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箱基-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比例模型野外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尚守平 朱志辉 吴方伯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8-124,共7页
通过野外大比例(1∶2)结构模型动力试验,研究了土与箱基及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别用脉动和牵引释放法测试了试验模型的自振频率及阻尼比,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发现,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时模型自振... 通过野外大比例(1∶2)结构模型动力试验,研究了土与箱基及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别用脉动和牵引释放法测试了试验模型的自振频率及阻尼比,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发现,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时模型自振频率比不考虑SSI作用时模型第一阶自振频率最大降低8.5%。从牵引释放试验中基础测点和地面测点速度频谱对比可以发现,地面测点振动以纵向运动为主,并且与土体特征频率接近的高频分量得到加强。由近场地面爆破振动试验可知,对于高柔框架结构,其顶部速度反应主要是由基础转动引起的摇摆分量组成,上部结构弹性变形次之,基础平动分量最小。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具有埋置基础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提供了计算实例和丰富的试验对比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模型试验 爆破振动 埋置基础 运动相互作用
下载PDF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数值分析的显-隐式分区异步长递归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健云 李建波 +1 位作者 林皋 马秀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81-2487,共7页
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数值分析的精度与效率是面向大规模工程问题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阻尼溶剂抽取法模拟地基无限域动力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数值分析的显–隐式分区异步长递归算法,分别在结构、地基分区计... 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数值分析的精度与效率是面向大规模工程问题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阻尼溶剂抽取法模拟地基无限域动力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数值分析的显–隐式分区异步长递归算法,分别在结构、地基分区计算中进行大步长隐式与小步长显式求解,而且采用预报–校正显式积分与Newmark隐式积分,具有相同的运动量数值积分假定,可自然满足分区交界面位移协调性条件。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分区异步长显–隐式求解算法使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数值计算效率较传统小步长显式积分算法得到大幅度提高,可明显促进阻尼溶剂抽取法在大规模工程问题分析中的应用。并就积分时间步长、结构–地基交界面异步长内插格式及位移协调性关系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数值对比研究,可为具体计算中的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结构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分区递归时域算法 阻尼溶剂抽取法 分区异步长 时域数值算法
下载PDF
重力坝-地基-库水系统动态断裂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钧玉 林皋 胡志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应用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对重力坝进行动态断裂分析。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计算动应力强度因子的有效性和精度。在频域利用一种新的高阶透射边界对无限地基进行模拟,该透射边... 应用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对重力坝进行动态断裂分析。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计算动应力强度因子的有效性和精度。在频域利用一种新的高阶透射边界对无限地基进行模拟,该透射边界是基于无限域动力刚度矩阵的连分式解形式,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精度。最后对重力坝-无限地基-库水系统进行频域分析,给出了坝体最大拉应力分布和坝踵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时程变化规律,将最大拉应力计算结果与无裂纹情况下重力坝-地基-库水系统的结果和无质量地基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文计算结果比无质量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降低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应力强度因子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透射边界 重力坝
原文传递
大坝抗震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方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林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5-38,共4页
大坝、核电厂结构、桥梁等重要建(构)筑物的地震响应分析均要考虑结构和无限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对一般文献中常用的3类地震输入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即等价惯性力地震动输入模型、基础边界地震动输入模型、与上部结构互动的地... 大坝、核电厂结构、桥梁等重要建(构)筑物的地震响应分析均要考虑结构和无限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对一般文献中常用的3类地震输入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即等价惯性力地震动输入模型、基础边界地震动输入模型、与上部结构互动的地震动输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前两个模型忽略的条件较多,应用范围及受到一定的局限,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而后一种模型既考虑了建坝对原自由场地震动的影响,又考虑了坝与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空间耦合及时间耦合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输入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大坝抗震 人工边界
下载PDF
基于人工透射边界的核电厂结构抗震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波 梅润雨 +1 位作者 林皋 张鹏冲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28,共5页
目前核电厂结构-地基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模型仍局限为规范建议的简单集总参数模型,或以粘弹性边界为代表的基本有限元地基模型,缺乏精度相对较高的分析方法。本文将高精度的二次透射人工边界地基模型引入核电结构抗震的分析领域,针对厂房... 目前核电厂结构-地基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模型仍局限为规范建议的简单集总参数模型,或以粘弹性边界为代表的基本有限元地基模型,缺乏精度相对较高的分析方法。本文将高精度的二次透射人工边界地基模型引入核电结构抗震的分析领域,针对厂房结构的复杂约束,采用隐显式方法求解,显式积分时域结果后处理等关键问题,基于ANSYS软件提出了模型解决方案,并以实例形式验证了本文方法与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文中模型适用于核电厂建筑物动力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人工边界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核电厂结构 抗震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锥体理论的三维拱坝无限地基SBFEM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建国 林皋 钟红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基于锥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一种合理的三维拱坝无限地基SBFEM模型,利用具有马鞍面为表面的半无限空间代替拱坝无限地基。经算例验证,该模型精度可靠,能够方便高效地解决拱坝—无限地基的相互作用问题,从而拓展了SBFEM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 锥体动力学理论 三维拱坝无限地基 结构—无限地基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域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建国 林皋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4,共7页
