当前内镜诊断中的新兴技术,也是...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时刻威胁着人群的健康。早期诊断胃癌,予以及时的治疗,能够提升胃癌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达到控制甚至是治愈胃癌的目的。窄带成像与放大内镜技术是当前内镜诊断中的新兴技术,也是热点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其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优势明显,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
下载PDF
101例早期胃癌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大宇 胡祥 袁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个体化手术的淋巴结廓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按日本胃癌治疗规范进行手术的101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均为下部癌,总的转移率为15.8%,第1站(N1)及第2站(N2)分别为10.9%及4.9%。...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个体化手术的淋巴结廓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按日本胃癌治疗规范进行手术的101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均为下部癌,总的转移率为15.8%,第1站(N1)及第2站(N2)分别为10.9%及4.9%。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病理类型有关。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7.9%,明显高于黏膜癌(6.9%,P<0.05)。微小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小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0%,随着肿瘤最大径的增加,1.1~2.0cm及>2.0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增至14.8%及27.5%(P<0.05)。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及19.6%。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N1受累频率最高的是第3组淋巴结,受累频率为50.0%,其次为第6,4组及第5组淋巴结,分别为37.5%、31.3%及12.5%;在N2中,第7,8a组及第9组的受累频率依次递减为25.0%、12.5%及6.3%。黏膜癌仅累及N1淋巴结,而黏膜下癌转移至N2的频率明显增高;微小癌无淋巴结受累,小胃癌仅累及到N1淋巴结;而最大径在1.1cm以上的病例,累及N2淋巴结的几率明显增加;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随着分化程度的恶化,N2淋巴结受累的频率亦显著增加。结论早期胃癌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在淋巴结廓清效果上和标准D2根治术是一致的。因此,个体化术式的选择达到了根治、低侵袭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无痛胃镜下早期胃癌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卢柏春 柳素霞 +1 位作者 蔡方梅 伍宏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153-154,共2页
目的开展无痛胃镜下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对可疑病变内镜下直视取活检3~5块,经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重度不典型组增生、中度不典型组增生的患者共6例,均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 目的开展无痛胃镜下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对可疑病变内镜下直视取活检3~5块,经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重度不典型组增生、中度不典型组增生的患者共6例,均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果无痛内镜技术使患者在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处于睡眠状态,更加有利于治疗操作,6例中直接圈套器切除5例,透明帽切除1例,均为一次性完全切除,未发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内镜分型隆起型4,其中亚蒂型3个,无蒂型1个,平坦型2个。早期癌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结论采用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内镜下治疗已经成为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无痛内镜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胃癌腹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文阳 钱振渊 +1 位作者 黄伟 陈军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胃癌腹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方法30例早期胃癌患者经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病灶并常规活检后,于瘤体旁放置钛夹,术前12~24 h分别行腹部卧位X线摄影及腹部CT平扫,通过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腹部... 目的探讨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胃癌腹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方法30例早期胃癌患者经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病灶并常规活检后,于瘤体旁放置钛夹,术前12~24 h分别行腹部卧位X线摄影及腹部CT平扫,通过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腹部X线摄影来了解钛夹的位置,以便术前确定病灶部位及范围,并与术中所见病灶位置进行比较,评判两种方法对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术前定位准确率,并通过CT对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进行初步评判。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前行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胃癌的定位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100%(30/30),其定位准确率优于钛夹标记联合腹部X线摄影对胃癌的定位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利用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术前准确可靠的病灶定位方法,亦可大体了解胃周围淋巴结的情况,对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腹腔镜 钛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荣天 冯博 张晓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92-394,400,共4页
作者分析17例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Ⅱc型为本组病例的代表类型,其主要X线特征是:病变区广泛,而浸润深度多数在粘膜层;病区轮廓线和糜烂面界限不清。同时讨论了本型胃癌的诊断指标,临床意义和检查技术等... 作者分析17例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Ⅱc型为本组病例的代表类型,其主要X线特征是:病变区广泛,而浸润深度多数在粘膜层;病区轮廓线和糜烂面界限不清。同时讨论了本型胃癌的诊断指标,临床意义和检查技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胃癌 浅表型 X线摄影
下载PDF
