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俗互动视域下明清服饰变迁研究
1
作者 李俞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明清是中国传统服饰演进的重要时期,不仅见证了华夏衣冠的恢复和王朝政治的传续与更迭,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明初的服饰礼仪重建,明中后期的服饰等级僭越现象,清初的“剃发易服”政策以及清末民初西风东渐... 明清是中国传统服饰演进的重要时期,不仅见证了华夏衣冠的恢复和王朝政治的传续与更迭,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明初的服饰礼仪重建,明中后期的服饰等级僭越现象,清初的“剃发易服”政策以及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对服饰风尚的影响等,都显示出服饰与王朝政治、地方社会、民众生活的密切互动。从礼俗互动视角予以综合性分析,探索明清服饰的变迁脉络及其社会实践机制,特别是在社会平稳期与转折期的作用发挥,有助于理解服饰在国家一统进程中的文化认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角色担当。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传统中国社会变迁的窗口,亦为理解当今社会发展与国家认同、助力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文化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俗互动 明清服饰 变迁 王朝政治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民族国家的历史演变及面临的挑战
2
作者 周平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3期77-91,共15页
梳理民族国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会发现,民族国家并非某个民族的国家,而是一个取代王朝国家的国家类型,其本质在于民族拥有国家的主权,并通过国家机构来行使。因此,民族国家是一种嵌入了民族因素的国家体制类型,被世界上众多国家采纳,成... 梳理民族国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会发现,民族国家并非某个民族的国家,而是一个取代王朝国家的国家类型,其本质在于民族拥有国家的主权,并通过国家机构来行使。因此,民族国家是一种嵌入了民族因素的国家体制类型,被世界上众多国家采纳,成为世界范围内主导性的国家类型,进而成为“现代国家”概念指称的对象。中国辛亥革命推翻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以民族国家体制取而代之,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完成了民族国家构建。民族国家出现后,一直面临着各种挑战。近年来,欧美国家出现的主观性身份对国民身份产生了侵蚀,对民族国家形成空前严峻的挑战,需要认真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朝国家 民族国家 国家类型 国家伦理 多民族国家 国民身份
下载PDF
论唐代张孝忠家族身份认同之转变
3
作者 王广通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79-84,101,共7页
唐代张孝忠家族从幽州到易定再到长安的迁移历程,恰好处于自安史之乱后至宪宗时期,唐廷对河朔地区关系进行调整之际。在此期间,张孝忠家族呈现出身份认同的转变,其一为从出身两蕃的安史叛将,转变为定居京师的天子姻亲,即政治身份上的王... 唐代张孝忠家族从幽州到易定再到长安的迁移历程,恰好处于自安史之乱后至宪宗时期,唐廷对河朔地区关系进行调整之际。在此期间,张孝忠家族呈现出身份认同的转变,其一为从出身两蕃的安史叛将,转变为定居京师的天子姻亲,即政治身份上的王朝认同;其二为族源叙事中不断增进祖先与黄帝的关系,即民族身份上的华夏认同。其家族王朝认同的转变,反映出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至宪宗时期,唐廷在河朔地区的朝藩关系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而民族认同的转变,则体现了内附民族在唐代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逐步内迁、攀附炎黄、认同儒家文化等方式,融入华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孝忠家族 朝藩关系 王朝认同 民族认同
下载PDF
从方志书写看西南边疆国家认同——以清代三部《白盐井志》编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钟行 张锦鹏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在雍正、乾隆和光绪三部《白盐井志》的修纂中,修志者通过强调白盐井盐业与中央王朝历史、财赋、边疆秩序的关系,突出地方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以儒家礼仪教化的书写强化王朝国家主流价值观念在边疆民众心中的地位。同时,又以淡化夷夏与整... 在雍正、乾隆和光绪三部《白盐井志》的修纂中,修志者通过强调白盐井盐业与中央王朝历史、财赋、边疆秩序的关系,突出地方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以儒家礼仪教化的书写强化王朝国家主流价值观念在边疆民众心中的地位。同时,又以淡化夷夏与整合信仰的叙事手段,重塑地方文化意识,将白盐井地区复杂多元的文化、信仰纳入到大一统王朝的叙事之中。清代云南盐井志的编纂是王朝国家在治理边疆方面的重要文化手段与方式,同时也是清代政治文化建构在边疆社会中的体现,此举极大地促进了西南边疆社会民众对清王朝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编纂 历史书写 王朝国家认同 大一统 西南边疆社会
下载PDF
关公信仰在容美土司的“地方化”及其诠释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柏权 葛政委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156,共6页
明代源于汉地的关公信仰在容美土司完成了"地方化"过程,在容美土司社会中取得主流信仰的地位。关公信仰这一极具包容性的族群符号既表达了容美土司的内部认同,也表达了"国家在场"和国家认同倾向,更独具匠心地表达... 明代源于汉地的关公信仰在容美土司完成了"地方化"过程,在容美土司社会中取得主流信仰的地位。关公信仰这一极具包容性的族群符号既表达了容美土司的内部认同,也表达了"国家在场"和国家认同倾向,更独具匠心地表达了容美土司在王朝中的屏翰位置及容美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密切关系。可见,在历史的中国,边缘地区族群的边界不纯粹是排他性的,而是极具弹力和包容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美土司 关公信仰 王朝国家认同 族群认同
原文传递
秦代手工业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 被引量:3
6
作者 蔡锋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9,共5页
在秦代官府手工业中,既有被征调的且得到薪酬的自由工匠,又有一定数量暂时失去自由身份、人数众多、身份低下、待遇极差的刑徒,还有相当数量的其身份为真正的奴隶待遇的官奴婢存在。在私营手工业与农民家庭副业生产中,主要为自由工匠、... 在秦代官府手工业中,既有被征调的且得到薪酬的自由工匠,又有一定数量暂时失去自由身份、人数众多、身份低下、待遇极差的刑徒,还有相当数量的其身份为真正的奴隶待遇的官奴婢存在。在私营手工业与农民家庭副业生产中,主要为自由工匠、私属徒及个体手工业生产者。私属徒的实际身份为奴隶,地位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代手工业 生产者 身份 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