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离层峰下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顺荣 黄信榆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在考虑由扩散与中性风引起的动力学输运与有原子离子O+(4S)、O+(2D)与O+(2P)以及分子离子Q2、NO+和N2参加光化学反应的电离层-热层体系中,提出一个一维时变的电离层剖面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着重讨论了武... 在考虑由扩散与中性风引起的动力学输运与有原子离子O+(4S)、O+(2D)与O+(2P)以及分子离子Q2、NO+和N2参加光化学反应的电离层-热层体系中,提出一个一维时变的电离层剖面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着重讨论了武昌地区F2层峰以下,尤其是E/F与F1/F2谷区的电离层形态与有关过程,得到如下结论:(1)对于原子离子,单一成份O+(4S)的光化学反应与输运过程,可以解释F1/F2浅谷的形成;有O+(2D)参与的光化学反应.最有利于形成F1/F2深谷;O+(2P)不利于谷的形成.对于分子离子,由中性风引起的输运,也有助于深谷的形成.(2)原子离子和分子离子的过渡高度,大约在180-190km,早晚略高.在传统的电子连续性方程中,线性复合系数的假设只适用于此界之上.(3)最宽的F1/F2谷大约出现于地方时11h,最深谷则在正午.E/F谷宽约为20-30km(低年)和25-45km(高年),早晚比中午约宽10-20km.(4)O2是形成E层与F1层的主要成分,其高度剖面呈双峰状;下部峰形成E层,上部峰与NO+一起构成P1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谷区 动力输运过程
下载PDF
廊坊地区中间层顶钠原子垂直动力学输送特征观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巴金 胡雄 +3 位作者 闫召爱 郭商勇 程永强 杨钧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9-457,共9页
利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廊坊观测站(40.0°N,116.3°E)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对钠原子的重力波输送和湍流输送进行分析,利用流星雷达观测数据对钠原子的环流输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力波动力学输送、重力波化学输送... 利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廊坊观测站(40.0°N,116.3°E)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对钠原子的重力波输送和湍流输送进行分析,利用流星雷达观测数据对钠原子的环流输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力波动力学输送、重力波化学输送、湍流混合输送及环流输送对钠原子输送贡献的量级相当.其中重力波动力学输送在85~100km整体为负向,在90~95km占主要地位的平均输送速度为-3.1cm·s^(-1);重力波化学输送在85~94km为正向,94~100km基本为负向,在85~90km占主要地位的平均输送速度为3.3cm·s^(-1);湍流混合输送在85~95km为负向,95~100km为正向,在85~90km占主要地位的平均输送速度为-4.9cm·s^(-1);85~100km环流输送整体为正向,平均输送速度为1cm·s^(-1).88~95km四种动力学输送产生的平均合速度为-1cm·s^(-1),负向的垂直输送特征对钠原子"源""汇"平衡十分重要.本文结果可为不同大气圈层之间重力波产生的能量物质交换机制研究和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研究提供观测事实参考,为大气化学成分的垂直输送机制建模提供参数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原子 重力波 动力学输送 化学输送 湍流混合输送 环流输送
下载PDF
FGOALS/RegCM动力降尺度对南亚夏季气候变化的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振宇 周天军 邹立维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66,共14页
基于CORDEX计划的试验设计,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全球模式FGOALS-g2在RCP8.5情景下的预估结果进行动力降尺度,预估了南亚地区未来近期(2016~2035年)和远期(2080~2099年)的夏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未来两个时段的气候变... 基于CORDEX计划的试验设计,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全球模式FGOALS-g2在RCP8.5情景下的预估结果进行动力降尺度,预估了南亚地区未来近期(2016~2035年)和远期(2080~2099年)的夏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未来两个时段的气候变化空间分布类似,只是远期的变化幅度更大。具体表现为:高低空急流减弱,低空急流中心向北移动。南亚地区整体降水减少,但其北部降水显著增加。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主要受降水频率的控制,且降水频率随强度分布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降水的未来变化特征与水汽输送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在区域模式中,受低空急流减弱和北移的影响,水汽输送减弱,对应降水减少。而在全球模式中,虽然季风环流也在减弱,但可降水量增加起主导作用,使得预估的水汽输送增强、降水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降尺度 南亚夏季气候 气候变化预估 水汽输送
下载PDF
一次对流过程对气溶胶清除和再生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少涵 胡嵘 +3 位作者 李顾东泽 唐宪冰 许文慧 陈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9-549,共11页
