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宋晓平 王建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3,共5页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在考察数学课堂学习现实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教学用问题”,它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动力源,包括:元认知提示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导向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唤起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在考察数学课堂学习现实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教学用问题”,它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动力源,包括:元认知提示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导向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唤起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中的“启动”、“维持”和“意向生成”3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学用问题”的系列作和构成“教学用问题链”.“教学用问题链”是高效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习动力:教学用问题 动力源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梅 朱明宇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2年第10期51-56,109,共7页
针对无线通信网络存在因漏洞数据大量累积,而造成通信网络运行速率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方法;根据最大、最小蚂蚁系统定义原则,采用蚁群算法,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表达式;结合网络爬虫技术,将待测数据... 针对无线通信网络存在因漏洞数据大量累积,而造成通信网络运行速率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方法;根据最大、最小蚂蚁系统定义原则,采用蚁群算法,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表达式;结合网络爬虫技术,将待测数据载荷单元整理成既定组合形式,遵循绕过规则,提取待测安全漏洞数据;分析SQL注释语句与URL编码条件,设置动态化查询指令,选取其中表现为空的信息字节,建立信息剥离表达式,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漏洞信息检测量均值达到了4.37 Mb,该检测方法有效提高了检测量,解决了因漏洞数据大量累积而造成的通信网络运行速率下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无线通信网络 安全漏洞检测 爬虫技术 载荷单元 动态指令
下载PDF
从“最近发展区”理论探幼儿园教学与儿童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程秀兰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0-83,共4页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的思想独树一帜,特别是其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当代教学影响较大。研究诠释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内涵,从三个方面结合幼儿园教学和儿童发展的实际与特点着重论述了"最近发展区...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的思想独树一帜,特别是其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当代教学影响较大。研究诠释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内涵,从三个方面结合幼儿园教学和儿童发展的实际与特点着重论述了"最近发展区"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一是把握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二是提供支架式教学;三是创设有利于儿童解决问题的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理论 动态评价 支架式教学 儿童发展
下载PDF
基于Trace-Cache的多级动态优化框架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唐遇星 邓鹍 周兴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46-1951,共6页
对指令集进行扩展和添加新功能部件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有效途径.为了充分利用新的体系结构扩展,已有应用必需经过全新的优化编译.对于跨体系结构优化而言,二进制翻译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本文结合trace技术和动态二进制翻译... 对指令集进行扩展和添加新功能部件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有效途径.为了充分利用新的体系结构扩展,已有应用必需经过全新的优化编译.对于跨体系结构优化而言,二进制翻译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本文结合trace技术和动态二进制翻译优化技术,提出一种多级动态优化框架结构,无需静态重新优化编译,在程序动态运行期间,引入多级动态优化方法和扩展指令调度.模拟结果显示该结构具有能有效形成大尺寸的指令调度窗口,准确选择热点代码及优化方法,有效提升旧有应用性能的优点,并有实现灵活,可扩展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动态优化 指令调度 指令级并行
下载PDF
CASA:A New IFU Architecture for Power-Efficient Instruction Cache and TLB Designs
5
作者 孙含欣 杨鲲鹏 +2 位作者 赵雨来 佟冬 程旭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08年第1期141-153,共13页