本文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的缩减基函数解法,对结构-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时域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选择适当的基函数数目,缩减结构-地基接触面上的自由度,以减小卷积积分所带来的计算工作量... 本文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的缩减基函数解法,对结构-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时域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选择适当的基函数数目,缩减结构-地基接触面上的自由度,以减小卷积积分所带来的计算工作量,推导了缩减自由度后运动方程的表达式。通过重力坝和拱坝加速度频响曲线的算例,对比了不同程度缩减的基函数和全部基函数对计算精度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函数的缩减可使计算效率明显提高,但精度损失不大。当采用60%的基函数时,计算效率提高5倍,而峰值频响曲线的精度损失却不超过4%。因此,该算法比较适合于大型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时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缩减基函数法 时域算法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structure-soil-structure dynamic interaction research
8
作者 王淮峰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1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The concept of structure-soil-structure dynamic interaction was introduce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were summarized.Based on lots of documents,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tructure-soi... The concept of structure-soil-structure dynamic interaction was introduce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were summarized.Based on lots of documents,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tructure-soil-structure dynamic interaction research considering adjacent structures was proposed as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The existing matter an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search trend in this field was also exa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structur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SI) dynamic cross interaction (DCI) foundation-soil-foundation interaction (FSFI) adjacent structure
下载PD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Jack-up Platforms Subjected to Monochrome and Irregular Waves 被引量:3
9
作者 Maziar Gholami KORZANI Ali Akbar AGHAKOUCHAK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65-80,共16页
As jack-up platforms have recently been used in deeper and harsher wate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demand to understand their behaviour more accurately to develop more sophisticated analysis techniques. One of th... As jack-up platforms have recently been used in deeper and harsher wate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demand to understand their behaviour more accurately to develop more sophisticated analysis techniques. One of the areas of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modelling of spudean performance, where the load-displacement behaviour of the foundation is required to be included in any numerical model of the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beam on nonlinear winkler foundation (BNWF) modeling--which is based on using nonlinear springs and dampers instead of a continuum soil media--is employed for this purpose. A regular monochrome design wave and an irregular wave representing a design sea state are applied to the platform as lateral loading. By using the BNWF model and assuming a granular soil under spudcans, properties such as soil nonlinear behaviour near the structure, contact phenomena at the interface of soil and spudcan (such as uplifting and rocking), and geometrical nonlinear behaviour of the structure are studied.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inelastic behaviour of the soil causes an increase in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at the hull elevation and permanent unequal settlement in soil below the spudcans, which are increased by decreasing the friction angle of the sandy soil. In fact, spudeans and the underlying soil cause a relative fixity at the platform support, which change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case where the structure is assumed to have a fixed support or pinned support. For simulating this behaviour without explicit modelling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moment- rotation curves at the end of platform legs, which are dependent on foundation dimensions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 These curves can be used in a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platform for considering the relative fixity at the soil- foundation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ck-up platforms wave loading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1) beam on nonlinear winkler foundation (BNWF)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