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和研究模式(WRF)对2007年4月23~24日广东省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水凝物粒子对气溶胶的清除过程、液滴蒸发引起的气溶胶再生过程以及动力输送作用对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与近地层气溶胶数... 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和研究模式(WRF)对2007年4月23~24日广东省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水凝物粒子对气溶胶的清除过程、液滴蒸发引起的气溶胶再生过程以及动力输送作用对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与近地层气溶胶数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综合对比各水凝物种类的碰撞清除率和核化清除率,发现云滴核化过程对气溶胶的清除率最高,对流层低层雨水和高层雪的碰撞清除率次之.云滴核化和冰晶核化分别是吸湿性核和非吸湿性核的主要清除过程.气溶胶数浓度的变化是动力输送、湿清除过程和蒸发再生共同作用的结果.蒸发再生过程主要作用在地面~10km高度.在对流发展过程中,近地层降水区气溶胶显著减少,飑线发展前沿的非降水区由于动力输送作用出现高污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气溶胶数浓度 湿清除 动力输送
下载PDF
量子点接触中的动态量子输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萍 岳晓凯 于白茹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3-908,共6页
实验测量量子点接触结构的动态量子输运.观察到导纳的实部和虚部都出现明显的台阶,为负值的虚部反应了器件的电感性响应的特性.但是零磁场条件下的导纳坪台有波动,这是背散射导致的结果.外加磁场可以有效地抑制背散射,改善坪台的平整程... 实验测量量子点接触结构的动态量子输运.观察到导纳的实部和虚部都出现明显的台阶,为负值的虚部反应了器件的电感性响应的特性.但是零磁场条件下的导纳坪台有波动,这是背散射导致的结果.外加磁场可以有效地抑制背散射,改善坪台的平整程度,实验观察到当磁场为0.3T左右时就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坪台.当磁场进一步增大时,可以观察到磁耗散效应,并且由此可以估算器件的零磁场子能带的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接触 动态输运 背散射 磁耗散
下载PDF
考虑对流和扩散两种动力学起源的连续时间随机行走模型
6
作者 杨晓荣 王琼 +1 位作者 叶唐进 土登次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6-42,共7页
本文建立了考虑两种动力学起源的连续时间随机行走模型,特别是在模型中明确区分了对流和扩散两种因素对粒子输运过程的影响.通过改变各因素的相对权重,描述了从正常输运到反常输运的过渡,并建立了相应的输运方程.该模型成功描述了复杂... 本文建立了考虑两种动力学起源的连续时间随机行走模型,特别是在模型中明确区分了对流和扩散两种因素对粒子输运过程的影响.通过改变各因素的相对权重,描述了从正常输运到反常输运的过渡,并建立了相应的输运方程.该模型成功描述了复杂孔隙介质中溶质输运过程随着Péclet数的变化而经历的定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起源 连续时间随机行走 反常输运 宏观输运方程
下载PDF
Thomas-Fermi近似下一维量子线体系对外场的动态响应
7
作者 全军 田英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9-63,共5页
基于Thomas-Fermi近似,我们研究了一带宽电子库的一维量子线结构内部势函数和电荷密度的分布.数值结果表明电势和电子主要分布在电子库和量子线之间的传输区域.打开或增加一个量子通道或模式,电荷密度在传输区域出现尖锐的峰.在电子库中... 基于Thomas-Fermi近似,我们研究了一带宽电子库的一维量子线结构内部势函数和电荷密度的分布.数值结果表明电势和电子主要分布在电子库和量子线之间的传输区域.打开或增加一个量子通道或模式,电荷密度在传输区域出现尖锐的峰.在电子库中,特征势函数趋向于一或者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体系 动态响应 纳米体系 托马斯—费米近似 一维量子线 动态输运
下载PDF
铁水运输系统智能仿真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龙德 么健石 徐心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研究了铁水运输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问题,建立了三层控制结构的智能运输仿真模型,基于OOCPN建立底层工位的状态演化模型,通过仿真进程控制层驱动调度决策层·利用消息传递机制沟通状态变迁与仿真策略之间的关系,利用分层调度和调度精... 研究了铁水运输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问题,建立了三层控制结构的智能运输仿真模型,基于OOCPN建立底层工位的状态演化模型,通过仿真进程控制层驱动调度决策层·利用消息传递机制沟通状态变迁与仿真策略之间的关系,利用分层调度和调度精化思想设计的调度决策专家系统和避碰决策专家系统有效模拟了现实系统中铁水运输调度员和机车司机的智能决策行为·仿真结果表明智能仿真模型为运输调度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DEDS 调度 仿真系统 运输系统
下载PDF
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方锦清 汪小帆 郑志刚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共74页
综述了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在网络理论、实证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深刻揭示了复杂网络的若干复杂性特征与基本定量规律;提出和建立了网络科学的统一混合理论体系(三部曲)和网络金字塔,并引入一类广义Farey组... 综述了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在网络理论、实证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深刻揭示了复杂网络的若干复杂性特征与基本定量规律;提出和建立了网络科学的统一混合理论体系(三部曲)和网络金字塔,并引入一类广义Farey组织的网络家族,阐明网络的复杂性-简单性与多样性-普适性之间转变关系;揭示了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与网络的动态特性之间关系;建立具有长程连接的规则网络的部分同步理论并应用于随机耦合的时空非线性系统的同步;提出复杂网络的动力学同步与控制多种方法;提出若干提高同步能力的模型、方法和途径,如同步最优和同步优先模型、同步与网络特征量关系、权重作用、叶子节点影响等;提出复杂混沌网络的多目标控制及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拓扑的束流输运网络的束晕-混沌控制方法;提出集群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模型及蜂拥控制方法;探讨网络上拥塞与路由控制、资源博弈及不同类型网络上传播的若干规律;揭示含权经济科学家合作网及其演化特点;实证研究并揭示了多层次的高科技企业网和若干社会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复杂网络的非平衡统计方法,把宏观网络推进到微观量子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网络 动力学复杂性 统一混合理论框架 网络金字塔 同步与控制 拥塞与博弈 多智能体网络 束流输运网络 高科技网络 社会网络 微观网络