The instruction fetch unit (IFU) usually dissipates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total chip power. In traditional IFU architectures, as soon as the fetch address is generated, it needs to be sent to the instruction cac... The instruction fetch unit (IFU) usually dissipates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total chip power. In traditional IFU architectures, as soon as the fetch address is generated, it needs to be sent to the instruction cache and TLB arrays for instruction fetch. Since limited work can be done by the power-saving logic after the fetch address generation and before the instruction fetch, previous power-saving approaches usually suffer from the unnecessary restrictions from traditional IFU architectur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CASA, a new power-aware IFU architecture,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unnecessary restrictions on the power-saving approaches and provides sufficient time and information for the power-saving logic of both instruction cache and TLB. By analyzing, recording, and utilizing the key information of the dynamic instruction flow early in the front-end pipeline, CASA brings the opportunity to maximize the power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the performance overhead.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configuration, the leakage and dynamic power of instruction cache is reduced by 89.7% and 64.1% respectively, and the dynamic power of instruction TLB is reduced by 90.2%. Meanwhile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the worst case is only 0.63%. Compared to previous state-of-the-art power-saving approaches, the CASA-based approach saves IFU power more effectively, incurs less performance overhead and achieves better scalability. It is promising that CASA can stimulate further work on architectural solutions to power-efficient IFU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architecture instruction cache instruction TLB instruction fetch unit power-efficient design dynamic voltage scaling
原文传递
基于HTN的巡视器动态规划方法
6
作者 师明 高宇辉 张弓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1-639,共9页
为提升深空探测任务中巡视器动态规划处理效率,从航天工程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分层任务网络(hierarchical task network,HTN)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巡视器领域知识建模方法以及动态规划流程。针对经典动作规划系统不能处理时态约束关系的问题... 为提升深空探测任务中巡视器动态规划处理效率,从航天工程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分层任务网络(hierarchical task network,HTN)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巡视器领域知识建模方法以及动态规划流程。针对经典动作规划系统不能处理时态约束关系的问题,在建模中引入受限状态事件的表示方法。针对动态规划中的时态约束关系,拓展Allen区间代数的定义,提出事件、全局时间点和虚拟事件的时序逻辑判断方法。针对动态规划中存在的状态空间一致性问题,提出虚拟指令继承原有状态空间的方法。研究结果完善了HTN在航天领域的知识建模方法,解决了经典动作规划缺少时间信息约束的缺陷。所提出的虚拟事件、虚拟指令解决动态规划状态判定方法,可有效提高深空探测任务中巡视器遥操作的工作效能和地面中心进行事件处理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任务网络 动态规划 虚拟指令 遥操作
下载PDF
面向密码流体系结构的超长指令字可重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严迎建 王寿成 +1 位作者 徐进辉 陈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6-212,共7页
可重构密码流体系结构是一种面向密码运算的新型体系结构,但存在着超长指令字(VLIW)代码稀疏和Kernel体积过大的问题。该文以可重构密码流处理架构S-RCCPA为研究平台,通过大量密码算法在S-RCCPA架构上的适配分析,提出了VLIW可重构技术,... 可重构密码流体系结构是一种面向密码运算的新型体系结构,但存在着超长指令字(VLIW)代码稀疏和Kernel体积过大的问题。该文以可重构密码流处理架构S-RCCPA为研究平台,通过大量密码算法在S-RCCPA架构上的适配分析,提出了VLIW可重构技术,并设计了Kernel级指令集、VLIW可重构算法及指令可重构单元。实验证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VLIW的指令密度,同时降低了VLIW的指令宽度,使得整个Kernel体积减小了约33.3%,并将微码存储器的容量由96 k B降为64 k B,有效降低芯片整体面积和系统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流处理器 Kernel级指令 超长指令字 可重构 指令密度
下载PDF
基于“动态生成”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为 谭金锋 《大学数学》 201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动态生成"教学观的建立旨在摆脱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从根本上正确理解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在用动态生成的视角审视当前大学数学... "动态生成"教学观的建立旨在摆脱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从根本上正确理解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在用动态生成的视角审视当前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动态生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更新教学观念,精心预设弹性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课堂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并及时捕捉可利用的动态资源,为学生的生成创造可能的机会;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生成 大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基于动态指令基因的病毒防护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杰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提出基于动态指令基因的病毒防护模型。