早期胃癌中Runx-3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聪 曹立宇 李玉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探讨Runx-3及β-catenin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Runx-3和β-catenin蛋白在30例正常胃黏膜和49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Runx-3蛋白在正常胃黏膜... 目的探讨Runx-3及β-catenin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Runx-3和β-catenin蛋白在30例正常胃黏膜和49例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Runx-3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中的阳性率(86.67%)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织(34.69%)(P<0.05);β-caten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细胞膜中的阳性率(100%)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组织(57.14%)(P<0.05),但其异位表达率(0)显著低于早期胃癌组织(75.51%)(P<0.05)。早期胃癌组织中Runx-3及β-catenin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等均无关(P>0.05),但有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细胞核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有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细胞膜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其可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β-catenin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膜表达缺失而存在核/质异位表达,在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膜表达缺失,而Runx-3蛋白细胞核阳性表达增加,提示两者与早期胃癌的脉管侵犯相关;联合检测Runx-3蛋白及β-catenin蛋白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胃癌 Runx-3 Β-CATENIN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璩辉 丁云 夏超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18-924,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GC)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1例早期GC患者,根据浸润深度将患者分为黏膜层(M)组112例和黏膜下层(SM)组29例。两组均进行ESD手术。比...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GC)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1例早期GC患者,根据浸润深度将患者分为黏膜层(M)组112例和黏膜下层(SM)组29例。两组均进行ESD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随访12个月期间肿瘤复发情况,比较未复发和复发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浸润深度等一般资料;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GC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M组ESD手术中出血量、切除病灶直径、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SM组,肿瘤治愈性切除率则明显高于SM组(P<0.05);M组和SM组ESD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141例患者ESD术后复发共22例,M组ESD术后3个月至12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SM组(P<0.05);早期GC患者ESD术后复发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时间和切除病灶直径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浸润深度达SM层和肿瘤低未分化均为影响早期GC患者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SD治疗肿瘤病灶浸润深度局限于M层的早期GC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复发率,合并糖尿病、浸润深度达SM层和肿瘤低未分化均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层 黏膜下层 早期胃癌
下载PDF
老年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栾复新 王孟薇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南楼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早期胃癌 5 2例 ,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及其对预后影响。结果 :5 7.7%老年早期胃癌无症状 ,大体类型Ⅱc居多 ,多灶癌占 9.6 % ( 5 /... 目的 :研究老年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南楼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早期胃癌 5 2例 ,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及其对预后影响。结果 :5 7.7%老年早期胃癌无症状 ,大体类型Ⅱc居多 ,多灶癌占 9.6 % ( 5 /5 2 ) ,老年早期胃癌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 ,黏膜内癌无淋巴结转移 ,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 15 % ( 3/2 0 ) ,5例复发死亡患者多为黏膜下癌、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差。老年早期胃癌 5年生存率 98.1% ,10年生存率 96 .1% ,15年生存率 92 .3% ,2 0年生存率 90 .3% ,内镜治疗对黏膜内癌有较好疗效。结论 :影响老年早期胃癌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淋巴结转移、肿瘤侵及黏膜下层和组织分化差 ,如术后 2 0年内不发生复发或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早期胃癌 病理特征 预后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早期胃癌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与胃镜对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春卫 王道才 +1 位作者 张安忠 许玉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464-1466,共3页
目的:对于早期胃癌的检查,通过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与胃镜检查图像对照观察,分析气钡双对比造影在检出早期胃癌中的价值。方法:42例经病理证实早期胃癌病例,采用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方法,辅以充盈法、黏膜法及加压法观察胃壁改变,并实时... 目的:对于早期胃癌的检查,通过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与胃镜检查图像对照观察,分析气钡双对比造影在检出早期胃癌中的价值。方法:42例经病理证实早期胃癌病例,采用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方法,辅以充盈法、黏膜法及加压法观察胃壁改变,并实时点片。常规胃镜检查。结果:Ⅰ型6例,Ⅱa型4例,Ⅱb型2例,Ⅱc型11例,Ⅲ型4例,混合型15例。结论:气钡双对比钡餐检查能够较好显示早期胃癌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 胃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