下载PDF
植物生长、发育、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鉴君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9,共9页
自20世纪中叶开始,在生物学,物理学,力学,数学的边缘领域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数学生物学,它将生物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从应用数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课题目前已远远超出人们熟知的生物力学领域.这门学科... 自20世纪中叶开始,在生物学,物理学,力学,数学的边缘领域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数学生物学,它将生物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从应用数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课题目前已远远超出人们熟知的生物力学领域.这门学科的迅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古老的,以观察、分类、实验为特征的传统生物学的面貌.本文旨在探讨数学生物学中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的课题方向:植物系统生长、发育、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一方向的研究动态;并说明在对此课题的研究方法上, 动力学数学模型与统计学模型以及计算机模拟的根本区别.进而提出以植物根系生长过程的研究为突破口,说明若将生长系统处理成一个热力学开放系统,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植物细胞学与植物生理学原理出发,结合植物内部组织的微观结构的确立,人们有可能建立起一套合适的描述系统内部物质、能量与信号输运的控制微分方程;再通过运用强有力的非线性科学、应用数学的方法求解所得微分方程式,并将理论预测与实验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人们可深入探索与更好地理解根系对土壤中的水分与营养物质吸收机制和根系生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生物界面不稳定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系统动力数学模型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能量 物质 信号的宏观运输过程 吉布斯自由能与“水势” 植物根系的生长与发育 生物生长界面的稳定性与分岔
下载PDF
云凝结物平流输送对降水云系发展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彦斌 冉令坤 洪延超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5-1057,共13页
大气动力学中"平流输送"是非常重要的宏观动力学过程,云凝结物的平流输送与降水云系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它把宏观动力过程与各种云凝结物粒子的时空演变联系起来,云凝结物的平流输送可以增加或减少局地大气中云凝结物的含量,... 大气动力学中"平流输送"是非常重要的宏观动力学过程,云凝结物的平流输送与降水云系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它把宏观动力过程与各种云凝结物粒子的时空演变联系起来,云凝结物的平流输送可以增加或减少局地大气中云凝结物的含量,改变云凝结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影响云凝结物的微观物理过程,进而促进或抑制降水云系的发展演变。本文在数值模拟研究中,通过改变云凝结物平流输送的状况来研究宏观动力过程对云微观物理过程的影响,因而利用ARPS模式开展3个分别排除云凝结物水平平流输送、垂直平流输送和三维平流输送的敏感试验,进行关于云凝结物平流输送对降水云系发展演变影响的敏感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云凝结物的平流输送对水汽比湿的影响很小。云凝结物的三维平流输送有利于增加降水云系中雪和霰的混合比含量,抑制云水、雨水和云冰混合比含量的增长。云凝结物的水平平流输送可以降低降水云系中云水和雨水的混合比含量,增加云冰和雪的混合比含量;云凝结物垂直平流输送的作用是增加降水云系中雨水、雪和霰的混合比含量,减少云与冰混合比含量。云凝结物三维平流输送效应的分析表明,云凝结物的三维平流输送主要通过调整云凝结物的微物理过程源汇项以及降水粒子(雨水、雪和霰)的下落末速项来改变降水云系中云凝结物的垂直结构;另外,雪的三维平流输送对雪本身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动力过程 云凝结物 平流输送 数值研究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运输类飞机拦阻着舰建模与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柳子栋 詹浩 邓阳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6-823,共8页
根据运输类飞机拦阻着舰的特点,以载机与舰船间多体动力学关系作为基础,搭建了一套由载机-航母-起落架-拦阻器组成的多体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结合近舰区风场等外部环境模型,使系统不仅能够反映出运输类飞机基本的着舰动力学特性,还可... 根据运输类飞机拦阻着舰的特点,以载机与舰船间多体动力学关系作为基础,搭建了一套由载机-航母-起落架-拦阻器组成的多体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结合近舰区风场等外部环境模型,使系统不仅能够反映出运输类飞机基本的着舰动力学特性,还可研究复杂环境中载机-航母的适配性问题。在以该模型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中,重点分析了着舰速度、载机重量、下滑轨迹、风扰动、甲板运动等因素对运输类飞机拦阻着舰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风扰动及甲板运动对载机着舰过程的影响最为严重,其余扰动则会对着舰过程中某些相关参数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为下一步将要开展的运输类飞机着舰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特性 着舰 建模 扰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