读取被检测程序运行过程中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中的数据流,通过滑动窗口实时动态扫描该数据流,计算出程序指令基因(有效指令结构的指纹数据),将程序指令基因与预置的破坏性指令数据库进行散列运算,... 提出基于动态指令基因的病毒防护模型。读取被检测程序运行过程中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中的数据流,通过滑动窗口实时动态扫描该数据流,计算出程序指令基因(有效指令结构的指纹数据),将程序指令基因与预置的破坏性指令数据库进行散列运算,从而识别是否为病毒程序。此模型解决了目前世界上无法达到与程序同步执行过程中的实时动态检测的问题,在防御计算机病毒实验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检测 指令基因 动态指令结构 指令结构指纹 执行特征
下载PDF
面向敏捷指挥控制的区块链赋能跨域服务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毅 朱承 +3 位作者 成清 杨征 黄松平 张小可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针对敏捷指挥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区块链赋能的跨域服务及其实现方法.将区块链平台作为基础设施,赋能资源共享、动态授权、指令监管和自动执行4类核心服务,支撑各类节点扁平化跨域安全信息共享与自主协同,结合典型场景进行了性能分析... 针对敏捷指挥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区块链赋能的跨域服务及其实现方法.将区块链平台作为基础设施,赋能资源共享、动态授权、指令监管和自动执行4类核心服务,支撑各类节点扁平化跨域安全信息共享与自主协同,结合典型场景进行了性能分析.资源共享服务实现数据确权和跨域流转跟踪,在保障各参与方数据权益的条件下安全共享数据;动态授权服务借鉴交易系统的“价值转移”模式,采用“权限转移”模式实现灵活安全的权限下放与转移,解决传统指挥控制授权中层级步骤繁多的问题;指令监管服务实现指挥控制命令的安全存储与监管,支撑权限动态转移场景下的行为监控与复盘审计;自动执行服务通过智能合约技术提高作战场景,特别是智能无人作战中的协同行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指挥控制 区块链 资源共享 动态授权 指令监管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划的自动向量化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鹏伟 刘从新 +1 位作者 赵一明 沈绪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由于SLP自动向量化算法使用的启发式策略会丢失一定的向量化机会,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自动向量化方法DPSLP,该方法采用比SLP更加激进的策略在基本块内寻找候选的SIMD指令分组,依据动态规划方程计算指令分组的代价并从众多指令分... 由于SLP自动向量化算法使用的启发式策略会丢失一定的向量化机会,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自动向量化方法DPSLP,该方法采用比SLP更加激进的策略在基本块内寻找候选的SIMD指令分组,依据动态规划方程计算指令分组的代价并从众多指令分组中选择最优的分组进行向量化转换.实验结果显示,DPSLP与SLP相比测试程序的运行时间平均减少了8%,静态指令代价平均减少10%,平均向量宽度增加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向量化 动态规划 指令代价
下载PDF
基于32位Intel CPU的反汇编引擎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培宁 张戈 谢状平 《软件导刊》 2010年第7期69-71,共3页
通过对Intel IA-32机器指令与中断调试机制等技术的研究,采用动态反汇编技术,设计了基于32位Intel系列CPU的反汇编引擎,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动态调试器,以实现应用程序的反汇编与动态调试功能。
关键词 反汇编 动态调试 机器指令 汇编语言
下载PDF
FAST观测规划系统设计与研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益 朱明 +2 位作者 岳友岭 张厚武 赵来平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0-75,共6页
望远镜的动态调度是决定望远镜产出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学习国内外望远镜调度规划的基础上,结合FAST实际情况,设计了FAST观测管理系统,同时实现了FAST观测规划子系统。FAST观测调度规划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本文在考虑影响望远镜观测... 望远镜的动态调度是决定望远镜产出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学习国内外望远镜调度规划的基础上,结合FAST实际情况,设计了FAST观测管理系统,同时实现了FAST观测规划子系统。FAST观测调度规划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本文在考虑影响望远镜观测数据质量的天气条件、观测目标的科学价值等影响因子的情况下,采用遗传算法对FAST观测申请MSB进行动态调度规划,最后将规划好的观测申请解析成FAST总控系统识别的指令集文本发送给总控系统。该系统还将向用户展示场址基本信息以及观测申请的观测进度等。通过观测调度,提高FAST的观测质量和产出率,同时减少观测人员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调度 动态调度 指令解析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大攻角导弹非线性动态自动驾驶仪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飞 侯明善 宋雪海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1期5-8,12,共5页
以设计大攻角导弹非线性动态自动驾驶仪为目的,基于大攻角非线性弹体动力学模型,按过载跟踪误差渐进收敛为目标,建立了应满足舵机偏角的非线性动态方程。结合舵机动力学模型,并按照动态逆原理得到了期望的控制律表达式,然后进行了控制... 以设计大攻角导弹非线性动态自动驾驶仪为目的,基于大攻角非线性弹体动力学模型,按过载跟踪误差渐进收敛为目标,建立了应满足舵机偏角的非线性动态方程。结合舵机动力学模型,并按照动态逆原理得到了期望的控制律表达式,然后进行了控制律简化。分别仿真验证了小攻角、大攻角和弹体模型参数摄动条件下控制律的性能,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线性动态控制方法的指令跟踪和抗模型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均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态 大攻角 自动驾驶仪 指令跟踪 鲁棒性
下载PDF
虚拟机的可定制生成及其动态优化
15
作者 欧阳星明 朱金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129-131,141,共4页
本文针对虚拟机传统实现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虚拟机描述文件动态生成虚拟机的方法,给出了相应虚拟机的可定制生成模式及其对虚拟机动态优化的具体方案。该方案通过对特定虚拟机按规定语法格式进行描述形成一个虚拟机定义文件,... 本文针对虚拟机传统实现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虚拟机描述文件动态生成虚拟机的方法,给出了相应虚拟机的可定制生成模式及其对虚拟机动态优化的具体方案。该方案通过对特定虚拟机按规定语法格式进行描述形成一个虚拟机定义文件,并由虚拟机生成程序对其进行解析从而动态生成相应的虚拟机;针对特定的虚拟机程序,进一步利用动态优化的方法,对相对冗余的虚拟机指令集定义进行裁剪,从而得到一个指令集最简的高效虚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可定制生成 动态优化 指令裁剪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动态模拟CAI/CAD软件
16
作者 李光布 高勇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3期27-31,34,共6页
本文介绍了带式输送机动态模拟CAI/CAD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及其在一些实验项目和其它方面的应用。本软件是根据教学与设计需要,按照粘弹性力学原理编制而成的。它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带式输送机的理论与设计,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动态模拟 软件
下载PDF
基于Mathematica模拟固体热释光的辅助教学研究
17
作者 孙心瑗 张敏 余晓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基于Mathematica数学软件模拟了固体热释光理论模型中经典的一级和二级动力学方程,主要就影响热释光谱的动力学级次b、初始电子浓度n0、频率因子s、电子陷阱深度E和线性升温速率β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固体热释光的发... 基于Mathematica数学软件模拟了固体热释光理论模型中经典的一级和二级动力学方程,主要就影响热释光谱的动力学级次b、初始电子浓度n0、频率因子s、电子陷阱深度E和线性升温速率β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固体热释光的发光强度随初始电子浓度n0和频率因子s的增加而增强,随陷阱深度E和线性升温速率β的增加反而降低。一级动力学热释光谱的积分强度与初始电子浓度呈现的良好线性关系是固体剂量计应用的理论基础,并阐明了同时给出测试条件(如线性升温速率)和热释光谱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模拟 固体热释光 动力学级次 辅助教学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分析的底层虚拟机混淆器反混淆方法
18
作者 寇宇 王其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65-3469,3474,共6页
底层虚拟机混淆器(OLLVM)是一个著名的代码混淆工具,除了用于保护商业软件的安全外,也被恶意代码的开发者所利用,以此增加分析难度。为便于安全研究人员对ARM恶意程序进行分析,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动态分析的OLLVM自动化反混淆方法。对于... 底层虚拟机混淆器(OLLVM)是一个著名的代码混淆工具,除了用于保护商业软件的安全外,也被恶意代码的开发者所利用,以此增加分析难度。为便于安全研究人员对ARM恶意程序进行分析,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动态分析的OLLVM自动化反混淆方法。对于虚假控制流,根据不透明谓词的内存特征监控内存读写并利用动态污点分析技术识别虚假控制流来完成反混淆;对于控制流平坦化,通过动态运行程序并记录基本块的执行顺序来完成反混淆;同时利用多执行路径构造来提高代码覆盖率,最后通过指令修复还原基本块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消除可执行程序中因混淆产生的条件分支,且反混淆后得到的程序其运行结果与未混淆的程序保持一致,能有效完成对ARM混淆程序的反混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混淆 动态分析 指令修复 底层虚拟机混淆器
下载PDF
一种静态LoC关键性预测器设计
19
作者 李清波 苟鹏飞 +2 位作者 孙骏 杨兵 王进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7期253-256,共4页
针对不同分簇超标量处理器结构下SPEC2000程序中指令关键可能性(LoC)的特性,提出一种静态LoC关键性预测器的设计方法。对指令LoC进行研究,根据其结构无关性和动态不变性,设计预测器。仿真结果表明,在对1×8分簇超标量处理器使用该... 针对不同分簇超标量处理器结构下SPEC2000程序中指令关键可能性(LoC)的特性,提出一种静态LoC关键性预测器的设计方法。对指令LoC进行研究,根据其结构无关性和动态不变性,设计预测器。仿真结果表明,在对1×8分簇超标量处理器使用该设计时,程序的每周期指令数平均提升5.3%,性能优于动态LoC预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标量处理器 结构无关性 动态不变性 静态预测 指令调度
下载PDF
Digital Forensic Analysis on Runtime Instruction Flow
20
作者 Li Juanru Gu Dawu Deng Chaoguo Luo Yuhao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0年第6期112-119,共8页
Computer system's runtime inform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digital evidence. Current digital forensic approaches mainly focus on memory and I/O data, while the runtime instructions from processes are often ign... Computer system's runtime inform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digital evidence. Current digital forensic approaches mainly focus on memory and I/O data, while the runtime instructions from processes are often ignored.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on runtime instruction forensic analysis and have developed a forensic system which collects instruction flow and extracts digital evidence. The system is based on whole-system emulation technique and analysts are allowed to define analysis strategy to improve analysis efficiency and reduce overhead. This forensic approach and system are applicable to binary code analysis,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matware foren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forensics dynamic analysis instruction flow virtual machine EM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